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789. 漫谈俄军百年历程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5-01)430

作者:Me410。

作者简介:Me410,江苏南京人,主要撰写近代战争历史。最早在2008年于《战舰》杂志发表了“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一文。此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

图1. 俄国的地理位置

设想一下,你是一个一般家庭走出来的二流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有一天,你走在路上,偶然遇到了一个发小。他初中早早辍学,混迹社会,如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身家。面对这样一位比你更富有的人,你该如何安慰自己?显然,最便捷的 *** 就是,你可以说,毕竟自己的学历比他高。将来的前景比他好。又有一天,你在路上再次偶遇一位旧日同窗。他的家境比你更糟,但是学习比你更好。如今他已从一所一流大学毕业,正准备步入职场。面对这样一位文凭含金量比你更高的人,你该如何安慰自己?显然,最便捷的 *** 就是,你可以指出,你的家境比他好。所以你比他更富裕。

这样的双标行为看似荒诞,却是人类世界中最真实的景象。每个人身处社会,总是要扬长避短,尽可能为自己争取优势。于是,在有钱的人面前拼文凭;在有文凭的人面前拼金钱。就是许多人下意识的动作。

这样的行为其实不仅存在于个人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国家之间。身处东方和西方之间的俄罗斯,就是一个典型。在奥斯曼和大清朝廷面前,俄国人向来以西方人自居,并且很乐意展示他们手中的先进的武器技术。凭借着技术优势,往往一支小规模的俄国军队或者武装团体,就能抵挡住东方帝国的庞大军队,或者至少坚持很长一段时间。甚至金庸先生也不得不救助虚构的韦小宝,描绘了雅克萨战场上双方的人数对比。但是反过来,在西方人面前,俄国人又充分展现出东方帝国的特征,即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人数优势,以数量补质量。以至于为自己赢得了“蒸汽压路机”的名声。

但是在兼顾左右的双头鹰的心目中,东方与西方毕竟不是平衡的。自彼得大帝以来,俄国的基本国策是融入西方。这也是俄国能够优越于奥斯曼和大清的主要原因:依靠从西方获得的先进技术,从东方和南方获得土地,从而成就其地球国土面积之最的名声。其后果就是,时至今日,俄国依然是一个位于欧洲边缘的国家。无论在地理、文化、还是经济技术领域,都是如此。

无论如何,“两头发挥自己优势”的策略并不总是能够成功。1905年,俄国军队败于日本人之手。这证明了一个基本道理:在面对一个技术并不落后且意志坚定的对手时,如果不能拥有足够的数量优势,俄国人就会失败。十年后,在技术更加先进的德意志帝国面前,俄国军队的数量优势,再次遭遇重挫,并直接导致俄罗斯帝国的解体。

最终接手的斯大林充分理解技术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有规模庞大且代价高昂的工业化建设。目的显然是为了弥补俄国军队在技术上的短板。由此塑造而成的苏联军队的形象,构成了进入世人心目中对于俄国军队的一般印象。这支军队的技术仍然有所欠缺,但是质量差距并不大,甚至还有不少亮点。相反,武器数量充足,足以弥补在质量上的瑕疵。再加上几乎无穷无尽的兵员,可以忍受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以及对于重大牺牲的耐受力,俄国军队成为了真正的“蒸汽压路机”,从伏尔加河畔一路打到了柏林。

图2. 斯大林的战神。其用兵特点是必须拥有显著的数量优势,才能发动进攻,并且不能吝惜伤亡

历史构成了人们的一般印象和知识背景,同时也是构建其未来战略的基础。但是不可忘记,历史存在着时间的维度。而许多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所以学习历史固然重要,切不可拘泥于历史。

人们可以为斯大林的得胜之师找到许多解释。但是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因素是,这支军队其实依托于一个依然传统的社会,即一个从沙皇俄国继承下来的高生育率社会。只有高生育率的社会,才能维持一支高损失率的军队。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曾经也是这样一个社会,所以拿破仑的军队同样能够经受大量的人员伤亡。但是自从1815年之后,法国社会的生育率持续走低。于是法国军队的表现也就持续下滑。

