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李牧,如果不作死,能逆袭吗?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不断重演。很多现实中的问题,往往在历史中早有了答案。也许借鉴了前人经验,我们可以争取到一个好一些的结果。
近日,大鹅雇佣军集团领导人普里戈任突发意外身亡,引起世人广泛关注。普里戈任为何死?等待瓦格纳的会是怎样的未来呢?
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节点事件,涉及错综复杂的权力之争。但时代在变,人性不变。有人曾结合安史之乱进行过分析,但就当事人经历的相似度而言,更有必要结合战国名将李牧的经历来分析,换个角度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天才的指挥,加上忠诚度超高的精锐,让李牧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但他类似于藩镇的身份,让赵王迁陷入两难:封赏他,任其发展,将渐渐对其失去控制;不封赏,各种隐患将渐渐被触发。
本来赵王迁可以用类似清廷处理湘军的 *** ,采取“收编换封赏”。但在赵奸春平君、郭开等人的挑拨下,赵王迁、李牧君臣生隙,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谈判彻底破裂,赵王迁最终采用强硬手段收场。
这场君臣博弈,最终以双输告终。
在一切都变得不可收拾之前,是否有更佳的解决之道,让世界更为理智和安全?
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回战火纷飞的战国末期,重温那段历史。
战将李牧
“佣兵”的崛起
赵国代地有个雁门郡,这里靠近大漠,和旁边的上谷郡一道,几乎承包了来自蒙古大草原的所有压力。雁门郡首当其冲地成为匈奴人的打卡胜地,隔三差五就要被劫掠一次。
驻守雁门郡的便是李牧。他定了个规矩:“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赶快退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敌人的斩首。”这样过了好几年,守军没有损失也没有什么战果。赵王想出击,李牧不干。赵王很不满意,将李牧撤了,另派人去领兵。
接替李牧的赵军主将,只要匈奴前来劫掠,就率军迎战。可与匈奴作战总败多胜少,伤亡颇大。赵王只好又请回了李牧。
李牧一如既往,人们都认为李牧太胆怯。可突然有一天,李牧召集精兵准备作战,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匈奴小股部队一来,李牧就假装打不赢撤退。匈奴单于得知后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翼包抄反击,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多万人马。
那么问题就来了:李牧的战法,无非就是防守反击,也谈不上多高明。为何李牧能胜,但替换他的将领却难胜?
答案就在李牧的这支军队上。这是一支具有雇佣兵性质的私家军。
代地位置偏远、风险太大,如果赵王直接派兵,漫长的补给线将带来巨大的运输成本和消耗。没办法,赵王只得全权委托,让李牧在当地自主解决防务问题。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有权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费用。
这样李牧有独立的财权和行政权,更重要的是,
他能自主招募军队。
为招到更优秀的士兵,李牧自行提高士兵待遇。此外还购置更精良的装备,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并配套安排了警戒和侦察人员,有效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可以说,这是一支在战斗素质、装备、防卫、信息等领域的水平都远超同行的精锐部队。并且这支部队只听命于李牧一人。
李牧俨然成为雄霸代北的地方军阀。
李牧的势力,可以看作是一部完美的战争机器。
抛开规模不说,这部战争机器比秦国更为优化:
1、军事投入巨大。代地边境贸易的财税收入丰厚。李牧只要保证民众在边关市场安全搞钱,就能得到广泛拥护。至于什么民生、医疗、文化等等领域可以都不用管。省下来大笔钱,可以全投进军事领域。
2、扁平化管理。李牧的边军只听其一人号令,管理层级少,管理成本低、效率高。且部队管理层相对固定,将领和士兵之间有默契,执行力很强。
而秦军的部队和将领相互脱离,战时再临时搭配,在配合度和执行力上没法和李牧边军比。在装备和待遇上,秦军也差一大截。
因此李牧的边军,已然成为了无敌般的存在。
后来李牧灭了檐褴,打败东胡,收降了林胡,赶走单于。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一度无敌的赵边骑
赵国的权力逻辑
为何李牧创建无敌边军,立下赫赫战功,不仅得不到什么奖励,反而会招致打击呢?
