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能给贾府带来未来的,是黛玉还是宝钗?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0-06)190

红楼梦里,黛玉和宝钗是不相伯仲的两个女孩。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贾母元宵夜宴中场停了戏曲,就有婆子引来了两个家里常走的女先儿上来“说书”。

红楼梦中能给贾府带来未来的,是黛玉还是宝钗?

那个年代的女先儿,一般都是目盲女艺人。表演“说书”与评书不同,反而类似大鼓书或者评弹,配合琵琶弹唱。

贾母吩咐女先儿讲一段新书给李婶娘和薛姨妈两位“亲家”听。女先儿就说起一段新书《凤求鸾》。

《凤求鸾》是讲金陵世宦王忠之子“王熙凤”进京赶考,路宿旧交李家邂逅 *** 雏鸾私定终身的故事。

贾母一听马上就说“我知道了”。随后就有了一大段被王熙凤形容为“掰谎”的言论。将胡编乱造的“故事”批驳得体无完肤。

其实《凤求鸾》这段故事要分为两段去解读,都很重要。

之一段是金陵公子“王熙凤”重了凤姐的名字。

从“王熙凤”去旧交家里借宿却“勾引”人家独生女,大有图谋家业之事实。曹雪芹肯定是暗示金陵王家有侵吞贾家的野心。

有人说王家不是贾政、贾琏的岳父家,贾宝玉的外祖和舅舅家么?怎么会如此针对贾家?

其实,之一回从甄士隐的老丈人封肃贪墨他的家产,以及贾芸的舅舅卜世仁对外甥“不是人”,作者已经表明岳父和舅舅是“祸害”,读书人要格外注意。

而王家接二连三将女儿嫁入贾家背后,无疑就是“母蝗虫”策略,是为“蝗祸”!贾家之败,实败于王家不安好心。

第二段就是贾母“掰谎”,拆穿《凤求鸾》的谎言,有针对性地一一批驳其中的“离经叛道”,并且对林黛玉喂酒贾宝玉给予遮掩和警告,对薛家赖在贾家不走,图谋金玉良姻作出最严厉的控诉!

这第二点,又分为两个部分。上文咱们说了王家的野心。本文讲一下贾母对宝黛的“警告”,下文再说她如何抨击金玉良姻。

(第五十四回)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 *** 必是爱如珍宝。这 *** 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红楼梦中能给贾府带来未来的,是黛玉还是宝钗?

《凤求鸾》这类才子佳人小说,都有一个“俗套”。一个书生一个书童,一个佳人一个丫鬟,一次偶然邂逅就互相生情,并且历经阻挠成就百年好合。

《凤求鸾》如此,《西厢记》如此,明清小说乃至于唐代“传奇”,宋元故事、杂曲基本套用。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不过就是情节更曲折离奇而已。

《红楼梦》是一部“反俗套”的原创小说。曹雪芹借贾母之口,批评了《凤求鸾》的“俗套”,告诉读书人真正的“富贵”是什么样子,避免再以讹传讹。

所以,《红楼梦》之后的才子佳人小说日渐式微,皆因看过“红楼”者,不再相信那些漏洞百出的“故事”!

贾母又说《凤求鸾》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是没有的事。像他们那种名门望族,教养是之一位,哪个不是德行兼备。

女儿本身优秀,就不太可能出现那种“一见男人就想起终身大事”,忘了父母教养规矩礼仪之事的行为。

贾母此话说得非常严厉,她批评男女之情为“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就是当日袭人见到贾宝玉对林黛玉表白时,认定的“丑祸”和“不才之事”!

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贾母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关系的立场。

贾母支持宝黛姻缘是毋庸置疑的,也不用抠字眼去反驳。后文薛姨妈要给贾宝玉和林黛玉“做媒”,她说“我这主意一说,老太太一准高兴”,就已经将贾母的立场盖棺定论!

