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西游记中八戒打死玉面狐狸后,为何要扒开她的衣服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5-07)310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角色。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当中更受欢迎的一本,其受众可谓是老少皆宜。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得整本小说为无数人反复阅读。

除此之外,吴承恩所塑造的师徒一行人,从师父到徒弟,皆是个性十分鲜明之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吃苦耐劳的沙僧,菩萨心肠的唐僧以及偷懒好色的猪八戒,这样一个性格不一的取经团队,硬是生生闯过八十一年,取得真经而回。

这些鲜明的角色当中,不乏有一些来自于电视剧的误解,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猪八戒一角。

“好吃懒做”背后的闪光点

深受电视剧影响的原因,猪八戒好吃懒做、偷奸耍滑的派头是十分明显的。但实际上,原著中的猪八戒,要比影视剧中的形象多许多闪光点。

西游记中八戒打死玉面狐狸后,为何要扒开她的衣服

重情重义

猪八戒曾是天庭掌管八万天兵的天蓬元帅,却因为喝酒误事被贬下凡间,而后因为投错猪胎成了一只猪妖。

在《西游记》电视剧中,我们只看到了高老庄一情节,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与猪八戒关系颇深的女子,名为卯姐。

从天蓬元帅到猪妖,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接受。而书中的猪八戒,便是得卯姐救助,得以在福陵山云栈洞安家。

虽然与卯姐的情谊仅一年有余,但猪八戒却时刻惦记着这份情谊。当观音菩萨下界前来点化他的时候,他便向观音菩萨提起了这桩往事。当时卯姐已死,再提已然没有意义,但猪八戒仍然将这份恩情记在心中。

因此当观音给了他另一条路的时候,他便想起了曾经在这条猪妖道路上给予他帮助的卯姐。

由此可见,猪八戒并非一味好色,他的心中亦有柔情千般。

吃苦耐劳

与偷奸耍滑不同,猪八戒并非一味地偷懒。

还在高老庄的时候,猪八戒入赘为女婿,而后因为妖怪身份被高翠兰的父亲请来孙悟空收服。当孙悟空得知猪八戒的经历之后,便曾替猪八戒鸣过不平:

“你这老儿不知分限。那怪也曾对我说,他虽是食肠大,吃了你家些茶饭,他与你干了许多好事。这几年挣了许多家资,皆是他之力量。他不曾白吃了你东西,问你祛他怎的。据他说,他是一个天神下界,替你把家做活,又未曾害了你家女儿。想这等一个女婿,也门当户对,不怎么坏了家声,辱了行止。当真的留他也罢。”

由此可知,猪八戒在高老庄能够成功娶到高翠兰,完全是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本事征服了高老庄的老丈。即使猪八戒饭量极大,也是自己用劳动所换来的。

当猪八戒跟随唐僧师徒前往取经的时候,便主动接下了挑担的任务,只偶尔跟孙悟空商量表示自己挑担累,让沙僧接替一会儿活。

除此之外,但凡遇到妖怪,孙悟空要带帮手都是带的猪八戒,他也并未有过多抱怨,这样的猪八戒,怎能说尽是偷奸耍滑呢?

冷静不失聪明

与木讷老实的沙僧不同,猪八戒与之相比还点了几个聪明值。

西游记中八戒打死玉面狐狸后,为何要扒开她的衣服

在枯松涧火云洞降服红孩儿那一章节,孙悟空因请龙王帮助自己制服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却因此深受重伤掉落河底之时,猪八戒等人将其捞上来之后,沙僧误以为孙悟空已经身死,便在一旁痛哭。

而一向不爱动脑子的猪八戒,却表现出了冷静睿智的一面:

八戒笑道:“兄弟莫哭,这猴子佯推死,吓我们哩。你摸他摸,胸前还有一点热气没有?”沙僧道:“浑身都冷了,就有一点儿热气,怎的就是回生?”八戒道:“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就有七十二条性命。你扯着脚,等我摆布他。”

看着身受重伤的孙悟空,猪八戒不仅没有方寸大乱,反而用合理的手段将孙悟空救回,这便能看出猪八戒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蠢钝。

