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读书人有多难吗?
我国古人一直秉承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信条。
自隋文帝开创了科举制度以来,千百年来,无数读书人都心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希望凭借一级一级的考试走向金榜题名时,迈向人生巅峰。
在古代,对于科举考试最后的赢家来讲,一般要经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级考试,一旦考取了状元,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
那么在这一连串无休止的考试前,应考的书生要有多少墨水呢?
在古代,小孩子在不到五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习“三百千千”,即所谓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这些都是 *** 规定的启蒙读物,一般小孩子都要学习。
这些学完之后,就要开始学习传统经典了,一般是先建立基本的人生观,学一学《孝经》、《大学》和《中庸》,然后升华更深度的价值观,读一读《孟子》和《论语》。
不要小看这几本书。据统计,《论语》共计11705字,《孟子》34685字,其他一些必读书目比如《礼记》99010字,《诗经》39234字,更有196845字的《左传》,单就这些就足有40余万字。
而且并不只是简单的朗读和理解,是要全文背诵!
除此之外,除了原文原著,读书人还要去看数倍的注释文献,比如我们熟知的朱熹的《四书》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学书记,总之应有尽有,简直让人头疼。
考秀才之前,读书人都被称为童生,意为还没有取得入学资格的人。
只有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次关于入学资格的考试,才能到公办学校念书,参加科举考试。
单就这三关就足够残酷,每一关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不少读书人多次复考,也只能通过最基本的县试、府试,而有的读书人可能一辈子只能做童生。
即便考上了秀才,也并不能说平步青云。要想当官光秀才还不够,一定要去参加8月份的乡试。如果有幸考上举人,那么就有资格做地方上的小官了。
如果还想再前一步,还需要去参加在首都举行的每三年一次的会试,而竞争对手都是各地的举人。
会试恐怕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浪淘沙。以清朝为例,每次会试参加约5000人左右,而最少的一次录取名额不足百名,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异。
要知道,竞争对手可都是各地的龙中龙。
由此看来,古代的读书人科举之路有多难,即便在书海游到了尽头,却还得在一遍遍考试中被筛。
反观现在,好像读书压力小了一点哦,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