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作 *** ,而在此前,我们有个很霸气的称谓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22)520

炎黄子孙、中华民族、 *** ,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称谓,它们每一个的由来,都是一段悠久的历史和故事,在这之中应当属炎黄子孙最为久远,因为它的由来是上古时期,传说中的黄帝和炎帝。

在五千余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称谓发生过多次变化,我们今天的称谓,其实是在上世纪之初才形成的。

从汉朝开始,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这就是“ *** ”,因为汉朝的强大声名远播,真正做大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使得其他国家的人们开始使用 *** 这一名词代指中国人民。

“ *** ”之称始于汉朝

汉族、 *** ,这些称谓都是在汉朝时期才形成并流传沿用的,这是因为在形成了大一统王朝后,所有的百姓都是汉朝的子民,这样一来便以国名“汉”来称呼人民,汉族一词便是由此得来。

虽然历史上的之一个大一统王朝是秦朝,但是由于秦朝只有短短的十五年,而一种文化和习俗的形成和稳固,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秦朝时期并没有出现所谓的“秦族”这样的词语。

汉朝长达四百余年,不仅国祚绵延,而且国力强盛,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声名更是威震四海,让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噤若寒蝉,因此“汉族”和“ *** ”也被他们用来称呼汉朝的人民。

汉朝灭亡之后,虽然刘氏政权已经轰然倒塌,但是“汉族”的称谓却保留了下来并被后世沿用,而且经历四百余年的同化,让百姓心中也默认了自己汉族的身份,视汉族政权为正统。

所以在后来,一些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为了获得民心稳固统治,往往会进行汉化改革,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之举。到了这个时期,“汉族”已经不单单局限于民族这一单一范围,而是包含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认同。

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汉族成员也越来越多,直到成为这片大地上的主要民族,汉族的称谓也彻底稳固下来,并在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流传至今。

汉朝之前称为“华夏”

虽说汉族之称始于汉朝,但在汉朝之前,也有着部分自称为“ *** ”的人们。在先秦时期,一些部族会根据自身所在的地理位置为自己起名,居住在汉水侧畔的人们,就会以“ *** ”代称自己,只是他们的规模还不足以形成民族而已。

在秦朝之前的六国乱世,各国百姓都有自己的称谓,比如齐人、楚人等等,虽然彼此的称谓都不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这便是“华夏”。

“华夏”一词,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华夏族”。它形成的时代大约是在夏朝时期,据历史专家考证,在夏朝时期,彼时的九州大地上有着大量的部落和部族。

部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文明程度较高的“诸夏”和文明程度较低的蛮夷共同生活在大地上,这些部落彼此之间因为争夺资源而不断爆发战争,彼此之间的融合也在战争中加速。

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血缘关系的改变,如彼此之间的通婚等等。所以到了后期“诸夏”一词,代表的是许多个部落融合后的 *** 体。重点在于一个“诸”字,说明它并非一个单体,而是许多个单体融合而成的集体。

后来“诸夏”逐渐演变成“华夏”,具体是在何时变为华夏的不得而知,但是在《尚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说周天子的子民为华夏族,其他的部族为外族。

《尚书》始于公元前10世纪,所以至少在商周时期,“华夏”一词便已存在,成为民族的代名词。

“华夏”的称谓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让“普天之下皆为秦土,人民百姓皆为秦人”,这时候我们的称谓变成了“秦人”或者“大秦”。

虽然秦朝统一了天下,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五国旧臣不甘臣服于秦朝,他们自然不可能以秦人自居,这也是“秦人”、“秦族”未能广泛被认可的一个原因。

到了现代后,随着国家的发展,多民族共存已经成为常态。所以汉族一词就不能准确地称呼所有的百姓,“中华民族”一词便孕育而生,成为我们今天的统一称谓。

“中华民族”称谓的形成

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之名,是由梁启超提出的,起初它并不是中华民族,而是“中国民族”,1901年在《中国史叙论》中,梁启超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

在此文中,梁启超将中国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从黄帝至秦朝、自秦朝到乾隆末年、乾隆末期至如今,并用了三个“中国民族”来介绍不同时期的特征。

在提出“中国民族”一年后,梁启超又提出了“中华民族”一词,并在之后的文章中正式使用,这便是“中华民族”称谓的由来。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梁启超提出了这个概念,但是他对于“中华民族”的使用却有些混乱,有时指代汉族,有时又指代所有的民族,直到1903年时,才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中,将“中华民族”定义为中国所有的民族。

1919年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被广大学者、社会群众接受,而真正让它成为中国人民代名词的,还是那场两千万人为之献出生命、充满悲壮与血泪的反侵略战争。

此后,“中华民族”便正式成为了所有中国人民的称谓,它不仅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还包涵着56个民族各自的文化,是一个意义宏大的 *** 体。

结语:

除了上文提到过的称谓外,我们在历史上还有过“唐人”、“震旦”等称谓,它们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透过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4/500757.html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作 *** ,而在此前,我们有个很霸气的称谓” 的相关文章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郑和下西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重彩的一笔,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有一项壮举不得不提,那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他都到过哪些地方,朱棣此举的背后有何深意呢?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夹杂着明朝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

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来为何进入曹营?

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来为何进入曹营?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长孙无忌,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同母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最毒妇人心”也许表述欠妥,但这句话用在武则天身上还是比较契合的。凡事有果必有因。单就武则天赐死长孙无忌这件事来看,虽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长孙无忌也是自食恶果、宿命所归。细分析这个问题,还要先从唐高宗李治说起。三个维度来探讨:一...

历史上刘伯温的死是什么真相?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历史上刘伯温的死是什么真相?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伯温的死因,已经成为了历史谜案。很多人都认为,刘伯温是朱元璋杀害的。为什么说他是朱元璋杀害的呢?当时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御医去看他。御医给刘伯温开了一副药,刘...

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华佗真的是因为曹操的多疑被杀的吗?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哪怕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枭雄曹操的知名度也堪称大名鼎鼎,而与他同一时代,且有交集的华佗作为流芳百世的一代神医,“名气”也丝毫不弱。在那个时代里,一位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李香君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香君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李香君本姓吴,苏州阊门枫桥人氏,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李香君的父亲是个武官,不过品阶很低,两个哥哥几乎不学无术,没什么才能。李香君8岁时,家道中落,无奈之下,她漂泊到异乡,被南京秣陵教坊的名妓李贞丽收养...

刘备和刘邦都占据着四川地区 两人成果为何完全不同

刘备和刘邦都占据着四川地区 两人成果为何完全不同

对刘备和刘邦都占据了四川,为何刘邦能统一天下,刘备只能败走夷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和刘备虽然都占据了汉中地区,地盘是差不多的。但除了地盘之外,其他所有的条件,刘邦基本上都优于刘备。而且,最关键的是,刘邦面对的是一场混战,就算是最强的项羽,整体国力也远比不上后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