有薛姨妈之说,也不需要读书人替贾母解释。

但是,宝黛姻缘和宝黛爱情是两码事,贾母支持宝黛姻缘,绝不会支持宝黛爱情!

贾母选定林黛玉做孙媳妇,宝二奶奶,未来荣国府当家人,主要是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虑。

一,贾母对林黛玉有私心。

林黛玉是贾母更爱的小女儿贾母遗留的唯一女儿。女儿贾敏死了,外孙女要照顾好。

林黛玉嫁给外人,老太太不放心。亲上加亲嫁给孙子贾宝玉,成为一家人让贾母放心。这是私心论。人都有私心,贾母不例外。

二,林黛玉出身列侯之家,与贾母在根源上出身相同。

林黛玉父亲林如海是探花,虽然远比不得贾母父亲尚书令,也是顶尖文化人。

林家与史家的家风在根源上类似,都是“弃武从文”转型期的贾家最需要的媳妇人选。

三,好儿媳妇“旺三代”。

红楼梦中能给贾府带来未来的,是黛玉还是宝钗?

媳妇对子孙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重要。

贾母虽说没有优秀的子孙,尤其贾赦还教养坏了。但是贾政二房,作为贾家弃武从文的主力,是成功的!

贾母影响贾政,才有与国子监祭酒李守中联姻,贾珠迎娶李纨。

李纨和贾母形成接力,才会让贾兰在贾家亡了之后金榜题名,再次崛起。不同于宁荣二公的“武功”,这次是“文治”!

贾家武功出身家庭,享受世袭的富贵,却要弃武从文转型到书香门第,并且能够科举入仕途的难度极大,远不是林家、史家这种原本文化家庭延续可比。大多数都会功败垂成!

而贾家最终破而后立成功了。要归功于贾母和李纨的出身和影响。

古人的价值观推崇“道德传家十代,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道德传家”的基础建立在诗书、耕读传家的递进。而“富贵传家”则包含“武功”出身的世袭富贵,注定不长久。

贾家在宁荣二公时代就认识到“富贵传家”的不好,尤其荣国公高瞻远瞩。他设立私塾让子孙后代能够多读书。让儿子贾代儒掌管私塾,是对子孙弃武从文的希望。

而他给继承人贾代善取名不用“僐”字,皆因“僐”有谄媚讨巧之意,有侫人、佞臣的嫌疑。

“善”虽然与贾代化、贾代儒他们不同,没有“人”字,却意思更佳。

“善”字古文为譱,读shàn。《说文解字》:“吉也。从誩,从羊。

《汉书·礼乐志》:“故孔子曰:‘安上治民,莫譱于礼;移风易俗,莫譱于乐。”颜师古注:“此《孝经》载孔子之言也。譱,古善字。”

孔子说:“安定国家治理百姓,没有比礼更好的;改变风气转换习俗,没有比乐更好的。”

“善”是儒家追求的“大同”!

荣国公通过贾代善不同于贾代化、贾代儒、贾代修的名字,为贾家指出一条兴家持久的明路。结合出场的四位“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贾代修、贾代儒的名字,就是“化善修儒”。警示后代子孙要对皇帝恭顺,弃武从文,放弃军权科举入仕。

贾母是贾家转型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才会选择林黛玉作为孙子媳妇。

红楼梦中能给贾府带来未来的,是黛玉还是宝钗?

宝黛姻缘,贾母的公心无疑要大于私心。她的胸怀、格局和见识,远高于王夫人!

至于林黛玉的能力和好处,从教授香菱学诗就体现得一清二楚。

香菱学诗就仿佛一个好学的孩子。薛宝钗完全可以教她。但是宝钗认为女儿不该学诗,应该“恪守本分”。这是薛宝钗思想的局限性。

薛宝钗认为男子就该读书科举,辅国治民,不应该学习诗词歌赋等学问。却忽略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科举。宝钗的思想会扼杀“子孙”无数可能性。

林黛玉与薛宝钗相反。香菱喜欢作诗,她认为应该鼓励。什么女儿本分并不相关!学了诗也可以遵守本分。甚至不本分又如何?

