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何德国有700万大军还是选择了投降

世界历史1年前 (2023-06-18)261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德国的事情,其实二战快结束的时候,这个德国还是有接近700万大军的,竟然还有这么多大军,希特勒为什么还是会选择投降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的揭秘分析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吧。

其实原因希特勒早就告诉我们了,从二战开始到二战结束,一直有三个因素在困扰德国取胜,德国战败是必然的,并不单单是因为邪不压正,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1945年3月19日,希特勒下达命令,决定执行“焦土政策”。

所有帝国境内的军事设施、交通运输、通讯系统、工业设备、供给仓库以及帝国境内任何有价值的、可供敌方使用的物资和原料,都必须被摧毁。

这到底怎么了?

话说七十六年前的一个漆黑之夜,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硝烟,柏林郊外,苏联阵地看似一片寂静,实则暗流涌动,两百多万士兵正准备采取一个秘密行动,而柏林防线内的德军却毫不知情且开始有了倦意。

那时欧洲还处于春季,四月份的德国天空才刚灰蒙蒙亮,德军自认为苏军也是肉体凡胎,也需要睡觉休息,不可能半夜发起进攻,所以暂时放松了警惕。

大概到了凌晨五点,从来不按套路出牌的苏军突然开始对德军采取行动,这一次苏联终于成功了,而且还彻底扭转了二战的局势。

苏军在主帅朱可夫的指导下,同时打开一百多架探照灯,并将所有车辆的灯光也朝着德军阵营横射过去,睡得正酣的德军被突如其来的灯光战术所惊醒,睡眼惺忪的德军根本就没明白这是咋回事还以为是天亮了,而这上千亿度的灯光照的德军是目眩眼花,惊恐万分。

就在德军还处于懵逼状态时,苏联方面又开始采取了下一步行动,机会难得,决胜就在这一时刻,苏联几千架大炮同时对准发射,德军被这强力的火力压制,根本就无法抵抗,只有放下枪支四处溃逃,而德国苦心经营起来的柏林防线瞬间成为火海。

自消灭苏联计划失败之后,希特勒为防止苏联报复,下达死命令要求严守柏林,柏林是德国的首都,也是德军的指挥中心和最终退路,如果柏林一旦被盟军拿下,预示着德国将彻底失败。

希特勒深知这一道理,所以他下令在柏林地带设置了特别坚硬的防线,就在希特勒以为自己的安排是天衣无缝的时候,却没想到苏军居然能以这么快的速度抵达柏林城下,并成功攻破柏林防线。

1945年4月30日,炮火声离帝国总统办公室是越来越近,希特勒从未感受到过如此强烈的挫败感。

他知道德国已是强弩之末,而他亲手缔造的帝国大厦之将倾,自己也难逃被正义制裁的下场,作为一名军人,他选择饮弹自尽。

当苏军赶到希特勒办公室时,帝国总统办公室已是一片狼藉,四处火光窜发,苏军忙活灭火之后从火堆里发现一具已烧焦的尸体,由于面目全非很难辨识,由于是在希特勒的办公室里,所以苏军一致认为这具遗体就是希特勒。

同一天晚上,苏军在德国国会大厦的圆顶上升起了胜利的旗帜,5月2日,在解决部分残余势力之后,苏联彻底攻占了柏林。

德国首都已被拿下,而作为他们的领袖已经不在人世,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德军也丧失了斗志,于是在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

后来就有一种说法,说德国当时投降的时候还剩700多万士兵,如果这700多万士兵继续负隅顽抗也能给盟军一次重创,同时也不可能这么快结束战争,意思是还有挽回之机。

但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其中就存在两个纰漏点。

之一:德国投降时,真还剩下七百万士兵?

第二:就算有700万士兵,德国还有胜算?

首先来看之一个问题,说德军当时还剩下700万士兵这个说法肯定是不靠谱的。

据二战后数据统计,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之时兵力分布如下:

德国投降时,在在捷克斯洛伐克驻兵还剩下90多万,装备剩余1800多辆坦克火炮和1000多架战机。

丹麦和挪威驻兵三十多万且大部分为战斗力超强的党卫军,下辖坦克和突击炮500多辆,飞机400多架。

在南斯拉夫还剩余40多万士兵,剩坦克和迫击炮大概300多辆,飞机200多架。

在波罗的海有20多万,下辖坦克和突击炮600多辆,战斗机100多架。

分布在德国本土上的德军几乎被苏联和其他盟军歼灭,其中有40多万德军被俘虏。

如此算来,德国投降时,虽然没有所谓700万剩余兵力,但主力部队至少还有180万,坦克和突击炮3200多辆,飞机1700多架,如果再算上散落的游击队,临时募集的新兵,武装的战俘等,兵力合计至少250多万。

