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尴尬的中国三棱刺刀神话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1-05)670

互联网上有个经久不衰的军事怪谈,就是说中国步枪上长期装备的三棱刺刀,是天下最凶残的刺刀。因为截面特异,所以刺中必死。为了怕这必死还没死透,制造的时候还往这刺刀上涂了毒。因为即恶毒又带毒,号称毒刀,毒到联合国都惊动了,于是出了个决议跟中国说以后都不许用这么恶毒残忍的武器了,所以现在 *** 也没三棱刺耍了。

五六半的三棱刺

老实说这可能是我见过最尬的自吹自擂了,联合国这么事儿妈,中国这么乖,三棱刺这么高大上,槽点多得都不知道往哪儿吐了。

咱们还是从刺刀本身开说吧。

刺刀这种东西出现比较晚,管状火器出现后一段时间才出现刺刀。早期的火枪,射程不远,精度不高,再装填速度还很慢。即使是把火 *** 集中使用,也免不了有被人冲到面前的时候。大刀长矛杀来,没装弹的火枪就不如烧火棍子,所以当时火 *** 需要和长矛手混编,长矛提供近距离保护。

西班牙火 *** 与长矛手、剑盾手

后来就有人想到,如果给火枪上加个矛头,不就能当短矛用吗?火 *** 能在肉搏中自保,也就不用长矛手了。据说十七世纪一名法国军官,在战斗中看到火 *** 把断矛插在火枪口里,轮起来和对面冲上来的步兵死拼,因而发明了刺刀(法国人这方面脑子挺灵活,这个故事让人想起看到士兵头顶铁锅发明钢盔的故事)。因为这件事发生地叫巴荣纳(Bayonne),所以刺刀的英文单词是bayonet。

而我们中国呢?据说《明会典》就记载了在火铳上加矛头的做法;何汝宾的《兵录》的火器插图,即是配有“铳刀”的火铳。这么说来这刺刀的发明权也在我国啊。不过自从有了我大清,这刺刀明显也失传了。不过当时失传的东西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件两件。我们还是只能按西方的叙事继续说下去。

子母铳带铳刀

最早的刺刀就是把一个矛头或者匕首直接 *** 火枪枪口里去,这种就叫插入式刺刀。很明显插入式刺刀更大的问题就是插入刺刀后火枪无法发射。

早期插入式刺刀,矛头形

接下来自然而然有人想到可以让刺刀中间有个孔,让开子弹路线,这就是套筒式刺刀。

套筒式刺刀

套筒式刺刀固定法

套筒式刺刀虽然发明很早,但生命力意外顽强,现代枪械仍有使用套筒式刺刀的。

比利时FN系列步枪套筒式刺刀

英军L85A1套筒式刺刀

再后来,有人发明了刺刀座,可以通过刺刀座和枪口环把刺刀固定在枪管上下或侧方,这也是现代枪械最常见的一种刺刀安装 *** 。

李-恩菲尔德步枪刺刀座安装可卸刺刀

三八式步枪刺刀座安装可卸刺刀

AR系步枪刺刀座安装可卸刺刀

以上几种方式刺刀都是可卸的,还有一种就是固定式刺刀,刺刀一直在枪上。刺刀如果一直固定前伸,因为杠杆原理,必然加大枪口摆动,影响射击精度,所以固定式刺刀一般都采用折叠形式,需要时再打开。我军装备三棱刺的步枪:53式步骑枪、56半、56冲、63式都是如此。这种设计更大的好处是刺刀不离枪,不容易丢失,经济性比较好,劣势则是增加了枪上的死重,并且刺刀用途极单一。

枪刺折叠的53式步骑枪

刺刀的外形主要有两种,锥形和刀剑形。早期套筒刺刀多用锥形,刺刀座发明后多用刀剑形。相对而言,锥形刺刀加工简单,但功能单一,安装在枪上只能刺击,卸下则几无多余用途;而刀剑形刺刀在拼刺中尚可削、挑、划、劈,卸下后仍可做刀剑使用。变体也很多,剑形、匕首形、砍刀形、单刃、双刃,美军春田步枪还曾配用一种M1873刺刀,可兼做掘土铲使用。

这把刺刀卸下来就是花剑,非常值得一看

M1873刺刀可兼用于掘土

无论锥形刺或刀剑形刺,往往都会开槽,锥形则为棱锥,刀剑形则为血槽。很多文章对这种结构的功能做了过多解读,比如刺入人体后,血从血槽流出,空气顺血槽进入,避免刺刀被肌肉组织夹住,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栓塞什么的。其实这个结构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减重,二是增加强度和刚度。在截面上开槽,凸起部分就形成加强筋,刺刀在侧向力下就不易弯曲和折断。开槽坏处就是增加工序和工艺要求,拿鬼子的30式刺刀来说,后期资源匮乏时候就不开血槽了。至于拔不出什么的根本不是设计师考虑的问题,还是以鬼子为例,鬼子要求刺刀刺入后转腕再拔出,什么样的肌肉在被这样搅过之后还吸得住刀?或者刺伤被这么搅了之后还需要考虑什么血管空气栓塞?

