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多次派兵攻打匈奴 最后为何还是没有取的胜利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改变了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多次派兵讨伐匈奴,并且取得了大胜,不仅收复河套地区,还占据了河西走廊,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廷”的情况。然而,这只是西汉、匈奴战争中的一个片段。到了汉武帝晚年,他又多次派兵讨伐匈奴,但是却未能取得胜利,反而损兵折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从休战到开战
公元前116年至公元前101年,汉朝与匈奴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的战争, 进入一段相对平静和平时期。原因很简单,双方的损失都比较大,需要休养生息。在这段时间里,汉朝的两位将星也陨落了,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死;公元前106年卫青病死。与此同时,匈奴多次派遣使者来到汉朝请求“和亲”。
匈奴想要恢复之前与汉朝的那种“和亲”关系,但是汉武帝不以为然,朝中的一些大臣也认为,“匈奴新困,宜使为外臣,朝请于边”,意思是说要让匈奴向汉朝称臣。之后,双方不断扣押对方的使者,关系再度紧张。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大军来到朔方,向匈奴 *** ,但是匈奴单于不为所动,还扣押了汉朝使者,双方的和议最终破裂。
二、汉军屡次失利
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结果遭到扣押。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三万出酒泉。但是李广利未能取得胜利,还被匈奴包围,结果全军覆没,只率领百余名壮士突围。接着汉武帝又派公孙敖、路博德出征,但两人也一无所得。与此同时,汉武帝还派李广的孙子李陵出居延。李陵虽然斩获颇多,但还是兵败,被迫投降匈奴。
汉武帝是个不甘心失败的人,他在公元前97年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北伐。李广利、路博德、韩说领兵出朔方、九原,公孙敖领兵出雁门。各路汉军都与匈奴有所交战,但都没能取得大胜,无所得而还。公元前90年,汉武帝又派李广利领兵七万出五原。最初的时候,汉军取得了胜利,但是李广利孤军深入,导致大败,最终还投降了匈奴。
三、战争为何失利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的战争,基本上是败多胜少,而且有几次是大败,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经过前一阶段与匈奴的战争,西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总体上而言国力受损。其次,西汉名将凋零,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第二阶段战争中,深受汉武帝重用的李广利根本无法与卫青、霍去病相比。
再次,西汉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在李广利最后一次出征时,朝中爆发了巫蛊之祸,曾与李广利勾结的丞相刘屈氂被杀,李广利的妻子也被逮捕入狱。身在前线的李广利闻讯后摇摆不定,最终投降了匈奴,结果汉军此次出征损失惨重。汉武帝也意识到了战争带来的危害,于是在晚年颁布“轮台罪己诏”,不再主动挑起战争,开始休养生息。
参考资料:1.《汉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