因此可能有人会觉得德国还存有实力,还可以继续反抗,甚至有人觉得德国如果能够再撑一两年,会比美国率先研制出核武器,然后扭转战局。

这种想法看似合理,实则属无稽之谈。

德国之所以在自己势力尚未完全耗尽的情况下选择投降是涵盖到多重因素的,德国选择投降是他们的明智选择。

之一、德国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石油真正发挥出了它那无法掩盖的力量,具有超前机械化优势的德国将石油带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一鸣惊人,让德国一度成为欧洲战场上的霸主,但也正是因为这石油资源让德国在后期节节败退,直至最后落败而归。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国家就是罗马利亚。

罗马尼亚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他也是德国石油资源的主要供给国,如果没有罗马尼亚源源不断的向德国输入石油资源,德国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发展的这么迅速,也不可能有开启二战的钥匙。

在德国尚处于弱小时期的时候,为了抢占罗马利亚这块肥肉,德国首先采用的是经济策略,即为罗马尼亚国家提供良好的贸易待遇,同时向罗马尼亚贷款,唯一的要求就是罗马利亚将石油卖给德国。

后来英国也发现了罗马利亚这块肥肉,便将手直接伸了进来,丝毫不给德国面子。

英国人财大气粗,出手比较阔绰,还刻意抬高石油价格,这让罗马利亚成为了英国最忠实的贸易伙伴,让德国焦头烂额,这时德国就不干了。

当时德国和罗马利亚还有武器往来,德国 *** 心想,既然罗马尼亚不愿意将石油资源大批量的卖给自己,那么自己就只能停止向罗马利亚供应武器。

而当时苏联和芬兰因为领土纠纷正在发生战争,罗马尼亚害怕接下来苏联会对自己动手,而没有武器支援的罗马利亚就等于国门大开,这时候罗马利亚就想找一个坚硬的靠山。

再想想英国和法国离自己很远,而德国愿意和自己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同时又愿意向自己供应武器,所以罗马利亚就渐渐向德国靠拢。

而德国因为罗马利亚的间接支援,即有了稳定的石油来源,因此国内的军工业发展迅猛,让德国迅速成为了欧洲霸主。

随着二战枪声打响,在战火纷飞的欧洲要想保命就得有一个强大的靠山,而当时德国又处于非常强势时期,罗马利亚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不得不加大和德国之间的合作,于是进一步向德国供应了更多石油资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已几乎全面进入机械化时代,特别对德国来说,没有充裕的石油资源,德国这架战争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

而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德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同样也是水涨船高,希特勒当时想到一个问题,为了规避潜在风险,不能向罗马尼亚这一个国家进口石油资源,所以德国也积极和苏联展开合作。

德国最擅长的是闪电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可以将敌方命运的咽喉直接扼住,而闪电战是石油助攻之下所形成的新的战术。

二战后期德国的战线越拉越长,尤其是德国对苏宣战之后,使德国的石油消费市场出现了更大的空缺。

德国本想战领苏联,因为那时候苏联是欧洲石油产量最丰富的国家,当时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还未被完全开发出来。

德国想从苏联攫取石油资源,但袭击苏联之后让德国大失所望的是,他们费了好大的劲儿只占领了迈克普油田,而这块油田的石油是少的可怜,况且苏联在撤退的时候毁坏了这里的设施同时摧毁了这里的石油,让德国根本占不到丝毫便宜。

而这个时候德国离本土万里之遥,所需资源根本就无法及时补充,德国屡试不爽的闪电战优势这个时候开始失效了,而这个时候德国又发起了最终决战即斯大林格列战役。

此时德国军队所带的燃料即将耗尽,机械化部队几乎处于强弩之末,渐渐失去了战斗力,而苏联寒冷刺骨的气候让德军更是丧失了斗志。

屋漏偏逢连夜雨,德国自己的后院又起火了。

当时德国为了应付自己石油资源匮乏的问题发明了所谓的合成油,利用煤和石油的结合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主力几乎都开往了苏联战场,而此时德国国内已是布防空虚,趁此机会,英美组成战略航空部队对德国石油供应系统进行轰炸,德国所有的合成油工厂及石油储罐几乎被完全摧毁。

出现这样的问题,德国 *** 不得不从苏联撤兵,给了苏联喘息的机会,但德国并没有善罢甘休,又调头攻打北非,想从中东地区撕裂出一个口子运输石油。

刚开始还挺顺利的,但自从英美盟军发现德国的石油把柄之后,便开始在海上对德国的运油船只进行封锁和摧毁,这些行为让德军开始面临被动挨打的局面。

接连失利让德军开始腹背受敌,德国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作战方略,从转攻为守到守又转退,最后德国的战线越拉越短,在二战前期所奠基起来的优势几乎灰飞烟灭。

而那时德国石油储备已捉襟见肘,大部分武器因为没有石油资源作为动力都处于闲置或报废的状态,然后等着被对方轰炸机摧毁,尤其是到1945年的时候,德军甚至需要用骡,马和人力来运输战略物资。

