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历史人物臭名昭著,却被影视剧强行洗白,成了国家大功臣
文章字数4030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在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影视作品可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 *** 出来。数量虽然足够多,但是质量却是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不少误导观众的影视作品。
在这些有问题的影视作品中,一些原本在历史上已经盖棺定论的人物,竟然以全新的面貌重现。这些人物,大都是历史上负面评价大于正面评价的人,有些人夸张到了可以用“臭名昭著”来形容。
然而这些人物摇身一变,竟然戴上了正面人物的面具。不明真相的观众,往往会被误导。
这些人物都是谁,他们在历史中真实的面目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不可抹去的污点?
夸大其词,李鸿章竟是为国为民的忠臣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复杂的历史。清朝末期,有一个叫做李鸿章的人,在清末乃至民国时期都有很大的影响。
虽然他本人没有活到民国,但是他的学生以及他培植的后人,一度成为民国政坛的知名人物,其中影响更大的那个人,就是袁世凯。
李鸿章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但是无论怎样讲,他都是过大于功的一个人物,历史的评价一贯如此。
然而在短视频忽然兴起的时间段里,李鸿章忽然成了一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大忠臣,是一个被人误解的好人。
李鸿章有着东方俾斯麦的称号,但事实并非如此,李鸿章是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但是不是好人,就连历史学家也不敢妄下断论。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李鸿章的功劳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洋务运动,一个是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始,作为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确实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面有贡献。
李鸿章所建立的淮军,因为装备了新式武器,外加采用了新式的训练,曾一度成为清 *** 中坚力量之一。
马关条约是中日之间的不平等条约,许多人认为李鸿章的功劳在于降低了中国的损失。
据历史记载,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据理力争,最终因为刺杀事件,日本不得不做出让步,减掉了许多要求,例如赔款从三亿两白银变为两亿两白银,通商口岸也减少了。
那么李鸿章的过失在哪呢?其实也在这两个地方。
李鸿章为什么要搞洋务运动,他真的是为了清 *** 的强大或者说为了中国的人民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李鸿章搞洋务运动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淮军的实力越大,李鸿章的底气也就更硬。
淮军强大以后,李鸿章没有把枪口对准外国侵略者,而是对准了内部的太平天国,在淮军的打击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无数中国人死于这场运动。
洋务运动的另一个成就是北洋水师,号称是当时东亚最强的舰队。
但在和日本的战斗中,清朝的北洋舰队只能勉强招架,绝对没有一点的还手之力,最后大败而归。
虽然北洋水师的失败和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李鸿章作为建立者也难辞其咎。
毕竟这是花了大量民脂民膏才建立的新军,这样的成绩,是难以证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所做的贡献的。
然后就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李鸿章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中间经历了曲折,也是就被刺子弹击中面颊,最终挽回了一些损失。
但是马关条约签订的直接原因是中国打了败仗,而且是李鸿章创立的北洋水师打了败仗。仅凭这一点,李鸿章和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这几个字就没有太大的关系。
李鸿章更大的过失,就在于他所做的许多事情,都不是为了国家也不是为了人民,他更大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在培植党羽方面,李鸿章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对于李鸿章,有人用了“宰相合肥天下瘦”这句话来形容,说的是李鸿章是一个借着洋务运动的机会和高官的身份,然后中饱私囊。
李鸿章有着富可敌国的财产,这是公认的事实,虽然没有和珅那样的巨富,但是在衰落的清末时期,李鸿章巨额的财富,足以证明他确实有敛财的行为。
在《走向共和》乃至于一些短视频作品中,李鸿章的形象都是正面的,甚至夸张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虎毒不食子,太平公主心狠手辣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武则天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人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开创了很多有益于国家的制度。
武则天的出现,为封建时代女性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欲望的种子。
有的人因此掌握大权力挽狂澜,但是也有人因此擅权专政,甚至蓄意谋反,最终使得国家朝政混乱,百姓苦不堪言。
武则天有一个女儿,后世称之为太平公主,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所生。武则天确实抢了李氏家族的皇位,不过她并不是无情无义之人,对于丈夫李治,她心里十分感激。
