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非的儿子刘建荒淫无道 刘建和亲妹妹有染吗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1-19)190

刘非的儿子

刘非,江都易王,也就是江都王。公元前156年,刘非被立为汝南王,公元前154年,年仅十五岁的刘非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中有功,被封为江都王,封地陵,也就是现在的扬州。

刘非的儿子刘建荒淫无道 刘建和亲妹妹有染吗

刘建像

刘非一生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刘建,后来继承了江都王爵位;次子刘定国,后来被封为淮阳侯,是江都王刘非最小的儿子;还有个女儿刘征臣,后来嫁给了盖侯的儿子,有史记载,刘征臣与她的大哥刘建通奸,为后人所不耻。

江都王刘非一生骁勇善战,广交天下英雄,而他的儿子刘建却与父亲大相庭径。

刘建此人,荒淫无度,有史料记载,刘建不仅在江都王刘非死后,玷污了刘非的后宫,而且还强迫自己的妹妹和自己 *** 。刘建还常常让女子侍从或者男子侍从乘船,自己将船踢翻,看着宫人淹死。也有史料记载,刘建常常让宫女与禽 *** 配,宫人如果做错事情,就会被扒去衣服,站着打鼓,或者被放在树上以示众人,时间久的,要三十天才能拿到衣服。刘建自知自己罪孽深重,因为害怕被杀,就与自己的皇后给汉武帝下咒,讲自己的命数与皇帝连在一起。后来甚至打算起兵谋反,被揭发,为了逃避折磨,自缢而亡。

刘建是个败类,为历史所铭记的不仅仅是他的变态行径,还有他的女儿刘细君,刘细君诗书礼乐样样精通,后来成为汉家和亲的之一个公主,也就是世人所称的乌孙公主。

江都王刘非

江都王刘非是汉景帝的儿子,公元前155年,刘非被立为汝南王。他和汉武帝刘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不过他的母亲地位并不高,虽然最后他封了江都王,但也表示他也只能止步于此了,而和刘彻比起来,他在历史上的记载不过是寥寥数笔罢了。

刘非的儿子刘建荒淫无道 刘建和亲妹妹有染吗

刘非像

刘非是少数几个汉室诸侯里得以善终的一个。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年仅十五岁的刘非主动请缨,上阵杀敌,皇帝允之,任命他为将军。战场上的刘非很是勇猛,在七国叛乱中立下汗马功劳,于是被封为江都王将广陵,也就是现在的扬州,那时候的吴国,赐给了刘非,由刘非治理。汉武帝元光年间,匈奴侵犯边境,江都王刘非又主动请缨,想要去攻打匈奴,没有得到允许,也许是怕刘非功高盖主,也许是真的体恤刘非。

《汉书》中说刘非是个“有勇有谋,能够很好的治理都城,建立了公馆,用来任用贤能,收纳天下贤士,十分骄奢,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刘非在位二十七年后去世,寿终正寝,葬于今天的大云山。鉴于江都王在世最后几年的表现,很有可能再活得长久一些,就会开始一些离经叛道的行径和作为。刘非有个儿子叫刘建,因为是长子,所以继承了江都王刘非的爵位,但是刘建骄奢淫逸,和江都王刘非大相庭径,甚至和自己的妹妹通奸,为世人所不耻。

刘非的王后

刘非,即江都王刘非,江都王刘非是汉景帝的儿子,也是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兄弟,他的母亲是程姬,程姬还生下了刘非的同胞兄弟,淮阳王刘余,公元前155年,刘非被立为汝南王。后来在平定七国叛乱中立下战功,又被封为江都王,将当时的吴国,也就是现在的扬州赐给了刘非,交由刘非管理。

刘非死后葬在江苏盱眙大云山,但是目前出土的妃嫔墓葬有三十四个,所以直到今天,考古学家仍旧不能确定究竟哪个是江都王妃。

而关于江都王妃的名字,史上并无记载,即使是后来大云山墓葬群中出土了三十四个大大小小的妃嫔墓葬,专家也不能分辨出究竟哪个是真正的江都王妃。出土的墓葬中,八号墓的规模更大,但是二号墓的墓主人出土了金缕玉衣,金缕玉衣在当时是王妃才能享受的下葬规格。而在离一号墓葬江都王墓葬稍远的十二号墓,墓主人出土了一枚银质挂钩,挂钩千年不腐,材质是纯银的,挂钩还能一分为二,当中有暗扣,暗扣内藏字“长勿相忘”,可见江都王对十二号墓主人用情之深。

