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状元,慈禧嫌弃他的名字将其划掉,不料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前言
在历史的巨轮中,有时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却可能改变整个王朝的命运。这正如一个曾是状元的年轻人,本应是朝中风云人物,却因为一位权谋高手的嫌弃,被慈禧皇太后轻描淡写地划去了名字。然而,命运的轨迹却总是充满了戏剧性。
这位被遗忘的状元究竟有何优点或缺陷,值得如此冷落?慈禧的一时之气,是否最终成为了她自己权谋的绊脚石?他那原本应该辉煌的前程,最终又是如何扭转了整个清朝的历史进程?
一、他本该荣登金榜,却被唐突划去姓名,是何缘故?
谭延闿生于一个富贵之家,父亲是两广总督,家境优渥。他从小就聪慧过人,5岁便进入私塾学习,父亲每天为他布置作文和习字,要求极严。在11岁时,他的文采便受到了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称赞和关注。1893年,年仅15岁的谭延闿高中秀才,前途一片大好。
1904年,这是清朝最后一次开科取士的会试。谭延闿勤奋用功,家教渊博,考试成绩突出。他深知这是最后的机会,一鼓作气,在考场上发挥出色。作为寒门子弟,他视这次会试为改变命运的最后希望。童年、少年时期日夜苦读的种种,都化作了这一次殚精竭虑的付出。
果然,他以全科之一的成绩进入殿试。众人都认为,这次的状元非谭延闿莫属。他站在金榜下,心中早已将自己名字写在了首位。
然而,结果出人意料——谭延闿不仅未能进入三甲,还掉到了二等第35名,如坠冰窟。这结果难以置信,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究其原因,竟是因为慈禧太后见他姓“谭”,想起了当年被杀的戊戌变法六君子谭嗣同,深恶痛绝,直接将谭延闿的名字从册子上划掉。
原来,谭延闿和谭嗣同同在“湖湘三杰”之列。慈禧太后心有戚戚,生怕谭延闿学其兄长谭嗣同,再搞一次变法,夺其大权。当她翻阅到谭延闿的名字时,脑海中浮现出当年谭嗣同挥舞长剑、义正辞严的身影。一想到此人与旧人重名,心头隐隐作痛、怒火中烧。于是他成为了这场政治斗争的无辜受害者。
谭延闿对此结果万分惋惜与不平。他义正辞严地上书请求复议,可惜一连串 *** 石沉大海。他还特地拜访翁同龢,希望师长为他说句公道话,重新评定。然而翁同龢也无可奈何。一时间,他陷入迷茫和失落,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二、母亲歧视遭遇成为反封建决心源泉
谭延闿的母亲是父亲的一房妾室,地位卑微。她不能与主母并桌而食,只能站在一旁等主母用餐完毕,才能吃剩菜残羹。谭延闿幼时目睹母亲的遭遇,为她打抱不平。每每见母亲受辱,他心如刀绞,恨不得代母受过。
他下决心读书考取功名,好扬眉吐气,让母亲占得一席之地。甚至每每面对艰难险阻时,脑海里都会出现母亲清瘦的背影,这成为他不懈努力的源动力。
1916年,谭母病逝。谭延闿为母亲举办丧事,却遭到族人阻挠。因为妾身死后,棺材不能由族祠正门抬出。众人劝谭延闿从侧门移灵,遵从族规。谭延闿大怒,誓要让母亲从正门移灵出殡。为此,他甚至躺到棺材上与族人对抗。最后,在他的坚持下,谭母的棺材从正门移了出去。
当棺木缓缓移出正门时,谭延闿泪流满面。他心中充满了悔恨——母亲一生不得善终,没能品尝荣华富贵;如今最后一程,也要遭受如此屈辱。这激起了他心中的反抗之火,他悲愤交加,对君权专制和腐朽习俗恨之入骨。
这一插曲更坚定了谭延闿反封建的决心。他意识到,要改变这腐朽不公的社会,光靠科举是不够的。他必须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三、投身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在经历科举和母丧的种种遭遇后,谭延闿的世界观和人生道路发生转变。他认清科举的局限,放弃仕途,转而投身革命,志在推翻统治腐朽的清王朝。面对当时的黑暗,他痛定思痛,最终选择了担当与反抗。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谭延闿果断参与其中。起义军物资匮乏,军心浮动,他四处奔走,出谋划策,与同志并肩战斗,经历了艰險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在1912年,大清正式覆亡,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走入历史。谭延闿为此献出了青春与热血。当新旗帜冉冉升起时,身着军装的他泪如雨下。
四、国民 *** 重臣,功成身退
民国建立后,谭延闿并未就此隐退。从那时起心中种下的反抗之火,终其一生。1922年,他前往上海,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现在这个新生而又脆弱的共和之政权。1928年,他被任命为南京国民 *** 主席。在任期间,他推动了一系列进步政策。老蒋也是通过他结识了宋美龄。此后不久,老蒋更任命他为行政院院长。
然而好景不长,1929年,谭延闿因病匆匆去世,年仅46岁。他走完了传奇反复的一生。临终前,他重复念叨着“民生与 *** ”,似在嘱咐和忧心后事。当晚国民 *** 下半旗致哀,所有人都为失去了这位民初功臣和优秀之才而深感惋惜。
结语
谭延闿本可荣登金榜,成为清末最后一位状元。然他历经种种不公,母亲蒙受欺辱,终于醒悟科举改良不堪大用,唯有推翻腐朽君主专制,方能实现真正的公平与进步。
他的人生经历,是那个时代马蜂腰间的一个缩影。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不畏 *** 、勇于反抗的仁人志士,这古老的土地才得以翻天覆地,走向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