所以武则天很疼爱太平公主,时常把她带在身边。太平公主从小待在母亲的身边,看着母亲是如何处理国家大事,逐渐地,她也学会了一些。
因为母亲的影响,太平公主一直都想成为皇帝,她认为母亲武则天可以做到的事情,她也可以做到。
李令月,就是太平公主,因为在参与了宫廷政变并且获得胜利从而获得封号。
皇帝对太平公主十分看重这不是因为皇帝本人对太平公主多么信任,而是因为在当时的朝堂上,许多人都是太平公主的党羽,皇帝不得不倚重太平公主。
当时的太子是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二人都是出色的政治家,但是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感情而言,占据优势的太平公主多次暗示皇帝废了李隆基然后立她为太子,后来多次对李隆基下毒手,想要弄死李隆基然后成为皇帝。
皇帝驾崩以后,太平公主就蓄谋发动政变,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已经是李隆基占优势,她的行动早就被李隆基获悉。
所以这是一场必定失败的政变,政变失败后,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赐死。
太平公主做的坏事不仅是谋反,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薛崇简,她也没有放过。因为多次劝诫母亲不要发动政变,结果被太平公主抓起来打得遍体鳞伤。
李隆基平定叛乱之后,发现了奄奄一息的薛崇简,得知他的遭遇,李隆基便赦免了他的罪过。本来按照唐朝的律法,薛崇简是要被连坐处死的。
据历史记载,太平公主的私生活很混乱,甚至到了荒淫无度不堪入目的境地。凡是有姿色的男子,太平公主都有将其收作男宠的打算。
后来太平公主还将自己的男宠献给母亲武则天,目的是取悦武则天从而获得更多的权力。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对于太平公主的负面事件避而不谈,很多时候,太平公主是以一个出色的女政治家这样正面的形象出现的。
久而久之,许多人就以为太平公主真的是一个胸怀大志且能力出众的女政治家。但事实并非如此,她绝非完人,而且有很多无法抹去的污点。
黑白颠倒,鞠躬尽瘁的明君朱祁镇
在某部影视作品中,出现了一个人们并不陌生的历史角色,这个人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的戏份不是很多的,但是就是这段不长的片段,塑造的竟然是一个为国事殚精竭虑,为百姓谋求幸福的帝王角色。
这样的形象,和历史中真实的朱祁镇大有出入,甚至是毫无关系。
众所周知,明英宗朱祁镇是大明朝走向衰落的一个开始。因为他的一意孤行,导致明朝精锐几乎全军覆没。
土木堡之变,也先率领瓦剌大军长驱直入,不仅击溃了明军,而且一路打到了北京城外。
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这是明朝最狼狈的时候。因为他的过失,百姓流离失所,就连明朝也危在旦夕。
如果不是兵部尚书于谦坚持留守北京,那么明朝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南宋政权,或者直接被少数民族政权灭亡。
因为于谦的挺身而出,明朝在最短的时间里调集了大量的军队,将瓦剌军队拒之门外,后来将瓦剌军队赶出了中原。朝野上下,对于谦无一不是称赞有加。
然而在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上皇位之后,他却以谋逆罪处死了于谦。
朱祁镇杀于谦的理由表面是谋逆罪,实际上是为了自己重新获得皇帝身份的名正言顺。如果朱祁镇不杀于谦,那么那些拥护他成为皇帝的大臣是有罪之人,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朱祁镇毫不犹豫地将于谦杀死。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朱祁镇,一个误国误民,甚至残杀为国家作出贡献良臣的皇帝。
无论怎样分析,都没办法把他和鞠躬尽瘁这个词联系起来。几十万明军因他丧命,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或者死于战火,不斥责其为昏君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不可否认的是,朱祁镇在政治方面很有天赋,也是有能力的,但是和一个好的帝王没有丝毫的关联。
刻意美化,芈月有难以掩饰的污点
最后一个人物是芈月,芈月的历史原型是大秦宣太后,史书称其为芈八子。
张仪将她从楚国带到秦国,成为秦惠王的妃子,后来生下了嬴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据历史记载,在宣太后以前,历史上从来没有后宫临朝听政的先例。
宣太后是历史上之一个临朝听政的太后。秦昭襄王继位的死后,还是一个没有能力处理政事的孩子,所以宣太后总揽大权,处理秦国的政事。
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宣太后在朝中安插了许多人,例如她的弟弟魏冉,后世称之为穰侯,还有华阳君、泾阳君等人,都是宣太后的亲信。
这些人把持朝政,虽然不至于祸乱朝纲,但是对秦国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宣太后对自己的亲信是很纵容的,穰侯和其他的人因为有宣太后的庇护,基本上把秦国的国库当作自己的私产看待。
即使是秦昭襄王成年之后,他也没有获得应有的权力,秦国的大权还是掌握在宣太后的手中。
宣太后有政治能力,这是历史承认的事实。但是她也有污点,污点之一就是和义渠王之间的私通,并且生下了两个儿子。
宣太后还在楚国的时候,就认识了后来的义渠王,二人结为夫妇一起生活。等到她成为宣太后之后,她依然没有斩断和义渠王的联系,仍旧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后来义渠王想要谋反,宣太后得知后,用美人计骗义渠王进宫,然后害死了义渠王。这个美人计不是别人,就是宣太后自己。
对自己曾经的丈夫下此毒手,宣太后称得上是心狠手辣,她这么做确实是为了秦国,但也是有私心在的,毕竟她的荣华富贵,和秦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次临死前想要让男宠殉葬,这个男宠叫魏子,他听说这件事之后,吓得魂不守舍,到处请人帮忙。后来在门客的劝说下,宣太后才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是在影视剧作中,很多时候对宣太后的污点避而不谈,或者刻意美化,遂导致误导观众的不良后果。
历史是错综复杂的,看历史任务应该辩证地看待,而不是片面地看待。
影视剧作是一个十分广泛的传播媒介,在引用历史人物的时候,应该慎重。如果错误地引用,或者只展示好的一面忽略坏的一面,这是不正确的。
参考资料:
《史记》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