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王夫人与薛宝钗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5-07)340

王夫人出身王家,,贾政之妻,是荣国府掌权管事的家长之一。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儿,那就是王夫人身边的一等丫环金钏跳井自尽了。

面对这样的风波,王夫人的心情必然是复杂的,一方面,金钏之所以跳井,是因为前番和贾宝玉嬉笑调戏,言行逾矩,被动怒的王夫人撵走。虽然金钏有错在先,但到底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而且金钏打小就跟着王夫人,故而王夫人一闻此消息,先是感到震惊,其后悲从中来,默默流泪。

红楼梦中王夫人与薛宝钗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另一方面,金钏跳井的同时,就把前番她和贾宝玉嬉笑调侃的舆论给放大了,贾府众人难免追根溯底,探究金钏跳井的来龙去脉,最终发现竟和贾宝玉的调戏有关,这岂不损害了儿子贾宝玉的名声?

基于这两个方面,王夫人的心情十分复杂,而她的这种复杂,必然会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于是,当薛宝钗闻讯赶来看望时,王夫人即便面对这个外甥女,她也不说实话,于是就有了这番对谈:

王夫人便问:“你从那里来?”宝钗道:“从园里来。”王夫人道:“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宝钗道:“才倒看见了。他穿了衣服出去了,不知那里去。”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

曹雪芹对王夫人的心理写得很细致,面对薛宝钗,她并不想说出事实,所以先试探宝钗,询问她是否知道金钏跳井的事。王夫人此举,是想看看金钏跳井的舆论,在荣国府内部传播到什么程度了。

宝钗虽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但她不想让姨妈难堪,故意装着不知道。王夫人看见宝钗不知,便编了一个瞎话,说之前撵走金钏,不为别的,仅仅是因为她摔坏了东西,暂时把她撵出去,以后还叫她进来的,谁知金钏竟投井死了。

立足王夫人的角度,这个谎言符合人情,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王夫人不可能把贾宝玉、金钏的事如实抖出,尤其是面对外甥女宝钗,断然不能在晚辈面前闹这个笑话。

如果王夫人的谎言就此打住,也称得上情有可原,可紧接着,王夫人又撒了第二个不该撒的谎言,原著记:

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

王夫人这一大段话,几乎句句都是谎言。

按照《红楼梦》第六十二回的描述,林黛玉和袭人是同天生日,都是二月十二。金钏跳井自尽,是在端午节前后,也就是五月初。换言之:两个月前,林黛玉刚刚过完生日,下次生日要再等九个月才到。

红楼梦中王夫人与薛宝钗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当然,严格来说,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王夫人口中的林黛玉的生日衣裳,指的就是两个月前的衣裳。

可立足具体语境,这种猜测明显有疏漏。因为王夫人在给金钏寻找妆裹衣服时,是去问王熙凤索要,可见这衣裳还未作完,或者刚刚做好,还没有送到林黛玉的住处。而生日衣裳只会提前做好,断然没有说生日都过了两个月,庆祝生日的衣裳还没送过来的道理。

所以,王夫人的这段话是自相矛盾,甚至有可能她压根就没问过王熙凤,她长篇大论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宝钗说出那句:我倒有两套衣裳,拿来给金钏妆裹罢。

通过这个例子,就能看出王夫人的妇人权术,即便面对自家外甥女宝钗,她嘴里也几乎没有几句实打实的真话。她的谎言越撒越大,截止前八十回结束,她撒得更大的一个谎言,就是以莫须有的“女儿痨”将晴雯撵出怡红院,并以此欺骗贾母,直接导致了晴雯病逝,甚至在晴雯去世后,仍不解恨,硬继续以“女儿痨”为借口,命其哥嫂将她送去城外化人场烧掉。

如果说之前的谎言都是妇人心机,人情世故之类,谁人都在所难免,那晴雯之死,便真的涉及品性问题,将撒谎成性的王夫人,永远钉在了红楼的耻辱柱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5/440161.html

“红楼梦中王夫人与薛宝钗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的相关文章

《滕王阁序》中的滕王说的是谁呢?

《滕王阁序》中的滕王说的是谁呢?

?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王勃是何等天纵英才,《滕王阁序》又是何等的传世名篇,这些我们都在语文课上听过。但似乎老师却从来没有提起,诗中所写的风景如画的滕王阁在何地方?而“滕王”又是何许人也。所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滕王李元婴,他本人不是很出名,但是他全家非常出名,几乎都是皇帝,他爸爸...

郑天寿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四位

郑天寿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郑天寿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郑天寿,《水浒》小说人物,苏州(今江苏苏州)人氏。性格鲁莽,重义气,因皮肤白净,瘦长身材,善用吴钩剑,武功平...

孟康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位

孟康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孟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孟康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玉幡竿,真定州人氏。他原是船匠出身,奉命监造花石纲大船,因杀死提调官,弃家到饮马...

杨林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一位

杨林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林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锦豹子,彰德府人氏,流落绿林。后因结识公孙胜、戴宗,而到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

北宋宰相曾公亮简介: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

北宋宰相曾公亮简介: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钦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 。北宋著...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任伯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任伯雨(约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

明朝东林八君子安希范简介:因《纠辅臣明正邪》惹怒神宗

明朝东林八君子安希范简介:因《纠辅臣明正邪》惹怒神宗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曾作《劝学诗》一首,一般都认为,这首诗的出现,是为了激励更多人读书做官,但实际上,宋真宗作这首诗不仅仅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读书人,而是另有深意。在中国历史的政治生态中,曾经有个名词叫“以文抑武”,主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