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百年东吴(十四)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司徒并非徒有虚名,他曾是小霸王孙策的重要对手之一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0-07)700

吴郡基本平定后,最后一个目标就是会稽郡了。这里的局势和吴郡相比没有那么复杂,这里只有会稽太守王朗。

不用怀疑,就是《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得坠马身亡的王司徒。

不过这位王朗却并不是小说中那个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士,事实上他颇有才干,而且军事素质也不弱,一度和孙策打得有来有回。

王朗是受陶谦举荐,朝廷任命来到会稽做太守的,起先他确实势单力孤,不过他得到了一个人的支持,那就是孙家的死对头周昕。

当时周昂和周㬂已经被吴郡太守许贡所杀,周昕是周氏三兄弟中仅剩的一个了。孙策对江东的野心不是秘密,而周家和孙家打了好几年,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他必须早做准备。

为此,周昕一回到老家会稽,就迅速和太守王朗走到了一起。

周昕是会稽郡的地头蛇,王朗能够与他合作,势必事半功倍。

会稽郡本来就是江东大郡,按华歆的说法,会稽的综合实力是要强过豫章的,或许这就是刘繇最初选择会稽的原因,他认为王朗可以抵挡孙策的兵锋,只不过许劭劝阻了他。

翻曰:豫章资粮多少?器仗精否?士民勇果孰与鄙郡?又曰:不如也。(三国志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不过刘繇不能去会稽是怕跑不掉,他有其他选择,但是王朗身为太守,又是受朝廷任命牵制袁术的,他肯定不能弃官逃跑,更何况他认为凭借会稽郡的雄厚实力,也不见得就不能和孙策掰掰手腕。

于是王朗拒绝了手下功曹虞翻出逃的建议,而是为接下来的战斗做着积极的准备。

王朗的军事部署比较主动,他没有死守会稽郡治山阴,而是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把防线北移到会稽和吴郡交界处的浙江(今钱塘江)。

在浙江南岸有一座要塞名叫固陵(今杭州滨江区西兴古镇),是当年范蠡所筑,王朗希望凭此将孙策大军挡在会稽境外。

浙江東经固陵城北。昔范蠡築城於浙江之滨,言可以固守,谓之固陵。(水经注)

王朗这个部署可以说非常具有前瞻性,因为孙策一方也早就在为南下会稽布局了。当年孙坚外出征战,他的弟弟孙静留守故乡,在这期间,孙静聚集起五六百人的队伍,都是孙家亲属以及乡里乡亲,他们早就等着孙家军杀回故乡了。

这次孙策来取江东,提前派人通知孙静,两方人马很快集中在钱塘。

可以说,如果不是王朗动作够快,孙策可以立即渡过浙江南下,那样失去天险的王朗就确实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王朗在固陵的防守确实给孙策制造了很 *** 烦,他渡江强攻,几次都没有得手。

汉朝时杭州一带海岸线远比今天靠西,因此固陵几乎扼守着南下的唯一路径。

眼看战局陷入僵持之际,孙静提出一个建议,他常年在吴郡和会稽郡一带活动,对周边的地理情况非常熟悉。

他认为:王朗据险固守,短时间难以攻破,而浙江上游数十里有一处查渎,从那里渡江南下,可以出其不意,到时让他为先锋,必获全胜。

查渎在今杭州萧山区西南不远处,距离王朗驻军的固陵并不太远,如果明目张胆地进行军队调动,肯定瞒不过对面的王朗军。

为了掩人耳目,孙策心生一计,于是假意下令说:“近日来雨水浑,许多饮用了污水的士卒开始腹痛,应该赶快准备几百个瓦缸将水沉淀至清澈。”