苏联社会在1945年以后也经历了一个快速的转变过程。毕竟,正如一般中国老百姓都能看到的,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就在于全国一盘棋。那么这盘棋中间的重中之重无疑就是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工业,特别是各种在市场经济中难以盈利的军工产业。然而不可忘记,工业化往往就意味着城市化。而城市化就意味着低生育率。毕竟,人们在考量生育意愿的过程中,往往要考虑各种因素。而生活空间的宽裕度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居住在城市公寓中的人们,天然地无法与生活在农村广阔天地中的同胞相比。因此,随着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社会的生育率必然下滑。那么一支斯大林式的军队,也就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苏联军队的巅峰,其实不是1945年的柏林,而是1968年的布拉格。正是在这里,依靠那支曾在二战战场上表现一般的空降兵,苏联红军之一次成功实现了自己的“闪电战”。图哈切夫斯基的理论,之一次得到了充分展现。与此同时,其规模庞大的陆军装甲部队,也表现得中规中矩。并且其技术状态看上去也不错。

然而差不多也就是在同一时期,西方展开了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再一次,俄国人在技术上被甩开。并且,为了弥补技术差距,苏联人更加仰赖于数量优势。他们制造了更多的坦克、飞机、导弹等武器。由此带来的经济压力,终于压垮了苏联。

不能说俄国人对于这一切都没有认识。事实是,他们付出了巨大努力,试图改善自己的状况,只是不太成功而已。

他们的军事改革参照了美军的标准,以及最近一些年的军事行动经验。其核心在于,抛弃苏联留下的规模庞大且技术落后的常规部队,集中资源打造一支以空降兵为代表的精兵队伍。

但是精兵的意思就是,只能充当尖刀,而无法作为主力。美国陆军可以作为精兵打造,是因为这支陆军得到了强有力的空中支持。后者不仅作为强大的炮火预先清扫了敌方阵地,消灭大部分敌方有生力量,更关键的是其在后勤方面的作用。空中走廊是美军的主要交通要道,可以承担相当部分的后勤运输。所以地面部队很多时候无需分兵占领后方,维持地面交通通道,或者至少可以将这方面的需求降至一个非常有限的水平。更何况,空地协同还要仰仗于强有力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实现军种之间的无缝衔接。

然而今日俄国军队,无论是其空中打击能力、空运能力、乃至于通讯能力,都远不能与美军相提并论。所以俄军地面部队承担着多重使命。精锐部队需要冲锋在前,突破敌阵。后续部队必须及时跟上,巩固占领区,肃清残敌,维持交通,及时向前方输送兵员补给。然而对于今日俄军而言,这个要求太高了。他们的精锐部队可以冲锋在前,后方却只有缺乏保护的后勤车辆。

由此可见,俄军的计划,高度仰赖于进军途中乌克兰当地居民的合作。但是在现实面前,这个期望基本落空。以至于俄军现在陷入泥潭,再难抽身。考虑到乌克兰已经动员了国内相当一部分成年男性参加,以至于其部队规模正在急速扩大,俄国显然也应该下达动员命令。然而战事至今一月有余,仍然迟迟听不到这方面的消息。由此推论,今日俄国社会是一个高度脆弱的社会,所以必须把战火带来的影响降至更低。其社会的韧性,远不能与斯大林时代相比。以至于开战仅一个月,就得求助于诸如车臣这样的番兵番将了。

相反,一个充分动员的社会,必然对于国家的经济生产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这正是租借法案对于斯大林的巨大价值。讽刺的是,乌克兰人效法了斯大林的做法,依靠外部援助维希本国经济需求和战争消耗。而俄国人不得不在军事和经济两条战线上独自挣扎。

图3. 乌克兰军人的轻型武器与俄军无异。其武器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无人机和电子战领域

战场上的俄军,因为信息技术的落后,处处陷于被动。这让人联想起百年前的坦嫩堡战役。好在乌克兰人还远远达不到当年德国人的水准。由于重型装备不足,且质量不佳,他们的基本策略是用单兵导弹强化步兵。在面对俄军攻击时,放过前方的俄军精锐,化整为零,分散潜入敌后,打击其脆弱的后勤,以此迟滞其尖刀部队的推进。迄今为止,这套策略相当有效。

俄国人试图以牙还牙,利用导弹和空袭摧毁乌克兰西部的交通补给线路,以此缓解东部前线的压力。但是早在50年前胡志明小道的经验就表明,除非派出地面部队实施占领,否则单纯的空中打击不可能切断敌方的后勤运输线路,最多只能使其蒙受一些物质损失。而如果对手的意志坚定且物质资源充足,这样的损失基本可以忽略。