除此之外,猪八戒的聪明,在杀玉面狐狸的时候也有所体现。

狐死扒衣,是智非色

火云洞不久之后,孙悟空一行人来到了火焰山面前。为了扑灭火焰山,使得唐僧成功路过此处,孙悟空选择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然而,由于红孩儿被观音收服,孙悟空并没有成功借到芭蕉扇,反而被吹到了灵吉菩萨面前,并成功获得定风珠一枚。

孙悟空利用牛魔王的样貌骗到芭蕉扇之后,牛魔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得芭蕉扇再次易主。

曾经的结拜兄弟撕破脸之后,孙悟空索性让猪八戒前往摩云洞拆了摩云洞。

这摩云洞便是牛魔王的第二个家,里面住着玉面狐狸。她本是老狐狸的女儿,却因为父亲逝去怀有巨笔资产将牛魔王招赘了进来。

虽铁扇公主是牛魔王夫人,牛魔王却常不归家。因此,猪八戒听从孙悟空的话将摩云洞一干妖怪收服。

西游记中八戒打死玉面狐狸后,为何要扒开她的衣服

当孙悟空问及的时候,猪八戒这样答道:

行者见了问曰:“那摩云洞事体如何?”八戒笑道:“那老牛的娘子被我一钯筑死,剥开衣看,原来是个玉面狸精。那伙群妖,俱是些驴骡犊特、獾狐狢獐、羊虎麋鹿等类,已此尽皆剿戮,又将他洞府房廊放火烧了。

猪八戒做事不仅妥当,还十分谨慎。

当玉面狐狸精被猪八戒打死之后,猪八戒还有一个显得多余的动作:剥开衣服。莫非猪八戒这个时候了,还馋着玉面狐狸的样貌。

这肯定是冤枉老猪了。

首先,猪八戒并未有火眼金睛,无法凭双眼就分辨出是什么妖怪,因此当妖怪被打死之后,想要知道妖怪本体并奇怪。

其次,狐狸素来就是美貌与狡诈的代名词。当她本体显露躲在衣服里面之后,猪八戒无法直观地知道玉面狐狸是否已死,因此自然要将散落在地上的衣服拿来,掀起她的裙底看玉面狐狸是否只是躲在其中。

因此,这也是猪八戒展示聪明才智的一个情节之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05/440159.html

“西游记中八戒打死玉面狐狸后,为何要扒开她的衣服” 的相关文章

柳浑: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是一位刚直宰相

柳浑: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是一位刚直宰相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唐朝宰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职。后为...

邹润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一位

邹润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一位

邹润(金圣叹评点本中作“邹闰”),邹渊的侄儿,山东莱州人,为人慷慨忠良,有一身好武功,身材长大,长相奇异,脑后生有一个肉瘤,人唤“独角龙”。邹润和人争闹,一时性起,一头撞去,竟撞折了一棵松树。他与孙新熟知,为救解珍、解宝打入祝家庄。祝家庄被攻破后归顺梁山,为步军将校第十三名,是梁山第九十一条好汉。受...

宋万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二位

宋万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二位

宋万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云里金刚,原是梁山三寨主。他是梁山的开山元老,但因本领平常,在晁盖、宋江掌政时期,地位不断下降。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八十二位,上应地魔星,职司为步军将校。征方腊时战死于润州,追封义节郎。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人物出身宋万早...

金大坚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六位

金大坚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六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金大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大坚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玉臂匠,济州人氏。他与萧让制造救出宋江和戴宗的假信,却差点断送了他们的性命,...

魏定国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五位

魏定国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五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定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定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神火将军,凌州人氏,原为凌州团练使,善用火攻。他与单廷珪一同奉诏征讨梁山,尚...

北宋宰相曾公亮简介: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

北宋宰相曾公亮简介: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钦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 。北宋著...

宋仁宗的后宫中有多少妃子?《宋史》是如何记载的?

宋仁宗的后宫中有多少妃子?《宋史》是如何记载的?

《宋史》中记载了宋仁宗的七位后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史》由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撰修于元朝末年,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其中关于宋仁宗赵祯后妃没有全部记录,有载的只有两位皇后和五位嫔妃(而可查史料,仁宗后妃共16人),她们分别是:宋仁宗郭皇后...

明朝东林八君子薛敷教简介:著有《续宪章录》、《癸巳录》

明朝东林八君子薛敷教简介:著有《续宪章录》、《癸巳录》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