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咸丰托孤:历史上最后一次托孤,也是最失败的一次托孤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2-23)690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病重,自知时日不久,在热河的行宫内召见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等八人进行托孤,这是历史上最后一次托孤,当然也是最失败的一次托孤。

从咸丰帝七月十六日驾崩到到九月三十日顾命八大臣倒台,前后不过三个半月,倒台如此迅速,除了肃顺等人的骄傲自大和慈禧的阴谋诡计之外,还有咸丰帝自己看似完美实际漏洞百出的托孤安排,给了慈禧和恭亲王一次夺权的机会。

两宫垂帘听政

时间来到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丰驾崩前,咸丰在太监的搀扶下亲自拟定了遗诏,由大臣当着众人的面誊写,然后盖上玉玺颁布下去。

遗诏的内容很简单,首先就是立六岁的皇长子载淳为太子,其次就是安排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以及四位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赞襄一切政务,也就是顾命八大臣。

所谓赞襄一切政务就是顾命八大臣代替皇帝行使谕旨的拟定、颁发以及批阅奏章,相当于把皇权交给了顾命八大臣。

顾命大臣

但又怕顾命八大臣尾大不掉,又赐给慈安和慈禧各一枚御印,并且规定,日后一切诏书都需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相当于制衡顾命八大臣,而这个漏洞给了慈安和慈禧夺权的机会。

除此之外,咸丰在遗诏中也没说明谕旨的颁发和奏折审阅流程,让八大臣和两宫太后不断冲突。

按照顾命八大臣的意思,两宫太后只有盖章的权力,所有的谕旨都由自己拟定,她们不能更改,而各地的奏折也由八大臣共同批阅,不需要呈给两宫太后。

但慈禧认为,赞襄一切政务并不能替代皇帝处理政务,更不能代表皇权,他们只是辅佐和参谋作用,为此,双方冲突不断。

但鉴于南方战事还未平定以及肃顺等人表示不给权力就拒绝处理一切政务的 *** 行为,为了朝局的稳定,两宫太后无奈,还是答应了肃顺等人的要求,至此八大臣正式掌握清朝更高权力。

但八大臣没有得意多久,毕竟咸丰给他们埋下的大雷还没爆呢。

首先咸丰托孤的八大臣中,载垣属于怡亲王一系,端华和肃顺是舒尔哈齐一系,虽然都是皇族,但和咸丰一系的血脉已经相当疏远。

就算不喜欢弟弟恭亲王,把他挤出权力中枢,但还有道光的五弟惠亲王绵愉、咸丰五弟惇亲王奕誴以及咸丰七弟醇郡王奕譞可以托孤,但这些和自己血脉较近的宗室全部都没有纳入顾命,最终导致这些近支宗亲全部加入慈禧的阵营,前面几个远支宗室的势力难能比得上这几位?

恭亲王

其次就是官职问题,这八大臣中都没有一个内阁大学士,唯一的大学士肃顺还只是个协办大学士,一个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士来主持朝局,京城那些资格老的老臣如何能服气?

至于匡源、杜翰和焦佑瀛,他们只是文官势力,其中匡源、杜翰在成为军机大臣之前都是做的秘书之类的工作,至于焦佑瀛之前只是太仆寺卿,如此资历,突然变成了军机大臣,其他文官集团势必也不服气。

当然最致命的问题就是顾命八大臣居然都是文官,没有一个代表军权的势力(当然不代表他们没有军权,这里没有代表军权的势力是真正在军中打仗的人)。

比如刘裕当年托孤的四大臣是文臣代表徐羡之、傅亮,门阀士族代表谢晦,代表军中力量的檀道济。

而清朝之前,顺治托孤的时候,四大臣里索尼代表满清贵族势力、鳌拜代表军方势力、遏必隆和苏克萨哈只是平衡砝码,可以说能托孤的大臣都代表了一方的势力。

就连道光日后都知道安排一个军中的僧格林沁,但咸丰最后却鬼迷心窍,托孤托孤,居然连一个掌握老资历的军方大臣的都没有,说实话,把僧格林沁安排为顾命大臣之一,日后的胜保哪敢陈兵 *** 。

咸丰的这次托孤毫无水平

现在想想,这个任命八大臣的遗诏或许就是在咸丰身边的肃顺等人自己鼓捣出来的,只是他们忘了,自己现在在热河而已,载淳迟早要回京城登基的,京城可不是热河,诸多文武大臣可不是服气这八位的。

加上肃顺之前借着戊午科场舞弊案、户部宝钞案排除异己,把能得罪的都得罪完了,连旗人都得罪一通,这也是京城八旗子弟没人支持他的原因。

更令人服气的事,明明知道京城的文武大臣不服自己,却没有一个人去京城拉拢和安抚一下各方势力,导致京城的势力全部被恭亲王收拢,直接给他们一次拉帮结派的机会。

如果两宫太后和恭亲王不想夺权也就罢了,这个松松垮垮的八大臣托孤安排还是可以维持下去,问题是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可是对权力欲很强的人,而且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注定八大臣斗不过他们。

