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兴名将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李光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次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功劳盖世,但是却遭到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
宝应二年(763年)初,吐蕃在仆固怀恩的引诱下乘虚攻入关中,占领长安。代宗出逃陕州(今河南三门峡),急诏李光弼奔赴陕州行在。李光弼害怕遭到鱼朝恩等陷害,拖延未去。其后,吐蕃被关内副元帅、中书令郭子仪打败。代宗返回长安后,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李光弼再借故诏书未至推辞,率军回到徐州收租赋。代宗再诏李光弼入朝,李光弼害怕宦官鱼朝恩、程元振加害,仍不敢去长安见驾。七月,代宗赐李光弼一子三品官,并加实封食邑三百户。
起初,李光弼治军严整,先谋后战,能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名震天下。凡是他下的命令,诸将不敢不服。后来,李光弼在徐州不敢入朝,部将田神功等人对他的敬畏态度大有变化。李光弼因而很不得志,感到耻辱、惭愧,致使忧郁成疾,于广德二年(764年)七月十四日(8月15日)在徐州病逝,终年五十七岁。代宗为其辍朝三日,遣使吊恤其母,追赠太保,谥号武穆。出葬之日,命百官送葬至延平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