江都王墓葬群还在发掘中,历史上关于江都王妃的记载太少,专家凭借仅有的出土文物和墓葬规格,也不能分辨到底谁是真正的江都王妃,更有专家猜测,江都王很有可能是“一王二后”。总之,关于江都王的王后,仍是个历史之谜。

刘非墓

刘非,是江苏盱眙大云山汉诸侯王墓葬群的墓主人之一。大云山诸侯墓葬群规模庞大,且经过精心策划,虽然在千年的时间里,不断有盗墓贼来犯,但是依旧保存了大部分的历史遗物。其中,出土文物最多的就是西汉江都王刘非的墓。

刘非的儿子刘建荒淫无道 刘建和亲妹妹有染吗

刘非墓

刘非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是的异母兄弟,他的母亲是程姬,程姬因用侍女与景帝同床最后孕有一子而得名。程姬还生下了刘非的同胞兄弟,淮阳王刘余,公元前155年,刘非被立为汝南王。后来在平定七国叛乱中表现勇猛,又被封为江都王,将当时的吴国,也就是现在的扬州赐给了刘非,交由刘非管理。刘非死后葬在江苏盱眙大云山。

江都王刘非是大云山汉墓的墓主人,之所以专家这么确定,是因为三个方面,之一,墓葬的规格只有天子级别或者皇家贵族才能拥有;二来,出土了镶玉漆棺和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极为罕见,这是汉室皇家墓葬的标志;最后一号墓坑中出土的文物上面所刻的字,还有江都国的手工制品,说明这墓葬的确是江都王所有。

整个墓葬群出土的文物达万余件,而且都极为罕见,对研究西汉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民俗风情有重大意义。而江都王刘非墓的挖掘和文物的出土,使得专家关于西汉各诸侯国的认识又都加深了一步,对各诸侯国的陪葬制度有了更深一部的了解,也充实了中国的历史资料,为很多历史难题找到了方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1/358329.html

“刘非的儿子刘建荒淫无道 刘建和亲妹妹有染吗”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是真的想消灭曹魏吗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是真的想消灭曹魏吗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真的是要消灭魏国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香》。杜甫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对他的溢美之词从不吝啬,宛若智慧与忠义的化身。纵览其辉煌的一生...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是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是谁?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竟然是那位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虽然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懦弱无能的象征,但是,其实这位皇帝治理下的蜀国却是非常的安定,哪怕是在诸葛亮死后,他也仍然统治了蜀国...

三国时期蜀相费祎都做了什么?功劳可比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相费祎都做了什么?功劳可比诸葛亮

众所周知诸葛亮对费祎可谓是非常之器重,那么三国时期蜀相费祎都做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诸葛亮死后,费祎使蜀汉人民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在诸葛亮和蒋琬离开之后,蜀国军事实力大不如以前。姜维为了北伐穷兵黩武,可是蜀国的国力已...

司马炎最后继位给司马衷与贾南风有何关系?

司马炎最后继位给司马衷与贾南风有何关系?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晋武帝司马炎并非昏君,他儿子众多,为何非得立一个智力堪忧的儿子当继承人呢,主要是封建帝制不容随便推翻,加之他为了稳定自己的长久统治,所以才把司马衷推上王座。一、关于“嫡长子继承制”众所周知,古代帝王传...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刘盈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商山四皓为何愿意出山?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都把他们请不出山,吕后(代表刘盈)去一请,商山四皓就出山来了。那么,吕后给商山四皓许诺了什么,他们愿意出山帮助吕后与刘盈呢?刘邦看见商山四皓站在刘盈身后,问他们,为什么我请不出你们,太子...

康熙儿子那么多雍正又不是嫡子和长子 雍正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康熙儿子那么多雍正又不是嫡子和长子 雍正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还不知道:康熙有35个儿子,雍正非嫡非长玩物丧志,为何由他继承皇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22年千古一帝康熙驾崩,皇帝去世自然是储君即位,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储君雍正非嫡妃长,母家也不显赫。地位普通不说更有资料显示,他玩物丧志,沉迷佛法,根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这...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人,汉东末年将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之父。曾担任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平定羌胡,兵败阵亡。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人。三国时期曹魏功曹,蜀汉大将军姜维之父。...

电视剧中朱温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历史上的朱温确实如此吗

电视剧中朱温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历史上的朱温确实如此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推翻唐朝的朱温,他真的做过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梁太祖朱温,他的私德却是有问题,但远远没有到那种人神共愤的地步。现在,随着大多数说到朱温的影视剧,都将他描述成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昏君,因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一说到朱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