所以,她为香菱制定了严谨、科学的学习 *** 。什么诗能学,什么不能学,因材施教。香菱一来感兴趣,二来努力,很快就学会了作诗。

香菱学诗这件事,体现出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思想差距。若二人都作为贾家儿媳妇。薛宝钗的子孙只有科举“一条路”,但她商人出身的底蕴,无法支撑儿孙科举成功。

林黛玉的子孙却有很多路可走。喜欢科举的科举,喜欢做文人就去做文人,喜欢武功,她也不会反对。这才是百花齐放!

贾家这样的贵族家庭,就要子孙走出很多路。读书科举做官固然好。作文人同样也能光宗耀祖。贾政最后想明白这个道理,才会对贾宝玉彻底改观!

林黛玉有能力培养贾家的“文气”,薛宝钗只会让贾家继续追求“利益”。这是宝黛姻缘正确,金玉良姻错误的根本!

贾母对此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贾母同意宝黛姻缘,不表示她支持宝黛爱情。

宝黛姻缘的基础是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而不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可以“私定终身”!

男女私情在那个时代是被批评、避如蛇蝎的!

贾母终究是传统意义的老祖母,不可能接受贾宝玉和林黛玉谈恋爱。

红楼梦中能给贾府带来未来的,是黛玉还是宝钗?

她在“掰谎”之前,亲眼见到林黛玉用自己的酒杯喂酒给贾宝玉。这等亲密已经超出表兄妹范畴,贾母不可以“视而不见”,需要给宝黛提出忠告,并遏制他们继续发展下去。起码在行为上杜绝二人再进一步。

于是,《凤求鸾》恰逢其会,成了贾母给孙辈们“言传身教”的公开课。其目的主要是告诉宝黛二人适可而止,要怎么做才更得体。

贾母说:“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

“贼情”就是男女私情。那个年代无论男女,卷入男女私情都会身败名裂。

贾母的话不可谓不重,等于严厉批评宝黛二人喂酒之事。给李婶娘、薛姨妈甚至看到这件事的所有贾家人交代。她的“教育”迟到,却不会缺失!

阅读《红楼梦》一定避免一厢情愿。林黛玉和贾宝玉不一定都对。贾母支持宝黛姻缘,不是支持他们所有。起码宝黛姻缘和宝黛爱情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现代人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值得同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礼教,注定被当作丑闻,贾母也接受不了。

当然,贾母既然“掰谎”,不可能只说自己的两个“心头肉”。她老人家是久经考验的“斗士”,只见她话锋一转,就给了薛姨妈更大的难堪。下文我们就讲一下贾母如何借掰谎《凤求鸾》针对薛家和金玉良姻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10/466371.html

“红楼梦中能给贾府带来未来的,是黛玉还是宝钗?” 的相关文章

苏味道:唐朝时期宰相、诗人,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

苏味道:唐朝时期宰相、诗人,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唐朝宰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味道出自赵郡苏氏。自幼聪颖,并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方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小温侯”。原本在对影山一带落草为寇,后来因为花...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南宋宰相张商英简介:《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商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任伯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任伯雨(约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

南宋著名史学家徐梦莘简介:编成了《三朝北盟会编》

南宋著名史学家徐梦莘简介:编成了《三朝北盟会编》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曾作《劝学诗》一首,一般都认为,这首诗的出现,是为了激励更多人读书做官,但实际上,宋真宗作这首诗不仅仅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读书人,而是另有深意。在中国历史的政治生态中,曾经有个名词叫“以文抑武”,主要...

韩休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三首

韩休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三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休(673年-74...

《怨情》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颦一作:蹙)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译文及注释译文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注释⑴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⑵深坐:长久的坐。颦(pí;n):皱眉。蛾眉: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以称女子之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