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一把火就可烧光 *** ,为何林则徐要劳神费力用海水浸泡?
2015年,印尼雅加达警方在警察局门口焚烧3吨多毒品,本意是要宣传禁毒,结果毒品燃烧产生的烟雾,让整个城市居民“high”了一把。很多居民出现头疼恶心甚至幻觉的症状,喝点茶水才能冷静下来。
林则徐也用过“一把火”烧光的 *** ,但是弊端很明显,所以对这回大批量的 *** 采用彻底清理的办法,但是对小批量的 *** ,后来还是采用焚毁的处理办法。
1838年(道光十八年),林则徐被任命为禁烟钦差大臣。 *** 是外来的洋货,清朝又弱,饱受列强欺凌,所以这趟差办好的难度非常大。
*** 的大量流入,使得军队丧失战斗力,国民丧失劳动能力,禁烟势在必行。
*** ,原料是罂粟,原产于地中海一带,生长周期为120天,花朵妖艳,果实提取之后即为初级 *** ,起初是用于药用,有止痛的作用,后来被别有用心的商人售卖给人吸食,容易成瘾难戒。长期吸食,使人意志消沉,形容枯槁,严重会丧命。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把目标对准中国,以实现自己的殖民扩张,没想到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境地,英国人太需要古老中国的茶叶、丝绸等。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他们开始向中国倾销 *** ,实现了贸易逆差,获得了巨额利润, *** 消磨了国人的意志,他们又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实现殖民理想。
怎么倾销 *** ?一是走私,二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专门负责英国对东方各国的贸易,1773年获得了 *** 专卖权。英国商人从印度把 *** 运到中国。看到英国大获其利,其他列强也纷纷效仿,美国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 *** 。 *** 毒贩们也蜂拥而来,活动于广东沿海一带。
从道光元年到道光十八年, *** 输入从每年四千多箱已经增加到四万多箱。每年白银流失已超600万两。中国的每个阶层人士都染上 *** 瘾。林则徐是道光十九年正月抵达广州,作为钦差大臣他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来迎接。
前来观礼的美国商人威廉·亨德是这么描述林则徐的:
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
林则徐这一年54岁。正月的广东是温暖的,从寒风凛凛的京城赶来的林则徐无心感受这份温暖。他任务艰巨。林则徐参观了越华书院,留下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数的洋商盯着他,想知道他接下来会做什么。
禁烟的之一步:发公告,限令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所有 *** ,并保证之后不再贩卖 *** ,若再贩卖 *** ,一经查处,严惩不贷。公告一出,少部分烟商交出了 *** ,大部分烟商,即使有官府查办,也不为所动。他们深知大清从雍正开始就有禁烟令,时至今日是越禁越多,他们在观望。
之一招不行,林则徐誓言: *** 一日未绝,他一日不回。之后,他联合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对640多学子进行一次考试。
试题只有四道:
*** 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
零售商有哪些;
以往禁烟之弊端;
*** 禁绝之法。
试题很简单,士子们也知道林则徐的良苦用心,无不畅所欲言。林则徐也很快获得了烟商的名单和情况,也收到了很多禁烟良策。
外国烟商以要成立委员会为借口,拖延不交出 *** 。林则徐的态度十分坚决,不交 *** ,第二天就会到十三行审判烟商。广州十三行是清 *** 设立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独揽外贸长达85年,直到 *** 战争爆发。
林则徐派兵包围了十三行,所有华人撤出,断水断粮,不准与外界通信。十三行内有350名外国人,平时靠人服侍惯了,这下要亲自做饭洗衣服,结果没几天就坚持不住了。
商务总监查理·义律,表示愿意见任何一位官员,结果广州知府与他见面,他又不出现。见状,林则徐向其发出了最后通牒。之后,义律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20283箱禀》。前后总共花费18天,缴获这些 *** 。四月到五月,又缴获19187箱又2119袋。
林则徐还给英国女王去了封信,质问其为为什么在自己国家不准生产吸食 *** ,却允许在其管辖的印度种植,允许其国民贩卖 *** 到中国。
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烟贩和吸毒者1600人,收缴烟膏461526两,4万多杆烟枪,烟锅212口。同月洋商贩被驱离出境。
接下来就是销毁 *** ,怎么销毁、在哪里销毁?
