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国演义:危机四伏中处处有伏笔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1-17)220

三国战乱的年代,各个诸一侯国争锋相对。大家互相明争暗斗,处处都有伏笔。哪怕不加以防备,都会落入敌人的陷阱。那么在三国演义中,伏笔悬念四多,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盘点三国演义危机四伏中处处有伏笔。

三国演义:危机四伏中处处有伏笔

关羽忌言民俗伏笔

为接地气,《三国演义》常常将民俗当伏笔,由此为市井百姓喜闻乐见、津津乐道。

比如说忌言。在民间,人们常常戒胡言乱语。对孩童不当言语,往往会跟上一句童言无忌;对大人,因为说了什么而有不利的应验,则叫一语成谶。这类禁忌是人们在长期社交中的经验积累,是一种心理暗示与慰藉。所以,儒家认为出口有德;佛家有身口意三恶业之口业一说;民俗则称之为乌鸦嘴,谁不经意说了就要呸!呸!呸!的。

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中,刘备调诸葛亮入川,留关羽守荆州。孔明设宴,交割印绶,云长双手来接。孔明擎着印说:这干系都在将军身上。云长回: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孔明见云长说个死字,心中不悦;欲待不与,其言已出。

关羽的一个死字,诸葛亮的一个不悦,即关羽兵败身亡的伏笔!

再如发誓。在民间,出口之言往往是一个人的品质表现。古人常常强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对誓言更是看重,违者必定有报应的。你看,孙坚发誓就果然应验了。这事发生在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孙坚部队在攻破董卓后,发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以为天命而藏了起来。当袁绍问起,矢口否认,逼问之下,孙坚指天为誓曰: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虽经众诸侯斡旋而脱身,但袁绍哪里会相信,让刘表截击孙坚。结果,在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的第二次战役中,孙坚中了埋伏,体中石、箭,脑浆迸流,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寿止三十七岁。

这种誓言的应验,可以说是预料之中的事。在没有绝对实力之前,玉玺就是灾难。作者这样的伏笔安排,虽有宿命思想,但也增加了行文走笔的精彩。

三国演义:危机四伏中处处有伏笔

杨修鸡肋双面伏笔

《三国演义》的伏笔俯拾皆是,但有的出其不意,如不细加咀嚼还真品不出它的滋味。

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写的是汉中最后一役,曹操兵败斜谷界,三军锐气堕尽。此役之后,刘备正式称号汉中王。曹操兵败撤退是早有伏笔的,这就是将夜间口令定为鸡肋。点破这一点的是杨修,结果杨修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砍头。

但杨修究竟为何被杀,《三国演义》写到这里对杨修的聪明进行了大段铺垫,从当年杨修猜透蔡邕在曹娥碑后题诗的隐意,到擅自与众分食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甚至还写了杨修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似乎是由此引来杀身之祸。其实,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在于他的聪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鸡肋就是杨修,杨修所言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就是自我写照,只是他陷于鸡肋般聪明而不能自拔,曹操怎么能容忍身边有这样的谋士?

设想将鸡肋换做很多其他东西,其实也可以引申到退兵――吃猪肘子,走;吃桃子,逃;吃李子,离开但用鸡肋就是同时用明暗两则伏笔以记事。这难道不正是需要杨修深刻自省的吗?这种功力非凡的一箭双雕还让人不知不觉,大约只有罗贯中了。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可见,《三国演义》这样写是有史为据的。但成就如此精彩的一章,使鸡肋由此而成为典故,作者功不可没。

三国演义:危机四伏中处处有伏笔

庞统之死集成伏笔

最奇异的伏笔见于庞统之死,作者可谓使尽浑身解数、千般手段只为此一。

先有童谣及紫虚上人所言做铺垫,拉开伏笔的序幕。童谣发乎天真儿童之口,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说: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可见,古人常常认为其中奥妙无穷。《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认为,童谣之言,将有徵於此。晋葛洪《抱朴子?勖学》直言,童谣助圣人之耳目。《三国演义》全书共引用八首童谣。关于庞统凤死落坡东的童谣,便是其一。

到了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则进入连篇累牍地层层设伏:庞统领兵出征前,刘备吾夜梦一神人,手执铁棒击吾右臂,觉来犹自臂疼。出征前送行时,坐骑将庞统掀了下来。刘备把自己的坐骑换给庞统,庞统谢曰:深感主公厚恩,虽万死亦不能报也。这万死之辞也是伏笔之一。接下来,刘备送走庞统,心中甚觉不快,怏怏而行,亦是伏笔。

这还不算完,天象自然不能少。孔明与彭都发现罡星在西方,不利于军师,孔明还为此写信给刘备留证;后又于七夕夜宴,见正西上一星,其大如斗,从天坠下,流光四散,推断庞士元命必休矣,数日之内,必有消息。

