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毒计,让人汗毛倒竖,最后一个堪称不出世之毒计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3-06)510

文|一道Talk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兵者,诡道也”。

历史充满了胜利者的颂歌,而背后也充斥着阴谋诡计的尔虞我诈。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却惨遭权谋算计,最终沦落为历史的注脚……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毒计”,各个洞悉人性,机关算尽,避无可避。

最后一个更是被称为“千古之一毒计”,即使千年之后再看,依旧无法可解……

齐纨鲁缟:2600年前的经济战

战争的更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历史上,能征善战者数不胜数,但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却只有寥寥几人,就比如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盛产“纨”,“纨绔”指的就是纨 *** 的裤子;鲁国盛产“缟”,号称“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齐国、鲁国都为东部强国

二者都是当时顶级的丝绢,深受贵喜爱,因此,两国在贸易上是竞争关系。

不仅如此,两国还接壤,都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关系非常紧张。

齐桓公

当时齐桓公有称霸之意,决心伐鲁,专门找当时的相国管仲商量对策。

管仲被誉为“千古之一相"

曾经当过商人的管仲,一眼就看出了鲁国的命门,为齐桓公献上一计,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齐纨鲁缟”。

齐桓公听后欣然同意,并当即下令王宫之内禁止穿齐国纨制品,一律改穿鲁缟,齐国贵族自然有样学样,也开始模仿宫内穿着鲁缟。

一时间,齐国上下都开始流行鲁缟衣物,一时间,鲁缟供不应求,价格飞涨,齐桓公还专门到鲁国高价收购鲁缟。

这下,鲁国普通老百姓都看到鲁缟在齐国的流行,不少鲁国商人都赚的盆满钵满,鲁国上下陷入“鲁缟狂热”之中,就连鲁国的农民也开始倾向于种桑养蚕。

那粮食不够吃怎么办?

在鲁国人看来,这还不简单,用卖鲁缟挣的钱买粮食就好了。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管仲精心准备好的陷阱。

一年之后,齐国图穷匕见,齐桓公宣布全国禁止穿鲁缟。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鲁国因为此前的“鲁缟热”,粮食不足,而齐国还禁止向鲁国出口粮食。

此时的鲁国终于“大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最终,鲁国只能与齐国签订屈从协议,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

2600年前管仲的这个计谋,也是最早的经济战。

他洞悉了人性最深处的贪婪,对金钱的渴望,不费一兵一卒就战胜了敌国,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推恩令:最光明正大的“阴谋”

“阴谋”的更高境界就是“阳谋”,中计者明知中计,却无可奈何。

在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阳谋”就是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

刘邦分封诸侯王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实行分封制,大封异姓王。

到了刘邦晚年,异姓王先后造反,在解决这些桀骜不驯的异姓王之后,刘邦意识到封异姓王的潜在巨大风险,于是立“白马之盟”,规定只能刘家人称王。

但问题的根源并未解决。

刘邦去世后,刘氏王实力愈发膨胀,已经有“尾大不掉”之势。

汉文帝

汉文帝时期,贾谊提出削藩,却未被采纳;

到了汉景帝时期,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大力削藩,却引得诸侯王造反,也就是“七国之乱”。

齐国之乱

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王实力大不如前,但依旧不可小觑,同样威胁着朝廷权威。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自然不可能允许诸侯王继续保留如此大的权力,削藩被提上日程。

但经过“七国之乱”,汉武帝明白,强硬削藩,只会适得其反,甚至爆发内乱。

而汉武帝的首要对手是北方的匈奴人,不允许内部出现任何动乱的风险。

为此,就必须采用“非常”手段。

就是在这个时候,主父偃提出建议,也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推恩令”。

主父偃

手段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将原本诸侯王由嫡长子继承,改为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嫡长子继承王爵,而次子、三子可以分割继承土地,成为列候,受到郡守管辖。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正式推行推恩令。

在我们看来,这是明晃晃的削藩“阳谋”,但实际上,各诸侯国都乖乖接受了推恩令,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削藩。

这是因为,推恩令抓住了人性最深处的诉求,那就是公平。

原本对于诸侯王的众多儿子来说,除了嫡长子,他们根本没有什么继承资格。

但推恩令一出,这些人就有了继承家产爵位的正当理由和合法性。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就算知道推恩令会使得封国越来越小,但对于诸侯王的众多儿子来说,这实际上与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并且,汉武帝是以赏赐的名义实行推恩令,表面看,并没有分解诸侯国的意思,而是“为了宗族子弟着想”。