尽管此类纵深打击显得有气无力,但是也应该看到,乌克兰人迄今为止的胜利,象征意义仍然大于实际意义。毕竟,他们仍然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尚未将俄国人赶过国境线。其装备特点令人想起80年代的阿富汗游击队。主要区别在于,今日乌克兰军队的主要得到了无人机和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但他们仍然是一支精锐的轻装部队,缺乏重型武器。而没有重型武器,正面攻坚就会是个大问题。俄国人显然准备充分利用这一点,即从进攻转入防御,迫使乌克兰人与其正面硬碰硬。

图4. 游击队神器“毒刺”导弹

针对此种弱点,乌克兰人似乎还没有拿出特别有效的对策,暂时只是充分利用战场纵深。在北线的基辅和南线的科尔松,乌克兰人继续贯彻其原先的方针,即类似于东吴对付关羽的手段:避免正面交战,通过骚扰其后方迫使对方回师,并且在对方回撤的过程中对其实施一连串打击,以此不断削弱对手。

但是在东线,这套策略是无效的。那里距离俄罗斯边境更短,俄军的补给线路更短,也更为巩固。再加上军力集中,乌克兰人明显感到更加棘手,难以解围马里乌波尔。所以暂时,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首先,不断猎杀俄军高级指挥官,以此扰乱其指挥控制链条,至少可以拖延俄军的进攻步伐。其次,攻击亚速海的港口和俄国补给船舶。俄国南部地区交通体系落后。主要的运输管道就是顿河及其亚速海入海口。在港口消灭俄国舰船,不仅能直接摧毁一部分后勤物资,还能起到瘫痪港口的作用。但无论是猎杀指挥官还是削弱其后勤,都无法逆转乌克兰在东线的不利局面。

人们可以预计,除非出现一些新的意想不到的因素,否则这场冲突在短期内仍然看不到清晰的前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5/593597.html

“789. 漫谈俄军百年历程” 的相关文章

李道彦:唐朝宗室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李道彦:唐朝宗室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李道彦(?~638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曾孙、淮安靖王李神通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道彦孝顺恭谨,初任朝请大夫、义兴郡公。武德元年(618年),进封胶东王,授任陇州刺史。贞观元年(627年),迁相岷二州都督、降封胶东县公。贞观...

历史上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性如何?

历史上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性如何?

作为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谋士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张良的事迹,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智慧的化身。懂得功成身退,是汉初三杰唯一独善其身的,没有受到猜疑迫害。刘邦称赞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后世评价颇高,被...

司马消难是什么出身?隋文帝为何没有杀他?

司马消难是什么出身?隋文帝为何没有杀他?

司马消难先后经历了四个朝廷,堪称北朝分裂到隋灭南陈这段历史的活化石,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天保八年(557年),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叛齐投周,北周因此派大将杨忠前往接应,随后二人结为至交好友。大象二年(580年),杨忠之子杨坚专权,司马消难作为北周静帝岳父因此起兵声讨。开皇九年(...

胡善祥作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太后为何还要同情她

胡善祥作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太后为何还要同情她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太后为何同情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02年,济宁锦衣卫百户胡荣家中有一个女娃降生,这个女娃便是胡善祥。公元1417年,朱棣降旨将胡善祥指给孙子朱瞻基做王妃。从朱棣择储来看,早就有意将皇位传给朱瞻基。换言之,胡善祥是朱...

虞翻:三国时期东吴学者,是个文武全才

虞翻:三国时期东吴学者,是个文武全才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婉贵妃一生无儿无女,为何最后还能得以善终?

婉贵妃一生无儿无女,为何最后还能得以善终?

婉贵妃,陈氏,陈延璋之女,乾隆帝妃嫔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有别于白月光的富察皇后,嚣张跋扈的高贵妃,心思歹毒的娴妃还有嫉恶如仇的魏璎珞,婉贵妃则属于知进退、懂格局、识大体的女子。婉贵妃一生不争不抢,一生无儿无女,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封建社会,尤其是置身皇宫大院,有子嗣跟无子嗣则是自...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陈庆之,白马探花、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其实是两句童谣。童谣的内容是关于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两句童谣,陈庆之由此得了一个“白袍将军”的外号。这首童谣也让人们对这位将军产...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袁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袁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袁绍为何失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熟悉三国的人应该知道的是,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一场生死之战,这次战役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成为了当时第一大诸侯,而这场发生在建安五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受到了后世的吹捧,袁绍毫无疑问...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