当时就算德国还剩很多兵力,但是战争根本就无法继续了,局势已经发生很大的逆转,德国资源的匮乏让德军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第二,精神领袖的丧失和帝国首都的沦陷让德军彻底失去斗志。

希特勒可以说是当时的纳粹德国人的精神领袖,他的一举一动对德军斗志影响非常巨大。

而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选择自尽,这给德军的心理打击是非常大的,这让当时奋战在战场上的德军乃至所有德国人都看不到任何希望,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所以都渐渐失去了斗志。

还有就是当时苏联已经攻陷柏林,昔日庞大的帝国首都如今已经成为别人手中的玩物,这更是让德军的心理防线攻破到了极点。

到1945年的时候,德军军心早已涣散,军无斗志,士兵开小差、逃逸层出不穷,长官也无力进行阻止,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貌似纸面上有几百万的军人,实际上似一团散沙,很难拧成一股绳,抗争到底了。

还有就是有些德国高官看到自己的元首已经没了,再挣扎也无济于事,同时他们也看到德国大势已去,没了信仰,只想着自己活命,为了在战争结束之后能够得到宽大处理,企图早点投械投降,选择投降可谓是君臣一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6/510493.html

“为何德国有700万大军还是选择了投降” 的相关文章

道光想娶维多利亚女王是真的吗?道光为什么会这么说?

道光想娶维多利亚女王是真的吗?道光为什么会这么说?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道光想娶维多利亚女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位女王,她成为女王的时期,正是中国的清朝末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道光皇帝听闻了世界上居然还有女王的存在,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已经让这些即便是皇室中人,但却依旧孤陋寡闻,对于世界毫不了解的...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23岁竟然想纳她为妃?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23岁竟然想纳她为妃?

道光想娶英国女王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清朝之所以会走向衰败,除了社会经济跟不上西方发展的脚步外,还和清朝皇帝的傲慢有很大的关系。当西方世界在忙于工业革命时,清朝的皇帝却在实行闭关锁国那一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揭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哪怕在鸦片战争后...

曹操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竟然能让欧洲叫苦连天呢

曹操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竟然能让欧洲叫苦连天呢

曹操为何能让欧洲叫苦连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02年,是为东汉建安7年;在这一年如果要选心情最爽的人,曹操至少属于之一。两年前,也就是建安5年,曹操在官渡一战击败了自己的发小袁绍,抢到了冀、青、幽、并四州,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此时,广袤...

成吉思汗征服大半个世界,为什么不攻打印度?

成吉思汗征服大半个世界,为什么不攻打印度?

对成吉思汗,一直攻打到欧洲,征服大半个世界,却为何不打印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成吉思汗是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统治者,他不仅是蒙古的皇帝,还是大汗。大汗,是各国对他 尊称,表示承认他是各国联盟的首领,愿意臣服于他的统治。成吉思汗一辈子都在征战杀伐中度过,多次对外发动战争...

旭烈兀有多厉害?阿拉伯人的噩梦

旭烈兀有多厉害?阿拉伯人的噩梦

“蒙古新四子”之阿拉伯人的噩梦——旭烈兀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旭烈兀,一个曾经让无数阿拉伯人颤抖的名字,他的“上帝之鞭”差点就挥舞到埃及,在他的强力征服下,穆斯林世界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如果不是蒙古内乱,他将创造更多可能,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旭烈兀是...

雅典娜: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战争、纺织的女神

雅典娜: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战争、纺织的女神

雅典娜(希腊语:Ἀθήνη、英语:Athena),也称帕拉斯·雅典娜,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同时也是艺术女神、纺纱工艺的女神。密教祷歌称她为“创始艺术的”。她传授纺织、园艺、陶艺、畜牧等技艺;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给人类。她亦是军事策略的女神。航海、农业、医疗的保护神。法庭...

波兰贵族后裔 法兰西帝国著名元帅波尼亚托夫斯基简介

波兰贵族后裔 法兰西帝国著名元帅波尼亚托夫斯基简介

约泽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波兰语:Józef Antoni Poniatowski,1763年5月7日—1813年10月19日),生于维也纳。他是有很强军事背景的一位波兰贵族的后裔。他的父亲名安德烈·波尼亚托夫斯基,是波兰亲王,同时是在奥地利军队服役的中将。他的叔叔奥古斯特为波兰国王。波尼亚托...

兰甘亨: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

兰甘亨: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

兰甘亨(Ram khamhaeng),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因其卓著的文治武功被誉为泰国历史上的五位大帝之一。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1275至1317年。中国史籍称敢木丁。兰甘亨的父亲膺它沙罗铁是素可泰王朝创始人。其兄班孟是素可泰王朝的第二代国王,1275年(或1279年)年去世,兰甘亨继位。兰...

评论列表

高丽
高丽
6秒前

对于德国在二战末期的困境,我认为投降是明智之举,面对资源匮乏、精神领袖丧失和首都沦陷的打击下继续抵抗已毫无意义了;选择放下武器接受现实才是对自己国家人民最好的交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