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禁城600岁背后,10。1级地震也屹立不倒
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其实每一个黄皮肤、
黑头发的中国人,
都应该去紫禁城里走一走,
才算此生无憾。
循着朱红色的围墙,
走过明黄的琉璃瓦,
穿过微翘的层层重檐,
轻抚斑驳厚重的城门,
这里尽是讲不完的历历传说,
诉不尽的世事繁华。
最近,英国几年前推出的
中国纪录片《紫禁城的秘密》又火了,
这下连外国人都对它浮想联翩。
故宫,
作为全世界现存更大的木质建筑群,
600年来经历无数次雷电风雨、
战争变革及200多场地震,
次次都安然无恙!
自故宫消防队成立以来,
这里从未出现过一次重大火情。
经历7.8级唐山大地震的故宫,
也啥事儿没有!
这一奇迹让全世界震惊,
更让英国电视台扛着摄像机前来解密。
1
紫禁城的秘密
10.1级地震无法震倒故宫
为了揭开真相,
故宫的专家特意做了一次
关于地震模拟实验。
首先选择合适的木材,
手工凿孔、打磨。。。。。。
按照1:5的比例,
复制出一栋微缩紫禁城模型。
全程没有使用过一根钉子、一滴胶水,
用的是中国最老的建筑结构:
榫卯和斗拱。
建成之后,
学者们都不禁思考:
这样的木头房子,真的够结实吗?
随即,
工作人员打开地震模拟开关,
首先设置的是4.5、5.0级的地震级别,
整个模型开始随着震感摇晃!
当强度加到7.5级时,
两边的墙砖再也承受不住,轰然倒塌。
故宫专家把强度加到9.5级,
目前世界最强地震级别。
(9.5级的震感,
相当于200万吨 *** 的杀伤力!)
要知道,
故宫模型不过是木头建造的。
然而它只是剧烈摇晃,
并没有损坏一柱一角!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摇晃!
直到升到10.1级时,
倒塌的墙体早已成一片,
模型的柱子在剧烈摇晃下,
部分已离开地面,眼看就要倒塌…
但30秒的模拟地震结束后,
它依旧稳稳地立在那里,
只是有一点位移。
当实验结束后,
英国学者激动地握着故宫专家的手,
震撼道:太!完!美!了!
2
解密故宫
600年屹立不倒的秘诀
10.1级地震,
已经是破世界纪录的震感,
而故宫屹立不倒的秘诀就是——
斗拱。
@故宫博物馆
斗拱,
是中国建筑的特有结构,
由弓形和方形的木块组成,
只靠着罗列本身,就能牢固地组装在一起。
这样不但能均匀托住极重的屋檐,
一旦发生地震,
斗拱之间“松动”却不散架的结构,
灵活地抵消了地震的破坏力。
除了机巧的斗拱,
紫禁城的抗震还有玄机——
柱子。
©图虫
一般建筑的柱子都是深扎在地基里,
一遇到强震就会直接从中折断。
而紫禁城的柱子,
却留有一定的移动空间,
这就避免了因折断而造成的整栋倒塌,
哪怕遇到强烈的震动,
只会稍微发生一点位移。
惊诧之余,
英国学者把紫禁城抗震的秘密,
用一个词来概括:flexibility(柔韧、灵活)。
“正是这种“柔中带刚”的特点,
造就了紫禁城建成600年仍屹立不倒的奇迹,
而这也很好地证明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天才之处!”
©图虫
外国网友,
更是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完全被被神秘古老的东方智慧深深震撼!
哇!我们的先人真是伟大的工程师。
古代人可以建成抗震建筑,
说不定将来我们可以建成防火建筑。
宫殿顶部的支撑结构真有意思,
我从来没见过。我猜它们能分散压力增加灵活性。
3
老祖宗的窍门令全世界震撼
不过,
故宫令人震惊的点可不止这些。
这座占地72万平方米,
大小宫殿七十多座,
房屋九千余间的古建筑群,
要在14年内建造成功,
又何止这一个窍门!
©图虫
单是所需材料的数量和种类,
就盈千累万,数不胜数!
而如何从全国各地运输木材与石材到京城,
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图虫
智慧的中国人,
想到了利用水的力量,
将来自四川大山深处的木材,
先沿着长江一路南下到南京,
再通过京杭运河北上进京。
一时间,
京杭运河上演“漂大木,
蔽塞水面”的壮观场面!
而足足有300吨中的原石材料,
大都采自京城外的60公里郊区,
纪录片为此还特意做了一个实验,
一整个冰球队的力量,
都移不动的一辆砖车。
但中国民工通过在运送道路上,
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
在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从
井里汲水泼成冰道,
然后利用冰道把石块运到京城。
实验在砖车下喷水结冰,
果然轻松拉动。
中国古人的智慧,
再一次令外国学者心服口服!
纪录片一出,
外国网友激动道:“太酷了!”
“这就是一个奇迹!”
“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趟故宫!”
而中国不少网友感慨:
“为老祖宗的智慧点赞。”
“外国人终于知道中国匠人的牛逼了!”
4
守宫人的百年坚守令人致敬
不过,
宏伟壮观的紫禁城并非坚不可摧,
一个闪电,一丁点儿火星,
足以毁掉一整座宏伟的宫殿。
除了自然灾害、战争破坏,
这个壮观的建筑更大的敌人,
其实是时间。
但庆幸的是,
一直有人在背后默默保护它、修复它。
青铜器、木器、漆器、
百宝镶嵌、宫廷钟表,
陶瓷,
书画…
对于故宫文物修复师来说,
故宫的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他们的价值不只是把文物修好,
而是在这个修复过程中,
他把自己跟它的交流,
对它的体悟,都融入到里面。
于是文物师,
就和600年前建造了故宫的匠人们一样,
耐下心来,不急不躁地去维护这座世界奇迹。
“一辈子这么长,我们不赶时间。”
康熙皇帝60大寿时,
由16个儿子和32个孙子送的“万寿屏”↓
▲修复前
▲修复后
除了这些修复师,
故宫消防员也“功不可没”。
入宫49年来,故宫未出现过一次重大火情。
62名消防战士们流传着一句口号,
“万无一失,一失万无”。
故宫无法容纳大型的消防车通过,
遇到火情时,战士们最直接的方式
便是携带装备跑步前往救援。
因此对于故宫消防战士而言,
来到这里的之一课是跑圈,
熟悉故宫的每个角落。
不是简单的跑步,
而是背负空气呼吸气瓶爬台阶、折返跑,
练习穿戴齐装备,
携带消防水带跑等各种跑步训练,
速度要精确到毫秒。
▲日常训练
每天都要巡查,
对重点部位的消防器材和设施进行检查,
甚至连垃圾桶都不放过。
▲消防演习
对他们来说,
没有战功,就是更好的战功!
2020年,
故宫将迎来它的600岁生日,
而故宫消防队职责就是
“把故宫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故宫博物馆
我们何其幸运能拥有紫禁城;
也何其幸运因为古人的智慧匠心,
与现今的“守宫”人们,
才能令它屹立不倒,万古流长。
而我们因此有底气相信:
600岁的故宫,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