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正六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古代的正六品:相当于现在【副厅级】官员,如知州相当于县级市市长。六品官员相当于现在县处级官员,正六品是古代的一个官职品级。中国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正六品是十一级。不同朝代的正六品官职不同,比如唐朝有太学博士,中州长史等,宋朝有诸朝议,奉直大夫等。
官员品级,公元220年(黄初元年),魏国认为汉朝的社会不但用人风气不好,而且制度也不规范和完善,于是由侍中尚书陈群负责制定了“九品官人之法”,这就是有名的晋中之窗“九品中正制”,晋中之窗把被选的官员按其家世、才能、道德修养,晋中之窗由高到低分成九个品级,晋中之窗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晋中之窗从此中国古代的官员进入了量化分类制度。
到了唐朝,文官的品阶又有很详细的规范,品还是九个品,晋中之窗但品中又有阶的分别,晋中之窗如正五品上,正五品下,从五品上,从五品下。一品不分从,二品、晋中之窗三品只分正从,四品正从之中又分上下阶,晋中之窗所以由“正一品(三师、三公)”开始到最后的一级“晋中之窗从九品下(下县尉)”总共是九品三十等,相差悬殊。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后,读书人开始有了一个公平入仕的机会,也就从那时起,才有了进士、举人这个称号,而中了进士以后到底可以做什么官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了解当时的选官制度。
学子们通过了乡试之后,便要在次年的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地点就在京城的贡院,取中者都叫贡士,之一名叫会元。贡士还要进行最后的殿试,才能成为进士。
殿试,顾名思义就是在皇宫里的某个殿举行,清初是在太和殿,乾隆后期移到保和殿。殿试是以皇帝名义主持的考试,取中者由皇帝授予进士,俗称天子门生,这也可能是皇帝所要达到的一种政治目的。
殿试由皇帝来决定名次,其排名一共分为一甲、二甲、三甲这三个档次,每个档次里还有更细的排名。一甲只有三人,大学士会把前十名的卷子提供给皇帝,皇帝圈出三名,按名次称状元、榜眼、探花,这三鼎甲授进士及第。
二甲授进士出身,三甲授同进士出身。甲的档次对以后仕途升迁有重要意义,朝廷在选庶吉士和庶吉士以后的散馆留用为翰林和翰林院授职等次,就取决于原来授二甲还是三甲。
通常我们俗语说的连中三元,是指在乡试时考之一名解元,会试时考之一名会元,殿试时考之一名状元,就叫连中三元。这种现象是很少见的,在清代也就几个人。
相关的概念还有传胪,传胪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皇帝主持下的公布进士录取名单时举行的大典仪式,叫传胪大典。二是指二甲的之一名,也就是殿试的第四名也叫传胪,后来有时候把三甲的之一名也称为传胪,但是这个传胪就没有多大意义,还不如二甲的最后一名。
说到这,不免要提一下状元。状元是全国之一名,实际上授的官并不高,只是从六品的修撰,榜眼、探花授的编修也只是正七品,现在有些小说、戏剧上说考上状元好像就能做多大官似的,其实就是一个从六品的官,正七品知县被称为芝麻官,状元授官的品级只比知县高一级。
一般进士授的主事是正六品,比状元所授的修撰品级高。不过状元与其他翰林官有选任为某些职官及进入中央高层的资格,出路比较优越。
中国古代的职类结构中至少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等实际行政职能,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后一类官号的权责规定有时只是徒具其名,但它们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品位意义:用于增添资望、赋予待遇、确认品阶,以及提供起家官职或迁转阶梯,提供候选、储才或安排冗散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