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谁?看看他的成就,难怪老师从不提他的名字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6-10)400

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谁?看看他的成就,难怪老师从不提他的名字。这令人费解的标题,让人不禁对其中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好奇心。究竟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使得一位显赫的历史人物,在课本和老师的讲解中被有意忽略和回避?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或者是令人羞愧的黑历史,才使得这位人物的名字无法在教科书中出现?

或许,我们需要追溯到那个久远的年代,去探索这段被刻意掩藏的真相。一个平凡的石缸,一次生死攸关的意外,一份真挚难能可贵的友谊,这一切最终导致了一个怎样的结局?让我们一同去解开这个迷团,看看这位被故意遗忘的人物,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平凡经历和出众成就?一切的答案,就藏在这则旧时代的故事中。

一. 儿时无忧友谊萌芽

光阴荏苒,时光回溯几百年前,那是一个太平盛世。大唐帝国的锦绣河山,遍布着不计其数的儿女情长、生死与共的人间佳话。其中,有这么一段发生在中原一隅的真挚友谊,成为后世经典之作。

当时,河南光州城中有两个年纪相仿的男孩,一个名为司马光,一个叫刘辟。司马光家世普通,家境贫寒,但他自幼聪颖好学,品行纯良。刘辟则出身望族之家,家中资财万贯,却性格略显骄纵张扬。

起初,两人仅是街坊邻里相识。刘辟虽身居富家,却喜欢结交一些清贫但品学兼优的孩子。他很欣赏司马光的才学和谦逊有礼的品性,而司马光也对刘辟诚挚热情的个性另眼相看。就这样,他们渐渐走到了一起。

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两人或在田间地头嬉戏玩耍,或在河边垂钓消磨时光。阳光明媚时,他们会顶着烈日在田垄上奔跑嬉闹,汗水浸湿了衣衫;雨雪霏霏时,又会在屋檐下讲古论今。刘辟常拿家中珍藏的古董宝贝向好友炫耀,司马光则耐心听他讲解那些饱经沧桑的旧物背后的缘由和故事。有时,刘辟不经意间说了些夸大其词的话,司马光也只是笑笑,礼貌而不失分寸地予以纠正。

渐渐地,这种单纯善良的友谊在两人心中紧紧凝聚,变得无比珍贵而难能可贵。他们亦师亦友,共同进步;他们如手足兄弟,相濡以沫。刘辟从司马光身上汲取智慧,锻炼了自己的心智;司马光也在这份友谊里感受到无比的温暖与快乐。当时的他们,单纯快乐,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和憧憬,但却并不知道,这段友谊还将承受一次大起大落的生死考验。

二. 石缸惊魂意外生命垂危

刘辟家中的富足生活,给两个孩子带来了无尽的乐趣。曾几何时,刘家上下里外都在议论纷纷,原来是刘府新铸造了一口大缸,准备在后院摆放。这口缸巨大无朋,足有三人多高,通体雕刻精美,工艺独具匠心。更令人称奇的是,缸身竟是用上等和田玉料一块块琢磨而成。

听闻此事,刘辟对这口石缸自是向往已久。他幻想石缸内有无穷无尽的宝藏珍宝,亦或隐藏着什么天地奇珍。常常趁父母不在,就偷偷溜到后院,瞧那口缸究竟有什么不平凡之处。

一日,刘辟约了司马光前来游玩。一见到那口石缸,他就滔滔不绝地向好友夸耀自家这件"国宝"的来历。司马光听了不以为然,以为这不过是富家子弟的一时炫耀。可刘辟滴雒纷纭,说什么这缸中有万年玉髓,宝藏重重;说什么里面还盛有仙丹妙药,服下可成仙得道。虽说这些言论无稽之谈,但足见刘辟对这口石缸的向往。

趁上人都不在,刘辟就跃上缸沿,企图亲眼窥看缸内的"宝藏"。虽然司马光极力阻止,但骄纵的他哪会听进去?只见他探身往缸里望去,可石缸内黝墨沉沉,几乎什么也瞧不真切。

正当此时,一阵疏忽大意,刘辟竟整个人栽进了这口满盈的深缸之中!只听"扑通"一声巨响,水花四溅,刘辟已在缸中挣扎翻腾,口中不住呼救。他本就身形矮小,又置身幽深之处,只能徒劳地踩着缸壁,却怎么也浮不上水面。

