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元春省亲回到贾府后为何要去见妙玉?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7-09)220

贾元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宝玉的亲姐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这是《红楼梦》十七十八回元春归省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况的更好总结。

红楼梦元春省亲回到贾府后为何要去见妙玉?

这样的富贵已极,着实为表面文章,内里是已经见了底的荣国府银库,就算眼之所见,也是元春见到亲人那从来也没有干过的眼泪,真真是直穿人心。读元春省亲一回,按说是无上的荣耀加上亲人相见,应该喜极而泣,可是无论如何,字字句句渗出的悲凉之感,让人倍感压抑,终不得丝毫愉悦之感。

省亲的程式应该是早就安排好了的,因为提前了七八天,就有太监来到荣府查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退息。包括什么时辰大约做什么事,应该都会提前做出预案,毕竟皇家的时辰规矩,那是不能错一时半刻的。但是,元春在省亲的过程中,她更改了一处的行程,见了一个人,这里不过寥寥几句文字,却是不可忽视的大关键。

元春省亲,主角当然是贵妃娘娘贾元春,不过这一回,出场了另一位十二钗的人物,虽说是通过他人之 *** 待,元春省亲,此人再次出场,作者却一笔带过,算是暗暗地出场了,这一暗着实为元春的任性或是大意,看似不打紧,其实已为元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原著是这么描述这个细节的:

(戏罢)撤筵,将未到之处复又游玩。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又题一匾云:苦海慈航。又额外加恩与一般幽尼女道。

我们读文本可以发现,其实这一段直接删掉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因为这是在元春游幸完大观园,各种礼仪完毕,和家人也诉过了离别之情,看了戏宴席也结束了,考察了弟弟妹妹们的学业,就剩下赏赐一项了。按一般逻辑,元春这个时候应该和家人说说体己话,因为毕竟一会儿就该回宫了。偏偏这个时候,而且大晚上的,搞了个二次入园,将前面没有到过的地方再游玩一番。那个年月晚上照明全靠蜡烛,就算点再多,恐怕视野也是极为有限的,所以这个二次游玩真的有点莫名其妙。

曹雪芹这是要提醒读者什么呢?说白了,只为一点:元春要进栊翠庵。目的嘛,很明显,元春要和妙玉见这一面。是的,就是在元春省亲这一场大戏里,妙玉正式出场了,虽说没有正式走上前台,但是不可否认,妙玉的若隐若现和曹雪芹刻意安排她的这两次暗暗出场,绝不可忽视。

元春要进栊翠庵礼佛这当然没有问题,之一次游幸顺便就做了不就完了吗?干嘛非得到最后,专门来一个二次游幸,刻意的点出这么一件事呢?我想,这不会是曹雪芹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哦,这园子里安排了佛寺,却不小心写丢了,在这个后面打一个补丁。这等事不是曹公这样顶级高手的水平,只会是他的故意。曹公惜墨如金,《红楼梦》没有一个字的废话,这是公认的,所以,既然不是狗尾续貂,当然有它特别的用意。

元春省亲回娘家,她代表了皇家,可是她的立场和她的利益诉求,却绝对是四大家族的代言人。她要见妙玉又该当何解呢?

妙玉的身份相当神秘,小说描写妙玉的文字不多,但是,凡和她有关之处,无论物品、故事都给人一种大有来头的感觉,稍作盘点如下:

红楼梦元春省亲回到贾府后为何要去见妙玉?

1、妙玉的出家之地叫做“蟠香寺”,蟠其实就是龙。

2、妙玉小的时候身体多病,父母为她买了许多的替身,荣国公贾代善是有一个替身的。同样是有病,林家和薛家却从不为黛玉和宝钗考虑买替身,这两家可不是没钱。可见,用替身之人一定要非常的高贵,或许是有身份门槛的。注意啊,妙玉人家是有许多的替身,比荣国公可牛掰多了。

3、妙玉的茶具要么是荣国府都没有的绿玉斗、点犀乔等稀有的古董,要么就是成窑五彩、脱胎填白盖碗这样的皇家专用官窑器,要么就是有龙纹饰的茶盘。贾府这样的国公府已经是做臣子顶级的门第了,可是妙玉吃茶用的水,是采自梅花上的雪,还贮藏了5年之久。貌似贾府可没这样的讲究和奢侈。你看妙玉给贾母奉的茶不过是旧年雨水就给打发了。

