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还有后人吗?为何不去祭拜清东陵和清西陵?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4-19)540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现代人最近的封建王朝,从1912年亡国至今也不过110多年。而祭祀祖先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才有了清明节祭祀先人的假日,但是让人纳闷的是现代人却很少看到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后裔去祭拜其祖先的陵寝清东陵和清西陵,这是因为爱新觉罗家族没有后人了吗?

其实当然不是爱新觉罗家族没有后人了,虽然清末三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溥仪都没有生育子嗣,给后人造成了一种爱新觉罗家族人口不旺,好像断子绝孙的感觉,可是实际上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口非常多,算是现今满族人中占比非常大的姓氏家族。

但是话说回来,在十六世纪中后期,爱新觉罗家族确实并不兴盛,在女真各族中算是一个比较小的宗族,当时整个爱新觉罗家族也就二三十人。

一直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爱新觉罗家族才开始逐渐兴旺起来,到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爱新觉罗家族人口已经达到100多人,而随着皇太极的儿子清世祖顺治皇帝入关,爱新觉罗家族正式开始统治整个中国,攫取了更多的资源,因此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口也大幅增加。

清朝入关后,由于满洲人口较少,清朝以少数民族去统治人口数量数倍于己的 *** ,自然很不容易,所以清朝就要求满人多生孩子,多繁殖人口,清朝统治阶层尤为重视皇室爱新觉罗家族的繁殖和赡养工作,用非常丰厚的奖励政策来鼓励引导皇室成员多生孩子。

在清朝通常皇帝的儿子比较受宠的话都会被封为亲王,其他一般的儿子也都会被封为郡王或者贝勒。

再看这三级封爵的年收入,清朝亲王的年收入是每年1万两银子和1万斛禄米,按照现代的物价来换算,大约等于500万左右人民币;郡王是每年5000两银子和5000斛禄米,按照现代物价来换算,大约等于250多万人民币;贝勒则是每年2500两银子和2500斛禄米。按照现代物价来换算,大约等于120多万人民币。

而清朝的皇室爵位在贝勒爵位下面还有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这些爵位,可以说这些封爵都有着不菲的收入。

虽然清朝的封爵规矩是世袭递降,即每传承一代人就是降一级承袭爵位,比如父亲是亲王,将来儿子继承爵位时就只能是郡王,孙子就只能继承贝勒爵位。但是清朝的世袭递降规矩是有降级上限的,最多降四级,也就是说亲王的子孙后代更低降到镇国公爵位就不能再降了,而郡王的后代则是更低降到辅国公爵位就不能再降了,以此类推。

所以即便是镇国公和辅国公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而且清朝的皇室成员如果表现特别卓越,比如立有重大军功或者功劳很大,还会获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即子子孙孙永远都不会降级,一直保持王爵的传承。这样一来,清朝皇室的生育积极性那不就被带动起来了。

而且清朝皇帝本人也都起到表率作用,像顺治皇帝虽然只活了24岁,却生育了14名子女,而顺治的儿子康熙皇帝那生育能力就更强了,生育了55名子女。其实在康熙时期爱新觉罗家族人数就已经达到了将近五百人,到了康熙的儿子雍正皇帝时期,爱新觉罗家族人数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人,再到雍正的孙子嘉庆皇帝时期,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数更是达到了五千多人。

即便清朝的皇室成员没有获封爵位,在乾隆时期之后,也规定他们每年不需要从事任何工作,皇室近亲就能拿到每年36两银子和42斛禄米的收入,约合现代20来万人民币,而皇室远亲每年则能拿到24两银子和21斛禄米,约合现代10多万的人民币。

看看这些闲散皇室成员每天不工作,天天遛鸟逛街,都比现代996的打工人赚的还多,所以他们当然就只能每天白天遛鸟,晚上也“遛鸟”了,这样一来不就为爱新觉罗家族人口添砖加瓦做贡献了。

到1912年时,隆裕太后代替年幼的溥仪签订了退位诏书,清帝逊位,清朝也正式灭亡,那时候爱新觉罗家族大概有10多万人左右。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时,爱新觉罗家族人口已经达到了14万人左右。

按照爱新觉罗家族这个人口繁衍速度,又经过这么多年的繁衍,估计爱新觉罗家族现在至少得有30到40万人。

爱新觉罗现在人口不好统计主要还在于很多爱新觉罗族人改名换姓了,虽然清朝灭亡时,清朝与民国 *** 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例》,清朝皇族会享受优待政策,但是很多皇室成员还是担心民国 *** 会翻脸不认账,或者将来会被翻旧账,所以纷纷改名换姓。

