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有一家族:出59位丞相、59位将军、55位尚书,全因这12条家训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5-25)420

前言

在中国古代,如果家族里有一人能当上官,那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天大好事,纵使是芝麻绿豆的小官,也是值得庆贺的。

但当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科举制出现以前,只有世家大族的子弟能够进入仕途,普通家庭出身的学子,除非有极高的才能和天赋或者极好的名声,否则很难有机会踏入仕途。

科举制的产生虽然给了寒门子弟科举取士的机会,但考取功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激烈的竞争之下,考了一辈子仍旧一无所成的大有人在。

然而,有这么一个家族,翻阅其族谱,前前后后加起来竟然有一百多人当了官,其中有五十多位甚至官至宰相,而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全因12条家训。

一、名门望族河东裴氏

关于河东裴氏的相关记载并不多,但有限的资料均显示,河东裴氏是我国历史上盛名久著的名门望族。

从东汉一直到五代,这个家族虽偶有衰颓,但大体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并且在不同朝代的朝堂上,我们都能发现裴氏家族成员的身影。

唐朝时,裴氏家族就出了整整17个宰相,这个数据相当惊人,要知道,宰相在某种程度上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很多人将裴氏家族的成功看做是一个奇迹,然而研究完他们的家训便能明白,他们的成功并非意外,更不是所谓的奇迹。

裴氏一族的成员皆是勤学、好学之人,在《裴氏世谱》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裴氏族人裴延(唐朝宰相)幼时读书便十分刻苦,其他学子完成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总会找机会出去放松一下。

但裴延却从不外出游玩,在他看来,外界的一切都没有读书对他的吸引大,为了读书,他甚至可以做到一整年都不出门。

而裴氏一族中像裴延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因为他们的家训中有两条便是“严教子孙”“读书明德”,所以他们一出生就被要求多读书、读好书,修身明德。

裴氏家训还要求凡裴氏族人必须做到“信奉祖先”“孝顺父母”,因此,即便有一两个不爱读书的族人出生,也不得不遵循家训,在父母的劝诫下努力读书。

为了鼓励族人读书,裴氏一族凡学有所成者都会被写进裴氏的《列传》以示褒奖,裴延成为宰相便被记录在《列传》中,此外像裴延一般在唐朝当上宰相的还有裴寂、裴矩、裴居道、裴行本、裴谈等十几个裴氏族人。

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几个像裴延这样的宰相,也不是不能理解。当然,裴氏能取得如此成就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二、美名流传的裴氏一族

在科举制产生以前,我国古代曾实行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察举制,所谓察举制就是让中央的官员前往各个地方去寻找一些才识出众或品德高尚的人,再由他们举荐到朝廷做官。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被注意到的人往往都是有极大才能或是在当地极有贤名的人,而裴氏在这方面十分有优势。

裴氏的家训规定,裴氏子孙要做到“协和宗族”“敦睦邻里”还要“惇厚戚朋”“讲求公德”,这几条一方面要求他们做一个严于律己的人,要有极高的德行,另一方面要求他们任何时候都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在讲求等级制度的古代,贵族向来自视甚高,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然而,裴氏一族虽然也是名门望族,因着这几条家训,便与其它自视甚高、眼高于顶的世家大族不同,在当时也算是一股清流。

因此,裴氏家族素有贤德的美名,深受当地百姓的尊敬,因而裴氏一族更容易引起察举官员的注意,获得进入朝廷的机会。

只要一人得到机会进入朝廷,其余族人的机会便会增多,比如唐朝宰相裴耀卿,他的曾祖是隋朝时期的散骑常使,祖父是司户参军,他的哥哥裴子余是冀州刺史,裴叔卿为济州司马,其余兄弟及其子孙后代皆身居要位。

当然,只是进入朝廷当然不够,能够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并且一步一步爬的更高才算有本事。

从能够查到的历史文献和裴氏一族的族谱中我们可以看到,裴氏家族里身居高位之人不在少数,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三、做事严谨,做官谨慎

世人皆叹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的人反而越容易产生恐慌,因为他们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小心谨慎,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当官尤其如此。

权势往往与欲望捆绑,官场上总是充满了各种陷阱和诱惑,而战胜欲望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多人在大权在握时往往会迷失本心。

