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有家不能回的民族,中亚35万朝鲜族人,为什么不回朝鲜半岛?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1-23)740

提起“朝鲜族”,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酸甜爽口的辣白菜,软糯黏人的打糕,还是观赏度极高的朝鲜族舞蹈?的确,在很多人印象中,朝鲜族与这些鲜明的民族特色密不可分。但您知道吗,在遥远的中亚地区,竟生活着约35万名远离故土的朝鲜族人。他们是在历史变迁和生存压力下,离开朝鲜半岛来到中亚的先民。然而时过境迁,朝鲜半岛早已天翻地覆,他们的后代在中亚扎根多年,却很少选择回归故土。这些有家不能回的朝鲜族人,为何至今还留在中亚?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朝鲜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是他们的发源地,也是现今全球9000多万朝鲜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但除此之外,在遥远的中亚地区也居住着约35万朝鲜族人。这似乎有悖常理,却源自不同历史时期朝鲜人不得不进行的迁徙。

早在19世纪后期,朝鲜半岛陷入动荡。当时的朝鲜王朝腐败无能,无法有效应对朝鲜半岛遭受的战乱与饥荒。大批朝鲜百姓开始外迁,并逐渐形成两个主要迁移方向:一是我国东北地区,这批迁入我国境内的朝鲜族人相对生活稳定;另一支则迁往被沙俄占领的远东地区,在那里建立起朝鲜族村落,成为沙俄利用的廉价劳工。

1910年,日本完成对朝鲜的占领和统治,在朝鲜半岛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为摆脱日本的残暴统治,更多朝鲜人选择逃往远东地区。但随着日俄之间的冲突加剧,沙俄开始担心远东的朝鲜移民可能倒向日本,于是在1937年将近17万朝鲜族强制迁徙到苏联的中亚地区。在迁移过程中,大量朝鲜族人死亡,生活艰辛。

来到中亚后,朝鲜族人在当地荒芜的土地上开垦生存,但又遭到苏联当局的同化和磨难。他们被迫放弃朝鲜语,说俄语,逐渐丧失了传统文化认同。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中亚的朝鲜族在二战期间积极参与苏德战争,得到苏联的平等待遇。

但真正的安定还是没有到来。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情况复杂,种族林立,这些已经在中亚生活了几代人的朝鲜后裔陷入了迷茫。由于难以确定自己的国籍归属,他们只能自称“高丽人”。与此同时,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和对立格局也让这些高丽人无处安放民族认同感。在文化认同急剧衰微的情况下,中亚朝鲜族并没有随着苏联解体就选择归国。

反观朝鲜半岛,南北鲜对立的局面至今难解,战火阴云始终笼罩着整个朝鲜半岛。中亚的朝鲜族后裔面对一个文化认同尽失,又战火纷飞的故乡,内心早已没有归属感。相比之下,中亚虽然种族复杂,但至少还能维持稳定的生活。所以他们宁愿在中亚等待历史的转机,也不愿轻易返乡。

此外,长期生活在苏联和中亚地区也让朝鲜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融合体。他们保留了一定朝鲜传统,但同时深受俄罗斯文化熏陶,形成了东西方融合的新生活方式。这既不完全是朝鲜文化,也非俄罗斯文化,而是一种处于之间的文化认同。如果返回朝鲜半岛生活,他们反而会面临重新适应传统朝鲜文化的困难。

综上所述,中亚的朝鲜族之所以至今没有大规模返乡,原因在于他们既失去了对朝鲜故土的认同感,又在中亚生活了数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融合状况。返回朝鲜,反而成为他们需要面对的文化适应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些个人层面的因素,比如不想离开中亚的生活圈子等。但从整体民族命运来看,他们是集体失去故土认同,又在异域生根的一个民族支系。他们的处境也让我们反思,文化认同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以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处理身份认同问题。历史并不总是双向可逆的,他们的遭遇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审视民族文化变迁的一个个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1/550698.html

“有家不能回的民族,中亚35万朝鲜族人,为什么不回朝鲜半岛?” 的相关文章

刘长作为汉文帝的弟弟 汉文帝为何容不下他

刘长作为汉文帝的弟弟 汉文帝为何容不下他

对汉文帝为什么容不下兄弟刘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174年,汉文帝把弟弟刘长谪徙蜀郡。途中,刘长被装在囚车中没有自由,有人送来饭菜他拒绝食用,不久便饿死。后来有人编歌谣嘲笑汉文帝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谷,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那么,汉文帝真的容不下兄弟...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 。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的建议不是言听计从吗 刘备后面为何态度大变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的建议不是言听计从吗 刘备后面为何态度大变

对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件...

李世民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李渊是什么态度?

李世民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李渊是什么态度?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逼父,夺得皇储之位。关于这次事变,唐朝官方参与修纂的史书记载的十分隐晦含糊,致使事变真相千年迷离。为此,史学界曾进行了长期努力,...

如果魏延没有踢翻七星灯的话 诸葛亮能够续命成功吗

如果魏延没有踢翻七星灯的话 诸葛亮能够续命成功吗

对诸葛亮的七星灯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魏延干挠,真的可以续命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评价忠武侯诸葛亮的一句话。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角色出现在《三国演义》中。这本书写尽了三国时期的风云之事,并且道尽了很多大浪淘沙出来的英雄,诸...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惨败 曹操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惨败 曹操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对赤壁之战曹操为何惨败,因为他在这一年接连失去三个最重要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十三年,华夏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直接决定了历史的走势,这件大事便是赤壁之战!提起赤壁之战,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大家都对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非常了解,知道此次大战中曹操遭到了大败...

李治和上官仪废后失败 武则天为何没有杀李治夺权

李治和上官仪废后失败 武则天为何没有杀李治夺权

还不知道:唐高宗李治和上官仪合谋废武未遂后,武则天为何不杀掉李治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媚娘传奇》武则天和李治剧照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

周瑜如果让诸葛亮造十万张弓 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

周瑜如果让诸葛亮造十万张弓 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如果周瑜让诸葛亮造一万只弓,而不是十万支箭,结果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瑜并不是真的想要弓,而是想要诸葛亮的命,不然也不会提出这个完全不合理,也无法完成的任务,毕竟造弓可不是造箭,完全不是在一个等量级别上的要求。当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造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