所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并未遭遇任何抵抗,反而被称赞为“仁政”。

既然推恩令被誉为“顶级阳谋”,为何后世为人效仿呢?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经过七国之乱之后,诸侯王再无抗衡中央朝廷的实力资本。

汉武帝用了最“体面”的方式削藩,各诸侯国只能被动“体面”,根本无力反抗。

杯酒释兵权:帝王级的演技

历朝历代,如何处理开国功臣,都是一个极为麻烦的事情。

若是手段激烈,会被认为是不仁不义,有失皇帝身份;相反,若是不能有效处理,则会直接威胁皇权。

古代帝王之中,唯有赵匡胤的处理手段堪称“温情”。

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武人地位更高的时期之一,在当时讲究的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在那个时期,谁掌握军队,谁就是皇帝。后唐李嗣源、后晋石敬瑭、后汉刘志远、后周郭威莫不如此。

周世宗柴荣去世后,他七岁的儿子继承皇位,但年龄太小,根本无法制衡这些骄兵悍将。

黄袍加身

960年,赵匡胤率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兵不血刃占领了汴京,登基称帝,建立大宋。

正因为赵匡胤武将出身,所以,如何处理手下这些将领,始终是困扰他的头等问题。

961年七月初九,赵匡胤宴请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把酒言欢。

忽然在酒席间说道,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整夜难以入睡。

众将领连忙询问原因。

赵匡胤开门见山,告诉众将,他是因为黄袍加身才登上皇位,如今担心部下效仿。

众将这才明白,这是一场鸿门宴!

赵匡胤既然敢说出自己的顾虑,自然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此时,席上的将领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磕头表示绝无二心,恳请皇上为他们指明一条生路。

赵匡胤此时才终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要这些将领放弃兵权,安心做富家翁。

这些将领此时根本没有其他选择,而赵匡胤的条件也是在优渥,最终只能同意。

于是,赵匡胤靠着“杯酒释兵权”,就彻底解决了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问题,有效巩固了皇权。

而“杯酒释兵权”,也被称为“古代更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鸿门宴。

金刀计:千古之一毒计

故事发在东晋十六国时期。

公元367年,东晋北伐前燕,势不可挡,千钧一发之际,慕容垂力挽狂澜,击败东晋军队,保全了慕容家族的基业。

然而,功高盖主的慕容垂遭到各方忌惮,为保全性命,只能带领家眷投奔前秦。

苻坚久闻慕容垂大名,对其非常看重,惺惺相惜,坚信其能帮助自己成就一番霸业。

但前秦丞相王猛对慕容垂却充满了提防,力劝苻坚除掉慕容垂。

然而,王猛的建议却遭到苻坚的反对。

苻坚

王猛也不再提此事,但他从未放弃除掉慕容垂的想法。

370年,王猛终于等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时刻,这一年,苻坚任命王猛率军讨伐前燕。

王猛

王猛便趁机提出要求,要求慕容垂之子慕容令作为大军的向导,随军出征。

这个要求,不论在苻坚还是慕容垂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这是考验慕容垂父子中心的绝佳机会。

同样的,慕容垂父子也需要借此作为自己的投名状。

然而,慕容垂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中计。

到了大军出发前晚,王猛专门上门拜访慕容垂。

推杯换盏后,王猛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要求:“今当远别,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

慕容垂与王猛的关系根本算不上熟络,更谈不上睹物思人。

但慕容垂投奔前秦,寄人篱下,无法拒绝王猛的要求。

于是,慕容垂便将自己的佩刀送给了王猛,也就是“金刀计”的由来。

至此,慕容垂父子彻底中计。

王猛率军途中,买通慕容垂一位亲信,让其携带金刀找到慕容令,假装慕容垂带话,“王猛想要迫害我们父子二人,我已经脱身,你也尽快脱身。”

慕容令看到金刀,对使者的话深信不疑,逃回了前燕。

儿子叛逃的消息传来,慕容垂进退维谷,只能被迫出逃,但很快就被抓回。

而苻坚,并未怪罪慕容垂,饶其一命。

“金刀计”本质是反间计,但却被成为“千古之一毒计”。

这是因为,如果你站在慕容垂父子的角度,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王猛要求慕容令随军出征,慕容垂难以无法拒绝。

