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吗?魏延脑后无反骨

中国历史2年前 (2022-06-06)170

现代人肯定不会相信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那么,魏延之反既然不是骨头在作祟,又有什么原因呢?很显然与他的上司诸葛亮有关。诸葛亮一生误了3个人:马谡是小马拉大车,最终战败逃亡,下狱而死;姜维呢,姜维是正人君子,可惜不是中兴之才;而魏延呢,是大马拉小车,最终被逼“反叛”。本文作者这样的观察视角可谓独特,与传统史家、小说家的论断并不雷同,其迥异于常人的历史人物的评判观点,仅供读者参考评鉴。

“反”的真相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信阳市三里店),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

每当提到魏延,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两件事:一是他刚从长沙归降时,诸葛亮号令将他推出斩首,理由是他脑后有反骨;另外一个则是诸葛亮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他便发动叛乱,结果被马岱诛杀,印证了“反骨”的说法。

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吗?魏延脑后无反骨

而真正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魏延“叛乱”基本是一桩冤假错案。

所谓“反骨”的说法,当然是小说家言。解剖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只有206块骨头,谁也不可能单独在脑后多长出一块“反骨”。魏延所谓的“反叛”,其实是诸多原因造成的过激反应。

还是先来看看史实。根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诸葛亮在军中自感将不久于世,便背着魏延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安排后事,决定 “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文件精神按规定要传达到“军级干部”,却偏偏将“军级干部”魏延无端排除在外;如此违反组织原则安排后事已经相当不合适,而来执行这个错误决定的偏偏又是个错误的人。

杨仪与魏延,形同天敌,“有如水火”。二人“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这样一个政敌突然之间出来主持大计,魏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服调度,可谓本能反应。听到费祎转达的文件精神,他差不多要跳起来:“承相虽亡,吾自见在。亲府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可谓大义凛然,尤其是在大厦将倾的关键时刻,十分难得。诸葛亮为了蜀汉事业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约也不愿因为自己身死而放弃北伐大业,魏延最起码精神可嘉;后半部分的确经不起推敲,但假如大家都知道杨仪是个什么人,大约也就能够理解。

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吗?魏延脑后无反骨

当马岱送回魏延的首级,向杨仪交令时,后者起身用脚踏之怒骂:“庸奴,复能作恶不”,直到回去“夷延三族”,方才消了心头恶气。等一切安定,他“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谁知只当了一个劳什子“中军师”的官,“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于是心里十分恼火,竟这样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深悔当初没有带枪投靠魏国。如果说魏延不听指挥也有伸手要权要官之嫌,那么杨仪则完全是一副 *** 裸的野心家嘴脸。碰到这样一个人指手画脚,别说魏延,就是脾气再好一些的恐怕也未必能听得进去。

还说费祎到魏延那里传达文件。如果按照籍贯划分,费祎与魏延还是老乡。费祎是鄳县(今河南信阳市罗山县)人。当然,那时费祎不会跟魏延论老乡关系。因为魏延不但不听,反倒进一步要求费祎也留下来,两人联名下文号令诸将,继续与魏军周旋。这事费祎肯定不能干。他忽悠魏延说:“我回去劝劝杨仪。他是文官,不懂军事,肯定会同意你的意见。”

魏延一旦松口,费祎出了营门便奔驰而去。魏延后悔了,但想追已来不及,只好心存侥幸,派人悄悄到杨仪那里查看情况。他得到的情报是杨仪已经在部署撤退。得到消息后,魏延大怒,于是不等杨仪出发,就率领所部先行撤退,并且烧绝栈道。魏延烧绝栈道,无非是阻止主力退兵。他不是还想“率诸军击贼”嘛。可是修栈道最麻烦的工序是在石壁上凿孔打眼,现在那个工序成果尚存,杨仪只消伐木铺板,因此也很快就撤过了秦岭。开弓没有回头箭。魏延心一横,索性派兵占据南谷口,准备攻击杨仪。杨仪派王平(即街亭之战时马谡的副将。《魏延传》中称为何平,因为王平小时候曾过继何家)前来抵挡。部众知道魏延理屈,随即散去,魏延无奈,只好带着儿子和亲信逃到汉中,最终被马岱追来斩杀。

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吗?魏延脑后无反骨

其实,魏延所谓的“反叛”跟梁山好汉“只反贪官、不反朝廷”一样,目标仅仅只是政敌杨仪。但是杨仪持有诸葛亮的“上方宝剑”,在那个瞬间是正义的化身,所以魏延的举动才被官方定性为反叛。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有更进一步的说法:“《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求来也。令延摄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与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史通?;古今正史》记载:“魏时京兆鱼豢(三国时期魏国郎中,史学家)私撰《魏略》,事止明帝。”也就是说,这本书是鱼豢自己所修的私史,非官家史书。鱼豢入晋16年,一直未曾出任官职,忠于魏而耻为晋臣。他与蜀国没有利害冲突,记载总体客观,因此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最多的就是《魏略》。尽管裴松之认为上述关于魏延的说法,“此尽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但它至少可以证明一点,那就是即便在当时,也有人不相信魏延有狼子野心,反倒怀疑乱出杨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6/445362.html

“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吗?魏延脑后无反骨” 的相关文章

袁绍派兵攻打曹操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要选择声东击西

袁绍派兵攻打曹操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要选择声东击西

对袁绍带兵攻打曹操,双方在白马城交锋,为何曹操选择声东击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因为不满意曹操的官职比自己高,因此决定带着兵马直接发动进攻。袁绍的想法就是只要把曹操给击败了,那么汉献帝肯定是会册封自己做大将军。小编认为袁绍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做皇帝,而只是想要做一...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太高抬诸葛亮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被妖魔化的周瑜三国时期,最让人惋惜的英年早逝是谁?魏、蜀、吴三国都有一位,魏国的是郭嘉,死时才37岁,蜀国的是庞统,死时才36岁,而吴国便是周瑜,也是36岁。这三人的死,对曹操、刘备和孙权的打击都相当...

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是一样的吗

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是一样的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在蜀汉是什么地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代表人物,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关于诸葛亮的事迹,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比如著名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不过,实际上这些故事都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刘邦)令武士缚信(韩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不难理解,古代诸多王朝建立新政之后,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都如“兔死狗烹”被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

南京城沦陷建文帝落荒而逃 建文帝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南京城沦陷建文帝落荒而逃 建文帝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对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朱棣怎么也没抓住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明风华》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幕,南京沦陷,建文帝不得不落荒而逃,于是他凭着朱元璋曾留给他的剃刀和僧袍成功逃脱而出,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行踪而制造了自焚的假象?朱棣并不相信这一事实,于是他派遣人员去搜...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明朝的开国功臣。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景隆可以称得上是朱允炆最信任的大将。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用老将耿炳文担任主帅,率军攻打朱棣。但是耿炳文能力实在太差,仗打得相当糟糕。朱允炆不得不把李景隆提拔起来,让他替代耿炳文成为三军主帅。李景隆是李文...

蜀汉灭亡后张飞一家无人敢动 关羽后代为何会被屠戮

蜀汉灭亡后张飞一家无人敢动 关羽后代为何会被屠戮

蜀汉灭亡之后,为何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后代却遭满门屠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消除自己在“甘露寺之变”之中弑君的恶行,为代替曹魏攒下政治资本,司马昭不顾满朝文武大臣的反对,趁着姜维被黄皓屯田沓中的机会趁机以举国之力伐蜀。...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李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生的第三个儿子,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称帝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诏书许可李亨称帝,也就是说,李亨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