林则徐一开始打算运回京师,但是百万斤 *** 长途运输不易,中途还可能被窃,需要强大的兵力守卫,劳师动众,就地销毁还能节省开支。
道光帝批准林则徐就地销毁。林则徐选择在虎门公开销烟。 *** 怎么才能销毁呢?
一般的做法是“桐油拌烟土焚毁法”,但是这种焚毁做法弊端很明显,此前就经历过。因为焚烧产生的烟油渗入泥土,损害土地,还有烟鬼去挖土,再烧制提炼。百万斤 *** ,不是一斤二斤,焚烧之后产生的烟雾以及渗入泥土的量都非常大,危害不可忽视。
集思广益,林则徐选择采用“海水浸化法”,就是在海边挖一个大水池,底部铺石板,四周用板子围起来,挖一条小沟引入海水,再撒盐成卤,将烟块倒入其中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石灰,生石灰遇水便沸,如此高温卤水将烟土溶解,同时不断的搅拌,使其完全溶解。海水退潮后,将这些 *** 水排入大海。
以日内消化 *** ,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徙,以避其毒也。
在正式销毁 *** 前,林则徐也通知附近居民暂时不要出海打鱼,同时也摆祭坛,期望鱼儿们能暂时迁移,避免受害,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只能说当时这个 *** 能将余害降到更低。
公元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虎门的海滩边架起大大的观礼台,前来观看的民众非常多,各大报纸也纷纷报道,澳门月报》《新加坡自由新闻》《季度评论》《广州纪时报》等等,还有很多外国人从澳门赶来观礼,其实他们是想看看林则徐怎么销毁 *** ,因为他们一直持怀疑的态度。 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共销毁 *** 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多斤。
虎门销烟大损英列强的利益,一场战争也即将来临: *** 战争。
现在有高温焚化炉等先进手段,来销毁毒品,无残余,无废气。
一把火就能烧光 *** ?别逗了,如果这样能行的话,难道林则徐想不到吗?劳神费力地将 *** 改用海水浸泡,是当时最科学也最稳妥的办法。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四月,在经过近五个月的坚决斗争,道光皇帝委派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在东莞虎门的海滩上,将从各洋行处收缴上来的,共计两百三十七万斤的 *** ,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一个旷古未有的壮举,林则徐不仅因此而闻名于天下,同时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当时大清朝的百姓们都为林则徐此举欢呼雀跃,就连外国人,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手段感到佩服。
因此,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的故事也被后人熟知,包括我们现代的课本上,都有对这个故事的介绍。
但对于林则徐销毁 *** 的方式,就有一部分人提出了疑问,他们的疑问在于,既然是销毁 *** ,干嘛不直接一把火烧了?为何林则徐还要这样的劳神费力,用海水浸泡呢?海水浸泡程序繁琐,是不是就有劳民伤财的嫌疑呢?