而这就一定会导致父子二人相隔千里,无法有效沟通,留给王猛足够的操作空间。

其次,金刀只是借口。

王猛向慕容垂索要信物,慕容垂也不能拒绝,因为王猛位高权重,而慕容垂只是一员叛将,身在前秦,他根本不敢得罪王猛。

并且,王猛还能够买通其身边亲信,所以,即使没有金刀,王猛也有足够的手段欺骗慕容令。

最后,王猛牢牢抓住了慕容垂父子的内心的不安。

作为降将,慕容垂在前秦没有根基,也知道朝中很多人对其充满了猜疑,所以,慕容垂父子在前秦始终缺乏安全感,而王猛恰恰就利用了这一点。

金刀计本质就是王猛利用信息差,把慕容垂父子给“吓”走了。

而慕容垂父子在前秦的处境的确如履薄冰,因此,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无限放大慕容垂不安全感。

虽然金刀计并未成功,慕容垂活了下来。

但事实证明,王猛眼光毒。

淝水之战,苻坚大败,慕容垂果然脱离前秦,建立后燕,让人感慨。

回看这些顶级计谋,无一例外,都是直奔人性弱点,让人不寒而栗。

你还知道历史上那些著名计谋?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源:

[1]官方网站澎湃新闻《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2]官方网站上游新闻《金刀计真的是古今之一奇谋吗?带你读懂成功毒计背后的逻辑结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 ***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3/585880.html

“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毒计,让人汗毛倒竖,最后一个堪称不出世之毒计”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孙峻在东吴都有哪些作为?最后为何会被吓死?

历史上孙峻在东吴都有哪些作为?最后为何会被吓死?

孙峻,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孙权临终遗命诸葛恪辅政,然而很快诸葛恪被孙峻诛杀,孙峻成为掌握朝政的权臣。孙峻掌权三年的时间,排除异己、祸乱朝堂、私通孙鲁班,搞得东吴朝廷上下乌烟瘴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大家不熟悉的“权臣”:宗室才俊,支持诸葛恪孙权比曹操、刘...

朱元璋在南京建了帝王庙,里面为什么会有忽必烈?

朱元璋在南京建了帝王庙,里面为什么会有忽必烈?

众所周知孛儿只斤·忽必烈是元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正是打败了元朝而建立的明朝,按道理说,朱元璋应该很讨厌忽必烈才对,但是朱元璋在南京建了一座帝王庙,里面却供奉了忽必烈,可以说,这就是朱元璋超越常人的地方。他唯成果论,只谈功绩大小。显然,在老朱眼里,忽必烈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帝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详...

曹植的妻子崔氏的死与曹操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曹植的妻子崔氏的死与曹操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曹操,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晋新语》中记载了一件事,曹植的妻子崔氏由于衣着华丽,被公公曹操看到了。曹操大为不悦,回家后,就命她自尽了。说起来,曹植的妻子崔氏可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女子,她出身于高贵的门阀士族清河崔氏。在魏晋时期,清河崔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

五虎上将之中三人有异心 刘备统一天下会先对谁下手

五虎上将之中三人有异心 刘备统一天下会先对谁下手

还不知道:五虎上将之中,有三人存异心,若刘备一统天下会首先杀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能人辈出,了解那段历史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当时有三个人物最具夺得天下的实力,即西蜀刘备,东吴孙权,北魏曹操,他们让天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人能够打败这么多的对手,从...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还不知道: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什么那么短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孝文帝(简称汉文帝,以下全部用简称)、汉景帝40来岁就驾崩了,这就会让您强烈的认为,他俩怎么这么短寿?其实并非如此。短不短寿要看跟谁比。1、跟历史上的盛名显赫的明君令比,他们的确短寿。开创“文景之治”...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彭城刘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进士及第,授获嘉主簿,迁定王府仓曹参军。长安二年(702年),修撰起居注,成为史官,历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

都说刘邦是一个小人 刘邦是怎么夺得天下的

都说刘邦是一个小人 刘邦是怎么夺得天下的

对刘邦这个真“小人”为何最终能夺得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饱受争议,他赢得了大汉天下,打败了霸王项羽,又是开国太祖,应该是名满天下,流芳千古。但在史书,戏剧,诗歌,甚至是民间话本中,都是混混,无赖,小人得志的负面形象。刘邦到底是被世...

楚汉之争要是项羽夺得天下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楚汉之争要是项羽夺得天下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项羽得了天下,中国会怎么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标杆性质的人物,他是中国悲剧英雄第一人,现实中我们每每以成败论英雄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中国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曾经的失败英雄项羽。我们要感谢太史公司马迁,是他把项羽写进了本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