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无疾而终:一支从未出海的明朝舰队

中国历史9个月前 (03-09)730

公元16世纪,郑和的下西洋航行已过去百余年,庞大宝船神迹更是沦为过眼云烟。来自远方的威胁却并未消散,逼着明朝当局一度准备重整大型舰队。但天时地利与人和皆今非昔比,勉为其难的成果只会是徒有其表,最终因风暴侵袭而落得无疾而终下场。

屯门与西草湾之战 说明当时的广东还有一定动员能力

早在1521-22年间,广东水师两度在广东水域击败葡萄牙人,先后取得屯门和西草湾之战的胜利。尽管对方只是规模有限的武装商团,依然能凭借强悍实力给明朝当局留下深刻印象。与此同时,流亡在外的马六甲苏丹不断遣使中土,希望向宗主国借兵夺回都城。但刚刚继位的嘉靖皇帝忙于大礼议风波,正与儒家士大夫们斗的不亦乐乎,对渡海远征缺乏丝毫性趣。于是,名为哈桑火者的使节便转换思路。他谎称来年会有一支百艘船规模的舰队上门报复,终于给负责外务的地方衙门营造出危机感。

马六甲使者不断催促明朝备战

作为两次外战的总指挥,当时任广东按察司副使的汪鋐决心充分备战。首先为稳定军心,表示自己并不相信使者说辞,还当场派人将负责翻译的通事打了20大鞭。接着便祭出传统艺能,将短时间内扩编水师的希望寄托于沿岸海盗身上。刚到岭南为官时,这批人正巧接受朝廷诏安,被安排驻屯于珠江口两岸,甚至被认可继续从事劫掠活动。凡是非注册番邦的船只皆可下手,只需要向衙门上缴孝敬即可。后来在屯门与西草湾参战的主力,也正是这些靠买路财度日的亡命之徒。

汪鋐在阴差阳错间 成为中西对抗之一人

此外,还有一名曾在南洋给葡萄牙人打工的华人,在福永老家被检举揭发。由于会 *** 火药、枪炮和洋船,成为戴罪立功的外事顾问。可能是出于自保需要,他在透露自己的海外见闻时将弗朗机贬低为弱鸡,属于不善陆战的水鬼。从而获得官员好感,最后被保送至北京督造新炮。但由他根据回忆督造的2艘西式桨帆船,却被批评为太过耗费木料。以至于弃而不用,任其抛在珠江西岸的南头腐烂。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技术细节,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一些列悲剧。

16-17世纪的福斯塔小型桨帆船

事实上,广东地方在与弗朗机接触过程中,至少遇到3种不同类型船只。比如在南海岛礁附近,击退诏安海盗的卡拉克大帆船,以及由马来水手操纵的昆仑舟。前者来去匆匆,并没有给官府留下深刻记忆,后者则与本土的福船相当类似。唯有小型的福斯塔桨帆船最为特殊,自然是逆向工程的重点仿造对象。但西式桨帆船无论大小,都需要配备熟练人员划桨驱动,缺乏经验者很难简单速成。这恰恰为缺乏货币流通的明朝所不能承接,致使2艘花大力气仿制出来的蜈蚣船遭直接放弃。

仅仅建造2艘的山寨蜈蚣船

讽刺的是,根据当时仍被扣押的葡萄牙俘虏回忆,广东本地的大部分舰艇都是桨帆船。其大小如同皇家摇橹船、小帆桨战船和交通艇,都有桨架和冲角,还装配有摇橹船那样的桅杆。至于桨手更是多到不可胜数。反倒是生活在入海口的盗匪爱用帆船,可见本土划桨船并不适合远距离航行。只不过在接受招募后,即便有经验的海盗也没资格领军饷。而且因为太少,还必须强征更多无作战经验的渔民充数。所以,既不能指望好好训练划桨手队伍,又无法将出海帆船作为舰队主力。

重新组建的备战编队 只能使用本地船舶

于是,这支在1523年成军的新兴力量,就直接沦为存在舰队。虽然有刚刚征收的船舶,却只能留在原地等着着葡萄牙人前来。其中,一半船只是在海盗们居住的南头水域,另一半则前出到更靠外侧的诸岛之间。直至8月末,一场特大风暴的电闪雷鸣持续整个夜,将外海的船分队尽数摧毁。余下船只被迫退入珠江,也在实际上丧失了战斗意志。

古代典籍与画作上的各类明朝桨帆船

次年,广东地方当局又重新装备出第二支编队。或许是已经将下游货船、驳船用完,只能继续免费强征向上游的运盐船。真正有希望获捞取收益的只有海盗,他们希望借冲突爆发进行合法劫掠,却一直没能等到机会上门。最后到1528年,这支存在舰队里的数量不断减少,迫使衙门不得不予以全盘放弃。

(全文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3/586235.html

“无疾而终:一支从未出海的明朝舰队”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