因为赵国有一套独特的运行逻辑。
一、缺乏完善的奖惩制度
赵人雄健彪悍,崇尚战斗。每当遇到矛盾,比起走法律程序,他们更喜欢简单粗暴地用武力解决。
比如三朝元老廉颇因兵权被夺,也不向赵王申诉,而是一怒之下率兵攻击同僚乐乘。赵国总共十二代君主,就发生过九次严重兵变。
这样带来了两个后果:1、赵国法制不完善,碰到矛盾后,缺乏通畅的解决渠道;2、赵王喜欢搞“人治”,处理重大事务时偏随意,犯错误的概率较大。
这样,赵王如果高兴了,就重重地赏,让你飘到天上去。可要是哪天心情不好,也能让你连本带利全吐出来。
这为后来李牧被冤杀埋下了伏笔。
二、文臣武将内耗严重
前面说了,赵国时不时就发生点兵变,让赵王难以信任非赵姓武将,而更倚重文官集团。
每当武将们刷战功到了一定高度,就让文官们来打压制衡一下。
这个从“将相和”开头,廉颇蔺相如的冲突中,便可见一斑。
但细究起来,就是因为廉颇为首的武将隐隐有了尾大不掉的趋势,赵王重用蔺相如为相,就是为抢走廉颇的风头和权力。
长平之战时,赵王临时让赵括换下廉颇,可能也是看廉颇长期率重兵在外,担心其拥兵自重。
战后不久,廉颇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燕割五城请和。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假相国,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为制约廉颇,赵悼襄王转而重用文官,奸佞小人郭开由此上位。
赵悼襄王任命郭开为相国,加封为建信君。
赵王随后派乐乘接管廉颇兵权,廉颇大怒,驱逐乐乘,自己则投奔魏国。
郭开则在赵王想重新起用廉颇时使坏,称廉颇已老不中用,让廉颇痛失东山再起的机会。
持续打压下,廉颇终于被排挤走,赵国军队一时再找不到能人。
郭开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李牧抗秦之时。
将相和
三、受压制的边军
有人就不解了,不是还有李牧吗?李牧在代地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为什么不重用李牧呢?
前面提到,李牧的势力就是一部高度优化的战争机器。但问题是这部机器只听李牧的。李牧既可以让这部机器向外冲锋,也可以让其调转枪头打自己人。
这便是藩镇军阀的弊端:成为游离于朝廷之外的势力,如果放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影响皇权,甚至架空皇权。
所以赵王对其有限使用,防止出现朝廷打不过地方的情况。
李牧在代地立下颇多战功:重创匈奴;接连攻占燕国的武遂、方城等地;在胡卢河伏击燕国相国剧辛,歼敌两万余人。
但朝廷坚持白嫖,没有给他任何封赏。
藩镇军阀是把双刃剑
君臣博弈
李牧真正具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是从他南下勤王时开始的。
赵国前线遭遇到空前的危机。
公元前233年,秦将桓齮率军由上党往东,攻占了赵国的赤丽、宜安两城,向赵国邯郸挺进。秦王嬴政对这一仗寄予厚望,特意跑到黄河以南地区去督阵。
这仗要是打输了,估计赵王迁王位难保。可朝堂上这么多赵国将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没办法,赵王迁急令李牧南下。
一、甜蜜期:君王重赏,将士死战
不出意料,李牧赢得干净利落。
秦军征战多年,从未看到过如此勇猛的军队:将士们装备精良,战斗力爆表,个个悍不畏死。他们犹如北方的饿狼一般,冲击、撕裂、绞杀,让秦军在绝望中溃败。
宜安之战,李牧率不足20万赵军,歼灭了30万秦军。
桓齮仅率少数亲兵拼死突出重围。秦王震怒!
赵王先是惊讶,而后狂喜:没想到赵国还有如此精锐!有这样的王牌在手,寡人还担心什么?!
李牧,寡人要重重赏你!
这次,赵王出手豪横:将李牧封为武安君。
武安君,往上便是列侯,再往上就是王了。
这样就留下了隐患:赵王白嫖李牧多年,一出手便是如此重赏,那接下来还能怎么赏呢?
二、君臣生隙:赵王有功不赏,李牧另生异志
随着李牧功劳越来越多,赵王遭遇到两难困境:
封赏吧,这支李家军势力将更加壮大,到时候会尾大不掉,甚至反噬朝廷;
不封赏吧,李牧在代地好好的,奉命勤王损失巨大,现在钱粮跟不上,武器弹药跟不上,你让人家用爱发电吗?
