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深山发现20万明朝遗民,低调隐居600年,只因朱元璋一个命令
秦朝时期, 秦始皇便派遣军民五十万南征百越,也就是中国现在的江南和岭南等地区,并让这些军民就地生活,繁衍,最终保证了岭南地区的向心力。
贵州安顺,便是明太祖朱元璋效仿秦始皇的手笔,当地20万居民,竟然相当好地保留了明朝的生活习惯,令人惊讶不已。
01 大山深处,竟有奇遇
来到贵州安顺古城,人们一定会为安顺的建筑风格感到新奇。
安顺的建筑风格,既不和贵州大部分地区相同,也不同于云贵川少数民族所热衷的吊脚楼,而是类似于一个堡垒,仿佛随时准备抵御外来入侵。
再将目光转向城外的农田,则更是让人惊讶。只见在农田里劳作的农民,穿着典型的“布衣短打”,和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劳动人民的衣着无异。
这和贵州当地其他地区穿衣风格也大不相同,贵州少数民族在下农田时,会穿上当地民族特色的“宽袍窄袖”,这也成了贵州独特的民俗之一。
但安顺的风格却与贵州大多数地区的风格格格不入。
进入城中,则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原来,西南地区当地少数民族聚居,各种民俗服饰十分有特点,当地人在结婚等重大日子时会穿上当地的民族服饰。
但安顺的民族服饰,竟然和河南地区差不多,穿着民俗服饰表演的演员,在游客们看来,就像是在看当地的扭秧歌似的,令人感慨万分:“我这是出来旅游了?还是回家了?”
类似的场景,在安顺层出不穷,游客们甚至以为自己回到了家乡。
有些江南地区的游客,甚至会有一种“回家了”的错觉,因为整个安顺城内, 有着不少白墙灰砖的“徽派建筑”,这些民居依水而建,在少数民族遍地的贵州,真有种别样的风采。
面对中原地区游客的不解,当地的导游往往会笑而不语,只带他们领略身处贵州大山的中原风情,带他们走过安顺的古迹,领略当地百姓的热情,最后再将安顺这座城的来历一一道来。
02 战略要地,太祖重视
安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这里,属于长江水系的乌江,与处于珠江水系的北盘江被分隔开来。
云贵川地区,在古代被称为“南中”,此地因为山高水远,路途险峻,导致和中原地区的交流较少,从而发展水平较低。
因此,水路便显得极为重要,所以安顺的重要性也水涨船高。从安顺出发,可以沿着北盘江一路到达岭南地区,也可以沿着乌江,来到长江流域。
所以说,只要控制住了安顺,就相当于间接控制住西南地区对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的交通。
因此,早在汉武帝时期,中原王朝就在此设置了据点,原因无他,安顺的战略意义实在重大。
控制住此地,就能防止西南地区反叛,又可以防止西南地区进攻中原,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在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也发现了安顺的重要性。
朱元璋称帝后,派遣大将徐达北伐,一路收复了北方、西北等多处土地,一直打到现今新疆的哈密地区,将元朝势力分割成两半,一半地处北方茫茫草原,另一半则是我国的西南地区。
为了平定云南地区的元朝残余势力,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办法。自古以来,想要进入云南,大多要途经四川地区。
但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决定大部队从贵州一路南下云南,到时候,云南的元朝势力一定会以为自己从四川出发,随后来个声东击西。
为了清除云南的元朝势力,朱元璋一举征发二十四万大军,并且配备了无数的粮草辎重,开始了征服云南的旅途。
好在元朝主将傅有德十分善战,并且懂得怀柔策略,没有造成太大伤亡, 便一举平定云南。
云南平定后,更大的难题摆在朱元璋面前:可以用士兵,刀剑,战马征服一片土地,但显然,不能用同样的 *** 统治一片土地。很快,朱元璋给出了 *** :移民。
03 明朝移民,镇守贵州
朱元璋想到:西南地区,交通不便,仅仅在此地设置官员治理,显然不能保证当地的稳定,于是便派遣士兵、又将一大批百姓移民到西南地区,才能保证西南地区的安定。
对云南,朱元璋将当时的南直隶百姓移民过去,又让自己的义子沐英镇守云南。
对贵州,朱元璋的办法也是移民,在他看来,贵州山地极多,显然不是可以让百姓大规模繁衍的地方,因此派遣军民镇守交通要道是最明智的行为。
于是,在整个洪武年间,朱元璋整整向贵州移民了四十万军民,其中安顺就占了二十万。
在安顺,朱元璋派遣的军队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占总人数的三成。这部分军队驻守安顺。另一部分军队,则被分散开来,和移民来的百姓共同居住。
平时,这些军民就在安顺附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修建堡垒。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这些在农田里劳作的人们就能一举变成军人,手缩进堡垒,抵御敌人的进攻。
因此,安顺当地有一部分的古建筑被设计成堡垒的外形,和贵州其他地方的建筑完全不同。
因为肩负着使命,安顺百姓们的祖先远离故土,来到了距离故乡千里之外的贵州,在当地开荒拓土,担任着守卫国家,抵御侵略的职责。
明朝灭亡后,这些移民的后人不愿意被清朝统治,于是二十万移民后人选择藏身于贵州的大山之中,继续自己的使命。
虽然在几百年后,国家已经不需要他们继续自己使命,但我们仍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种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