最终大幕落下一刻,庞统死亡地点正是落凤坡,这既是回应前面的伏笔,又是预言其即将阵亡。一般伏笔与照应在文中的位置经常相隔较远,而从庞统知道所到之处是落凤坡到中箭死去,大概是本书时间跨度最短的伏笔。也许有人质疑这算不得伏笔。其实,倘若说书人在吾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吾处,说一句且听下回分解,就毋庸置疑了。

三国演义:危机四伏中处处有伏笔

的卢妨主失效伏笔

伏笔,一般而言是指作者在前言设了局,到后语解开套。然而,《三国演义》中至少有两则别有深意的伏笔未曾应验。

在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徐庶走马荐诸葛时,刘备想起当年水镜先生曾经对他说起: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然后,又上演三顾茅庐的精彩篇章。如此隆重出场,诸葛亮与庞统本人又都尽心尽力、呕心沥血,但刘备终究大业未成,此为不应。

对此,作者其实早就有个自圆其说的伏笔。在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水镜先生司马徽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种否定之否定的伏笔,体现了作者对刘氏政权及诸葛亮的偏爱。

如果说,这里还应了一半,那么另一处则全然未应。那就是关于的卢马妨主。

裴松之注引《世语》曰: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对此,《三国演义》的描述道,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踊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

对于的卢马妨主,《三国演义》有着反复的渲染,而且除了刘备,书中它的另外两个主人蒯越和庞统也确实都死于非命。但为什么对刘备无害――非但没有妨主、害主、误主,而且还助了主人?这是三国中最奇怪的伏笔,是伏笔反用,抑或是说人各有命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实在太多了。但依愚见,这还是体现了作者的褒刘情愫。

总之,《三国演义》数不胜数的伏笔,给读者带来了乐趣、智慧、警示乃至深思。伏笔,在说书人就是吊胃口、卖关子,在著书者则为增加可读性的同时,使得情节愈加曲折神秘。读三国,突然发现条条计谋是书中人物间的斗法,使敌手落入陷阱。处处伏笔却是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让人陷入欲罢不能、再读一遍的迷局之中。三国中的伏笔绝非一人一时之功,无疑应该是《三国志》等旧著史籍的历代政治家、史学家和《三国志平话》等说书人和作者一众人等的智慧结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1/484222.html

“三国演义:危机四伏中处处有伏笔” 的相关文章

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

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

刘墉,清朝乾隆时期重臣、书法家。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刘家从其曾祖父刘必显开始,每代都有人高中科举,并在朝为官,被历任皇帝所倚重,至刘墉这一代时,已是4代进士了。刘必显是顺治九年的进士,一度官至户部员外郎。其膝下有4子。其中老二刘果在...

贺若谊:西魏至隋朝名将,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

贺若谊:西魏至隋朝名将,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

贺若谊(520-596年),字道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到隋朝名将,右卫将军贺若统第三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西魏时,门荫入仕,赐爵容城县男,累迁通直散骑常侍。支持宇文泰占据关中,结盟茹茹王庭,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长史。北周...

康熙为什么一听到噶尔丹的死讯,激动的当场跪下?

康熙为什么一听到噶尔丹的死讯,激动的当场跪下?

要说清朝历史上最能干的皇帝,当属康熙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说的是康熙正在巡视黄河,听到老对头噶尔丹的死讯,他激动地当场跪在黄河大堤上,为什么噶尔丹能引起康熙这么大的反应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成年后,康熙帝坐...

曹冲真的是病死还是被谋杀的 曹丕会是凶手吗

曹冲真的是病死还是被谋杀的 曹丕会是凶手吗

对称大象的曹冲是被谋杀的吗?凶手真的是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曹操很喜欢曹冲,还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曹冲,但可惜的是曹冲12岁就去世了。不过,对于曹冲的真正死因,却众说纷纭。 曹冲真的是病死还是被谋杀的?其实仔细想想,感觉曹冲根本威胁不到曹丕和曹植,他们...

康熙见到乾隆惊得放下了酒杯 康熙到底发现了什么

康熙见到乾隆惊得放下了酒杯 康熙到底发现了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第一次见孙子乾隆,为什么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时代的帝王总是承受着后人更多的讨论,他们一生的作为或好或坏都会成为后代人的谈资。这其中,有如商纣王这样的昏庸的皇帝,也有如武则天这般开天辟...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生卒年不详),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官至左护军、扬威将军。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抵御了魏国十万大军的进攻,后以功封为云亭侯。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年少知名刘敏是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弱冠时便与表兄蒋琬因才学而知名当时。...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杨贵妃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请听我详细道来。白居易的长恨歌,想必很多人都读过,诗的前半段详细描写了杨贵妃的部分经历。杨家这个漂亮姑娘生的倾国倾城,美到整个大唐都黯然失色。这样的容貌,肯定...

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李卫作为清朝重要的大臣,我们总是能在一些历史正剧之中看到他的身影。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时期的李卫,可以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他在没有任何势力背景的情况下入朝为官,最终坐到了总督的位置。并且李卫一生作风清正,鲜有黑料,这在当时的清朝,是颇为难得的。有人说,李卫是雍正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