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山前还有四位好友 诸葛亮出山后他们去了哪里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他的4位好友哪去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诸葛经国达治无间然,处事而无玷累,获全名於数代。”—《资治通鉴》
公元189年,董卓在东汉首都洛阳废除汉少帝刘辩,拥立汉献帝刘协为天子,自此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得群雄愤起而攻之。袁绍、曹操、刘备和孙坚组成联军,击溃董卓。而之后的腥风血雨里,刘曹孙三国鼎立,东汉灭亡。
作为蜀国皇帝的刘备在东汉末年时期受到徐庶的指引,前往隆中三顾茅庐,请出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孔明—诸葛亮。诸葛亮辅佐刘备先后立足荆州和汉中,最后建都成都,他神机妙算,上知天文地理,下懂治国安民,给蜀国带来了盎然生机。《三国志》中刘备赞叹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可见诸葛亮的才华。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共有四位好友,也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孔明出山辅佐刘备之后,那四位好友去了哪里呢?其中三位投靠了曹操。
诸葛亮与四位好友的结识
诸葛亮出身在公元181年,也就是汉灵帝光和四年,早期的诸葛家族是一个名门望族,官吏之家,其父诸葛珪曾经在泰山当过郡丞。只可惜家中好景不长,东汉末年的大乱使得诸葛家受到打压,在诸葛亮8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建安二年,由于天下战乱四起,诸葛亮的父亲早早去世,他只好跟随他的叔父诸葛玄一起到了荆州避难。可不幸的是叔父不久也离世了,孔明只好在隆中隐居。《梁甫吟》就是诸葛亮在隐居时候最喜欢的一首诗。
据《三国志》记载:“孔明以管仲、乐毅自比,称已通晓天下事。”可见诸葛亮对于自己的才识相当自信,不过当时世人都对他的才华不屑一顾,唯独有四个人支持并且相信诸葛亮的才华。
之一位就是徐元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徐庶。他后来被诸葛亮赞叹为:“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徐庶早期也是和诸葛亮一样在荆州避难,认识孔明之后便对孔明的才华十分崇敬,两人因此结下了很深的渊源。
第二位就是石广元,徐庶来到荆州就是去往石广元的住所。据《魏书》记载:“中州兵起,韬乃与庶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可见他们一见如故的文人情怀使得他们能够成为好友,并且石广元对孔明也是非常尊敬和欣赏,并且相信诸葛亮的才华。
第三位则是汝南孟公威,他和诸葛亮在年少时期就结识为伴,并且一起四处游学,关系就如同兄弟一般。
第四位是崔州平,在四位好友中,崔州平算是最为清平的一位。因为崔州平不满世间种种行为,并且早期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自己发誓终身不为官,所以也就一直隐居。
这四位诸葛亮的好友各个能力不凡,但是最终的归宿却不径相同。
三位友人投曹,其中一位终身不入仕途
《三国演义》中记录的司马微对于孔明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并且也提到了诸葛亮的这四位知己好友。由于刘备的三顾茅庐使得诸葛亮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而出山,而正是诸葛亮的好友徐元直的引荐,刘备才能找到隐居的孔明。
《三国志》记载:“徐庶帮助刘备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但是在这之后不久,徐庶就收到消息,曹魏扣押了徐庶的母亲,让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转投曹营。不过徐庶在走之前承诺不为曹操献计,这也就成就了名垂千古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尽管徐庶知道这是曹操的奸计,但是百善孝为先,他只能硬着头皮前往曹营。而和徐庶一同投奔曹操的还有石广元。因在乱世之中,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非常痛苦,于是石广元就前去投奔曹操。并且在曹操的军中当了郡守。
而在《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中对于徐庶的介绍从进曹营开始就少了,这也间接印证了徐庶对于自己在离开刘备时候的承诺:“不为曹操献一计。”这就是君子的伟大之处吧,宁愿终身没有功成名就,也要遵守当初的誓言。
诸葛亮在后期进行对魏国的北伐时才偶然得到这些好友的消息,《魏略》记载:“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才如此。”并且孔明还感叹:“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可见诸葛亮对徐元直以及石广元二人的才华的认可。
孟公威虽说和孔明是旧相识,但是他也归顺的是曹操。并且曹魏建国之后,在曹丕的信任下,孟公威担任凉州刺史一职。可见诸葛亮这三位好友的才干最终有所发挥,但是却依然壮志难酬。
至于崔州平,由于他的清高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不屑,他一生都在深山隐居,不再过问世间任何事情。刘备在请得孔明出山之后曾经劝过崔州平一同出山,但是被拒绝了。原因就是崔州平的父亲曾经用钱买官,不过最终为国殉职,他受到父亲影响所以不再为官。
这四位好友都有了自己归宿,诸葛亮也为了自己的职责以及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将自己的才华,知识运用在各个地方,为蜀国百姓谋求了短暂的和平。
人各有志,诸葛亮之友皆不凡
对于诸葛亮这四位好友,虽说大家身处不同处,大家的志向也都不相同,但是大家都不会忘记曾经的知己之情。人各有志,虽说情感不能辜负,但是大家都要将自己的才华用在该用的地方,即使作为敌人,也能以礼相待。
这四位在当时都是杰出的人才和精英,无论是在治理还是在军事亦或是在政治上。所以在《三国志》中才会专门介绍诸葛亮的这四位密友,虽说出场不多,但是都是对其的称赞和夸奖。
据《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在蜀国还给徐庶、石广元写信,为他们的未受重用抱不平。可见诸葛亮非常关心自己的好友。诸葛亮也是因为在后来的多次北伐中没有知心好友谈心,还要日夜奔波,心力憔悴,疲劳至极最后在行军途中病逝。
结语
诸葛亮的四位好友有三位都在魏国,诸葛亮也失去了能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可见结交好友也是一门学问。结交好友不仅需要了解对方的爱好和节操,还需要能够真心实意,能够和自己阔阔而谈,并非酒肉朋友。
在《三国志》中,后期也没有了崔州平以及孟公威的消息,可能早已经离开了人世或是安度晚年,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是无论如何,诸葛亮在蜀国展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名流千古,这或许就是诸葛亮比他们更加出色的地方,这也是他们各自的志向。
《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话莫过于:“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就像他们五位好友一样,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希望下次见面各自都安好,各自都能建功立业。这就是诸葛亮与四位好友的故事。
引用文献:
《三国志》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