一战及一战前美军刺刀

二战美军刺刀

以上的美军刺刀样例很直观地说明了刺刀从套筒、锥形、长剑形到匕首形的变化。

二战以前,采用锥形刺刀的已经比较少了,民国时期出现在中国战场上的刺刀也以剑形为主。国军中只有一种比利时生产的配用于汉阳造步枪的C1920刺刀,采用锥形设计,但不开槽。还有就是侵华日军用的44式卡宾枪也采用了折叠式棱锥刺刀。

比利时造C1920采用不开槽的锥形设计

日本44式卡宾枪带折叠式棱锥刺刀

但棱锥刺刀还有个更大的用户,沙俄——苏联的莫辛-纳甘系列,这个系列步枪都是采用棱锥。从一战俄军到二战苏军,上千万把棱锥枪刺闪耀光芒。事实上,中国人民 *** 之一种国产制式步枪53式步骑枪就是仿制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连带仿制了其折叠式四棱刺刀。后来苏联SKS半自动步枪配用三棱锥和剑形两种折叠刺刀,我国在仿制时又全盘照搬。真正属于中国自有的,也就是56式冲锋枪和63式自动步枪上的折叠三棱刺了,这恐怕也是锥形刺刀的绝唱了。

从沙俄……

到苏联……

刺遍欧亚的棱锥刺刀

从前面贴的图可以看出,棱锥形刺刀几乎伴随套筒式刺刀出现就已出现,各国均曾大量使用。即便到了一二战,还伴随苏俄军队东征西杀。此前并没有任何资料表明这种形制在杀伤力上强于其他类型刺刀,即使是使用时间最长的用户苏联人,从AK47起也彻底废弃了锥形刺刀。而中国在56冲和63步上移植折叠式棱锥刺刀,毋宁说是经济性上进行的妥协,在设计思想上其实是一种倒退。

这种东西既不是中国人的原创发明,也不可能到了中国枪上才威力暴增,真不知道在尬吹什么。

还有一些文章竭力科普,通过“镀铬”、“磷化”来解释三棱刺的颜色其实不是毒药,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逻辑上就不合理。

刺刀作为步兵的基本装备,是和使用者接触多还是和目标接触多?试想一下,一把涂了毒的刺刀,自己的战士要不小心被这刀划一下或者戳一下会怎么样?再说有人说白刃战下几无活口,可见近距离相拼的惨烈。假设战士刺倒了一个敌人,是把刺刀插入八厘米并保持一段时间以待敌人毒发身亡,还是 *** 再刺两刀更靠谱?肉搏战中人高度紧张,在肾上腺素 *** 下收不住手地连刺恐怕才是常态,刺成筛子了还用下毒?

无怪乎不少老兵看了这毒刺刀的文,回忆起自己训练时不慎被三棱刺戳伤的经历觉得大惑不解,这刺刀都灵性到能分得出自己人了,咋能不天下之一呢?

最搞笑的是所谓联合国规定禁止。说这个的恐怕觉得一方面联合国是个街道办之类的组织,专管鸡毛蒜皮之事;另一方面联合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面的 *** ,联合国说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得受着。

之一点联合国真闲的了,什么时候出了个不许用三棱刺刀的决议?反正到现在也没看谁把文件列出来的。第二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什么时候是乖孩子了?知不知道这世界上最不买联合国帐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了?

