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王夫人为何要在黛玉面前说宝玉是混世魔王?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3-07)220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林黛玉初入荣国府,拜见过外祖母,贾母吩咐她去拜见舅舅。尽管知道贾赦、贾政一定不会见外甥女,规矩如此,礼不能废。

与邢夫人热情带着林黛玉去见贾赦,贾赦唠唠叨叨交代一大段话不同,王夫人根本就没让人通知贾政,不过随口说了一句:

(第三回)“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红楼梦王夫人为何要在黛玉面前说宝玉是混世魔王?

王夫人这段话稍显冷漠。毕竟缺了一道去请贾政的“礼”。这也是贾政的性格使然,不惯于作秀。同样的情况,贾赦做得面面俱到很暖心,贾政不见连“戏”也不做,不免稍显冷漠。

王夫人与他夫妻,双方都是“冷淡”性子,对初来乍到的小外甥女林黛玉,多少有点疏离感。

王夫人转达贾政的话,让林黛玉跟着三春一起“念书、认字、学针线、顽笑”,可以肯定不是贾政原话,而是王夫人代劳。后半段说到贾宝玉却是王夫人对林黛玉说。

她说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尽管表达出为人母的溺爱慈心,却也是实话。稍后林黛玉确实被贾宝玉“疯魔”砸玉吓了一跳。本来初来乍到就各种忐忑,一步也不敢行错,遭遇贾宝玉一吓,心情可谓荡到谷底。

贾政、王夫人、贾宝玉这一家人对待初来的林黛玉,表现得并不算“友好”。而林黛玉日后就要寄养在他们家,从初识的之一印象,已经为结局埋下了不好的伏笔。这一点观者要知晓。

王夫人当时的表态虽然稍显冷淡,却并无问题。也不存在四十多岁的贵夫人给七岁的小女孩施压亦或者警告的意思。更不可能未卜先知日后会发生宝黛爱情。这一点观者也要知晓。

不过《红楼梦》一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王夫人这段对林黛玉的“告诫”,铺垫了她后来发现贾母有“宝黛姻缘”的念头,以及宝黛二人日渐有情的苗头后,立即扛起的反对大旗!

金玉良姻的出现绝不是巧合。固然是薛蟠打死人命需要躲避风头。但就算没有薛蟠的人命案,薛姨妈也会听从两个兄长的主意进京来到贾家图谋金玉良姻。

王家促成金玉良姻的目的非常明确,如果王熙凤和薛宝钗执掌荣国府两房,王家就会彻底在四大家族中反客为主,控制贾家也就成了四大家族领头羊。

金玉良姻对薛家是唯一救命稻草。王夫人未必同意娘家安排,却对贾宝玉来说有舅舅家支持总是好的。毕竟王家是贾琏的岳父家,贾宝玉娶了林黛玉或者别人,就会失去王家的支持。薛宝钗是更佳人选。

可是,王夫人在选择倾向薛宝钗时,全然忘了当初对林黛玉的谆谆告诫,矢口不提她儿子是“孽根祸胎”和“混世魔王”。

贾宝玉的“不成事”,王夫人深知。她选择联姻薛家获得娘家支持就是“知子莫若母”。反过来思量,会觉得王夫人这个姨娘对薛宝钗又太过残酷。

王夫人担心贾宝玉不能自立,借薛宝钗联姻薛家王家巩固贾宝玉,对薛宝钗何其不公平?

事实上,如果不是王家兄弟姐妹四人的一力主张,薛宝钗就算嫁不了豪门,随便找个四品以下的人家嫁进去,还是可以做一辈子少奶奶。

可王熙凤父亲为了女儿王熙凤的利益,力促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以便于荣国府长房贾琏王熙凤在爵产方面弱势的前提下保有权益。当初在金陵只有他与薛姨妈,金玉良姻无疑是此人的主意。

王子腾贪心贾家背后的势力对王家有益,也想借金玉良姻控制贾家。

红楼梦王夫人为何要在黛玉面前说宝玉是混世魔王?

薛姨妈宁可牺牲女儿也要保住薛家,更是一心为了儿子薛蟠。

王夫人为了儿子贾宝玉,牺牲贾家利益换贾宝玉一辈子“富贵闲人”,更不会顾及薛宝钗和林黛玉所想……

从私情看,王家这些人都为了儿孙后代,但从薛宝钗、贾宝玉、林黛玉的角度,却害了宝黛钗三人。

有时候父母的爱,却是不幸中会给年轻人以负担。对贾宝玉来说,失去林黛玉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对薛宝钗来说,嫁给一个不应该嫁的丈夫,也注定要孤独终老。不知道王夫人若能眼见这一切发生,是否会悔不当初?

我认为王夫人确实会悔不当初,但不会觉得是选择薛宝钗错了。反而是认为应该早点对林黛玉注意和拦阻,才符合一个母亲的执拗和爱子之情。

综上,王夫人对林黛玉和薛宝钗双标,一见林黛玉就告诫她远离贾宝玉的话,对比她暗中促成金玉良姻对抗宝黛姻缘,恰恰是她们大人的私心害了薛宝钗的一辈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3/429672.html

“红楼梦王夫人为何要在黛玉面前说宝玉是混世魔王?” 的相关文章

阮瑀:东汉末年文学家,诗歌语言朴素,音乐修养颇高

阮瑀:东汉末年文学家,诗歌语言朴素,音乐修养颇高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阮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

刘桢:东汉末年名士、诗人,擅长五言诗,与曹植并举

刘桢:东汉末年名士、诗人,擅长五言诗,与曹植并举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的孙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诗人王维被判死罪,因写一首诗免罪?

诗人王维被判死罪,因写一首诗免罪?

诗人王维被判死罪,因写一首诗免罪,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维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标签是诗人,才华肯定是不差的,且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不过,唐朝的诗人,特别是著名诗人,大多是带着一点浪漫主义思维,他们的政治能力普遍比较差,和作诗的才华是成反比的。就以王维而论,他九岁就在家乡成为知名...

北宋名将曹玮简介: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

北宋名将曹玮简介: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玮(973年7月22日 —1030年2月21日 ),字宝臣 。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真宗、...

明朝状元顾鼎臣简介:著有《未斋集》、《文康公全集》

明朝状元顾鼎臣简介:著有《未斋集》、《文康公全集》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什么来历?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唐朝诗人孟浩然是什么来历?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孟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诗人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擅长驾驭文字,又往往拥有跳跃的思维和无数奇思妙想。正因如此,在创作出传世名篇的同时,诗人们也创造了许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故事。举例来说,被誉为“诗...

《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一作:惟/唯)《独坐敬亭山》译文及注释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尽:没有了。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译文及注释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