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座无名“皇帝墓”,村民守墓千年,到2008年才知晓墓主身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分享,又给予了我更大的支持,非常感谢!
在浙江苍南县一个不起眼的村庄里,有一个传说祖祖辈辈相传:
村头的土包实际上是一座皇帝墓,这里的村民都是皇帝的守墓人!
可是,中国古代的皇帝墓一般都会修建在国都附近,方便祭祀,从没听说哪个朝代曾经在苍南县建都。
可是,高大的封土堆,气派的青石砖,都意味着这座大墓的不同凡响,也意味着大墓主人的尊贵地位。
可真问起村民墓主人是谁?大家也都不清楚。
这一谜团终于随着2008年的一次考古调查揭开了:这正是五代十国的吴越国国王钱俶的王陵。
那么,钱俶究竟是何许人也?
谨小慎微的小国之主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李煜此人也因为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而名留青史,受人们所熟知。
他也因为这些倾诉亡国哀怨的千古名篇,而让人们对五代十国到亡国诸君有了了解。
事实上,宋朝对待亡国之君的待遇大概是更优厚的了,尽管也有好几位亡国之君如李煜那般死的不明不白,但其子孙几乎都被追封和厚葬安享荣华富贵。
与李煜的悲惨际遇有很大差别的,大概就是吴越的国君钱俶了。
相比较李煜,钱俶更加识时务和知天命,尽管出于形势所迫,但他也在历史统一大势面前为自己谋了一条活路。
唐末天下大乱,钱俶的祖父钱镠利用镇压黄巢的有利时机占据吴越,在中原王朝尚且自顾不暇之时,钱镠得以在江南偏安,割据自保。
与现在我国的国土相比,吴越的面积实在是太狭小了,只占有今天的浙江省、上海市和江苏苏州,虽然后期版图又进行扩展,占据了福建北部地区,与后周隔江相望。
但无论是与后周还是宋,都根本没有对抗的可能性。
所以,吴越的原则就是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始终服从中原王朝的领导。
在后汉时,钱俶被封为东南面兵马都元帅和吴越国王;在后周时,又被授予天下兵马都元帅;到了宋赵,被赵匡胤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钱俶深深的知道自己和吴越国几斤几两,所以他名义上不敢僭越,行动上也积极拥护中原王朝。
比方说,后周显德年间,周世宗亲征淮南,就曾经命令他出兵配合,接到周世宗的命令,他也丝毫不敢怠慢,在征淮南之役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赵匡胤代周后,钱俶更加小心谨慎,不仅在每年上供的数额上增加,还将自己的儿子派到宋都亲自进宫。
但统一是大势所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赵匡胤的这句历史名言,充分表达了他统一天下的决心。
虽然南越国土面积小,且始终唯唯诺诺,但国无二君,赵匡胤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割据政权的存在。
开宝七年,宋军浩浩荡荡往南唐而去,赵匡胤专门派出了使者到吴越,封钱俶为升州东面招抚制置使,还赐给他战马和旌旗,并派出1000禁军到钱俶前处的部队作为先锋。
在这期间,钱俶曾经收到李煜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向钱俶分析了南唐国破对于吴越的影响。
特别是李煜的那句“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更是振聋发聩。
但钱俶岂能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南唐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可是,在历史大势面前,钱俶一个小邦之主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钱俶没有给李煜答复,而是将此信交给了北宋朝廷,以示忠贞。
紧接着,他又不顾吴越国内大臣的劝阻,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攻打南唐,一直打到江宁。
事实上,吴越的兵力微乎其微,赵匡胤也并不在乎吴越的这点兵力,他行此举,无非就是要考验钱俶的服从程度,并趁机控制吴越军队,降低统一成本。
在强大的宋军面前,开宝八年冬,江宁城破,李煜率领众宫人和众大臣走出宫门乞降。
按照传统,亡国之君,需要 *** 上衣,反绑双手,将本国印绶挂在脖子上,跪地请将。
但赵匡胤却并没有太为难他,只是让他身着白衣纱帽在宫城下听候处理,接着又免了他的罪,并封他为侯爵。
南唐国破后,赵匡胤也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这位吴越国君了。
这时候,赵匡胤又发出了一道命令,请钱俶携妻子和儿子入朝觐见,赵匡胤还保证,自己只是想与他见一面,保证让他及时返回。
其实在这种情势下,就算赵匡胤让钱俶永远留在宋朝国都,他也是没有办法的。
钱俶只好带着妻子孙氏、儿子钱惟濬向宋都赶去,面对他未知的命运。
纳土称臣以求活命
钱俶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开封,入住赵匡胤早在数年前就为他准备好的礼贤宅。
在攻打南唐之前,赵匡胤就对吴越的进奉使说,我在城南建了一座离宫,专门等着李煜和你的主人,谁先来朝,就赐给谁。
李煜不主动请降,失去了入住礼贤宅的资格,可是,这些割据一方的君主,谁又想入住李贤宅呢?