赵王选择打压策略。
君臣关系由此出现裂痕。双方开始暗中较劲:
1、赵王用文官打压
公元前232年,嬴政再度发兵40万分两路进攻赵国。其中南路军从南面威胁赵国首都邯郸;北路军沿太行山进攻番吾要地。
李牧的精锐之师再度大显神威,经过一番长途奔袭,竟然接连击溃秦军的南北两路。强大的秦军,一时由攻势转为守势,嬴政被打蒙了,慌忙向群臣求助该怎么办。
要是赵武灵王在世,完全可以顺势搞个大转折,反攻秦国。
如此重大的胜利,赵王迁没有给李牧任何封赏。
后来李牧力胜秦国名将王翦,赵王迁的表现仅是:“将军战胜,王觞将军。”打了大胜仗,赵王迁请李牧喝一顿酒就打发了。
不仅不再给李牧封赏,
赵王迁还转而重用郭开、韩仓等小人
,试图再上演一出用文臣压制武将的戏码。
2、李牧暗中联络反对派
眼看朝廷开始卡脖子,李牧的压力大了。
长期被白嫖,就算李牧愿意,他手底下的兄弟们也不愿意啊。大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就是冲着钱和利益来的。现在什么好处都捞不到,那还卖哪门子命?
穷则生变,李牧开始带着他的兄弟们,寻找能够开出合理价格的老板。
他选择了公子嘉。
赵王迁的位子本是公子嘉的。赵王迁之母,一个下海 *** ,将赵悼襄王迷得神魂颠倒,以至于将嘉的太子之位转给了迁。
李牧曾极为反对换太子,显然他是公子嘉的支持者。
双方联系一直没断过,代地渐渐成为公子嘉的根据地。后来秦灭赵后,公子嘉直接逃到代地称王。
赵公子嘉帅其宗族百人奔代,赵之亡大夫共立赵嘉为代王。(《史记赵世家》)
这便是李牧给自己留的后路:万一被赵王迁逼到无路可走了,他便带兵回代地,拥立公子嘉为王。
武安君李牧
致命的催化剂
到了这里,赵王迁和李牧的君臣博弈并未白热化,双方仅是空有想法。
就算赵王迁想打压李牧,也可能会效仿排挤廉颇的先例,渐渐清空李牧的势力,但只要形势需要,还是会重新起用他。至于李牧在代地拥立公子嘉的想法,难度极大,很可能也会不了了之。
双方不至于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但在关键时刻,另一方的介入,让君臣矛盾激化。双方行为开始越过安全红线。
一、高层被秦渗透
秦国的渗透能力,相当强大。
在尉缭、李斯等几代专家的持续努力下,秦国的间谍策略初步成型,包括:谋士游说——重金收买精英——刺客重点打击——猛将统兵进攻。四个步骤各有侧重,相互结合,从而破坏山东六国的统治秩序,为秦军的军事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一个针对李牧的行动小组马上成立。主导人是春平君。他是赵国公族,曾在秦国做人质多年,后被秦国买通,成为赵奸。
春平君决定从赵国的内部矛盾切入。
李牧对外作战屡战屡胜,抢了其他人的风头,引发朝中实权派赵悼倡后、郭开、韩仓等人的不满。
干掉李牧,要从接近他的对手开始。春平君对赵悼倡后发起金钱和感情双重攻势,几轮下来就将赵悼倡后拿下。紧接着,又重金砸倒了郭开和韩仓。
于是“春平君 赵悼倡后 郭开”的倒李组合便成立了。
二、散布致命谣言
倒李就必须杀李,这样才能永绝后患。
倒李组合明确了目标:
不惜一切代价,整死李牧,搞垮边军。
怎么才能整死李牧呢?