慈安代表先帝正宫、慈禧代表新帝、恭亲王代表近亲皇室,在君主专制时代,这几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就代表了整个皇权,八大臣们总不能直接砍了他们吧,这叫谋权篡位,只要他们还在,只要慈禧和慈安有御印,就可以干预朝政,等势力起来后,足以扳倒八大臣,要知道清朝大臣可没有封驳权,诏书下达后可不能退还,只能认可,无解。

肃顺是清朝唯一被砍头的皇族

至此,八大臣夺权毫无悬念,现在看看两宫太后如何联合恭亲王夺权的,计划其实并不完美,但八大臣早就因傲慢蒙蔽了双眼,给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说实话,慈禧和肃顺的矛盾由来已久,早在咸丰出逃热河的时候,肃顺就刻意压低慈安和慈禧的生活水平,以至于慈禧做的骡车没有马车稳,想换一辆都不给换,更让慈禧痛恨肃顺的原因其实就是在咸丰病危之际,肃顺提议咸丰效仿弋夫人之事,赐慈禧自尽,要不是咸丰不肯,慈禧就死在肃顺手上了。

而咸丰死后,双方矛盾继续加剧,按照清朝家法,载淳登基后,身为懿贵太妃的慈禧理应尊为皇太后,但肃顺却不管,一览将她与其他妃嫔一样对待,在慈安指正后,他又故意拖延一天,就是要把两宫太后分出高下和先后。

肃顺如此做就是明白慈安不爱朝政,自己可以蒙蔽,但慈禧不同,早就露出对朝政的想法,自己必然要加以防范。

而慈禧也知道,光靠自己和慈安是无法和肃顺等人斗的,但另一个可以,就是恭亲王,恭亲王作为皇帝的亲叔叔,本来可以成为顾命大臣,但咸丰对他防范很深,始终无法掌权,而肃顺等人掌权,更是让他恼火。

于是慈禧安排贴身太监安德海前去京城,双方一拍即合,次日恭亲王以到热河祭奠哥哥为由上了折子,弟弟祭奠哥哥合情合理,肃顺等人也不好拒绝,而恭亲王来到热河之后,为了避人耳目,化妆成萨满在人群中混入宫内,与两宫太后密谋,密谋完成后,恭亲王回京,开始实施计划。

咸丰出逃热河后,留恭亲王在京和英法商谈,给了恭亲王收拢人心的机会,而恭亲王到京后立马拉拢了一批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醇郡王奕譞和部侍郎胜保,远在热河的八大臣们已经不知道京城已经变了天。

随后慈禧这边来了一招以退为进,首先安排亲信董元醇上奏,声称载淳年幼,暂让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此举自然遭到八大臣的反对,僵持不下后,慈禧退了一步,声称郑亲王端华和载垣等人职务太多,把端华的步军统领交给醇郡王奕譞担任。

九门提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步军统领就是九门提督,地位相当重要,掌握了步军统领就是掌握京师的卫戍权。

端华和载垣等为了阻止慈禧垂帘,选择妥协,以保住行在步兵统领为前提下,让出了京城的步兵统领,又让奕譞掌管善扑营。

就这样已经是正黄旗汉军都统的奕譞又兼任步军统领,彻底掌握京师的卫戍权,和在京城的兵部侍郎胜保为两宫夺权提供了武力支持。

当然肃顺等人也有亲信武将的,当时与太平天国作战的有生力量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都得到过肃顺的提携、保护和帮助,也算肃顺的人,为了防止他们到热河,慈禧又下令胜保让各地统兵的的大臣没有召见不得前往热河,就这样,八大臣的军中羽翼彻底被折断。

九月二十三日,拖延许久的热河小朝廷准备回京,为了能提早回京安排,两宫太后以载淳年幼和自己都是妇道人家不便与男人同行为由,提出先行回京,八大臣们还不知道两宫太后此举是有意为之,便同意了。

短短几天,载淳和两宫太后就到达了京城,入京后的两宫太后之一时间召见了恭亲王奕䜣、醇郡王奕譞、军机大臣文祥和僧格林沁,商讨了夺权细节。

至于八大臣们又是护送灵柩,又是大雨,磨蹭了许久,丝毫没有紧迫感,反而在密云等地花天酒地,没有兵权的他们就这样坐着让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控制了京城。

九月三十日,慈禧下诏,要求除肃顺之外的七名大臣先行入京商讨载淳登基大典,八大臣不疑有他,留下肃顺后单独返京,结果刚入京就被捕,随后奕譞带兵在半路逮捕了肃顺,至此八大臣被一网打尽。

从掌权到倒台,八大臣摄政不过三个多月,说实话,在两宫夺权计划其实也有不少漏洞,并不是完美无缺,但八大臣各个心高气傲,错过了这些机会,比如慈禧让奕譞代替他们掌握军权,就非常可疑,他们怎么就没发现端倪呢?

