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朝“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历史学家:本质只有一个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2-26)810

公元755年,一个胖子在北方振臂一呼:不能再忍了,要讨伐杨国忠,铲除奸臣!

胖子就是闻名遐迩的安禄山,此时,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个地方的节度使,是北方响当当的人物。

安胖子号令一出,应者云集,大唐迎来了更大的考验:安史之乱。

8年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差点奄奄一息,就此,大唐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中央与军阀割据并存的时代。

问题来了,安史之乱的本质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安史之乱?

历史学家、百家讲坛的嘉宾于赓哲认为:本质只有一个!

再说本质之前,我们先聊聊安史之乱发生的表面原因。

1、“安史之乱”爆发的表面原因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安史之乱”是将大唐分成了两半,上部分是高度集权的国家,下部分是军阀割据的国家。

那么,又是什么促成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呢?

之一,党争!

现代生活中,有些领导是喜欢下属斗来斗去的,如此,下属们才会纷纷效忠领导,期盼获得更多的资源,以压倒别人。其实,很多帝王也喜欢这么玩,他们也不喜欢臣子们太团结。

唐玄宗,就是玩弄权术的高手之一。

在唐玄宗这里,朝廷里有两派,一是文学集团,二是吏才集团,说通俗一点,就是科举上来的文化人集团和通过政绩上来的干才集团。

让这两派斗,是唐玄宗很喜欢做的一件事。

早期,文学集团的代表就是张说,吏才集团的代表就是宇文融。

这两哥们退出舞台之后,上来两位强人,张说的政治继承人就是著名的张九龄,宇文融的政治继承人,就是李林甫。

两人名气都很大,都是青史留名的,只不过,张九龄的名声更好一点。

结果说明,张九龄是斗不过李林甫的。看来,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很难斗得过醉心于权术的阴谋家。

张九龄失败后,唐玄宗重新扶持起了一个人,此人就是杨国忠。

杨国忠强的是敛财能力,政治手腕比李林甫弱一些。可是,杨国忠背后有杨贵妃。如此,两人可以勉强掰掰手腕。

唐玄宗看似老迈,实则精明,不仅在臣子里面搞平衡,也在接班人中搞平衡,他绝对不允许太子一脉太强。

当废了太子李瑛后,武惠妃生的李琩成了重点太子热门人选,此子支持者众多,包括李林甫都支持。可是,支持太多,就犯了唐玄宗的忌惮,唐玄宗就此放弃了扶持李琩为太子。

仅从这一点看,在唐玄宗这里,不管是谁,实力太强都不行,哪怕是自己的儿子。

后来,在高力士的推荐下,唐玄宗扶持人脉单一的李亨做了太子。这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除此之外,唐玄宗也在军队里面搞平衡,让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将领互相制衡,因此,安禄山和西北的哥舒翰等人,完全就不是一派的。

另外,唐玄宗也提防大臣和边防将领们关系太好,于是乎,杨国忠等人和安禄山关系很差。这是唐玄宗乐意看到的。

所以说,为了玩弄权术,唐玄宗喜欢看着下属们斗,特别是看着安禄山和杨国忠斗。终究,李隆基是玩过头了。

第二,安禄山权力太大了。

唐玄宗一辈子搞平衡,但是,在安禄山身上还是下错赌注了!真的是:打了一辈子猎,最后被鹰啄了眼睛。

安禄山很会卖乖,很会跳舞(胡旋舞),还很会认干娘(杨玉环),导致唐玄宗后来也头发昏了,让安禄山担任了三个节度使。

安禄山拥有三个节度使的头衔,这权力大得吓人。

没造反之前,安禄山总是装出一副听话、值得信任的样子,曾经,杨贵妃这个干娘还给他“洗三”呢!

这样的恩宠,实在太过。

安禄山很受宠,杨国忠和其不睦,甚至多次提出“此人必反”,一度,杨国忠杀了安禄山在长安的亲信,于是,这让安禄山很受 *** ,认为,如果再不行动,就会被此人害了。

于是,安禄山在755年起兵了,口号就是“诛杨国忠”。

如果,安禄山没有掌控十五万的军队,他有造反的胆量吗?估计很难有。

所以说 ,安禄山的造反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党争,自己被杨国忠处处针对;二是,手中的军权很大,已经有了造反的巨大资本了。

问题来了,安禄山为何能够完全掌控这三个节度使的兵马?

这就引出安史之乱的本质。

2、安史之乱的本质:就是均田制的破坏

安禄山为什么能够控制15万的军队,浅显看,只有一个原因,他是给这15万军人发工资的人。

有人说了,朝廷才是发工资的吧!