万一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于非命,实在太憾,太可叹了!司马光一瞬间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立即跑向一旁的场院,捡起几块沉重的青石,使出全身力气一砰一砰地砸向那口石缸!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几块沉甸甸的大石击中缸壁发出沉闷的巨响,终于在缸腹上砸出一个大洞!刘辟立刻从涌出的一股水流中被冲了出来,瘫倒在地狂咳连连。他满身湿透,险些喘不过气来,眼看就要不支。幸亏司马光临危不乱,才保住了刘辟一条小命。

三. 刻骨铭心感恩有余

这一惊险之举,着实把刘辟和他的家人吓了一大跳。要不是司马光临危不乱,砸开了那口石缸,刘辟只怕已经命丧黄泉。一想到刚才的生死关头,刘辟后怕不已,浑身不住地打着冷战。他的父母也是喜出望外,赶忙将儿子用被褥裹紧,着人烧些姜汤驱寒。

待刘辟渐渐缓过神来,顿时便向司马光连声道谢。他说,要不是你当机立断,拿石头砸开了那缸,自己早就窒息而亡了。司马光谦逊地摆手说,这不过是他应该做的,毕竟两人是好朋友。可刘辟仍是衷心地感激不尽,一连几日都无法释怀。

几天后,刘辟再次找到司马光,神色无比郑重。他说,他已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姓名里加上"光"这个字,就叫刘辟光。这不仅是为了纪念这次逃过一劫的经历,更是要永远铭记司马光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恩情。从今而后,他将视司马光如同己出,待他如同手足,永不言而有信。

司马光被刘辟光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他从未想过,自己当时的那个举动,竟让对方如此重视。司马光只是本能地做出了挽救生命的正确选择,这不过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美德的自然体现。可对于刘辟光来说,这确实是死里逃生,是重获新生,是一生更大的恩惠。

从此,两人的友谊更上层楼。刘辟光时常怀着难能可贵的缘分想起当年的一幕,一想到若非司马光的英勇相救,自己只怕已化作污泥,就不禁浑身一震。而司马光也牢牢地将这份友谊珍藏在心底,视之为宝贵无比的精神财富。

两人从小就心有灵犀,渐渐还建立了"同心同德"的信念。不论前程如何,他们都决心互相扶持,携手共进。纵使一时分隔两地,也誓要海内存知己,天涯唯斯交。这种发自内心的友谊,注定要在往后的人生历程中,发挥出强大的凝聚力。

四. 仕途际遇别样人生

自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之后,司马光和刘辟光的人生道路渐趋分野。二人虽然志同道合,但前程殊途却在所难免。

司马光家中虽然清贫,却自幼便勤奋好学。他自小就爱读书识字,对四书五经颇有心得,深受父老们的赞赏。及笄之年,他一心想要在科场上施展才华,为家里和光州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相比之下,刘辟光的家境殷实,并不愁吃穿。他也不甚热衷于读书,倒是喜欢练习武艺,有几分少年意气。不过,自从受了司马光那番知遇之恩,他就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为朝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这样,二人在科场和武场上,各自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舞台。很快,司马光的文词造诣就小有名气,在光州已小有口碑。他曾几次参加乡试,屡次得中式。而刘辟光则在武艺上下足功夫,已在当地小有名气。

转眼间,二人已年过而立之年。司马光终于在一次生死攸关的殿试中力荐,被朝廷授予了功名。他首次做了个小小的官儿,这在当时可是前程万里的开端。刘辟光则仍在武场上挥洒汗水,尽管屡试不第,却也未曾气馁。

就在司马光为官不久,一场灾祸迫在眉睫。本是良师益友的一对师生,竟因为某些原因反目成仇,闹得不可开交。那个师生竟然无理纠缠不休,大做文字狱来陷害司马光。眼见这场灾难迫在眉睫,司马光万分无助,几乎就要倾家荡产。

