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91岁老太太病逝,临终前说出:我就是敌人一直在找的军火大盗
1995年91岁的高崇德老人,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儿女唤到床边:“我就是敌人追寻多年的军火大盗。”,随后便撒手人寰。
这句话就如一枚重磅炸弹,一瞬间将她的儿女们炸开了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为什么说自己是军火大盗?
革命奇女子
高崇德,1904年出生在辽宁锦州黑山县的一户普通人家,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孩子一样,她的童年十分艰苦。
在她八岁那年,她的父亲不幸染病离世,抚养她和弟弟的担子全部落在她母亲一个人身上。
孤儿寡母在那个年代想要生存下去,可谓是十分艰难。为了保护弟弟不受欺负,高崇德的性格也越来越像男孩子。
在别的女孩子学习诗书女红时,她正深深地沉迷在武侠小说中无法自拔,她常常幻想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女侠,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
1928年,日本关东军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这件事成功将东北人民的抗日热情推向顶峰。
为了给父亲报仇,张学良带领关东军驻守在东北地区,随时准备和日本关东军作战。
得到消息后的高崇德,立马找到东北军的队伍,请求成为东北军的一员。看到一名弱女子也要参军,士兵们好像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样,纷纷嘲笑高崇德。
一心报国的高崇德并不理会士兵的嘲笑,坚持自己的理想,希望给自己一个机会,来实现自己抱负。
就这样,高崇德顺利进入部队,虽然只是负责后勤工作,不能上场杀敌,但高崇德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这位特殊的年轻姑娘,引起了团长吕正操的注意,他有意无意的观察,激起了高崇德对他的好奇心。
一来二去,两个人都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很快就捅破了窗户纸,在整个连队的见证下喜结连理。
婚后,吕正操每日都会去靶场练习枪法,高崇德经常陪在他左右,看着丈夫拿枪时英俊挺拔的身姿。
高崇德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想法:想让吕正操教自己用枪。一开始吕正操拒绝了高崇德的请求,因为当时那个年代,没有女人拿枪上阵,他不希望高崇德当这个“出头鸟”。
耐不住高崇德的软磨硬泡,吕正操最终还是答应了高崇德的要求。心愿终于得到满足的高崇德,训练时十分的认真刻苦。
她将对面的靶子想象成战场上的敌人,对待这些“敌人”她开枪快准狠,就连开枪产生的后坐力,对她几乎都构不成什么影响。
随着日复一日的训练,她的枪法愈发成熟,只要是见过她打枪的战士,没有一个不拍手叫好的。
再提起高崇德这个名字,连队的战士都亲切地称她为“团长身边的女神 *** ”。
投身抗日活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崇德刻苦训练出的一身本领很快就派上了用场。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地区开始沦陷,为响应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张学良下令采取“不抵抗策略”。
*** 的不作为,让夫妻二人义愤填膺,一番商议后,两个人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抗日的征程。
夫妻二人夫唱妇随,配合默契,吕正操带兵打仗,高崇德则在民众中参加抗日运动,她“团长夫人”的身份,给她带来了众多的追随者。
两口子的抗日工作干的热火朝天。
直到有一天,一位自称“王先生”的男人登门,给二人的救国道路再添一抹红色。
原来这位“王先生”是当地的 *** 地下工作人员,在高崇德刚开始加入抗日运动时,他就留意起了这名奇女子。
在“王先生”的整个观察期间,高崇德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抗日决心和爱国情怀。最后经过组织研究决定,“王先生”负责高崇德的发展工作。
得知自己的行为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表扬,高崇德自然是热血澎湃,在“王先生”的带领下,她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
就当大家以为一切顺利,日子逐渐向好时,变故发生了。高崇德被 *** 军队逮捕,关进了大牢。
原来,“七七事变”之后, *** 就已经下发了撤退指令,对此一心救国的吕正操充耳不闻,依旧坚守在抗日前线。
如今,高崇德抗日行动又愈发激烈,夫妻二人的行为引起了 *** 内部的强烈不满,于是便以“疑似通敌”的罪名,将吕正操的家人全部押进大牢。
在监狱中,面对 *** 讯问,高崇德没有透露一丝有用的信息,这让本就不满的 *** 大发雷霆,高崇德因此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最终在吕正操上级的暗中操作下,高崇德得以从 *** 的魔爪中成功逃脱。监狱中非人的遭遇,让高崇德更加坚定了,坚决维护 *** 主义的决心。
面对 *** 的不作为,高崇德义愤填膺,她高喊出:“妇女尚不怕死,汝等焉能贪生卖国”的口号,更加卖力的组织抗日活动。
写标语,撒传单,公开演讲,组织 *** 等,她事事都冲在最前面,这些表现都一一被 *** 看在眼里。
眼看时机已经成熟,“王先生”将高崇德引荐给了当时陕甘宁地区的 *** 主席——林伯渠。
“军火大盗”现世
一番客套后,林伯渠向高崇德表明了来意:希望高崇德能利用身份之便,帮 *** 弄一些军火弹药。
听完林伯渠的请求,高崇德有些不知所措,她怕自己无法完成任务,辜负了党的期望。看着林伯渠真挚的眼神,高崇德咬牙答应了下来。
答应的轻巧,做起来难呀。为了完成党派发的任务,高崇德一连几天魂不守舍,不断在心中寻找办法。
最终,她直接将目光锁定在 *** 的军火库上,准备来一招“灯下黑”。
为了能将军火顺利运出,她先用大洋打点了看守的守卫,又借军官太太的身份略施压力,才得以运出一小批军火。
可这些军火对于八路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她必须想办法尽快弄到更多的军火弹药。为了能名正言顺的不断获取军火,她只好另辟蹊径。
经过一番周折,她认识了当时 *** 之一军区总司令官程潜,并成功说服程潜给了吕正操的601军团一个“之一战区独立游击队”的番号。
她也被任命为留守处的处长,有了正式的番号和合理的身份,这下再也不用为军火问题发愁了。
可接下来一个人的出现,使她的工作又增加了难度,这个人就是刘伯承。
原来,我军在当时的一场战争中,缴获了敌军的一些山炮,但尴尬的是,我军并没有炮弹,刘伯承只好向高崇德寻求帮助,另外希望高崇德还能提供一些迫击炮和子弹。
子弹好说,可迫击炮是重型军火,不管是调动还是运送都面临着极大地困难,但高崇德依旧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为了安全的将迫击炮运到,高崇德只能带着几个人,将这些迫击炮背到我军的根据地,遥远的路途磨破了她无数双鞋子。
就这样,高崇德源源不断的,为我党军队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军火炮弹,为我军后续的作战提供了夯实的物资基础。
她也成了 *** 内部名副其实的“军火大盗”。
“军火大盗”销声匿迹
纸终究包不住火, *** 很快发现了军火丢失的事情,并将目光锁定在了高崇德的身上,并下令将她秘密处决。
1940年,几名 *** 士兵准备将高崇德秘密杀害。一番火拼后,在警卫的掩护下,高崇德得以安全离开。
随后,重伤昏迷的高崇德被我党同志救起,紧急送往医院治疗。自此这位“军火大盗”彻底销声匿迹。
直到1995年,高崇德在沈阳养老院离世,这个秘密才重见天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像高崇德同志一样的革命战士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他们的伟大值得我们歌颂,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