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蒙古国:全国只有一条高速公路,76%的国土正在成沙漠
曾几何时,蒙古这个响当当的名字,曾令世界各国闻风丧胆。铁木真麾下的铁骑,曾一路西征,横扫欧亚大陆。然而时过境迁,昔日雄主的后裔,如今却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作为一个矿产资源丰富、中俄为邻的年轻国家,蒙古理应大有作为。然而,随着环境恶化、政局动荡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个国家正在走向消亡的边缘。
历史的车轮回溯到800多年前。位于蒙古高原的铁木真,凭借一腔雄心壮志,先后征服草原各部,建立起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其孙忽必烈更是一统华夏,建立元朝。然而,太平盛世终难长久。元朝覆灭后,大蒙古国土尽失,蒙古各部重归分裂割据的局面。
直至清朝,蒙古才再次被纳入中国版图。19世纪中叶,大清国运式微,外蒙古在沙俄扶持下,逐渐走上了独立之路。1921年,苏联出兵蒙古,宣布其独立,建立起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解体后,蒙古实行多党制,国名也改为蒙古国。
如今,这个拥有323万人口、15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年轻共和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荒漠化成为更大的威胁。官方数据显示,蒙古41.3%的国土已被黄沙吞噬。南部戈壁地区的沙漠面积,更是高达4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的四分之一。自然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许多牧民背井离乡,成为流落首都乌兰巴托的&34;。
探其根源,蒙古长期过度放牧和采矿,是加剧荒漠化的重要原因。1992年以来,为发展经济,蒙古大量出口农牧产品和矿产资源。表面上国内生产总值得到提升,但代价却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再加上近年来气温上升,导致国内25%的湖泊在短短23年内干涸,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了荒漠化进程。
与此同时,多党制下的政局动荡,也令这个国家身处险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蒙古始终没有一个稳定的执政党。没有强有力的 *** 治理,国家发展就如同一盘散沙。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许多人将希望寄托在强大的邻国身上。
作为蒙古的南邻,中国一直以务实友好的姿态,助力蒙古的发展。早在蒙古遭遇雪灾之际,中国就伸出援手,提供了大量无偿物资。中国也是蒙古矿产资源的主要进口国。本应互利共赢、休戚与共,蒙古却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谋求&34;的庇护。
所谓&34;,是指蒙古在中俄两大强国之外,主动与欧美发达国家搞好关系。为讨好西方,蒙古竟将首都中俄风格的建筑、艺术品悉数拆除,换上了欧美元素。更有甚者,当一条连通中俄的天然气管道需途径蒙古时,后者竟提出由中国买单、蒙古控制的无理要求,最终导致项目流产。
与中俄疏远的同时,蒙古加大了对美国的投名状力度。不仅每年派遣大量留学生赴美,学习所谓&34;,还与美方达成向其出口稀土的协议。表面上美蒙携手共进,实则不过是美国为摆脱对华稀土依赖的权宜之计。反观蒙古,却像是占了大便宜一般,忙不迭地签署协议,甚至不惜开放领空,为稀土运输让路。殊不知,这种&34;的博弈,只会让自己在地缘政治的棋局中越走越远。
纵观蒙古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个国家正处在十字路口。生态环境恶化、政局动荡不安、外交困局丛生……种种危机交织,令这个昔日雄主的后裔举步维艰。在笔者看来,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发挥自身禀赋,借助&34;东风,深化与中国等友好邻邦的务实合作。唯有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立足本国国情,蒙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利益的发展道路。
最后,我想给大家留一个问题:作为蒙古的友好邻邦,中国应该如何帮助其走出困境,实现互利共赢?对蒙古而言,在大国博弈中,如何平衡与不同国家的关系?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