为了能够平安回到吴越,钱俶带了许多财宝,当赵匡胤在崇德殿接见他时,钱俶将这些财宝和物资如数进贡,充分显示自己的诚意。
不知赵匡胤是真的被钱俶的诚意所打动,还是有其他的目的,赵匡胤特赐钱俶可以佩剑上殿朝见的特权,也可以称他吴越国王,而不必使用名字。
甚至在一次举行家宴时,当时只有赵匡胤的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光美在座,赵匡胤竟然让钱俶与自己的两个弟弟行兄弟之礼。
但钱俶却始终谨小慎微,立刻起身伏地叩头,大哭推辞。
终于,这一段惊险的朝见之旅结束了,赵匡胤按照事前所承诺的那样将钱俶放了回去。
待到分别时,钱俶说,自己愿意每三年来朝见一次,但赵匡胤却说,路途遥远,还是等他下诏时再来吧!
不要以为赵匡胤被钱俶感动了,其实,赵匡胤行此举却别有用途。
因为当时在吴越国的南边,还有另外一个割据政权,天下已定,赵匡胤不愿再起兵劳师动众,如果能够和平解决,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赵匡胤是想通过钱俶的事情,打造一个自己守信用优待亡国君主的形象,从而对吴越之南的陈洪进政权进行招安。
只不过赵匡胤还没有进行他的统一大业时,就毫无预兆的去世了,由他的弟弟赵光义接手了皇帝位置。
于是在太平兴国三年,钱俶和陈洪进被要求一起入朝,这一次,钱俶带来了大量财宝,可令他没想到的是,陈洪进带来的财宝更多,并向朝廷献出了自己的领地。
这可把钱俶吓坏了,他不仅赶快要求撤封他的吴越国王和天下兵马大元帅,还要把自己的军队交给朝廷。
可宋太宗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他留在开封,不得回国。
钱俶没有办法不得不做出了最后的抉择:将吴越国所辖的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全部献出。
过了不久,一支1000多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将吴越国内的所有皇族和大臣运往开封。
自此,吴越国亡,五代乱世以来到南方割据政权全部被消灭。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而钱俶在每次抉择时的表现,都使得他入宋之后得到了相对好的处境,他也是所有亡国之君中唯一被封为王爵,安稳到死的。
后来,钱氏子孙袭承了他的王爵,世代显贵,成为皇城内的大族。
今晚吴越是一个割据政权,但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吴越故地一直未受到战乱的破坏。
从唐末以来,其经济开发也一直在继续,尤其是苏南和浙北,更是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些谚语,基本都是从宋朝出现的。
足可以证明,当时吴越旧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而钱俶和他的祖辈在这里建立政权,保吴越人民一方平安,成为乱世之中难得的乐土。
后来,赵宋要统一天下,钱俶深知自己不能与之相抗,就转而纳贡称臣,也使得吴越人民免于战乱。
从这方面来看,我们不得不肯定钱俶对吴越做出的贡献。
无名皇帝的气派大墓
时间回到21世纪,那么,位于浙江苍南县村庄里的这座大墓,究竟是不是钱俶的?