答案是一把火确实能烧光很多东西,但却偏偏烧不尽这 *** ,作为为禁烟经验十分丰富的林则徐,他在此之前也做了详细的调研,他深知如果单纯地烧,其后果甚至比不烧危害更大,因此,林则徐才会在深思熟虑后,选择用海水浸泡这种十分科学的 *** 来销毁 *** ,而不是无脑的一烧了之。
*** ,对于道光年间的大清而言,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迫切地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而当时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
但当时清朝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成为了英国的绊脚石,让英国无法大量地向清朝倾销工业产品,因此,英国便想到了一个毒辣的主意,那就是卖 *** 给清朝。
他们采取的方式是,把自己国内生产的纺织品卖往印度,再从印度购买大量的 *** 销往大清,赚取巨额的真金白银后,最后从大清买走茶叶、生丝等产品,如此一来,英国人在其中就大获其利。
看到英国疯狂地赚钱,美国以及俄国分外眼红,纷纷闻腥而动,各自也开始了这样的贸易。
其结果就是,当时的 *** ,在中国上下横行,官员、百姓均乐此不疲,为抽一口 *** ,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因此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
包括道光皇帝在登基之前,也尝食过 *** ,不过幸得他后来醒悟,才毅然戒掉烟瘾,这也为后来他支持林则徐禁烟打下了基础。
*** 的泛滥,不仅让清朝的白银不断外流,也使当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最严重的是,吸食 *** 者,其身心健康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如果任由 *** 如此泛滥下去,那中华民族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对于这种危机,朝廷中的有识之士心急如焚,纷纷上书请求道光皇帝禁烟,林则徐就在奏疏中提到,如果不禁烟,那么若干年之后,就没有可以御敌的士兵,也拿不出充作军饷的银子。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
但朝中还有大量的反对派,对禁烟百般阻挠,将 *** 带来的危害,归咎于其他社会问题上,但由于林则徐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有过成功的禁烟先例,这就让道光皇帝相信,禁烟不一定不可行。
在革除了几个反对派的官职后,并召见林则徐入京后,经过林则徐的痛陈利害,最终让道光皇帝下定决心,要将禁烟进行到底。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十一月,林则徐被正式任命为钦差大臣,并在全国范围内禁烟,次年正月,不顾舟车劳顿的林则徐,赶到了广州,受到了当地九响礼炮之礼,全体广州官员前来迎接,这足以证明,当时很多中基层官员们,对禁烟是十分支持的。
正所谓上下一心,其利断金,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通力合作下,开始查封烟馆,逮捕烟贩,并将所有 *** 进行了收缴,最终,收缴上来的 *** ,达到了惊人的两百三十七万斤。
当然,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还发生过许许多多惊险的事情,包括有人意图行刺,以及部分烟贩企图通过贿赂来让林则徐改变主意,甚至还有部分英国人,走上层路线,想用朝廷来压林则徐,从而让禁烟行动终止。
但幸得林则徐顶住了所有压力,成功的在广州将禁烟这个利国利民的事情进行到底,为查清 *** 更多的藏身之地,林则徐还联合广州的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这三大书院,用入贡院“考试”为名,对当地的学子们进行问卷调查,将 *** 集散地、经营者姓名、过去禁烟弊端以及禁绝之法填在问卷上。
这样一来,林则徐不仅获得了准确的销售 *** 商贩的清单,还在问卷中,得到了很多关于如何销毁 *** 的好办法,包括后来使用的“海水浸泡法”,就是从这里面获得的灵感。
为彻底清除 *** ,林则徐下令在三日内,所有烟商交出全部 *** ,并要求以后不再贩卖 *** ,对于顽固抵抗者,林则徐直接表示:“若 *** 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经过几个月的不断收缴,到当年四月,禁烟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包括十三行以及民间的 *** 烟膏,收缴完毕,大量的烟贩和吸食人员被拘捕,不计其数的吸食工具被捣毁,同时,包括英国商人义律、颠地等人,也均被驱除出境。
林则徐的坚决禁烟,以及顶住各方压力收缴 *** ,在当时是一件艰巨的工作,毕竟 *** 牵涉到了许多满清贵族的切身利益,禁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要他们的命,但如果不用这种雷霆手段,祸害的将会是整个中华民族,因此,林则徐此举,无论如何,都是极为值得肯定的。
收缴之后,就是销毁,但如何销毁,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像大火焚烧这种极为普通的 *** ,林则徐不会不知道,但焚烧之后,不但不能彻底地销毁 *** ,反而会因为烟雾弥漫,造成大量周围民众被动吸食,甚至烧过之后的残渣,还成为了吸食者偷偷争抢的“好东西”,如此一来,焚烧反而坏处更多,这种厉害关系,禁烟多年的林则徐林大人难道想不到吗?
