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长安三万里》的哥舒翰,一个叛国降将因为高适被美化?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01)550

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哥舒翰,是临危无惧,宁死不屈的忠勇将军。

而历史上的哥舒翰,是屈膝降敌,苟且偷生,对安禄山阿谀奉承「陛下拨乱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门,来瑱在河南,鲁炅在南阳,臣为陛下以尺书招之,三面可平」。

并接受安禄山所封官爵“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替叛军招降唐军将领,但均被严词拒绝,指责他不肯死节,于是被大失所望的安禄山软禁在洛阳,后来被其子安庆绪,在兵败逃亡时处死。

【禄山见翰责曰:“汝常易我,今何如?”翰俯伏谢罪曰:“陛下拨乱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门,来瑱在河南,鲁炅在南阳,臣为陛下以尺书招之,三面可平。”禄山悦,即署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执火拔归仁,曰:“背主忘义,吾不尔容。”斩之。翰以书招诸将,诸将皆让翰不死节。】

至于哥舒翰的历史评价,就涉及到一桩历史公案:潼关之战的失败责任。

传统史书观点,均认为唐玄宗李隆基是更大责任人,对安禄山起兵叛乱,麻痹大意,养虎为患。乱起后又惊慌失措,自毁柱石。封常清、高仙芝二将是被冤杀,哥舒翰也输得冤枉。

——然而,真是如此么?

唐玄宗杀封常清和高仙芝,根本原因不是听信宦官一面之词,而是封常清战前吹了大牛,却丧师失地丢了东都洛阳,高仙芝出关后避而不占一路从陕州退到潼关,——丧师失地的败将,岂有不承担兵败之责的道理?

封常清所言「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是事实,难道朝廷和皇帝不知道?

唐玄宗让封常清去带新兵,就是让他拿这几万新兵的血肉之躯,努力堵枪眼拖延时间,等待真正的精锐援军赶到。

然而封常清率周南市人之众却不坚守,而非要野战叛军的渔阳精骑,可谓不知彼不知己,已犯下兵家大忌。他兵败后,又不坚守洛阳宫城,更放弃河阳要塞,一路溃逃到陕州。

继任主帅高仙芝,本该坚守陕州,扼守崤函道险要之地,努力伏击与牵制叛军,为河西陇右的精兵来援,争取更多的时间。

然而同样畏敌如虎的高仙芝,继续溃逃到潼关,丢了几百里崤函要冲,让唐朝就剩下潼关一道大门。

所以,此二将兵败是“非战之罪”,并非军事才能浪得虚名,但被处决实为罪有应得,这是他们自己临死前,自己都承认的。败军之将不足言勇,他们就算还活着,将胆已丧,也定难以扭转潼关败局。

至于本来应该为国死战在洛阳与陕州战场,却被封、高二人保全在潼关的那5万败兵,给自己的“救命恩人”鸣冤叫屈,全然忘却了国难当头,军人本该为国捐躯,是天职!

这帮军心士气丧尽的败兵的存在,更让哥舒翰统帅的河西陇右十余万精兵,进驻潼关之后,全军整合带来巨大障碍。

哥舒翰到了潼关后,一直待了整整半年时间。这位「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的西平郡王,忙着拥兵自重,联合太子李亨,又是逼着唐玄宗处死了自己的政敌、另一名将安思顺,又是多次扬言要杀宰相杨国忠,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就是扶保太子登基了?给自己也弄个摄政王当?

哥舒翰当时的掌书记,是诗人高适。掌书记这个职务,可并非只是名面上的从八品小吏,而是掌管一镇军政事务、参谋机要的军中幕僚长,由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记室参军演变而来,就是“入幕之宾”这个成语的由来。

唐朝到五代,节度使任命一个掌书记,是要专门“下聘”的,而且和节帅是同食同宿,同上战场,寸步不离,所以只有心腹中的心腹,才有资格担任。

如冯道这个“六朝宰相”起家,就是因为担任了唐庄宗李存勖的掌书记。

所以,高适就相当于潼关这20万唐军的“参谋长”,同时亦是哥舒翰连络太子李亨一党的直接负责人。他在潼关惨败之后的流亡途中,是对唐玄宗这么汇报:

【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飗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又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南阳,而一二中人监军更用事,是能取胜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

承认了哥舒翰就是年老昏聩,就是任用小人,治军无方!

彼时叛军已隔断运河,江南漕粮已断,唐玄宗给了他半年时间,他非但没有把20万大军整编好,反而让河西陇右的15万精兵,和封常清余部的5万新募败军,混杂一起,尽成乌合之众!

潼关这20万人的大兵团,甚至比安史叛军总和还多,包括了15万左右的河西陇右两节镇的百战精锐,他们曾在开元天宝年间,从吐蕃手里夺取了大半个青海高原。

有唐一朝,哪怕是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扫灭窦建德,这场决定性国战也只出动了8万精兵。

所以,任何一个皇帝,任何一个朝廷,也不可能允许一个统帅带着20万大军,面对着几万叛军,却定要闭守关城,整整半年时间,还不肯出兵击敌,倒是一直和太子勾结,干涉朝政,图谋不轨。

在李隆基几乎撕破脸的催促下,终于勉强出兵的哥舒翰,轻敌冒进,指挥失能,当前军中了叛军诈败埋伏时,哥舒翰所率的中军后军,要么直接溃散,要么不战而降,

这一战,出关的18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成建制退回潼关的只剩下8000人。

这种结果,当然出乎任何人战前的想象:

哥舒翰这样打了几十年仗的天下名将,面对兵力远不如自己的敌人,崔乾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叛将,十几万精兵就这么一战之下全军覆灭了,甚至连集中数万精锐破围而出都做不到。

唐军士气尽丧,潼关天险轻易失守,长安不设防而沦陷,唐玄宗狼狈出逃。哥舒翰这个败将主帅也在亲信左右挟制下,贪生怕死,屈膝降敌。

而且,潼关这一战的唐军,甚至输得比土木堡之战的明军还要“奇幻”。

要知道,哪怕明英宗朱祁镇这位“土木堡战神”,直接送掉的兵马,也不到8万战损,占出战20余万明军的1/3,剩下十多万人都溃逃回了京师,

所以于谦才有足够兵力,整编败军,从容调度,联合各地紧急援军,凑齐22万兵马,去打赢京师保卫战。

如果把朱祁镇换成哥舒翰这种输法,只剩8000败兵逃回去,那么于谦纵有通天之能,也守不住京师的,那大明朝可就和潼关惨败后的唐朝一样,纵能保全社稷,也要半身不遂了。

而且,哥舒翰兵败之地灵宝,位处崤函道,是唐朝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最主要的交通干道。此前上溯二百年,东魏北齐政权和西魏北周政权,包括隋唐两朝开国,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连番大战,

哪有哥舒翰这种被人轻易伏击前军、中军后军就直接溃散降敌的输法?

潼关惨败的最恶劣影响,是河西战场兵力空虚,吐蕃对唐朝这个“纸老虎”再无顾忌,于是短短数年后,河西陇右轻易被吐蕃攻取,沦陷胡尘百年之久,安西北庭也成为被隔绝的飞地,坚守数十年后同样被吐蕃攻取,一直到百余年,归义军大起义,吐蕃政权土崩瓦解,才被唐朝名义上收复。

可以说这一战不止让大唐王朝的国土缩水近半,更影响了整个中国西部地区此后上千年的历史,实为千秋憾恨!

单此一战,丧师辱国、屈膝降敌、苟且偷生的哥舒翰,就和养虎为患、用人失策的唐玄宗李隆基一样,同样堪称千古罪人!

就哥舒翰战败后的表现而论,其气节甚至都远不及汉末三国时期,被后世群嘲的著名败将于禁。因为严格地说,于禁只是怕死当了俘虏,不是叛降,既没有被刘备与孙权封以官爵,更没有帮刘备去招降其他曹魏将领。

政变上台的唐肃宗李亨,又是让哥舒翰的掌书记高适,在短短半年时间,就升任淮南节度使,拜将封侯,节镇一方;又是一收复洛阳,就给哥舒翰“ *** ”,赠官“太尉”,谥号“武愍”,本质上,都是为自己集团的政治利益,对这个前政治盟友尽可能安抚罢了。

如果说李白这位诗仙,作品中更大的“个人污点”,恐怕还不是给杨玉环写《清平调》,或是卖了首诗给县令汪伦这个“榜一大佬”,

而是对着哥舒翰这么一号权贵人物,去吹嘘他「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卫青和白起一齐表示:碰瓷,勿扰。

高适:【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李白:【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3460.html

“《长安三万里》的哥舒翰,一个叛国降将因为高适被美化?” 的相关文章

永王李璘是什么身份?他最后的是什么结局?

永王李璘是什么身份?他最后的是什么结局?

李璘是唐肃宗的弟弟,也可以说是曾经与唐肃宗关系很好而为后来的唐肃宗容不下的弟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永王李璘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剧中太子李玙)异母弟,母为郭顺仪。生母早逝,由皇兄李亨抚养。根据《新唐书》记载,少聪敏好学,貌陋甚,不能正视。母亲很早去世,由太子抚...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 宋代诗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先是乌程人,出生于北宋建国三十年。那是个好时代哟,读书人最受欢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据说犯了该杀头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个时代开启了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张先的家境比较贫困,父亲张维被迫放弃求仕之路,...

汉献帝要是换成汉武帝的话 汉武帝能够翻盘吗

汉献帝要是换成汉武帝的话 汉武帝能够翻盘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汉末年,如果汉献帝刘协换成汉武帝,汉朝还有没有机会翻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如果有汉武帝的英明,汉朝是有机会再次中兴的。公元192年,王允和吕布倒戈杀掉董卓后,汉献帝的机缘就来了。如果操作得当,汉献帝就能把关中变成中央直辖地。然后以关中为本钱,拿下整个西北...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樊哙,为吕后妹夫,西汉开国元勋。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一个在汉朝历史上不能忽略的人物,他是西汉开国元勋,后封舞阳侯,后来位居大将军、左丞相,更难得的是他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吕媭(xū),跟刘邦算是连襟,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信任。鸿门宴中,樊哙曾出面力救刘邦...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对项羽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如果不选择逃往乌江,结果会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在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选择逃路就很值得商榷。首先,他选择的逃跑时机让人看不懂。当时楚军连战连败,而且又在汉军主导的四面楚歌声中,动摇了军心,但是楚军此时好歹剩下四万左右军队...

刘邦和刘备之间相差多少辈 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刘邦和刘备之间相差多少辈 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还不知道:刘备与刘邦究竟是什么关系,二人相差了多少年多少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其出生于约公元前256年,于公元前195年崩逝,享年六十一岁。其不仅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更是汉民族与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不仅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具...

三国时期司马懿和钟会是如何看待蜀汉北伐这件事的?

三国时期司马懿和钟会是如何看待蜀汉北伐这件事的?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为恢复汉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多次北伐曹魏,最终,累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虽然北伐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诸葛亮数次北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