而爱新觉罗家族改姓之后,以姓金和姓赵为主,还有一些改姓王、孙、罗、鄂等姓氏,不过大多清朝皇帝一脉直系后裔都以改姓金和赵两姓居多,改姓金是因为“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的意思,改姓赵则是因为“觉罗”在满语中是远方的意思,同时 *** 的赵姓译成满语也是觉罗发音,所以有不少人至今还认为爱新觉罗家族很可能是当年宋徽宗赵佶被金国人掳走之后繁衍的后人,实际上是 *** 赵氏家族后裔。

因此由于爱新觉罗家族不少人都改名换姓,所以也导致了现在不好统计爱新觉罗家族确切人口。当然,还有一些人出于各种目的主动恢复了爱新觉罗姓氏,比如著名女画家爱新觉罗·紫薇女士,她是道光皇帝第五子惇亲王奕誴第四代后人,她的父辈其实早就已经改姓金,她本来是名叫金毓肦,毓字是她这一代的字辈排行,但是后来她为了绘画事业,听闻书画界比较认可爱新觉罗的名号,于是她就恢复了爱新觉罗姓氏。还有一些演艺界明星如爱新觉罗·启星和爱新觉罗·启迪等等,也都是出于各种目的才恢复了爱新觉罗姓氏。

当初根据《清室优待条件》规定,清末帝溥仪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内并保留帝号,因此很多皇室成员依旧依附在溥仪之下生活在北京。但是在1924年时,溥仪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溥仪先是到醇亲王府投奔亲生父亲载沣,后来又去了天津短暂寓居,最终在日本人的蛊惑下去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政权。

溥仪到东北出任伪满洲国的日本人傀儡皇帝之后,很多皇室宗亲就跟着他跑到了东北,所以爱新觉罗家族有不少人又到了东北生活。

比如现在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这里就生活着很多从北京迁过来的清朝皇室成员,这些人选择定居新宾满族自治县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新宾满族自治县是当年努尔哈赤龙兴之地赫图阿拉城,在这里埋葬着努尔哈赤祖辈的爱新觉罗氏列祖列宗的清永陵,所以这些皇室成员迁居新宾满族自治县也算是替老祖宗守陵了。

还有部分皇室成员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北京,因此就一直留在了北京,比如溥仪的生父载沣就是如此,溥仪多次请载沣去东北跟他享福,都被载沣拒绝了,载沣看透了日本人的野心,所以宁可留在北京守着祖产也不愿意去给日本人当傀儡。

后来载沣手头十分窘迫,一度靠着变卖祖产维持生活,而载沣的其他子女也基本都留在北京生活,新中国成立后,载沣宁愿变卖祖产都不肯当日本人走狗的气节获得了新中国的认可和称赞,因此载沣和他的子女都受到了新中国 *** 的优待。

当然,还有一些清朝皇室成员散居在中国各地以及海外地区。

但是不算那些散居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地区的皇室成员,就说像居住在北京和东北一带的皇室成员,他们距离清东陵和清西陵也并不远,想去祭拜祖先也并不是难事,为何每年都没见爱新觉罗的族人去祭拜清东陵和清西陵呢?

那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像故宫、清东陵和清西陵都被列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对外开放的5A级旅游景区,它们不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私产,是属于国家的文化遗产,想进去可以,那是需要买票的。想当初,溥仪被特赦后,想回故宫看看都得需要买票,人家末代皇帝想回家看看都得买票,其他的皇室成员想进清东陵和清西陵能不买票吗?

其实根据规定清东陵和清西陵的运营机构每年确实会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祭祀表演,不过这是公开的宣传景区吸引游客的活动,可是个人或群体私下举行祭祀表演,这是属于违规行为,是要被景区管理机构制止的。

因此即便有一些皇室成员想去拜祭祖先,也不能大张旗鼓的去,只能以游客身份买张门票简单的磕头、鞠躬、献花、上香完事。

不过也确实有一位皇室后裔爱新觉罗·恒绍公开举行过盛大的祭祀活动,他是乾隆皇帝第七世孙,手中持有爱新觉罗宗谱,他向来以爱新觉罗姓氏为荣。不过他举行的祭祀活动并不在清东陵和清西陵,而是在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清永陵,在祭祀活动中,他扮演皇帝,带着一众穿着宫女、太监、大臣服饰的人举行了祭祖仪式。