危难当头之际,司马光深知若非刘辟光当年拼死相救,自己今日只怕已不在人世。为了报答这份救命之恩,刘辟光当即展现出他惊人的智谋和决断力。他不惜违抗师门,以武力将那对师生斩草除根,为司马光扫清了最后的阻力。

五. 双璧齐驱享年高寿

展望未来,司马光和刘辟光的人生道路必将更加精彩纷呈。二人携手共进,在各自的事业版图上均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司马光凭借出众的文词造诣和过人的智慧,很快就在朝野间小有名气。他勤勉好学、秉持正直,很快就被朝廷重用,一路升迁为重要的文官。他主持过多次重大的政治改革,为唐朝的社稷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有时也遭遇过挫折与非议,但总能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远见卓识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刘辟光也在武官的仕途上步步高升。他英勇善战、机智过人,朝廷对他充满厚望。他为国家屡立战功,所向披靡,成为一代名将。无论是诛灭叛乱还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他都建立了骁勇无比的威名。即使到晚年,他也未曾止步,仍旧英姿焕发、屹立潼关。

二人各自在仕途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都成为了朝野瞩目的显贵。但他们始终惺惺相惜,并肩作战,携手维护了这个大唐盛世长治久安数十载之久。不论是刀口还是檐钺,他们都身先士卒,以臂膊之力撑起了一个时代的荣光。

渐渐地,二人已步入花甲之年。这时,朝廷上下已将他们捧为双璧,成为人们最崇敬的榜样和楷模。即便到了年高德劭的年纪,他们依然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这个唐朝的太平盛世。

直到深耄之年,他们仍是朝野同仰的人物。不论是军中将士还是黎民百姓,无不钦佩并视他们为儒者重士。太平盛世那几十年间,唐朝经历过诸多事变和战乱,幸有这对忠勇双璧的鞠躬尽瘁,才使得这一个朝代得以安康长治久安。

后世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于自己的《资治通鉴》一书中,也曾反复提及他与刘辟光的友情,以及二人为国为民、鞠躬尽力的事迹。他写道,若非当年的那次生死交关,后来的我恐怕也无法为国家贡献自己那份微薄的力量。而刘辟光的一往无前、勇猛精进,也是他终生仰慕的楷模。二人相携相勉,方成就了一个个伟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7967.html

“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谁?看看他的成就,难怪老师从不提他的名字” 的相关文章

曹参有何才能?历史上他都有哪些作为?

曹参有何才能?历史上他都有哪些作为?

曹参是西汉时期的当朝宰相,以“萧规曹随”而闻名。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参和萧何都是秦朝沛县的县吏,曹参是狱掾(狱曹的下属官员),萧何是主吏。刘邦在沛县起事,就有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之后曹参开始了他的征战生涯,他最开始跟随刘邦和秦朝作战,楚汉相争之时,被刘邦派去做韩信的副手,直至天下平...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约291年 — 约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人,东晋史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成汉时期,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后,常璩入晋,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对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的最终胜利者是司马家,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最终走上了老东家曹操的路线,控制了曹魏的政权,最终得到了天下,让三家归晋,不过晋朝的建立是经过司马懿祖孙三代人的经营才成功的,这与曹操经过...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甘露...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仁义,赈济灾民。起家奋威校尉,参与讨伐山越。募兵守卫牛渚,迁偏将军。参加洞口之战,加号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授九江太守。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胤禔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什么

胤禔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什么

胤禔是康熙皇帝皇长子,被圈禁26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据统计,康熙帝一生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虽然有夭折,但康熙仍然算是大清拥有子女众多的帝王之一了。在康熙众多子女中,有一个儿子却比较福薄命苦,其后半生遭康熙囚禁终不得出。话说虎毒不食子,那么这位皇子究竟是...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太安元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ai)在洛阳发动兵变,除掉了骄横专权的齐王司马冏,控制了西晋朝廷。司马乂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为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但不到一年就倒台。那司马乂为何辅政才一年就迅速倒台被杀呢。一,出身皇室司马乂...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