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瓦岗出身的唐朝国公,两个比秦琼还早受封上柱国,最坏的那个比秦琼还勇悍
五个瓦岗出身的唐朝国公,两个比秦琼还早受封上柱国,最坏的那个比秦琼还勇悍
秦琼在战场上的表现是否影响了隋唐历史的走向?这个问题我们要客观从两方面来看:其一,即使没有秦琼,笑到最后的肯定也是李家父子;其二,没有秦琼的加盟,唐军有两场关键之战很难打赢,那时候唐太宗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可就难说了。
我们细看《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就会发现李密和李世民都只把秦琼当成敢死队或救火队队长使用,这明显是大材小用,事实上秦琼的指挥才能要是全都发挥出来,瓦岗军主力未必会被王世充全歼,李密也不用到唐朝去当伺候人的光禄卿——光禄卿与光禄勋、光禄大夫不是一回事,光禄卿在唐朝后来也叫司宰正卿、司膳卿,看这两个名字,读者诸君自然会理解为什么李密会憋屈得降唐又叛唐了。
秦琼在瓦岗军并不是大元帅,而是“内马军四骠骑”之一,在唐朝更高军职也只是左武卫大将军,跟李世民作战,也基本是充当杀手锏的角色,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基本都不会失手。
秦琼在唐军中独自带兵或作为主将打过两次大战,一次是在美良川击败并迫使尉迟敬德投降(秦家墓志铭记载是秦琼生擒了尉迟敬德),另一次是在列人之战中击败了打遍唐营无敌手的刘黑闼。
尉迟敬德和刘黑闼有多厉害,熟悉隋唐历史的读者诸君自然知道,如果不是秦琼出手,还不知道有多少唐朝的王公和大将会被他们生擒和斩杀呢——当年李艺李勣(罗艺跟李勣一样,是赐姓)联手也不是刘黑闼的对手,二李联军一败涂地,唐初头等悍将薛万钧薛万彻被生擒,最后李世民没办法了,只好派秦琼出马,在列人阻击并击溃了刘黑闼。
秦琼在瓦岗军被宇文化及击溃、李密中箭昏厥、即将全军覆没之际挺身而出,不但收拢残兵稳住阵脚,还组织反击并反败为胜。如果没有秦琼力挽狂澜,瓦岗军在大业十四年(618年)七月就被宇文化及歼灭于黎阳了。
李密并不是很感激秦琼的救命之恩,秦琼在瓦岗军的地位也远不及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子:李密封裴仁基为上柱国、河东郡公,裴行俨为上柱国、绛郡公,秦琼和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分管内马军和外马军,也就是个起兵旅长而已。
秦琼不受李密重视,投唐后也没有之一时间受封上柱国、开国公,同为瓦岗旧将,在唐朝受封国公的有七八个,秦琼程咬金不是最后一批受封,也不是之一批受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五人出生于瓦岗,这五人分别是郑国公魏征、郧国公张亮、卢国公程咬金、英国公李勣、胡国公秦琼(秦程原为翼国公、宿国公),张亮在贞观五年从长平郡公进封鄅国公,魏征于贞观七年受封郑国公,程咬金和秦琼可能都是武德四年受封为国公的。
进入凌烟阁的“瓦岗旧部(魏征不是将)”是五个,在两唐书中有大量记载却没有进入凌烟阁的国公还有两位,那就是王君可的历史原型王君廓和罗成的历史原型之一罗士信,他们受封国公的时间,似乎也都不比秦琼晚。
武德二年,徐世勣刚归顺,就被李渊封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旋即加授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赐姓李。
徐世勣当然不是李渊钦封的之一位上柱国,在一年前,也就是武德元年,王君廓就已经受封上柱国、假河内太守、常山郡公,后来又晋封彭国公。
罗士信比秦琼晚一年投唐,但是一加入唐军就被封为相当于军区或战区司令的陕州道行军总管,后来又改封绛州总管、剡国公——秦琼终其一生,也没能当上行军总管。
徐世勣在瓦岗军的地位比秦琼高,降唐后先封国公还说得过去,那个在瓦岗军根本就不受重视的王君廓成为首位挂着瓦岗标签的唐朝上柱国,这就有点让人心意难平了。
秦琼的指挥才能和个人武功,正史中都有明确记载,他为什么没有在刚投唐时就受封上柱国、开国公,这个问题,在两唐书中我们也能找到答案:秦琼程咬金带着吴黑闼牛进达归唐的时候,只带了几十名起兵,而王君廓、罗士信、徐世勣归唐,都是带了一大票人马的。
瓦岗军被王世充击溃主力,李世勣带领的黎阳守军还建制完好,再加上收拢的溃兵,据说还有还几万人马,他把这么多部队全以李密的名义交给李渊,这个功劳,封国公甚至封王都是可以的——李渊之所以给徐家赐姓李,就是想封徐世勣的父亲徐盖为郡王。
秦琼程咬金因为带给李家的部队少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他们要想受封上柱国、开国公,就只能靠自己打拼。
裴行俨是不是瓦岗军首位上柱国并不重要,因为那是李密胡乱封的,咱们今天要聊的是李渊钦封的大唐上柱国与开国公,既不算王世充、宇文化及的手下,也不包括“贞观国公”魏征和张亮,这样就剩下了王君廓、徐世勣、罗士信、秦琼、程咬金五位。
王君廓更先受封上柱国,徐世勣紧随其后,然后秦琼才能位列第三,有墓志铭显示,程咬金是在参加完玄武门之变后才受封上柱国的。
秦琼作为隋唐英雄的代表人物,居然不是归唐瓦岗旧将的之一位上柱国、开国公,这并不是李渊小气,也不是秦琼不够厉害,而是秦汉隋唐的军功制度都比较公平和完善:率部来归和只身投奔的待遇是不同的,带来一千兵马,比杀敌一千的功劳还大。
王、李、罗三人都纳了投名状,所以一开始的官、爵、勋比秦琼高一些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要是按武功战绩来看,秦琼在这五位上柱国和开国公中应该排名第几,可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了。
正如秦琼不像小说描述的那样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一样,徐世勣也并不像《隋唐演义》写的那样神机妙算百战百胜,他跟魏征一样,都在投唐后又被窦建德俘虏并投降。
要是论起加入唐军的战绩,徐世勣显然不如秦琼:徐世勣不止一次战败,全军覆没自己被俘的败绩,让他似乎跟另一位战神李靖无法相提并论,所以李靖留下了兵法,徐世勣似乎更狡猾地在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的纷争中保存了自己,“坑”了两个“盟友”。
徐世勣的人品如何暂且不提,那个王君廓在两唐书中可绝不是什么好人,但就是这样两个人,在李渊眼里,却都比秦琼值钱:秦琼不先登陷阵斩将搴旗就不能受封上柱国、开国公,而徐王二人则是一加盟就享有高官厚禄,这其中的奥妙,有几人能说得清楚?
李勣第二个受封上柱国,秦琼却只能排在第三,这个排行是否公平,读者诸君自有公论:在您看来,让秦琼、徐世勣、王君廓各带同等数量兵马开战,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据说王君可的历史原型王君廓,打起仗来也是十分勇悍,他是不是比秦琼还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