根据《宋史》记载,吴越国破后,钱俶一直在宋都享了十年荣华富贵,活到了60岁,也葬在了洛阳。
我们合理推断,当时钱俶尽管已经封侯,但所有的家人和臣子都被强制性的迁移到宋都,吴越旧地他的势力也被连根拔起。
同时,他日常的一言一行也不可能不受到宋庭的监视。
这样一位无权无势的亡国之君死后,按理说不太可能逃过朝廷的眼线和监视,千里迢迢将尸体运回浙江。
但2008年,这个谜团终于在专家们的研究中得到了解答。
首先,苍南县有古墓的消息在媒体的宣传下,迅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很快,为了保护历史遗迹和探寻历史真相,几名历史学专家组成了一支专业队伍专程来到苍南县考察。
他们先是对这座大墓进行了走访和野外调查,通过观看陵墓的形制和取材,可以大致确定,这是典型的带有吴越特色的唐宋墓,也就是说,时间线上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专家们又想到了对大墓进行保护性发掘,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这样,通过发掘古墓来确定墓主身份的路走不通了,专家们又开始遍查古籍,希望从历史记载中找到答案。
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历史专家们终于在《平阳县志》中找到了只言片语:“钱王墓在归仁乡松山。”
这句话与《宋史》里记载的葬在洛阳就有了矛盾。
经过史地分析,《平阳县志》中所说的归仁乡,就是现代的苍南县境内,根据此书的成书时间,以及上下文联系,大致可以推断,钱王就是钱俶。
同时,在其他史料中关于钱俶生平的记载,曾经写过。
钱俶生前曾经在浙江地区修筑过自己的陵寝,古代帝王都有生前修筑陵寝的传统,当然,钱俶也不例外。
为了营建自己的墓穴,钱俶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江南地区富庶,修建陵墓的取材几乎都是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从其他地方运来的,耗费几年时间终于完工。
如果钱俶真的葬在了苍南县,那么洛阳的钱俶墓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钱俶被迫留在宋都,一直到60岁去世。
或许是赵光义怜惜他的忠心耿耿,特恩其后人可以遵从钱俶遗愿,将遗体运回吴越,安葬在故土已经修好的陵墓中,使其魂归故里。
此事与正史记载有所出入,可以推断,当时此事必然是秘密进行的,钱俶后人也不敢太过张扬,只好秘密留下一支后人在此为故王守墓。
这些人不敢张扬墓主人的身份,一朝又一朝,一代人又一代人,慢慢的,守墓人也忘了墓主人的身份,只记得这里曾是一位“皇帝”。
结语
到这里,这座又著名又无名的皇帝墓真相总算大白了,其墓主人身份也算明了了。
当然,这段曾经隐匿于历史长河中的故事也被展开在世人面前了。
严格来说,钱俶自投降的那一刻已经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皇帝了,他只是大宋朝廷下的一个异姓王,是一名臣子。
可在钱氏后人的心中,或许仍旧将这位祖先当做皇帝。
其实这也有情可原,吴越国能够免除战乱,能够在乱世中成为一方乐土,离不开钱氏三代皇帝的励精图治。
而钱氏一族能够得以保全并世代繁荣,吴越国内能够完成政权的和平更替,也离不开末代国王钱俶的虚与委蛇。
吴越是五代十国时期各举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也是乱世十几个政权中最稳定的一个。
尽管面对赵宋的铁腕,钱俶的归降有一些无奈和迫不得已,但总归是顺应历史大势,保全了吴越近百年的经济发展成果,也算是“有德于斯民甚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