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狄青有哪些战绩?
伐西夏,征岭南,他是无往不胜的面具将军。皇帝宠信,百官侧目,他是谨言慎行的大宋枢密使。无过遭贬,壮年暴毙,世人为他感慨唏嘘。往事越千年,谁又真正进入了他的情感世界?
01
烽烟骤起
宋仁宗景佑五年秋,李元昊僭越称帝,建西夏国,入侵中原。
北宋自建国初始,为防边将擅权,施行实内虚边的军制,各地精锐都被充入禁军,只留老弱在边境守卫。
同时,朝廷重文轻武,军人脸上会和犯人一样黥面。又因为常有罪犯充军,所以只要脸上有刺字,百姓们就认为不是好人。故《水浒》中常有贼配军之称。
将士没有荣誉感,况且自檀渊之盟后,久无战事,边关守军战斗力与西夏军相差甚大,故屡战屡败、军心尽丧,畏敌如虎、遇敌即溃便成了常态。
仁宗震怒,悬赏重金高官捉拿李元昊,同时选派禁军精锐到前线作战。
正当而立之年的禁军散直狄青,被任命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来至前线。
02
面具将军
安远城外,残阳如血,秋风萧瑟。
阵前一人,披头散发,狰狞的青铜面具后,一双精光四射的眸子,静静望着狼狈溃散的西夏军。
枪在手,跟我走。破敌胆,枭贼首!
四年来,狄青跃马扬鞭,纵横沙场,先后大小二十五战,八次被流矢射中。破金汤城,占宥州,灭岁香、毛奴、尚罗等部族,烧西夏数万石粮草。又修建堡垒,扼敌要害。攻必克,守必坚!
渐渐的,狄青成为边关将士们心中的战神。
03
深受器重
长烟,落日,孤城,浊酒入喉。
经略使范仲淹看着眼前的青年将领,如同看着一块璞玉。判官尹洙极力夸赞狄青有良将之才,一番交谈,果然不错。然学识稍差,未能博通古今,殊为憾事。
范仲淹站起身来,在书架中挑出一本,交给狄青,语重心长道:汉臣啊,读此书可以决断大事。为将者,不知古今之事,不过匹夫之勇,不足为也。
狄青恭敬地接过书一看,是《左氏春秋》,连忙拜谢。
自此,他发奋读书,悉数研究了秦汉以来将帅的事迹和兵法谋略,战场上智计百出,名声愈显。
狄青每战必捷,官也越做越大,在屡战屡败的边将中分外耀眼,引起了宋仁宗的关注,宋仁宗便要召见这个军中偶像。
不巧,西夏军入侵渭州,狄青无法觐见。思之心切的宋仁宗追星态度让人感动,派画师到边关,将他的形象描绘出来,放在宫中时常观看夸奖。
边关将士无不艳羡,军心大振。
04
同袍冤死
庆历四年五月,李元昊称臣。狄青升任真定路副都总管。
傍晚,夏雨骤至,街上景色笼罩在水雾之中,一片混沌。呆若木鸡的狄青久久站在真定路总管韩琦的府门外,任凭雨打风吹。
狄青过去的下属焦用,押解犯人路过定州,前来拜望自己。二人许久未见,便坐了下来小酌一番。不想被人告知了真定路总管韩琦。
宋法规定,押解犯人时不得饮酒,韩琦遂派人至狄青府中锁拿焦用。狄青见状,连忙紧随其后赶到韩琦府门外。二人虽只差一级,但朝廷对文武的差别对待使韩琦的府门如登天之阶,狄青未经通禀,万万不能闯。只得在大门外焦急高喊:焦用立过很多军功,是个好儿郎!
韩琦在府内听得此言,将狄青招进大堂,怒斥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为好儿,一个当兵的算什么好儿郎?命他站在一边,将焦用当堂斩杀。
自己出生入死,为国守边,在他韩琦眼中,依然是卑微到了尘埃之下!
