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鲁国三桓是什么意思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3-19)530

三家分晋这段历史很多人都了解,原本强大的晋国,最终却被自己国内的几方势力瓜分,成就了韩赵魏三国,由此进入了史称战国时期的时代。而鲁国国内也有三家势力非常大的家族,他们被称为三桓,但为何鲁国最终并没有走上晋国的后路,三桓为什么没有将鲁国瓜分掉呢?鲁国能够得以幸免于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三桓简介

三桓,即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鲁国的三桓起于鲁庄公时代(前693年─前662年)。鲁庄公父亲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谥共,又称共仲,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称“孟”,故又称孟氏、孟孙氏)、庶次子叔牙(谥僖,其后代称叔孙氏)、嫡次子季友(谥成,其后代称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鲁庄公封官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

对三桓的评价,凡事都有双面,评价同一事物也有褒贬两面。作为鲁国强势卿家的三桓,自僖公起,逐步掌握鲁国政权,甚至于日后凌驾于公室之上,成为类似于晋室三家的大族,他们的功过大可品评。

对内

以季氏为首的三桓锐意改革。在经济上推行初税亩、使用田赋,促进井田制的瓦解,加速了鲁国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鲁国的经济发展;在军事上,分三军,后来又废中军,分国为四,壮大了三桓的实力,更便利了战争时迅速出兵,相对而言是较为可以的军事改革。

对外

三桓清楚地认识到鲁国弱小的国力,为鲁国周旋于晋、齐、楚、吴等强国之间,委曲求全,斡旋外交,颇可称赞。然则,三桓如此劳心劳力,换来的却是鲁国从西周时期的宗邦强藩,变成春秋战国时候日渐衰弱的蕞尔小国,不能不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三桓的争权夺利,尤其是三桓与公室之间几乎没有停止的争斗,导致鲁国在内耗中日渐衰微,最终归于败亡。

2、三桓为何没有瓜分鲁国

首先,鲁庄公父亲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在此基础上,庶长子庆父、庶次子叔牙、嫡次子季友都被封为卿大夫。对于这三家卿大夫的后代,都形成了大家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在春秋时期,孔子曾经试图改变三桓把持鲁国大权的局面,但是在三桓强大的实力面前,无法成功,最终孔子只能无奈离开鲁国。

春秋末期,三桓强盛而公室微弱如同小侯。“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不过,尽管三桓把持了鲁国的大权,但是,鲁国却没有像晋国一样被一分为三。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鲁国的实力相对较弱。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和齐国、晋国、楚国、秦国这样的大国比起来,只能说是一个中等诸侯国。

到了春秋末期,虽然三桓的实力已经碾压了鲁国君主,这不仅导致孔子无法削弱三桓,甚至还出现了鲁国君主客死异乡的情况出现,不过,在鲁国周围,则存在齐国、吴国、越国、楚国、晋国等大国。因此,本就弱小的鲁国,如果在一分为三的话,很可能会被周边的大国兼并。而这,显然不符合三桓的利益。

换而言之,三桓的利益,是建立在鲁国存在的基础上,如果鲁国被齐国、楚国、晋国、吴国等大国消灭的话,那么三桓自然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与此相对应的是,晋国因为实在太强大了,即便被一分为三,赵国、韩国、魏国依然能够成为战国七雄,比如魏国甚至还是战国初期的中原霸主。

3、三桓并非坚不可摧

同时,对于晋国的赵氏、魏氏、韩氏等卿大夫,是异姓的卿大夫。而就鲁国的三桓来说,因为是鲁桓公的后人,所以,和鲁国公室自然是同一血脉的。所以,对于三桓来说,如果要去肢解鲁国的话,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和三家分晋的情况,无疑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并且,三桓的势力也不是一直都坚不可摧的。比如孔子担任鲁国 *** 宰相期间,主张“堕三都”就获得了叔孙氏和季孙氏的支持,对于三桓来说,也需要借孔子之手,以此抑制家臣的势力,也即三桓的家臣,一度威胁到了三桓自身。进一步来说,在笔者看来,三桓因为家臣势力崛起,所以也曾出现外强中干的情况,这导致其没有精力和实力来三分鲁国。

最后,另一方面,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约束,也是导致鲁国没有像晋国一样被卿大夫瓜分。就晋国来说,曾经发生“曲沃代翼”这一事件,对于曲沃代翼来说,直接破坏了周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也让魏国、赵国、韩国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来瓜分晋国。与此相对应的是,就鲁国来说,因为君主是周公姬旦的后人,所以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相对于其他诸侯国,鲁国对于周礼的维护和支持,无疑是非常坚决的。而就三桓来说,一旦要三分鲁国,就是要破坏周礼,这不仅会遭到鲁国上下的反对,也可能引起周王室的干涉。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周王室还是存在一定威望的,这也是三桓忌惮的地方。综上,鲁国三桓,却没能像晋国三卿那样瓜分鲁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3/587677.html

“鲁国三桓是什么意思”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张郃与黄忠二人的实力怎么样?孰高孰低?

三国时期张郃与黄忠二人的实力怎么样?孰高孰低?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郃进犯葭萌关,诸葛亮派老将黄忠和严颜率军抵挡张郃,因为都是老将,赵云等人非常担心,认为派两位老将去,有些儿戏了,但诸葛亮却信心十足。黄忠和张郃在战场上大战二十多回合,究竟谁更强?谁更有优势呢?张郃能胜黄忠吗?张郃看到黄忠,大骂黄...

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曹魏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河东裴氏。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当以占据青、并、幽、冀四州的袁绍势力最大强大,袁绍得以壮大不仅靠的是家世显赫、还有谋臣武将倾心的辅佐。袁绍帐下鞠义、颜良、文丑、淳于琼、张郃、...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是南明与清朝发生的最后一次决战。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死里逃生,主要是由于南明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吴三桂在磨盘山死里逃生。一、南明的“劫数”随着清军入关,明朝气数消失殆尽。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6年。历经洪武之治、仁...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朝历代宫廷斗争都非常激烈,九子夺嫡则是清朝皇位争夺的代表作。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毙鹰事件”是康熙彻底厌恶并放弃八阿哥胤禩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康熙对胤禩极尽辱骂,用了非常多恶劣的词语,说他“心高阴险”“密行险奸”“行止卑污”。说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不但骂胤禩,还把胤...

元载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元载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元载,唐朝中期宰相,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上的元载也是穷出身。他有才名,获得了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王韫秀的青睐,死活要嫁给他。于是任性白富美官二代王韫秀,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入寒门,和元载过起了穷日子。但爱情终归不能当饭吃,眼看着嫁妆被吃光、用尽了...

有哪些与甘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甘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甘宁(? - 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

薛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薛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薛奎(967-1034年),字宿艺,绛州正平县人,北宋时期大臣,欧阳修的岳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起家隰州军事推官,历任仪州推官、莆田知县、长水知县、兴州知州,迁太常博士。得到御史中丞向敏中举荐,拜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大中祥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