裴氏祖先早有预料,因此,在家训中指出,裴氏子孙务必做到“居家勤俭”“立身谨厚”。之一点要求他们养成勤俭的习惯,这样在官场之中,面对金钱的诱惑才不会轻易失去控制力,第二点则是时刻提醒他们要做到立身正直、做事严谨。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在官场中做一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而不至于迷失本心。

此外,家训中还提到要“慎重言语”,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无论是当官还是做人说话前一定要三思,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而招致祸端的事件太多了,要时刻保持谨言慎行。

这些家训从各个方面对裴氏族人做出了要求,裴氏家族严格遵循家训,能培养出这么多人才也不难理解,粗略统计,裴氏一族培养的宰相和将军均接近60位,尚书也有55位。

而且,在中国古代,个人与家族是互相成就的,一个人的成功可以带动整个家族的荣耀,而一个家族的兴盛又能惠及子孙后代。

裴氏家族人才济济,他们延续着裴氏一族的光荣和辉煌,而新一代的裴氏族人又能凭借家族的丰厚资源更加轻易地取得成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便是河东裴氏创造奇迹的原因。

结语

河东裴氏的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裴氏一族家风严谨,族人严守家规,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孙后代,他们的荣耀时靠全体族人共同努力创造的,并不能用“奇迹”二字简单概括。

我们应该从裴氏家族身上学习他们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作风,成就更好的自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5/596468.html

“中国有一家族:出59位丞相、59位将军、55位尚书,全因这12条家训” 的相关文章

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 乾隆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抄家

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 乾隆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抄家

对“三朝老臣”张廷玉谨慎一生,乾隆为啥要抄他的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管是在如今的社会还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有领导人就能将国家领导好。他们都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管理整个国家。在我国就是各级领导,反映到古代就是指皇帝需要贤良的大臣来辅导他们做好对国家...

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多大的阻力

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多大的阻力

还不知道:为什么司马懿篡魏的过程中没有太大阻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因很简单,因为司马懿自己篡魏这个行为就是曹魏自己鼓励的结果。我们要知道,今天我们去看待过去的历史,本身就带着一份上帝视角了。今天我们能够获得的历史认知,也是漫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结果,如果我们生活...

姜维发动北伐为何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姜维发动北伐为何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姜维的一生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率军北伐,姜维作为蜀汉政权的后起之秀,智勇双全,军事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将士们斗志高昂,可是,为什么和曹魏交战,总是战败呢?姜维最终惨死,令人不胜惋惜。姜维数...

南宋的前三位皇帝,为什么会发扬无私精神禅让皇位?

南宋的前三位皇帝,为什么会发扬无私精神禅让皇位?

众所周知,古代社会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就算是亲骨肉,亲兄弟也可以闭眼弄死,那么南宋的前三位皇帝,为什么会发扬无私精神禅让皇位?这背后必有隐情。一、宋高宗赵构,活了81岁,56岁就禅让大位了。赵构是宋徽宗唯一能够南下避难的儿子,因此他也就肩负起了振兴宋朝的使命。不过他建立起来的南宋,实力弱小,常...

高干当初都已经投降了 后面为什么还要背叛曹操

高干当初都已经投降了 后面为什么还要背叛曹操

还不知道:高干在官渡之战之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背叛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干是三国时期袁绍手下,字元才,出生于东汉时期的名门望族陈留高氏,在当时的士林、豪门中颇有声望,在袁绍帐下时常受袁绍重用,并以为袁绍军队提供粮草,保障后方供给的身份出现在官渡之战...

胤祥死后他的子女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胤祥死后他的子女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帝第十三子,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康熙的诸多皇子中,十三阿哥胤祥绝对是个很出彩的人。他不光能文善诗,书画俱佳,还“精于骑射,发必命中”。因此他的年少时便深得康熙宠爱,经常在康熙出巡时随驾左右。在康熙的诸皇子中,胤祥和...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街亭之战时大败蜀将马谡,挫败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而名扬天下。但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奉司马懿之命追击蜀军,却中伏战死。那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一,投靠袁绍张郃早年从军,在冀州牧韩馥手下...

王悦:东晋丞相王导嫡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悦:东晋丞相王导嫡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悦(生卒年不详),字长豫,琅琊临沂人,东晋官员,丞相王导嫡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王悦,字长豫,可能生于洛阳。二十岁左右,就有很好的名声,侍奉双亲口头应承,神情和顺,深得父亲王导偏爱。王悦年少时,做过太子司马绍的东宫侍讲之一。晋明帝司马绍即位,担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