他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在韩琦府中宴饮。韩琦邀歌姬白牡丹到场助兴,一曲歌罢,白牡丹前来敬酒,对别人都是敬语,到他这儿,竟敢调笑道:也敬斑儿一盏。 这是在公然嘲笑自己脸上的刺字。在场诸官眼见狄青受辱,不但不维护朝廷体面,反而哄堂大笑。
几日后,狄青找了个理由,给了白牡丹一顿板子。想来这事被韩琦得知,借今日之事报复自己。可怜堂堂焦用,因小过而死,自己空有伏虎之力,却是无可奈何。
狄青回首看,近在咫尺的总管府大门,竟似一头大张着嘴,随时可以将自己吞噬的恶兽。
05
留字激励全军
宫殿内,宋仁宗久久凝望着这个战神。相貌清秀俊朗,身形颀长挺拔,言语谦和爽朗,举止敦文儒雅。君子温润如玉,想必就是说这样的人。
唯有谈论起军事时,眼神中一闪而过的锐利,方能让人感觉到他书生一般的外表下,隐藏着的超乎常人的沉毅彪悍。
狄卿现已身居高位,光宗耀祖、天下敬仰自不必说,唯面涅犹存,不甚美观,不如敷药去掉吧。宋仁宗关切道。
狄青深知皇帝这样说,实是欲消除自己军籍,从此自己就不会再因军人出身而受侮辱。然而韩琦那句一个当兵的算什么好儿郎,却像一条鞭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灵魂深处鞭笞自己。
狄青哽咽地指着脸上刺字回答:陛下因臣立功而提拔臣,并没有嫌弃臣的出身。臣所以有今天,全是因为从军。愿意留下刺字以激励军中将士,所以不敢奉诏。
06
上表请征
皇祐四年四月,广源州土著首领侬智高屡次请求归附朝廷而不得,遂举兵入侵中原。五月攻陷邕州,建立大南国。又沿江攻破九个州,最终兵围广州,岭外骚动。
朝廷派杨畋带兵讨伐,师老无功。又派孙沔、余靖前往征讨,仁宗皇帝依旧放心不下。
官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的狄青见状,上表请求出征。第二日入宫觐见,对仁宗说:臣起自行伍,不通过征战就无法报效国家。恳请率领数百外族骑兵,加上朝廷禁军,取贼人首级献于宫阙之下。 仁宗为其豪情感染,便让大臣商议狄青的官职。
朝臣们都说狄青一个武人,才能不足以独领大军,需有文官任正职节制。唯有宰相庞籍大力支持狄青独自领兵,并说明了大将不受文官节制的重要性。仁宗听从庞籍的意见,任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并在垂拱殿设酒宴为其壮行。
当时侬智高回军据守邕州,狄青率领二十万大军汇合孙沔、余靖后,进至宾州。
07
军令如山
狄青到来之前,大将蒋偕、张忠因轻敌兵败身死,军心沮丧。狄青下令禁止诸将出战,听其统一号令。广西钤辖陈曙贪功,乘狄青未到,率八千步卒进攻敌军,于昆仑关大败,袁用等大将弃阵逃命。
狄青得知后感叹:号令不齐,所以兵败。狄青到前线后第二天清晨,便将陈曙绑了,连同袁用等大将三十多人,以兵败逃跑罪,推出营门斩首示众。孙沔、余靖相顾愕然,在场诸将两股战战,方知军令如山。
随后,狄青下令整顿兵甲,大军休养十日。敌军间谍侦得消息后告知侬智高,他以为宋军短期不会进军,故放松了警惕。谁知次日清晨,狄青便率领骑兵,奔袭一昼夜,骤然攻下昆仑关,兵至归仁铺列阵。
08
杀敌建京观
侬智高失了昆仑关要隘,惊慌失措下令全军出战。宋军先锋大将孙杰与敌血战牺牲,贼军气势雄锐不可挡,孙沔等大将吓得面无血色。
当此之际,狄青手执白旗指挥骑兵,出左右两翼,攻其无备,大败敌军,追奔五十里,斩首数千级。杀死敌军首脑及各级官员共五十七人,生擒敌军五百余人,侬智高乘夜放火烧城逃窜而去。
天明后,狄青带兵入城,缴获金帛数万、牲畜数千,召集被侬智高军俘虏胁迫的老少人等共七千二百余人,抚慰之后全数遣还。在邕州城下,砍下敌方首脑的首级示众,并收敛敌军尸体,于城北一角筑成京观(古人将敌军尸体堆积在道旁,上面覆盖土,形成尸丘,以此震慑敌人)。
当时狄青的士兵发现有尸体身着金色龙袍,大家都认为是侬智高已死,可以上报朝廷。狄青说:怎知不是侬智高的诡计呢?宁愿不要这份大功,也不敢欺骗朝廷。
09
更高荣誉
当初,狄青刚出征,仁宗担忧道:狄青素有威名,贼人们一定害怕他到前线。在他左右听使唤的人,非是他的亲信不可;哪怕是日常饮食起卧,都应该防止敌人加害。并派使者快马奔驰,将这话告诫给狄青。等到狄青的捷报传来,仁宗又对宰相说:赶快商议奖赏事宜,迟了不足以起到奖励的效果。
