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元春支持金玉良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6-25)140

贾宝玉的婚事是《红楼梦》里的一条主要情节线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红楼梦》中元春的出场虽然不多,却留下了无数的悬念,第十八回元妃省亲给贾府营造出“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昌盛之象,曹公实则是以大喜来寓大悲,为贾府将来的衰落埋伏笔,更为让读者难以理解的是,元妃省亲之后的端午节赐礼,宝玉、宝钗的分量一样,倒是林黛玉和三春的分量一般,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元妃对金玉良缘的肯定。

但是元妃支持“金玉良缘”有诸多矛盾之处,比如相比薛宝钗,元妃应该是更喜欢林黛玉的,可她最终却选择了站在金玉良缘那一边,究竟为何?

为何说元妃更喜欢林黛玉呢?这一点可以从书中多处细节进行推断,首先就是元妃对戏子龄官的欣赏。龄官虽然是个戏子,却性情高傲,且与林黛玉长相相似,被认作是林黛玉的一个“影子”,在元妃省亲过程中,龄官拒绝唱已经安排好的戏码,颇有林黛玉之风骨,元妃欣赏至极:

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做《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她不过,只得依她作了。贾妃甚喜,命“不可为难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第十八回

红楼梦元春支持金玉良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龄官性情怪癖,可元妃却丝毫不放在心上,反而让人别为难她,由此可窥探元妃乃是真性情,并非循规蹈矩之人。再看元妃归家后,时时哭诉“当日送我去那见不得人的地方”,这一点就跟有“青云之志”的薛宝钗很不同,元妃她更期盼一家团圆。

另外,对于诗词歌赋的态度,元妃明显和林黛玉更加契合,宝钗虽然才貌双全,也精通诗词,可她认定“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女子学习诗词根本没有必要,为此在后来香菱学诗之时,宝钗没有提供任何帮助,香菱只好去找林黛玉来教自己作诗。而反观元妃,在省亲过程中,还令众姊妹们作诗助兴,自己兴致勃勃当裁判,对钗、黛两人赞赏不已:

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第十八回

顺便一提,有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众姊妹们做的诗作皆是七言句,唯独林黛玉一人作的是五言律,这一点曹公也有所解释:

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其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第十八回

林黛玉此番“个性”作为岂不跟上面所说龄官拒绝唱戏一样,元妃看完诗之后,也并没有点出林黛玉一人单作五言律,反而夸赞不已,而且元妃自幼系贾母教养,自然在品 *** 好方面颇步贾母后尘,贾母如此溺爱黛玉,元妃恐怕也是一样。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元妃跟林黛玉的共同点是远远多与元妃与宝钗的,因此从个人情感角度,元妃应该更喜欢林黛玉,可端午节赐礼之时,却偏偏是贾宝玉、薛宝钗的礼物分量一样,这不由让人生疑,元妃为何会站在金玉良缘那一边?

笔者个人认为,元妃的选择应该是在王夫人的推波助澜下实现的,元妃住在宫城之内,王夫人有进宫看望的权利,在这期间,王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怂恿元妃促成金玉良缘,这个猜测之前已经有很多论者阐述过,但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没有将贾母考虑进去。

红楼梦元春支持金玉良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虽然贾宝玉是王夫人的儿子,但贾母却是影响宝玉婚姻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贾母,恐怕王夫人早就将“金玉良缘”定下来了,可碍于贾母溺爱林黛玉,并有意促成“木石姻缘”,所以王夫人才噤若寒蝉,不敢动手,因此元妃在明示自己对金玉良缘态度之前,一定会征求贾母的意见,这既是礼仪,也是对从小教养自己的贾母的尊重。

但最终元妃还是在赐礼中表现了对金玉良缘的肯定,但我们又确定,贾母是不会同意的,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王夫人从中撒谎,欺骗元妃说贾母同意金玉良缘,这才导致元妃也不得不同意了这场婚事。

这并非是笔者主观猜测,而是针对王夫人之前的种种劣迹做出的判断。

王夫人对贾母的欺骗不是一次两次了,她擅自将袭人的分例提升至姨娘水平,并将贾母心宜的宝二姨娘人选晴雯赶出怡红院,导致晴雯病死。可王夫人直到第七十八回才告知贾母这些事情,而且是采取先斩后奏的方式,彼时袭人拿姨娘分例都拿了好几年了,晴雯也已病死,王夫人随便撒了个谎,称晴雯得了“女儿痨”就将此丑恶之举掩盖过去。

王夫人既然能在这些事情上欺骗贾母,贾宝玉是她的心肝,她如何能任由贾母之意,让贾宝玉迎娶林黛玉呢?所以王夫人从中撒谎,欺骗元妃和贾母,促成了这次端午节赐礼的不公正。此不失为一种合理猜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6/448678.html

“红楼梦元春支持金玉良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应璩: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有养生诗《三叟歌》广为流传

应璩: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有养生诗《三叟歌》广为流传

应璩(190年-252年),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玚之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

宋祁简介:北宋时期官员,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

宋祁简介:北宋时期官员,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 。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 ,高祖父...

扈三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九位

扈三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九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扈三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扈三娘,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

南宋大臣詹体仁简介:著有《象数总义》、《历学启蒙》

南宋大臣詹体仁简介:著有《象数总义》、《历学启蒙》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明朝官员岳正简介:撰有《类博稿》十卷、《类博杂言》

明朝官员岳正简介:撰有《类博稿》十卷、《类博杂言》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档案姓名:司马光字:公实、君实号:迂夫、迂叟谥号:文正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河南省...

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刘伯温未卜先知

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刘伯温未卜先知

传说刘伯温能未卜先知,曾作一首《烧饼歌》,又名《帝师问答歌》,那么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了一口,有小太监前来禀报:国师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就顺手拿起一只金碗扣在饼上,才传命召见。刘伯温行过礼后,朱元璋故意问道:“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