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明朝灭亡与人口陷阱,深刻剖析中国古代王朝更替深层逻辑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4-19)1050

对于中国历史而言,1644年是一个尤为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清军入关,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景山,明朝灭亡。

自那以后,明朝为何灭亡成为了历史学家所关心的重要话题。从表面上看,农民起义与外族入侵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但实际上,明朝灭亡还有着更加深层的原因,那便是人口陷阱。而这个神秘的人口陷阱背后,甚至蕴含着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底层逻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得先从明朝的灭亡说起。

一、表面原因:明朝的灭亡

说起明朝的灭亡,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农民起义,但若想进一步剖析明末农民起义,就必然要提到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争斗。

崇祯皇帝当政时,东林党与阉党矛盾尖锐,东林党是文官集团,阉党则是宦官集团。众所周知,明朝宦官权倾朝野,曾为国家带来过无数灾难。于是,崇祯皇帝即位后的之一件事,便是扶持东林党,诛杀阉党。

最终,在崇祯皇帝的帮助下,东林党大获全胜,举朝欢呼。然而,彼时的崇祯皇帝没有想到,这将是另一场噩梦的开始。

很快,朝廷中出现了新的问题。

阉党消失,一方面意味着宦官失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失去了制衡东林党的力量。文官集团的力量空前强大,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变相激化了阶级矛盾。

明朝初年,朝廷为了招揽人才,尤其重视科举,更额外优待文官。久而久之,文官集团便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到了崇祯年间,地主利益集团早已形成。

这些地主利益集团是东林党最坚实的后盾,东林党从中牟利,而他们可以通过东林党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影响改革。

实际上,崇祯皇帝已经敏锐意识到了眼前的问题,他知道,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推动改革。简单来说,就是要掌握大多数财富的人让出一部分利益。

然而,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崇祯皇帝的改革最终不了了之,惨淡落幕。

首先,地主阶级不愿意让利,因此在这件事上,身为朝臣的东林党便不可能向着皇帝。从本质上来说,东林党并非是一个具有坚定政治理想的团体,他们只是一个党同伐异的政治联盟。

曾经,阉党是东林党共同的敌人,大家自然能够精诚合作,现在阉党没了,东林党内部的合作基础也随之消失。

不仅如此,许多东林党人自己就是地主阶级,崇祯皇帝的改革已经触犯到了他们的利益。这位少年天子并未在朝臣中树立起说一不二的威信,改革举步维艰,如同儿戏。

其次,崇祯皇帝自己也是爱财之人,他和朝臣们一样,也不愿意拿出私库来推动改革。这批人各有各的心思,谁也不愿意吃亏,局面只能僵持下去。但皇帝和大臣可以等,百姓却等不了。

随着阶级矛盾的不断深化,老百姓日子越过越苦,终于有一天,老百姓再也忍不下去了,只能起兵造反。

这把火最终烧向了皇城,令明朝走向终结。若非明朝内部发生了农民起义,清军恐怕也不能这么快找到机会,一举攻入关内,拿下中原。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阶级矛盾是造成明朝灭亡的关键原因。但是,倘若我们再进一步思考明末阶级矛盾,便会发现明朝灭亡的更深层原因。

二、深层原因:晚明人口陷阱

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文官集团从明朝初年便开始发迹,那么他们的财富便绝不是一朝一夕积累的,阶级矛盾始终存在。既然如此,为何过去那么多年风平浪静,偏偏到了明朝末年,这一矛盾便爆发了呢?

实际上,原因非常简单,在原本稳定的状态里,一个新的变量出现,改变了全局。而这个变量,便是人口。

一般认为,古代人口越多,国家发展越好,因为古代没有机械与新动力,是一个单纯比拼人力的时代。

然而,人口也有可能为国家制造陷阱,明朝末年,国家便落入了这个奇特的人口陷阱,从而导致了政权覆灭。

简单来说,明末人口急剧增加,正是这些增多的人口,真正激化了潜藏多年的阶级矛盾。

想要说明这一点,就先要对明朝人口的统计 *** 有简单了解。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统计人口的习惯。对于王朝的统治者而言,人口普查意义重大。古代生产力低下,人口往往是衡量盛世的重要标准。