春平君决定还是利用赵国赏罚制度不成熟的弊端。拼命煽风点火,让赵王迁和李牧之间势同水火。最后引爆矛盾,让赵王迁痛下杀手。
于是春平君开始了他的表演:
1、让赵王愤怒
郭开率先发难,向赵王迁谗言陷害李牧和司马尚谋反,准备与秦军里应外合攻灭赵国。他以心腹的身份提醒赵王迁要小心。
赵悼倡后充当二传手的角色,在赵王迁面前继续添油加醋地拼命诋毁李牧。她以母亲的身份督促赵王迁得想办法。
赵王开始下决心了。
2、让李牧恐慌
韩仓进入李牧的军营,散布赵王怀疑他的谣言。
他说李牧获胜后,赵王迁赐酒给李牧时,李牧在手上藏有匕首,是想伺机行刺赵王。
其实,那只是李牧用以固定受伤手臂的木板。
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战国策卷七秦五》)
这样一来,双方都绷紧了神经:
赵王迁误以为李牧随时想要谋反,并且有了杀心,想找机会行刺他。
李牧对赵王迁失去信任,陷入恐慌之中。心一乱,就容易出现更多的误操作,甚至让敌我双方都完全看不懂。
至此,双方再也没有沟通、谈判的可能。事情开始恶化。
负面情绪不断积蓄,直到最终爆发。
李牧处境艰难
最坏的结局
李牧和赵王迁之间矛盾的根源,本质就是如何平衡利益和风险的问题。
李牧趋近于利益,而赵王迁侧重安全。
如果双方沟通顺畅,完全可以达成双赢。即赵王迁对李牧军队进行适度收编或遣散,然后视李牧功绩给予适当封赏。李牧消除抵触情绪,全力配合行动。
赵王迁和李牧利益大致一致,且过去没什么大的过节,这种交易成功率应该是很高的。
可现在,简单问题被复杂化了。君臣两人势同水火,沟通渠道极不畅通。
导致出现这种问题,没别的原因,只能是第三方把水搅浑了。
这就不得不服气秦国的搅局能力:赵王君臣在一定程度上是被秦国人给耍了。
这导致出现了最坏的结局:双方取消交易,用强硬手段来解决问题。
赵王迁不再谈收编和遣散边军的问题,他要直接杀掉李牧,夺取边军的指挥权。
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派赵葱和颜聚替代李牧。
李牧当然不答应:我李牧为赵国出生入死,不仅没给我相应的封赏和认可。现在还要抢走我用毕生心血培养的精锐,这么做礼貌吗?
李牧之所以只是口头反抗,估计是天真地认为赵王迁顶多就像处理廉颇一样,将他雪藏了事。假如他知道赵王要杀帅夺军,他怎会不反?!
可没想到赵王迁在春平君和赵悼倡后的挑拨和欺骗下,破坏了老规矩。他挥下屠刀。
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将他斩杀,并撤了副将司马尚的官职。
边军的高层被一锅端。
这样赵王是不是就将边军抢到手了?
但赵王高估了自己的号召力,低估了边军的独立性。边军将士曾在朝廷卡脖子的过程中,吃不饱穿不暖,弹尽粮绝、缺医少药,现在他们死命效忠的老大李牧又被斩杀。他们的愤怒,怎会轻易平息?
是的,也许他们不会谋反,不会报复。但是他们可以躺平。可以无视甚至抗拒赵葱及颜聚的指挥。
只过了三个月,赵军防线便土崩瓦解。
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俘虏赵王迁及颜聚。
公元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一场本可控制协调的内部矛盾,在奸佞小人一番煽动下彻底失控,李牧用毕生心血构筑起的护国长城,一朝全都化为灰烬。
李牧之死
结语:李牧如何避免落入死局?
秦灭赵之战,一场牵动天下的“危机交响曲”。
李牧本有可能逆转天下大势。
之前秦昭王遭遇邯郸之战的惨败。秦国不得不闭关防守了二十多年。
嬴政时,如果王翦失利,将导致秦国遭遇伐赵三连败,损失巨大的秦军将转攻为守,短时间内再难以恢复元气。到那时,秦国的运气可能就不会那么好了:
嬴政死于公元前210年,也就是19年后。
如果胡亥继位,秦国估计自身难保,更别提统一六国了。
那么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将就此止步。
李牧怎么才能争取到这种完美结局呢?其实只要他足够谦虚谨慎,头脑足够清醒,逆袭并非不可能。
如果能穿越到战国末期,真的很想告诉他,可以借鉴两个人的做法:王翦和曾国藩。
王翦父子灭了五国,这份功劳不仅盖了主,在历史上都罕见。可他们父子都能得以封侯,并且最后还全身而退。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表现出什么太大的野心。比如王翦就明确表示,自己对功名没啥兴趣,只要嬴政多赏他些良田美宅就好。此外王翦还懂得让机会给李信等年轻人,避免自己一家独大,成为被集火目标。灭六国之后,王翦又带领族人集体隐退,从此不问江湖事。
而曾国藩则在镇压太平天国之后,主动裁撤十万湘军,消除朝廷对其戒心,并成功上岸获取封赏。同时曾国藩还注意分散权力,成功举荐三十多名部下官至总督巡抚,这样既不会因个人权力过度膨胀引来祸患,同时也建立了广泛的利益联盟,确保了自身日后的平安发展。
若借鉴二人的做法,李牧或许能够避免最坏结局,维持住秦赵之间的微妙平衡,为自己、赵国乃至天下赢得一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