父母双亡,连家都没了的妙玉吃个茶要讲究到如此地步,连目下无尘的黛玉在她眼里也不过是个大俗人,堂堂国公府似乎并不入她的眼,对于贾母这样的贵客来访,也不过按照基本礼节奉完了茶,就自顾去喝体己茶了。

妙玉的这些符号不但不好理解,按说她是真正的寄人篱下,可就她这份底气和行事的傲娇淡定,要说她的出身比贾府低或者差不多都难以令人信服。说到这里,其实也就有了答案,妙玉的出身高于贾府。既然比国公府还要高,那就只能是皇族了。也就是说,妙玉很可能是一位王爷的女儿,是真正的郡主。

妙玉没有了父母家人,却能被荣国府请去奉若座上宾,证明她不但出身高贵而且一定与贾府为统一政治阵营。曹雪芹写了一个四王八公集团,但妙玉之家显然不在此列,不过,秦可卿丧礼上,薛蟠口中说出来一位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他曾经买过的贵重至极的樯木,就存放在薛家的铺子里。可见这位亲王和薛家关系的亲密,既然和薛家关系好,自然和四大家族关系也不赖。小说将这种关系说得很清楚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红楼梦元春省亲回到贾府后为何要去见妙玉?

据此推理,说妙玉是这位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女儿可否说得通呢?我想,不一定准确,但可能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推理,况且,妙玉回不了故土的确是因为她不合时宜、世所不容。一个弱女子能怎么样为世所不容呢?无非是因为极特殊的身份。

元春按说她是个政治人物,最应该摈弃的,就是感情。可是她做不到,如果她足够理智和冷静,她不会当着众多的彩嫔太监数次未语泪先流,她不会说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她不会说出以骨肉分离换来的富贵没有什么意趣,她不会对追求个性和爱情自由的龄官显露出格外的欣赏。这些都足以证明,元春她保留了太多真挚的人性和感性,而她所处的位置和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恰恰她的这些保留是大忌。

无论如何,和一个永无翻身之日坏了事的王爷的女儿见面,对元春来说是在犯错误,稍有政治智慧都不应该做这样的事,可是元春,她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她的确在政治上不成熟,她遵循了自己内心的呼唤。只是,有可能换来的,是为她悲惨的结局加了一重砝码,埋下了一个祸根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7/450977.html

“红楼梦元春省亲回到贾府后为何要去见妙玉?” 的相关文章

郑綮:唐昭宗时期宰相、诗人,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綮:唐昭宗时期宰相、诗人,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綮(?-899年),字蕴武,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昭宗时期宰相、诗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荥阳郑氏。及第进士,累迁庐州刺史。召为右散骑常侍,改国子祭酒,议者不直,复还常侍,累迁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光化二年,以疾乞骸,拜太子少保致仕,卒于家。人物生平郑...

李立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六位

李立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六位

李立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催命判官,江州人氏,在揭阳岭开黑店为生,与李俊同为当地一霸。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一百零八将之一,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九十六位,上应地奴星,担任北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清溪县,追封义节郎。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立的详细介绍...

在舞蹈、围棋与诗歌方面,戚夫人有哪些成就?

在舞蹈、围棋与诗歌方面,戚夫人有哪些成就?

戚夫人,亦称戚姬,汉高祖刘邦的宠姬,赵王刘如意的生母。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后妃之一。刘邦和项羽大战时,途径山东定陶,遇见戚夫人。戚夫人擅跳“翘袖折腰”之舞,是当时的歌舞名家。刘邦对她十分宠爱,因觉戚夫人儿子刘如意更像自己,而屡次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因此戚夫人被吕后嫉恨。约公元前194...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译文及注释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注释洛城:今河南洛阳。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

《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译文及注释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

《赠花卿》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译文及注释译文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注释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纷纷:形容乐...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山中问答/山中答俗人问》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注释余:我,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栖:...

历史浅谈:郦道元和他的成名作《水经注》

历史浅谈:郦道元和他的成名作《水经注》

提到郦道元,我们就会想到他的《水经注》,《水经注》究竟写了什么,把郦道元的历史地位推的这么高?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郦道元的《水经注》一书相传是给汉代桑钦的《水经》做了若干大的补充的而一部书。但经过清代学者和现代研究表明无论汉代桑钦著作还是晋代郭璞著作都是错误的。大致是三国时期的人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