但是爱新觉罗·恒绍的这场盛大祭祖仪式在当时遭到了新闻媒体的口诛笔伐,很多人都在网上对其进行嘲讽和谩骂,大家认为他这不是在祭祖,他是希望清王朝复活。

也不怪网友对爱新觉罗·恒绍如此盛大祭祀不满,毕竟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虽然在其统治中国的200多年中确实曾出现过“康乾盛世”的风光和荣耀,可是在清朝统治的中后期,朝廷腐朽无能,把中国推向了落后挨打的局面,使得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丧权辱国,民众饱受欺压。

虽然清朝已经终结了,但它留给中国人民心灵上的创伤并没有彻底愈合。所以爱新觉罗家族才会有很多人改姓,甚至连很多满洲贵族也都改了姓氏。

其实在民国时期,还是有一些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去祭拜清东陵和清西陵,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那动荡的10年中,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已经断了去清东陵和清西陵祭拜的想法。

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风气逐渐转向开放包容,但却也很少有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去祭拜清东陵和清西陵,这就是因为毕竟清朝已经灭亡很多年了,爱新觉罗家族也繁衍出了不少新一代的年轻人,现在这一代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距离清东陵和清西陵中埋葬的祖先已经是非常遥远了,他们经受了现代化的教育,家族的认同感已经被弱化了,所以也就不会再去想着祭拜清东陵和清西陵了。

时代在变迁,封建王朝早就已经灰飞烟灭,在时过境迁之后,曾经的清朝皇室成员也大多摆正了心态,他们都是过着低调而又普通的生活。

只有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才会自吹自擂,自诩为皇室成员,实际上那些整天把皇室成员挂在嘴边的人,他们可能都不是皇室嫡系后裔,绝大多数都是皇室远支旁系后裔。真正的皇室嫡系后裔大多都是像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那样低调的生活,从来不会把爱新觉罗姓氏挂在嘴边上,只有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整天自诩为前清皇室后裔。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4/591905.html

“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还有后人吗?为何不去祭拜清东陵和清西陵?” 的相关文章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人,东汉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史学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沈少年失去父母,被叔叔王昶收养,王沈善写文章,最初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后升任中书门下侍郎,高平陵政变后,王...

诸葛亮三气周瑜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诸葛亮三气周瑜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三气周瑜”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里,正史没有这一出。周瑜之所以被气到吐血,实则为气上加气,导致旧伤严重复发而亡。诸葛亮“穷追猛打”《三国演义》将正史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的...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1713~1784),字成祉,号希仁,天馥,又号莲峰、五莲山人,二所亭。山东诸城王璊村人。诸城易学传承人之一,清朝时期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学能文,性方品正”。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进士。...

朱据: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善于论辩诘难,乐于施舍

朱据: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善于论辩诘难,乐于施舍

朱据(194年-250年),字子范,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官员及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吴郡朱氏。朱据仪表堂堂,体格健壮,善于论辩诘难。黄武初年(222年),担任五官郎中、侍御史。孙权以朱据文武兼备,授任他...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得到汉宣帝信用的萧望之,为什么在汉元帝登基后自杀?

得到汉宣帝信用的萧望之,为什么在汉元帝登基后自杀?

萧望之(约前114年~前47年),字长倩,萧何七世孙,西汉时期官员,历任大鸿胪、太子太傅等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昭帝时期,昭帝年幼,霍光当政,当时汉朝所有的军政大事,以及选用人才都由霍光一人决定。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萧望之的普通儒生,因为长史丙吉的推荐,...

有哪些与吕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吕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细阳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范年轻时为汝南县吏,后避难寿春,结识孙策,此后便为东吴效力。先后随孙策攻破庐江郡 ,攻克陈瑀,平定七县;随周瑜征战赤壁,因功拜裨将军,领彭泽郡太守。吕范对稳固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做...

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他为何不去求情?

和珅知道嘉庆帝会清算自己吗?他为何不去求情?

提起清朝最大的贪官,很多人都会想到“和珅”二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提到大清王朝,有一个人他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他自以为天下没人能治得了他,他甚至盲目地认为皇帝都离不开他。只可惜,前朝皇帝刚刚去世,新帝便迫不及待地将他兴师问罪。这个自以为是的人就是清朝巨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