因此,我国的人口普查方式历经变迁,明清时趋于完善,而明朝所采用的普查 *** 名叫户帖制度。

户帖制度起源于宋朝,明承宋制,进一步发展了户帖制度。户帖类似于现在的户口本,户帖上需要记录房屋类型、户主信息与同住人信息等,户帖由户部统一印刷,再分发各地。

拿到户帖后,官吏们需要挨家挨户上门登记,登记完成后再盖上官印,一式两份保存,一份交给户主,另一份存档。各地户帖统计完成后,从里长开始逐级上报,最终汇总到户部。

在户帖制度的基础上,明朝还建立了全新的黄册制度。

黄册是具有汇总性质的户籍册簿,以里为单位,每十年编写一次,一式四份保存。这是明朝 *** 的重要档案,出入库规则及其严格。户帖制度与黄册制度相辅相成,详细记录下了明朝人口的变化情况。

明朝建立之初,人口数曾出现了短暂的低谷,洪武朝末年逐渐有所增长,与明朝国力的恢复同步。

洪武二十六年,明朝总人口数约为7000万人,按照学者们的估计,明朝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因此,到了万历二十八年的时候,明朝人口便已经达到了1.97亿。

明朝灭亡前,人口数目仍然在缓慢增长,据估算,明朝人口的巅峰约为2亿。

值得注意的是,这仍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数字,因为明朝很有可能存在着大量隐户,部分女性也很有可能未被统计在内。但可以肯定的是,相比明朝建立初期,明朝末年人口成倍增加,数字惊人。

人口增加了,耕地面积却十分有限,矛盾就此出现。

一来,国内可开发的耕地总数目是固定的,相同的土地,却要供养成倍的人口,压力自然增大。

二来,这些固定的土地又大部分被把持在地主手中,土地兼并严重,令情况雪上加霜。

土地兼并从未停止,但过去人口少,就算地主拿走了大部分土地,老百姓也能混口饭吃,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哪怕地主“维持原样”,资源也不够分了。

更令人唏嘘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明朝末年偏偏还爆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天启、崇祯之际,陕西连年大旱,粮食减产,加上战事吃紧,皇帝只能硬着头皮掠夺最后的那一点粮食与土地,大批农民变为流民。这批走投无路的流民只能加入流寇队伍,跟随李自成闹事,至少能混口饭吃。

当时,北方流民现象尤为严重,陕西巡抚曾上奏中央,要求从江南地区调粮赈灾,却被内阁否决。

内阁大多数官员都出身江南,这批官员不愿意让江南卷入乱局,影响自身利益。在官员的相互推诿间,国家逐渐走向了末路。

当我们把时间拉长,将目光放长远些,便不难发现,人口陷阱不仅是明朝遇到的难题,更是每一个中国古代王朝都必须面临的考验。

三、举一反三:中国古代的人口

除了户帖制度与黄册制度外,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 *** 多种多样,均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便开始采用“书社上计”的办法统计人口,各地将相关人口的信息记录在册,统一向上汇报。

到了隋朝,朝廷使用了更为精准的“大索貌阅”,为每个人建立起了专属的人口档案,档案中不仅包含了基础信息,甚至还详细记录了样貌。

唐朝对户籍也尤为看重,需要申报人每年核查,在此基础上“造册”与“造籍”。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制度,我们才能勾勒出中国古代人口的基本情况。而当人口数目确定后,我们便会惊讶的发现,中国古代王朝大多都会在末期陷入人口陷阱。

比如,西汉初年,汉朝总人口约为3600万,而到了西汉末年,总人口数则超过了4000万。东汉开始时,人 *** 跌回3500万,但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东汉的人口峰值飙升到了6000万。

隋朝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依旧没能逃脱人口陷阱的“诅咒”。大业二年,隋朝总人口数约为4600万,相较战乱时增加了一倍有余。隋朝末年,国家总人口数再次突破6000万,回归了两汉时期的更高水平。

唐朝的更高人口数则很有可能超越了8000万,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宋朝耕地面积扩大,到了宋朝后期,中国的人口应当已经突破了1亿,相较北宋初年大幅增加。

清朝更不必说,这是一个孕育了中国古代史上人口增长奇迹的王朝。康熙三十九年,中国总人口为1.5亿人,到了乾隆五十九年,人口数飙升至3.1亿,道光三十年时,全中国的人口数已经超过了4.3亿。

然而,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国家陷入了混乱,人口也随之锐减。

通过观察中国古代的人口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规律。首先,王朝初年的人口数一般较少,其次,王朝人口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最后,当人口上升到某个峰值后,社会矛盾便会爆发,继而发生起义与战争,大量人口会因此丢掉性命。随后,王朝更迭,新一轮的循环开始。