狄青回到京师后,仁宗皇帝为嘉奖他,要拜其为枢密使。枢密使历来由文臣担任,狄青若上位,无疑是打破了文官集团对这个位置的垄断,所以当初力荐他独自统军的宰相庞籍,现在也极力反对,仁宗也没有坚持。
过了几日,有言官又提起此事,极言赏罚不公。仁宗皇帝明知不过是党派之争,但却可以借此机会,将自己的爱将送上高位,也就顺水推舟,严厉要求庞籍等大臣同意升狄青为枢密使。庞籍见一向仁和的皇帝陛下神色严厉,立马同意。
如此一来,狄青便动了文官们的奶酪,反击接踵而至。
10
受辱属下
赤枢,这个带有强烈侮辱性的字眼,狠狠砸入狄青的心中。
还记得就任枢密使时,枢密院属官按例出迎。不料狄青临时有事耽搁,没有如期而至。官员们等了几天,不见狄青。便大声抱怨:咱们一群人等这个赤佬,他竟然一连几日不露面。狄青得知后,只是苦笑。
不料狄青上任后,恭谨谦让,唾面自干,却因为军人出身,连带着自己掌管的枢密院都被那群文官们蔑称为赤枢。而手下这些官员也因为在一个武人手下工作,连带着抬不起头。
纵然如此,狄青却不能退!
自从当上枢密使后,大宋将士便以自己为榜样,相信普通士卒也能出人头地,故而人人用命,边关安宁。一旦自己退却,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官位,还有千千万万颗大宋将士建功立业的进取之心。
11
诽谤满天
嘉佑元年,京师大雨,引发水灾,太社、太稷坛毁坏。官员百姓房屋毁塌、无家可归者不计其数。
在此之前,名臣欧阳修曾上《论狄青札子》,极言狄青武人掌权的危害,请求皇帝将狄青外放地方,宋仁宗不予理睬。此次借着水灾,欧阳修再上《论水灾疏》,论述水灾原因有二:皇帝不立太子,狄青武人掌枢密院。并着重利用五行学说将灾难归咎于狄青。
朝中重臣们也纷纷上言。有人甚至制造谣言,欲除之而后快。
庞籍、欧阳修、余靖、刘敞等,这些颇有声誉的忠直大臣,都为贬谪打压狄青,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吕景初几次三番向宰相文彦博进言,要求外放狄青。
文彦博因为狄青素来忠诚谨慎,说外面传言都是小人挑事,不必搭理。没想到吕景初对道:狄青虽忠心,能管得了其他人吗?小人无识,可能会引起变故。身为大臣,应该为朝廷考虑,请不要因为是同乡而包庇。
聪明人文彦博哪担得起这种罪过,立马转换立场,并迅速成为了除掉狄青的急先锋,要求外放狄青。
狄青终于忍耐不住,前去找仁宗申述,称自己过去若无功,又怎会居此高位?如今并无罪过,却为何要遭贬谪外放?仁宗皇帝也想保全他,便用这番话诘问文彦博,并坚称狄青是忠臣。
文彦博回答: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仁宗听此一席话,只能默然同意了他的主张。
皇帝默许,狄青却还蒙在鼓里,他来到中书省,用前面那句话问文彦博。文彦博久久直视着狄青愤怒的双眼,冷冷吐出一句:无他,朝廷疑尔。
一句话震得狄青倒退数步。征战半生,含垢忍辱,换来的不过是一句朝廷疑尔。
好一句朝廷疑尔!好大的罪!
朝廷怀黄袍加身之疑,痛抑猛士,而猜防百至,夫复何言!
12
忧郁暴毙
狄青在陈州为官期间,朝廷每月两次派遣使者前来探视。狄青每次听到使者到来,就终日惊疑。不到半年时间,因脸上长疮,暴毙而亡。
小小一个脓疮,对于正值壮年的狄青来说,本不算什么。然而,通过自己的遭遇,他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外族虎视眈眈,朝廷宁愿忍辱求和,也要极力打压武人,国破家亡指日可待。
哀莫大于心死,罢了罢了
自此,将士心寒,不复出力,而文官们却为自己的胜利洋洋得意。北宋的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得到长足发展,更出现了宋徽宗这个大艺术家。
靖康耻,犹未雪,南宋名将岳飞又以莫须有罪名,惨死风波亭。南宋延续北宋重文轻武的治国思想,国富而不强,最终湮灭在了蒙古铁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