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常见的意大利战斗机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5-13)440

二战中的意大利战斗机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大多数读物中几乎是隐形的存在。即使是在其活跃的地中海战区,战史资料中也充斥着梅塞施密特战斗机和德国各航空队的大名,这与意大利战前航空大国的名声颇为不符。在我看来,意大利人的问题在于其工业基础,在大功率发动机上遇到了瓶颈。双翼机时代靠着设计师的能力尚可在气动和结构上极尽巧思,到了需要1000马力级发动机的单翼机时代就玩不转了。战争期间在现有机体上引进德国DB发动机出现的几种机型都展现了良好的性能,而依赖意大利自产发动机的全新机型则到最后也没能量产。

二战时期出现的意大利战斗机型号相当之多,这里展示的是一些常见机型。所谓常见并非指其实际的装备和使用情况,而是指我能找得到合适的图。这只是个图集,切不可当作大全来看。

CR.25于1939年首飞,最初设定为侦察/轰炸机,战争中被作为侦察机和重型护航战斗机使用。该机的武装为机头的两挺12.7毫米机枪和机背炮塔中的一挺同口径机枪。和当时其它国家的重型双发战斗机相比,该机明显更为孱弱,至1942年10月已降级为运输机,这个型号只生产了12架。

CR.32于1933年首飞,在当时是很优秀的双翼机,西班牙内战中非常活跃。意大利空军因此对其过于高估,直到二战爆发时该机仍在生产,且占意大利战斗机队总数的三分之二,当然后来结果不太好。该机于1941年退出一线。

CR.42是CR.32的发展型,换装大功率气冷发动机。该机于1938年首飞,是二战中意大利产量更大的飞机。该机虽然不敌现代单翼高速战斗机,但也不负末代双翼机之名,据说在东线打出12:1的交换比(对此波克雷什金表示有不同看法)。

G.50是二战开始时意大利技术更先进的战斗机,1937年首飞,全金属结构、可收放起落架,本来打算配备封闭式座舱但遭到飞行员强烈反对而延续开敞结构。由于发动机功率不足,该机处于一种颇尴尬的境地,机动性不如双翼机,而速度优势也不明显。在二战初期的战斗中该机被英国飓风式战斗机压制,表现恐怕尚不如双翼的CR.42。

G.55于1942年首飞,发展自改装DB 601发动机的G.50。该机被认为是意大利“5系列”战斗机(指装备DB 605发动机)中更好的型号,德国人在和自己的两种主力战斗机试飞后盛赞其为轴心国更好的战斗机。意大利投降后德国人还在德控区继续生产了一段时间,但最终仍被放弃,因为生产一架G.55的工时可生产三架Bf 109。

G.56在G.55机身上配置了DB 603发动机,唯一一架原型机1944年在德国人控制下进行了试飞。该机在对比测试中击败了Bf 109G、Bf 109K和Fw 190A,据说德国空军高层也曾讨论过生产这种飞机,但也仅是说说而已。在当时的供应情况下德国人不可能重新组织一种意大利飞机的生产。

此外基于G.55的还有换用星型气冷发动机的计划型号G.57,以及战后重新生产的安装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的G.59。

C.200于1937年首飞,和G.50使用相同的发动机,外形也很相似。但该机速度比G.50更快,机动性很好,俯冲速度尤其出色,可以与飓风战斗机完全打平。因为机体坚固,也很适合担任对地攻击任务。对该机的主要诟病之处是两挺12.7毫米机枪的火力过于薄弱。

C.202是C.200换装许可证生产的德国DB 601发动机的发展型,速度立刻飚过了600千米/小时,狗斗性能极好,并且结构坚固,能做非常陡的俯冲。该机被认为是意大利战时装备的更好的战斗机之一,有说法称其中低空性能超过喷火。

该机的缺点仍是火力薄弱,机身安装两挺12.7毫米机枪,后期型号虽在机翼上增加了两挺7.7毫米机枪,但常被飞行员自行拆掉以减轻重量。

C.205是C.202基础上安装德制DB 605发动机的发展型,速度达到640千米/小时,机翼武器换成两门20毫米炮。该机性能和德国Bf 109G相当,可与喷火后期型号对抗,并能有效攻击重型轰炸机。