在如何销毁 *** 这件事上,林则徐曾想过将 *** 送回京城销毁,但之后考虑到,从广州到京师,路途遥远,且需要大量士兵护送,期间就会有不少“有心之人”下手,届时运回京师的烟土,不知道还能剩多少?
因此,林则徐决定,就在当地销毁,这样既可以避免 *** 再次流入民间,还能震慑那些烟贩和英国人,一举两得。
但如何销毁这大量的烟土,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在之前禁烟时,林则徐曾采用过“烟土拌桐油焚烧法”,这种方式,比单纯焚烧效果要好,但在烧完后,烟膏还是会渗到土里,在官兵离开后,吸食者就会偷偷的拿着铁铲子,将土挖走,回去烘干后继续吸食,因此,这种方式还不可行。
同时,之前还发生过,一些现场负责焚烧的工人,在焚烧时,把用来搅拌 *** 的棍子换成中空的竹竿,通过不断捣打,把 *** 填满竹竿偷偷带走的事件。
因此,这次销毁,才会在林则徐以及众多官员的商议之下,决定采用“海水浸化法”。
所谓“海水浸化法”,是用海水加上生石灰,以及盐水搅拌后,彻底将烟土融化,这样的 *** ,不仅不产生烟雾,还不留残渣,可以说是当时更好的,也最稳妥的销毁方式,不过在实际执行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举世瞩目的虎门销烟正式开始,在销毁处,林则徐命人提前挖好了两个大池子,同时为了防止 *** 渗入地下,还在池子底部铺上碎石块,并钉上木板,所有细节工作,林则徐都已经计划在内。
当天,广州的全体官员都出席现场,并且,由于当时正值端午节前后,前来观看销毁 *** 的人可谓是人山人海,其中,不乏有外国记者、传教士等洋人来到虎门观看,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林则徐能把所有 *** 彻底销毁。
随着一声令下,提前准备好的盐水缓缓倒入水沟中,并将 *** 割成几瓣,倒入水池,浸泡半日后,又倒入生石灰,石灰遇到水便沸腾,林则徐命士兵拿着木耙不停的在池子中搅拌,一直到烟土完全溶入水中,方才停止。
对于那些持怀疑态度的外国人,林则徐干脆让他们来到池子边上,边看边给他们讲解,等到最终烟土溶解完毕,这些外国人也经过反复考察后,无不对林则徐的销毁办法心悦诚服,纷纷脱帽向林大人致敬。
“我们已经反复检查销毁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加忠实的了。”---传教士裨治文
销毁之后,林则徐下令将池子中的水放入大海,为防止当地渔民中毒,林则徐提前就颁布了通知,让渔民们在这期间,不要出海打鱼。
从来到广州之前,林则徐就开始对禁烟工作收集这种资料,来到广州后,顶住各方压力,以雷霆手段收缴烟土,并多次召开会议,以及听取民间意见,确定如何销毁烟土,包括在销毁过程中,林则徐更是亲临现场,严格把关,就是为了彻底将这些残害同胞的烟土彻底销毁,可以说,从前到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问题,林则徐都考虑过,事无巨细,目的就是不出现任何问题。
因此,一把火烧掉这种方式,林则徐不可能没有想过,正是之前有丰富的经验和实际案例,他知道和明白这种方式不仅不可行,还会带来更多的隐患,因此,他才会不惜的劳神费力,大费周章的采用“海水浸化法”,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将烟土销毁。
如今,距离虎门销烟,已经过去了百余年,但林则徐当年坚决禁烟的态度和行动,在当时遏制了 *** 在中国的泛滥,并增加了民众对于 *** 危害的认知,经过这次事件,林则徐“民族英雄”的称号,当之无愧,他刚正不阿的品质,也值得后人竞相传诵,容不得恶意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