军机大臣

好端端帮奕譞索要军权平常人都可以看出来,奕譞和慈禧明显勾结在一起,但他们就是不加干涉。

又比如,回京路上,两宫带着载淳先行返回,理由看起来充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而且八大臣的权力来自皇帝,只要掌握载淳,就可以发号施令,但他们拱手将载淳放走,也不在京城聚拢人心给自己探查消息,轻易地同意了,可以说八大臣一路上都被慈禧牵着鼻子走,最终身死。

从历史来看,托孤大臣的原则无非是亲疏和尊贤罢了,这两条,咸丰都没占,论亲疏,咸丰可以绕过了恭亲王,拉额附景寿来凑数,欲盖弥彰。

论尊贤,八大臣的载垣、端华完全就是纨绔子弟,毫无作为,至于杜翰,纯粹是因为他是咸丰老师杜受田的儿子罢了,焦佑瀛也只是新近提拔的打帘子军机,反而文采兼备深孚众望的文祥因与恭亲王走得太近而被排除在外。

肃顺虽然有才干,但为人跋扈,树敌太多了,把能得罪的全部得罪完了,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咸丰的这次托孤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失败托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2/584206.html

“咸丰托孤:历史上最后一次托孤,也是最失败的一次托孤” 的相关文章

王国宝:东晋时期宰相,品行不端,专权擅政

王国宝:东晋时期宰相,品行不端,专权擅政

王国宝(350年~397年5月29日),字国宝,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晋时期宰相,中书令王坦之第三子,太保谢安的女婿。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国宝品行不端,不受岳父谢安重用。凭借姻亲关系,投靠琅琊王司马道子门下。太元十年(385年),司马道子掌权之后,授秘书丞,...

郑颢是谁?他为何会娶万寿公主为妾?

郑颢是谁?他为何会娶万寿公主为妾?

郑颢是唐朝人士,货真价实的贵门之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俗话说人生有两大喜事让人难忘,一个是“洞房花烛夜”,一个是“金榜题名时”。大中四年(850年),状元郑颢与万寿公主成婚,成为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可在这大喜的日子里,郑颢却闷闷不乐,对宰相媒人白敏中恨之入骨。为何郑颢会怨恨让...

武则天作为一个女皇帝 武则天上位时都杀了多少人

武则天作为一个女皇帝 武则天上位时都杀了多少人

还不知道:武则天杀了多少人?当一个女皇帝有多难,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是皇后,她也是皇帝,关于她的故事多了去了。这里只说她为了当上皇帝,杀了不少人,有亲人,政敌等。武则天入宫后,唐太宗李世民将其宠幸了一回,唐太宗赐名“武媚娘”,后来封为才人...

有关于庞德之死有可疑之处 庞统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有关于庞德之死有可疑之处 庞统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的真正死因是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庞统,道号凤雏。乃是刘备帐下首席军师,同时庞统先生也是公认的智谋双绝,其才不在诸葛亮之下,他本人不但精通谋略,更知晓地理、天文等知识。但是像庞统先生这样的大才,为什么会轻易死在落凤坡?这其中有什么猫腻?一...

项羽输给刘邦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刚愎自用还是另有别的原因

项羽输给刘邦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刚愎自用还是另有别的原因

对霸王项羽败给刘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志》中有言:“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秦末乱世,一代霸王项羽怀揣着自己的英雄梦想,带领着江东的才俊们南征北战,从此占一方势力,书写一生传奇威名。横空出世的项羽,战...

曹休对曹魏做出了哪些贡献?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曹休对曹魏做出了哪些贡献?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太和二年(228年),曹魏与东吴爆发石亭之战。大司马曹休率领十万魏军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率领的三万吴军打败,损失惨重。曹休年少时被曹操誉为曹家“千里驹”,在抗击蜀汉与东吴的战斗中表现突出,有很好的军事能力,那他为何会在石亭之战...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对绝顶聪明的曹冲,为何13岁便早夭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十三年,是曹操生命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曹操一扫北方,整合了各路诸侯,以天子的名字发号施令,当真是意气风发,光彩夺目。而在此之后,曹操却灰头土脸,只能蜗居在北方,失去了继续南下,完全结束诸侯割据局面的锐...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还不知道:朱棣为何选体弱多病的朱高炽为太子,而非战功卓著的朱高煦?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悉明朝历史的人想必对朱棣这位皇帝并不陌生。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后来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地。按理说朱棣是不会继承皇位的,但是他的野心勃勃使他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从而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