在德国人的测试中,该机仅被评为普通,为5系列中评价更低的一种,原因是该机在8000米以上性能严重下降。

Re.2000于1939年首飞,由于设计师的渊源,该机可以看作美国舍韦尔斯基P-35战斗机的意大利版。试飞证明其性能足以与C.200和德制Bf 109E匹敌,但意大利空军认为该机有一些难以接受的缺陷,因此产量仅180架且有一多半用于外销。该机的主要空战战果由匈牙利空军在东线取得。

Re.2001是Re.2000安装许可证生产的DB 601发动机的发展型,机身大部包括整个尾部都沿用Re.2000的结构。该机同样性能优秀,据说机动性比C.202还好一些。但雷贾尼坚持在机翼内布置无特别防护的燃油箱,而意大利空军也坚持拒绝这种方案,因此该机产量也只有200余架。

Re.2002是Re.2000的发展型,采用功率更大的气冷发动机,传统的机身油箱,机翼也重新设计。该机与Re.2001设计大致平行进行,首飞比后者晚了三个月。该机产量也是200余架,主要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

Re.2005使用DB 605发动机,设计开始于1941年,这是一个新的项目而不是在Re.2000系列上的延续。该机性能非常优越,爬升能力相当于Bf 109G-14,转弯能力相当于喷火IX,三门20毫米炮的火力也使其足以猎杀大型动物。该机在5系列战斗机评测中性能甚至在G.55之上,但存在机身高速下振动的缺陷,并且既昂贵又复杂,超出了意大利的工业水平,因此不管是意大利人还是后来的德国人都没有将其作为主要生产型号,最终产量48架。

Re.2006是雷贾尼1943年设计的在Re.2005上使用德制DB 603发动机的型号,在对德国人保密的情况下生产了一架无发动机的原型机体。战后该机被英国人简单测试后即被销毁。

Re.2007最初被描述为1943年的一个项目,在Re.2005座舱后增加一台菲亚特A.20发动机,驱动压缩机以提高DB 605主引擎的功率,以后还有通过尾部排气进一步提高速度的可能。战后图纸重建中Re.2007已变成一种后掠翼的喷气式战斗机,一般认为这是幻想产物,通过错误的记忆和不同的项目拼凑而成。

在该机基础上机翼后掠角增加到33°即为Re.2008。

CA.165,卡普罗尼公司设计的双翼机,1938年首飞,因为发动机可靠性差在竞争中败给了菲亚特CR.42,只有一架原型机,所以图中的场面也是虚构的。

F.4,同样是卡普罗尼公司的设计,机体为钢管骨架铝质蒙皮,机翼为木结构胶合板蒙皮。该机设计始于1937年,与使用星形发动机的F.5平行开发,但因液冷发动机的问题在建造原型机前停止发展。1939年使用一架预生产型F.5,安装进口的德国DB 601A发动机作为F.4原型机。该机于1940年首飞,唯一一架原型机1942年被分配给部队使用。

F.6是在F.5机体上结合德国DB发动机的设计,但机翼改为全金属,火力增加为4挺12.7毫米机枪,相当于F.5的两倍。第二架原型机F.6Z改用国产24缸X形Zeta发动机,但也正是由于发动机的问题,一直拖到意大利投降前一月才首飞,当然也就没有后来了。

Ca.183bis是在意大利之一种喷气式飞机卡普罗尼-坎皮尼 N.1基础上发展的混合动力高性能战斗机,机头安装DB 605发动机驱动的六叶对转螺旋桨,机身安装一台菲亚特A.30发动机驱动的坎皮尼热喷射引擎。武器为一门20或30毫米桨轴炮和四门20毫米翼炮,更大速度为740千米/小时。据说意大利投降时原型机已完成了80%。

AUT.18设计于1934年,1939年4月首飞。该机使用一台1044马力菲亚特星形发动机,全铝结构,主起落架和尾轮均可收放,武器为两挺12.7毫米机枪。该机在与其他新型单翼战斗机的竞争中落败,仅生产了一架原型机。