这种循环背后,蕴含着古代王朝更迭的实质。

人口增多,原有的资源不够用,为了争夺资源,百姓便会揭竿而起,这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实际上,从王朝建立之初,人与人的矛盾便始终存在,只不过,到了王朝末年,这种矛盾会被人与自然的矛盾彻底激活。

战争的本质是资源的再分配,在每一个王朝末年,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们揭竿而起,利用改朝换代的方式,重新获得了土地的分配权。

但是,这种分配权不过是暂时的,只要封建制度依旧存在,循环便不可能停止。

参考文献:

1、陈忠海.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J].中国发展观察,2021,(第C1期).

2、黄大荣著. 黄大荣自选集[M]. 中译出版社, 2019.11.

3、葛剑雄著. 中国人口发展史[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1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4/500170.html

“明朝灭亡与人口陷阱,深刻剖析中国古代王朝更替深层逻辑” 的相关文章

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 两人真实关系是什么

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 两人真实关系是什么

对刘禅和诸葛亮的真实关系,是君臣,师生,还是彼此争斗的政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权力之争还是主义之争呢?我们都知道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生前便委身“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临终时更是将自己的儿子刘禅叫到跟前,...

魏扶:唐宣宗时期宰相,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魏扶:唐宣宗时期宰相,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魏扶(约785年-850年7月14日),字相之,唐朝官员,唐初名相魏征四世孙,同州澄城(今陕西澄城北)人,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出身巨鹿魏氏,唐宣宗年间任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魏扶虽居高位,但作为唐朝官史的两唐书没有他的传,根据其家谱作传,其先...

历史上王彦章的真实实力怎么样?有何作为?

历史上王彦章的真实实力怎么样?有何作为?

王彦章,五代时期后梁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大唐灭亡之后,中国的历史便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由梁王朱温在公元907年篡唐称帝。本就是各路王侯藩镇割据的时代,后梁的建立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纷争,期间难免会有艰巨战,而这时一位...

盘点:中国历史上3位最终下落成谜的皇帝

盘点:中国历史上3位最终下落成谜的皇帝

有数据统计,中国古代总计产生过400多位皇帝,其中绝大多数人的下落都有明确的记载,仅有3位皇帝的下落成谜,宛若“人间蒸发”一般。他们分别是:闽帝王延政,是闽太祖王审知第十三子,闽帝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闽康宗王延羲的弟弟,初任都教练使,后被任命为建州刺史。王延羲在位时骄淫暴虐、猜忌宗族,王延政上书劝...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汉贼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汉贼是不是真的

对曹操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中的曹操是什么?曹操真的是汉贼吗?后来尽管诸侯联军已经攻破了洛阳,本来可以乘胜追击的情况下,诸侯联军却因为分赃问题大打出手,白白错失了打败董卓的机会。曹操兵少将寡,独自追击董卓时被打败差点死在战场上,幸好军士把马匹让给他才得以...

历史上宇文化及是什么身份?他与杨广的死有何关系?

历史上宇文化及是什么身份?他与杨广的死有何关系?

宇文化及(?—公元619年), 隋末叛军首领。 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隋朝的灭亡,最根本还是因为宇文化及最终杀了隋炀帝。但是为什么宇文化及不取代杨广成为新的皇帝呢?、一方面,他顶不住世家怒火的。俗话说,百年王朝,千年世家这句话不是开玩笑。杨广上任之后,想要收回皇权。于是将九品中正制改为...

清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 清朝为何没有绝世名将

清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 清朝为何没有绝世名将

对清代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封建社会的巅峰王朝清代,在后人的眼中,清代为何没有绝世名将?对于一个王朝的发展,离不开名将的助力。历史上很多大一统的王朝,都出现了绝世的名将。像汉朝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还有宋代时期的岳飞,都为国家的稳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到了封建社会...

历史上真实的刘邦真的是个流氓皇帝?他都有哪些大智慧?

历史上真实的刘邦真的是个流氓皇帝?他都有哪些大智慧?

刘邦,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他能成就大业,可不只是靠着带兵打仗的实力,还要靠着知人善任、充分发挥部下才能和大智若愚的智慧。刘邦的祖父曾是魏国的丰公,不过随着朝政的波动,到了刘邦这一辈时,已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