这样说吧,安禄山管理的三个地方,军政都归他管,工资费用,也是经过他的手发给职业军人。

职业军人 有个显著特点,谁长期发工资养着自己,就为谁卖命。何况,三个地方的军队还有有很多安禄山同一民族的人。

职业军人是“募兵制”的产物。

很早以前,唐朝的军队都是“府兵制”。

所谓的“府兵制”,就是平常种地,战时打仗。而府兵最重要的收入还是田地所得。由此,府兵有一个特点:基本不会跑,要守着自己的土地的。

如此,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将领来回换,但军人还是那些军人。西边的府兵,很难到东边去打仗,北边的府兵,也很难去南边打仗,他们打仗的区域,主要就是离家近的地方。

府兵制,导致军人很少来回流动,这导致他们对将领们的追随程度并不高。

可是,唐玄宗亲手破坏了“府兵制”。

为何要破坏府兵制?

因为“均田制”破坏了,那些府兵们没有田地,导致四处逃窜,成为“逃户”。如此,一方区域的府兵兵源就大受影响。

而“均田制”被破坏,主要就是两个原因,一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吃饭的人增加了,地却没有增加,而赋税增加了(那时是人头税)。如此情况,只有逃跑到偏远且土地多的地方;二是,国家繁荣了,地主们越来越有钱,大规模兼并土地的事情增多了。

总之,全国因为“均田制”被破坏,无法维系“府兵制”,就此有了“募兵制”。

“募兵制”就是掏钱养了一群职业军人,这样职业军人招募好之后,他们就以军人为职业。因为当时的边疆有很多仗要打,因此,募兵来的军人大部分调去了边防上。

这就造成了"外重内轻“的现象。

这些职业军人,可以四处调动,并渐渐成为了节度使们的私人军队,只要一下命令,往哪里开拔就往哪里开拔。

安禄山掌控着近十五万的职业军人,平常大肆练兵,关键时刻就上了战场。

所以,安禄山能够造反,也得益于能够完全掌控15万的职业军人,指哪就可以打哪。

于是,历史学家于赓哲认为:安史之乱的本质,就是“均田制”被破坏,造成了后来的叛乱。

是的,不管表面原因有多少,最重大核心的本质,最初的根源,就是“均田制被破坏”。

但是,“均田制”能够不破坏吗?其实不能,唐朝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一定是要大增,土地兼并一定会大批出现,府兵制一定会被破坏。

那么,“安史之乱”就无法避免了吗?

也不是,做好两方面的事情,或可免除,一是,需要改革节度使制度,不能有一人兼任多个节度使,二是,节度使定期要进行调换,不能让其和军队产生互相依赖、非常团结的局面。

那么,唐玄宗等人就没有想到这些吗?晚年的唐玄宗,已经完全膨胀了,躺在过去的荣耀上睡大觉,那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玩弄权术、宠爱贵妃、纵情娱乐中了。如此,安史之乱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2/563677.html

“唐朝“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历史学家:本质只有一个” 的相关文章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对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兵败于曹操之手之后,...

刘肥是什么身份?他与鲁元公主是何关系?

刘肥是什么身份?他与鲁元公主是何关系?

刘肥,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西汉诸侯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惠帝二年 (前193年),齐王刘肥前去长安朝拜弟弟汉惠帝。但刘肥在长安不但差点丢掉性命,还被迫认了亲妹妹鲁元公主为干妈。为何刘肥要“认妹为母”呢一,刘邦长子刘肥出身微寒,为泗水亭长刘邦与外妇曹氏...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 宋代诗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先是乌程人,出生于北宋建国三十年。那是个好时代哟,读书人最受欢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据说犯了该杀头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个时代开启了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张先的家境比较贫困,父亲张维被迫放弃求仕之路,...

王翦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翦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在古代,功高震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大臣们忌讳的话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潜在的规律,历史上那些皇帝们与开国功臣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悄悄地发生着质变,是什么呢?依靠着出生入死的功臣们帮忙上位的那些皇帝,当登上宝座的那一刻,就开始怀疑起自己身边的臣子们,并且疑...

钱氏腿残眼瞎又无子嗣 朱祁镇复位后为什么还要立她做皇后

钱氏腿残眼瞎又无子嗣 朱祁镇复位后为什么还要立她做皇后

还不知道:朱祁镇复位之后,为什么还要复立腿残眼瞎又无子嗣的钱氏为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代皇帝,也算是一生坎坷。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御驾亲征北方强敌瓦剌,结果五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敌国瓦剌的太师——也先所俘...

史敬思是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史敬思是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史敬思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一,勇冠天下,在消灭黄巢的战斗中立下大功。但史敬思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先去世的,在李克用与黄巢的首次交锋中就战死了。为何史敬思会英年早逝呢一,投靠李克用史敬思是河东道雁...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被记录在册的宦者令。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这位宦者令可不简单,他推荐了后来是赵国上卿的蔺相如。因为推荐了蔺相如这个大才,导致了这位后世的名声十分的高。当然了,他做过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并不低,评价他是一个好宦官。那个时代的宦...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