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溥仪剪辫子为何后宫人嚎啕大哭?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7-18)330

在中国古代,对于自己的文化看的是相当重要的,而且没一个文化都有这相应的一些表现或者是符号,而这些符号也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看的非常重要。古代,以头为首,头发对人民来说是相当的重要。

举一个小例子,三国时期,有一次曹操出征,为了严明军纪,下令不准踩踏百姓的田地,庄家,如果有违令者,枭首示众。可是不幸的是,曹操自己的马匹却无意猜到了庄稼地。这个时候就为难了,命令下了不能不执行,但是曹操自己又不能把自己斩了,那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对曹操施以髡刑,就是把曹操的头发剪去,代表斩首。可见头发对当时人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犯人基本上都是剃光头,就是从古代的髡刑演变而来。

头发很重要,头发的发型对于人们心中的文化认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北宋年间,党项族首领李继捧,想归附宋朝,并且将自己统治的区域纳入宋朝的版图。但是他的族弟李继迁却是十分的反对,于是率领着一股力量,一直与宋朝作斗争。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还正式建立了政权,称为大夏。因为大夏在宋朝的西边,所以,宋人称之为西夏。李元昊登基之后,做了一件事就是改发易服,建立大夏朝的文化。虽然李元昊改变的发型用现在的审美观点并不是很好看(头发剃光,只在后面留一点,扎小辫儿),但是也能看出,王朝的建立者,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符号。

对于头发的斗争,在中国古代还发生过大型的流血事件。有时候想想确实是很不可思议,现在剪个头,做个发型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古代,确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1645年7月28日(顺治二年六月十五日),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下“剃发令”,并且明确表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此令一出,遭到了各地人民的强烈反对。于是乎,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流血事件”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据说死亡人数是达到了80多万。可见,但是这种文化符号,对人民的思想影响是相当的严重的。

这种文化符号,往往会禁锢人民的思想,让人们的思想变得比较陈旧而无法接受新的东西,在让我们看到民族气节的同时,并不一定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在清朝末期,也就是在 *** 战争之后,中西方的文明开始了碰撞,中国 *** 频繁的与外国人打交道,外国人也不断的涌入中国,中国和西方各国逐渐开始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思想的禁锢却体现得特别明显。

在中西方文明产生碰撞的时候,中国也曾派遣留学生到各国留学。当时中国一些思想较为开放的士大夫,说服清 *** ,招收120名学生,用十五年的时间,从小学读到大学,为国家储备现代化人才。清 *** 同意了,并且在1872年实施了这个计划。这些留美的儿童,到西方后,对于清 *** 来说,基本上是完全西化了,他们还组织了自己的棒球队,并取得过比赛的胜利。这些在晚清的中国人看来,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国内就有很多人批评他们“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 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极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幼童留学肄业局)。“

在这些留学的孩子当中,有一个孩子,名字叫詹天佑,在后来被称为了中国铁路之父,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设计出来了当时相当有技术难度的京张铁路,可见这些孩子们,并没有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侵蚀,反而是他们回国后,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在当时中国某些文化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产生的禁锢。

历史很多时候都是惊人的相似,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临时 *** 自南京成立,当时对全国也下了一道十分重要的法令叫做“剪辫令”,限制20天之内,把自己头上的辫子减掉。而且同盟会的成员还带头剪辫子。但是依旧还是遭到了抵抗,以至于政策推行并不很容易。但是毕竟社会整体还是进步的,对于摘去自己头上250年的禁锢,还多人还是欢呼雀跃的。就连当时当时的末代皇帝溥仪,在剪辫令普遍实施的时候,毅然的要剪断自己的辫子。据说他还让一个太监帮他剪,太监连忙跪下连连称不敢。当时宫里面的宫女,妃子很多也因为溥仪剪辫子的事情而痛哭流涕。

中国的文化,向来都是一个包容的文化,很多文化来到中国之后,都被中国给内化了,中国一直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然而在明朝的时候,中国却被文化禁锢住了,一切都被规范在纲领条文当中了。近代,不少人也在慢慢的开眼看世界。如果,当时晚清 *** 再多一些像李鸿章,丁日昌,郭嵩焘这样能够思想开放的人,也许清朝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如今,中国依旧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一切文化的精髓,内化出来一个更为强大的中国文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7/515652.html

“溥仪剪辫子为何后宫人嚎啕大哭?” 的相关文章

刘牢之是什么人?淝水大战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刘牢之是什么人?淝水大战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刘牢之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东晋末年战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五胡十六国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特别时期,出了一个威震四方的豪杰刘牢之。他起初是东晋北府军的一个将领,在著名的淝水大战中一战成名。由于他指挥有方勇猛无比,率领先锋部队首先就旗开得胜,然后趁势...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郑和下西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重彩的一笔,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有一项壮举不得不提,那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他都到过哪些地方,朱棣此举的背后有何深意呢?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夹杂着明朝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何进兵权在握,为何不直接杀了十常侍,却要引董卓进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说曹操、刘备和孙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格局,那么何进就是这场政治洗牌的荷官。为了能在汉灵帝死后的东汉政局中大权独揽,掌握着天下所有兵权的大将军何进,决心铲除敌对势力宦官集团。有人...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袁绍作为东汉末年的诸侯 袁绍有击败曹操的机会吗

袁绍作为东汉末年的诸侯 袁绍有击败曹操的机会吗

对袁绍有没有可能打败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是东汉末年的诸侯之一,虽然出身不如其异母兄弟袁术,却凭借自己的威望在东汉末年的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诛灭十常侍的人是他,讨董联军的盟主也是他。纵观东汉末年群雄,袁绍的声望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而在十几年东征西讨之后,...

汉武帝为什么将司马迁宫刑 司马迁到底是什么人

汉武帝为什么将司马迁宫刑 司马迁到底是什么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迁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何会被汉武帝处以宫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99年,李广的孙子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汉武帝问群臣该如何处置?群臣都认为李陵贪生怕死,应该重重惩治。汉武帝见只有司马迁不作声,于是问司马迁,“李陵投降匈奴你怎么看?”司马迁想...

夷陵之战蜀汉和东吴交手 双方都出动了哪些人

夷陵之战蜀汉和东吴交手 双方都出动了哪些人

对夷陵之战蜀吴双方都出动了哪些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先看看抵抗入侵的东吴阵容由江东四英杰中仅存的陆逊统兵十二虎臣仅剩的5人中徐胜 潘章 韩当三人参战还有少年名将朱然以及宗氏名将孙桓统兵文官诸葛瑾 骆统 步骘等而演义中带病上阵被沙摩柯杀死的甘宁则在此战之前便已去世...

司马昭如果让次子司马攸上位 最后还有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吗

司马昭如果让次子司马攸上位 最后还有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吗

对如果司马昭让司马攸继位,是不是就没八王之乱,也没五胡乱华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前,让长子司马师继位,司马师杀伐果断,然而,却没有儿子,司马师便过继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为养子。司马师死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