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
自夏启家天下以来,历代帝王传位于子嗣就成了一条雷打不动的规矩。但奇怪的是,在中国历史上,竟有两位老皇帝没有按规矩出牌: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独出心裁将皇位传给了孙子;另一个则是宋太祖赵匡胤,更是将皇位传给了弟弟。
前者可以理解,因为朱元璋驾崩之前,太子朱标就已过世多年。或许是出于对太子的怀念,亦或是其他原因,朱元璋最终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赵匡胤就不一样了,既有儿子在侧,为何还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呢?
对于这种现象,历史学家有过不同的解释,既有阴谋论,也有阳谋说。细思之,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些道理,却终也逃脱不了捕风捉影的嫌疑。我等没有生在那个年代,即便生在那个年代,对于皇室的承继问题也未必看得清楚。但总体而言,赵匡胤此举,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综合多种因素的结果。某也愚笨,只能妄自揣度,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匮之盟。据历史载,赵匡胤即位之后,其母杜太后经常参与政事,并且以贤德著称。后来杜太后病重之时,曾把赵匡胤叫到床前嘱咐说:你千万不要让小孩子当皇帝,你不行了,就让光义当;光义不行了,就让小弟弟廷美当。只有这样,才能常保富贵啊!为此,她还把宰相赵普叫来,并将传位顺序写成誓言,藏在一个金箱子。
里面,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之为金匮之盟。嘱咐完儿子,还要写下誓言,并且让当朝宰相从中监督,可见杜太后用心之良苦。从历史记载看,这个约定应该可信,倒不是杜太后对小儿子偏向,而是出于大局安危的考虑。而赵匡胤,本就是一个至孝之人,对于母亲的遗言不会不有所考虑和顾忌。
二是赵匡胤确有此担心。实际上,杜太后的话对赵匡胤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不是赵匡胤不想传位于儿子,而是想起了自己效忠后周时的经历。想当年,正是因为后周皇帝柴宗训年龄太小,缺少号令天下的威严,才让自己的部下黄袍加身,发动兵变夺了江山。而此时,大宋初建,各种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没有一个铁腕人物统摄朝纲,震慑天下,难免不会出现动荡。而遗憾的是,长子德昭由于智力方面的原因,早就被赵匡胤排除在外,而聪明的儿子德芳年龄太小,肩膀羸弱。处在这种局面下,赵匡胤不能不担心自己死后,小皇帝因为驾驭不了局面,最终导致江山易主。
三是赵光义堪当大任。建立大宋朝之前,赵光义就是和赵匡胤一起打天下的得力干将,同样为大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天下是兄弟两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何况,以赵光义之才,除了武功不如赵匡胤之外,要论文治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将皇位传给这样的一个强势人物,赵匡胤至少不用担心大宋朝改弦易张。当然,如果自己的儿子确实比弟弟高出很多,赵匡胤当然愿意传给儿子。但现实的环境告诉赵匡胤,两权相害取其轻,为了大宋江山和社会稳定,赵匡胤只能退而求其次。说到底,还是以江山社稷为重。
四是胸怀天下,仁德之心。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赵匡胤是一个马上皇帝,靠武力统一天下。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事实就是,赵匡胤不仅雄才伟略,而且还是一个尚仁德、重亲情、讲义气的好男人。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开国之君对于功臣来讲无一不是大开杀戒。而赵匡胤不仅没有重蹈覆辙,而是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温柔方式实现了中央集权。对待开国功臣如此,对待前朝遗老遗少也是这样。统一天下,善待国君。正是因为自己从后周小皇帝手中夺了天下,让赵匡胤内心十分不安,在后来的日子里,不仅善待后周皇帝,而且留下了丹书铁券。这是一种心怀天下的大胸襟,有此人间正道,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弟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诸多原因交织在一起,自然让赵匡胤不敢等闲视之,权衡再三,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顺应了母命,也算是尽了孝道;二是稳定了局势,有效避免了江山易主;三是选择了一个有为之君,也为后人留下了选贤任能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