他这样大张旗鼓地散布消息,就是为了迷惑王朗军,让他们觉得对方军中发生疫病,从而放松警惕。

到了傍晚,孙策又下令点起大量篝火,造成全军主力仍在大营中的假象。

王朗果然中计,丝毫没有防备。

这一计是模仿当年韩信偷渡阳夏,奇袭安邑一战。后来徐晃偷渡蒲坂津,司马懿偷渡辽水,其战术核心思想都与此大同小异。

夜半时分,孙静领着先锋人马偷偷前往查渎,顺利渡过浙江,袭击了高迁屯。

高迁屯位于今杭州市萧山区东北不远处,拿下这里,就可以阻断王郎军撤往大本营山阴的归路。

王朗闻讯大惊,令周昕迎战,在这最后一战中,周昕被当场斩杀,至此周氏三兄弟先后死亡,会稽周氏也一蹶不振。

此战大败王朗过后,会稽郡北部核心地区尽数为孙策所有,王朗走投无路,只好出海逃跑。虞翻劝他逃往广陵,其目的是方便逃往中原。

不过王朗看到一个著名方术士王方平在记录中写了一句话“疾来邀我,南岳相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得而知,但王朗却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坚信一定要往南走。虞翻没办法,只好陪他去了会稽郡南部的东冶(今福州市一带)。

可能王朗是被打怕了,到了东冶以后,他还不放心,想继续往南走,到交州去。

看他这么执着,虞翻终于忍不住劝道:“你找了半天南岳,南岳在荆州又不在交州,去那干什么呢?”王朗这才打消这个念头。

一开始东冶长商升不愿接纳王朗,或许是因为惧怕孙策吧,结果虞翻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说他开了城,大概是用唇亡齿寒一类的理由,虞翻作为说客的本事可见一斑。

然而孙策的打击也即将到来,他先派永宁长韩晏向东冶发起进攻,韩晏不是对手,很快被击败。为了尽快结束会稽郡的战事,孙策又想起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贺齐,孙策刚来会稽郡的时候,就将其举为孝廉,而看中的就是他的军事能力。

当初贺齐平定山岳贼寇,在郡内声名鹊起,于是孙策令他继续攻打东冶。结果商升一听贺齐的名字就吓住了,立刻打算开城请降。

不过当时东治城内也不是铁板一块,张雅、詹强二将杀死商升,之后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强自称会稽太守,继续对抗贺齐。

会稽太守本是王朗,不过现在他既然成了丧家之犬,也就没人把他当回事了,詹强已经明目张胆自称太守了,王朗觉得再呆下去也没有意义了,跑又跑不掉,于是干脆出城去见孙策了。孙策一番斥责后也没有过多为难他。

再说东冶的战事,当时贺齐兵少,硬碰硬不是叛军对手,结果贺齐用计让张雅与他的女婿起了冲突,随后趁势将其击溃,詹强等人闻风丧胆,也率众投降了。

这一战大获全胜,但是在孙策的传记中,却出现了他屠城的记录。

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之一)

这一纪录仅出现在孙策传记中,王朗、贺齐的传记则没有出现,而资治通鉴干脆把屠城的字眼省去了。

虞翻追隨营护朗,浮海至东冶,策追击,大破之,朗乃诣策降。(资治通鉴汉纪第五十四)

那么屠城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发生呢?我认为应该是没有的。理由有二。

之一,孙策赦免了王朗,而东冶也是主动请降的,完全没必要再进行屠城。

第二,按照贺齐传记的记录,孙策本人似乎就没参加东治之战,仅靠贺齐一个人就把问题解决了。

事实上,“屠”这个字并不只有杀一个意思,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屠,刳也”,也就是破开、剖开之意。

在某些语境下,“屠”和“破”的意思是相同的,并不是屠杀的意思。

闻沛公已屠咸阳,羽大怒,使当阳君击关。(汉书项籍列传)

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是没有在咸阳屠城的,这里应该就是破的意思,而孙策亦是如此。司马光没有采信这一点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至此,会稽郡境内的战事已经宣告结束。除了情况比较复杂的豫章郡以外,丹阳郡、吴郡和会稽郡基本已经为孙策所有。

在狭义江东的概念下,是不包括豫章郡的,因此可以说此时孙策距离将江东收入囊中已经只差临门一脚了。

目前三郡中所剩的抵抗力量大概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太史慈为首的刘繇残余势力,他盘踞在丹阳郡西部泾县一带,自称丹阳太守;另一部分就是严白虎等地方豪强。