SAI.207是由竞赛机发展而来的轻型战斗机,使用轻质木结构和较低功率的发动机,其开发思路类似法国空军的高德隆CR.714,外形也颇相像。该机于1941年试飞,飞行性能给意大利空军留下深刻印象,很快获得2000架的大单,但在作战部队实战测试时暴露了一些缺陷,因此最终只生产了14架。

SAI.403是SAI.207的完善版本,再次喜获3000架大单,但到意大利投降时唯一的一架原型机还没出厂。后来这架飞机由德国空军进行了测试,虽然引起了德日航空企业的兴趣,但都未投产。

SS.4是全金属鸭翼战斗机,发动机功率960马力,火力为集中在机头的两门20毫米炮和一门30毫米炮。该机继承了之前几种鸭翼机的设计和试飞成果,按理来说成功希望很大。然而该机1939年3月7日首飞成功,第二天就因为副翼故障撞树坠毁,试飞员身亡。事后调查认为是结构设计有问题,副翼安装错误,这个设计就此废弃,颇为可惜。

Ro.44是在Ro.43水上侦察机基础上改进的水上战斗机,取消了观察员座舱,在机头安装两挺12.7毫米机枪。该机理论上可以拦截类似剑鱼一类的飞机,但实际的飞行性能和着水性能都很糟糕,只生产了35架,开战不久就转为训练用机。

意大利双尾撑重型战斗机的发展自战前的 *** .88开始,在1943年发展出了现代化的 *** .91和 *** .92。 *** .92取消了中置机身,两名乘员都布置在左侧机身上。

以上几种型号由于发动机供应困难、技术复杂、费用昂贵等原因都只建造了一至二架原型机。

好了,这次就这么多。再重申一遍,这不是大全,有一些型号没有出现,原因也早说了——没合适的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5/595084.html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常见的意大利战斗机”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是如何诛杀那些拥有免死铁券的大臣的?

朱元璋是如何诛杀那些拥有免死铁券的大臣的?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元璋在开国之初,确实发了很多“免死铁券”出去。《明史》记载:“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获得“免死铁券”的公包括李善长、徐达等六人。获得“免死铁券”的侯包括汤和、耿炳文等二十八...

诸葛恢: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政绩优异,被选为顾命大臣

诸葛恢: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政绩优异,被选为顾命大臣

诸葛恢(284年—345年),字道明,琅琊阳都人 。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曹魏司空诸葛诞之孙,东吴右将军诸葛靓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恢年少知名,起家即丘县长,迁临沂县令。八王之乱时,南渡江东,效力于琅琊王司马睿,出任安东主簿、江宁县令。从讨周馥有功,...

乾隆让位给嘉庆是真心的吗 乾隆三年太上皇里都做了什么

乾隆让位给嘉庆是真心的吗 乾隆三年太上皇里都做了什么

还不知道:乾隆是真心让位给嘉庆的吗?当太上皇的三年多时间里他都在干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知道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主动让位的皇帝,他在85岁这一年主动让位给儿子嘉庆,但是乾隆在让位之后当太上皇期间,他主要的任务就是揽权再揽权,退位...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交战,先锋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合回合,不分胜败,甘宁见凌统出了风头,也想立功,于是,向孙权建议只带领一百人偷袭曹营,孙权为了挫曹操士气,同意了。于是,当天夜里,甘宁带着一百个骑兵,突...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仁义,赈济灾民。起家奋威校尉,参与讨伐山越。募兵守卫牛渚,迁偏将军。参加洞口之战,加号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授九江太守。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秉政,子孙篡位,二人有何不同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代权臣,实际上的篡位者。子孙顺利登基。但二人在本质上根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 。二人的道德都算不上高尚,对于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来说。道德过于奢侈,成大事不...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获得君主大壮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获得君主大壮

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地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

朱高炽为何会被称为明君?跟什么有关?

朱高炽为何会被称为明君?跟什么有关?

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有明一朝的那些帝王,估计你第一时间会想起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是明成祖朱棣,再就是那个自缢皇帝崇祯,认为剩下的十几位帝王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洪武大帝还有永乐大帝,的确有很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