那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还不是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决定要在中国边上显显肌肉。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服,跳出来了,在朝鲜那个地方硬怼联合国军。联合国军被怼得没脾气了,自那以后就没联合国军这一说了,只有维和部队了。

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常任理事国,这个位置这个体量就不是去做小的。什么禁止集束炸弹公约、禁止地雷公约之类的东西,中国不想签那就不签,不签谁也没辙。联合国做什么决议看的是五大国的脸色,一票否决权就是干这个的。就前几天,世界各国煞有其事整个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五常任一堆反对票砸过去顿时烟消云散。

那么回来说说刺刀,有没有因为残忍恶毒到被禁止的呢?还真有,不过不是棱锥;禁掉它的也不是什么国际组织国际公约什么的,而是对方的前线士兵。

历史上有过几种犯众怒的步兵武器,搞到对人对己都很危险。一种是火焰喷射器,一战二战喷火兵被生俘往往都是惨死;一种是霰弹枪,一战时德军放话抓住用的就杀;狙击枪也能算半种,诺曼底战役在卡昂那些党卫军狙击手,英军捉到了往往命令跪下就地脑后一枪。

一战时候德军有种M1898/05型刺刀,其中一款刀背带大型锯齿,被称为屠夫刀。这种类型的刺刀一刺一拔,或者再扭转一下,那效果可想而知,伤口不但巨大并且很难愈合完全。其实当时英国、比利时、瑞士也有类似的锯齿刺刀,但宣传针对德国人,弄得世人皆知。德国解释说这其实是给工兵用来锯木的,后来锯子多了不用刺刀了,就把这东西拿给军官当身份标志。但德国人也解释不了为什么这种木头锯子会出现在前线步兵的步枪上,因此当时法国军队扬言对携带屠夫刀的德军战俘一律杀无赦。后来德国步兵人心惶惶,军方不得不换装普通刺刀,而配发屠夫刀的士兵也往往自行把锯齿磨平。

带锯齿的屠夫刀,它是真引发了众怒的

有了这个教训,一战后各国就慢慢把锯齿刺刀退了,到二战时候各国的刺刀都是干干净净的了。到了现代,锯齿又在刺刀上复活了,所谓“多用途”嘛,我国的95式刺刀也带锯齿。不过好像也没谁想起指责这种设计残忍恶毒,需要禁止什么的。

95刺刀也带锯齿,又怎么样?

可能是都知道以后刺刀刺不着什么人了吧。

春节时候懒,没心思写新的,发篇老文。本文写于2018年下半年,当时我刚开始试着写东西,平台老推送尬吹文章,看不过去就写了一篇,并非最近的风潮。

另外那时候我还没摆脱上论坛的心理,还想着改变别人的想法,凡事要争个正误,所以和现在的文风区别较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1/543130.html

“尴尬的中国三棱刺刀神话” 的相关文章

孙恩:东晋末年起义军领袖,是中原海寇之始

孙恩:东晋末年起义军领袖,是中原海寇之始

孙恩(?-402年),字灵秀,琅琊临沂人,汉族。东晋时期五斗米道士、起义军领袖,中书监孙秀之后(晋书言孙恩为孙秀之族,未说明是嫡系还是旁支)。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琅琊孙氏,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世奉五斗米道 ,是永嘉南渡世族。隆安三年(399年),起兵...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还不知道:刘备选择托孤大臣,在一文一武的情况下,为何选李严而不是赵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在封建王朝时期,君主在去世之前,一般会指定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大臣,让他们辅佐新皇帝顺利登基,那些辅佐新皇帝登基的大臣也被称为托孤大臣。古代的托孤大臣很多,比如唐太宗的托孤...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时期为何公主下嫁后生育率极低,有的甚至不生育,原因何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清朝皇帝生育的女儿叫公主,皇室贵族生育的女儿叫格格,当然,格格这个称呼在清朝也是对包括公主在内的满清皇室贵族女孩的统一尊称。但是在清朝公主格格的生育率却都很低,甚...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李贽(1527年~1602年),汉族(一说回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齐王司马冏,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永康二年(301年),西晋齐王司马冏首先起兵讨伐篡位的司马伦。最后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冏威望大增,成为辅政大臣。但司马冏辅政不到一年,就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为何除掉逆臣的司马冏会迅...

阴丽华是什么出身?她为何能如此得宠?

阴丽华是什么出身?她为何能如此得宠?

阴丽华是东汉刘秀的第一位结发妻子,被后世许多的人称赞为贤后。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是东汉时期流传的一则千古名句,由汉光武帝刘秀亲口所说,其中的阴丽华(东汉的第二位皇后)就是他的妻子。那阴丽华到底有何魅力,让刘秀如此喜爱一,出身名门阴丽华为南阳豪强...

蒋琬是什么人?他年近六十才主政是因为什么?

蒋琬是什么人?他年近六十才主政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蜀国在诸葛亮死后,由蒋琬主持朝政。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被并称为“蜀汉四相”。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就此成为继刘备、诸葛亮之后蜀汉第三代实际掌权人。由于蒋琬是诸葛亮安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