孙策先拿太史慈开刀,他亲征泾县,将太史慈生擒并收服,随手又在陵阳消灭了老对手祖郎,至此丹阳郡彻底平定。

接下来就是吴郡各路豪强了,在连番打击下,乌程县的邹他和由拳县的王晟分别被剿灭。这让严白虎惊惧不安,于是派弟弟严舆前去求和。

结果严舆这个军中有名的猛将被孙策所杀,严白虎军中丧胆,最后全军溃败,严白虎则投奔故友许昭。

程普提议继续进攻许昭,但孙策表示说许昭之前帮过旧主盛宪,这次又是帮老朋友,是丈夫所为,就不为难他了,想必他是觉得严白虎已经失去威胁了吧。

不过严白虎此后虽然确实消失在历史中,再无什么作为,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影响力就不在了,孙策终归还是为这次大意付出了些许代价,这是后话。

其实孙策渡江以来势如破竹,连刘繇和王朗这样的刺史太守们都不堪一击,何况是这些地方豪强,他们有什么底气跟孙策对抗呢?

原来他们的抵抗并不是个人行为,因为他们背后是有支持者的,初步平定江东后,孙策又遇到了新的麻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0/531637.html

“百年东吴(十四)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司徒并非徒有虚名,他曾是小霸王孙策的重要对手之一” 的相关文章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赤壁之战被后世屡屡提及,几乎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五年(200年),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打响。曹操击败袁绍,统一了中国北方。时隔8年,曹操闻知病危中的荆州牧刘表想托孤于刘备以保荆州。遂亲率二十万...

刘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何种作为?

刘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何种作为?

刘章是齐王刘肥的儿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刘章后因诛诸吕定天下之功,被封为城阳王,城阳王国治所在山东省莒县,笔者正好是莒县人,有机会瞻仰城阳王刘章的相关历史遗迹,感受浩然长存的英雄气概,以成此文。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高后燕...

秦宗权是什么人?黄巢死后他是什么结局?

秦宗权是什么人?黄巢死后他是什么结局?

秦宗权,唐末蔡州节度使,被称为乱世魔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光启元年(885年),黄巢败亡后不到一年,其旧部秦宗权就在蔡州称帝,公然对抗大唐。秦宗权论实力与谋略远不如黄巢,而黄巢都被唐军打得兵败自杀。为何秦宗权能在黄巢死后迅速席卷整个中原,打得唐军畏惧,还公然称帝呢一,占据蔡州...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张昭,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辅佐孙策、孙权安定江东。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吴重臣张昭,虽然被戏称为“带投大哥”,“内事不决问张昭”也成了讽刺的话。但其实真实历史上,张昭是德高望重的忠正之臣,在吴国的地位声望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直臣,他多次劝谏孙权,两人相爱相杀发生了很多趣...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对夷陵之战中,刘备昏招频出,随军的马良为何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在《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的渲染下,当时发生的故事和历史事件都为大家所熟知。而且人们往往都是以刘备的季汉(蜀国)视角来审视这一历史时期的,每当季汉集团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痛不已。...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什么意思,直到17年后才知晓,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当年作为朱元璋麾下最主要的谋士因为其神机妙算经常被人比作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因此刘伯温的形象在很多时候都说被神话的。然而对...

郤正: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曾为刘禅撰写投降书

郤正: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曾为刘禅撰写投降书

郤正(?-278年),本名郤纂,字令先,司州河南郡偃师县人,三国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好学,广读古籍。弱冠即善写文章,为蜀汉朝廷征为秘书吏,官至秘书令。公元263年(景耀六年),曹魏攻伐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郤正为之撰写投降书。后随刘禅...

历史上三刘出京讲的是什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三刘出京讲的是什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东汉末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刘出京指的是东汉末年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年号)至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汉献帝年号)时,三位汉室宗亲被任命为南方三个州的州牧或刺史。分别是益州牧刘焉,荆州刺史刘表(后升荆州牧),扬州刺史刘繇(后升扬州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