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8-10)200

文|老达子

本文共1914字,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前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

楼兰,在当今世人心目中,是一个神秘的古城,承载着楼兰美女的传说,以及异域风情的魅力。然而,在古代文人笔下,楼兰却成为了人人谴责的对象。

据考证,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历代文人的诗词中提及“楼兰”的作品高达84首。而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将楼兰描绘为“破楼兰”或“斩楼兰”。

这不禁就让人产生了一个疑问:究竟是什么让楼兰成为中原人如此厌恶的对象?他与中原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纠葛和仇恨?今天老达子就来带大家探究一下~

楼兰:夹在汉朝和匈奴间的墙头草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史记》

楼兰这个名字,最初出现在《史记》中: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在与汉文帝刘恒的通信中提及楼兰,当时的楼兰归属于匈奴。

然而,它真正走进人们视野的时候是公元前138年,当时汉武帝的使者穿过玉门关,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门。楼兰,作为离汉朝最近的国家,开始与中原展开了密切的联系。

楼兰人在约公元前3世纪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把首都设在了楼兰城。起初,他们受到月氏(zhī)的统治,但在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击败了月氏,楼兰便成了匈奴的附庸国。尽管地理位置偏远,国土面积不大,但楼兰却以其出色的管理能力迅速发展成为西域一颗耀眼的明珠。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当时楼兰的人口超过14000人,士兵近3000人,实力和影响力不可小觑。

然而,楼兰与汉朝刚开始接触时,关系并不友好。在西汉初期,匈奴的实力很雄厚,对汉朝不屑一顾,甚至在白登之战中让刘邦颜面尽失,使得汉朝不得不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频繁地向匈奴进贡美女。

匈奴与汉朝的这些过往,楼兰作为匈奴的附属国自然了如指掌。所以,当汉武帝准备打通西域,并派遣使者游说西域诸国时,楼兰屡次为匈奴充当耳目,袭击汉朝使者,成为了汉朝外交政策的绊脚石。

然而,他们估计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眼中的汉武大帝并不像之前的西汉皇帝一样忌惮于匈奴。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一怒之下派兵征讨楼兰,直接俘虏了楼兰的国王,楼兰这才被迫向汉朝称臣。但这一举动激怒了匈奴,他们也开始对楼兰发动攻击。楼兰陷入两难境地,只能同时向匈奴和汉朝表示顺从。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当楼兰的国王去世后,匈奴抢先将楼兰的王位继承人安归送回楼兰即位。安归一直仰仗身后的匈奴支持,继续袭击汉朝使者。然而,汉朝大将霍光立马就派了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并立其弟尉屠耆为新王,还将楼兰改名为鄯善,并迁都至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

从此,楼兰彻底顺从于汉朝,甚至配合汉朝在其领土上进行屯田,并在玉门关附近设置烽燧亭障,成为了汉朝在西域的一个重要据点。

为什么后世文人都要“破楼兰”呢?其实不过是一个代名词

从上面楼兰的介绍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来,楼兰与中原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而只是被卷入了一系列相对较小的冲突中,最终遭遇了汉武帝的毫不留情的征伐。对于汉武帝来说,这可能只是他五次征讨匈奴行动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

但是,为何后世文人经常在诗文中提及“灭楼兰”、“破楼兰”呢?

在古老的传说中,前辈们曾经征服楼兰的故事一直在历史的篇章中回响不息,激发了无数年轻豪迈之士的心志。&34;成为了他们追求建功立业的精神象征,也因此,无数边塞诗人在此诞生,留下永恒的诗篇。

因此,和楼兰的恩怨纠葛,实质上根源于西域对中原王朝的关键地位。西域是丝绸之路的命脉,掌握在手中至关重要。而楼兰等西域小国位于战略要地,一直在左右摇摆,成为中原王朝对西域掌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灭掉楼兰等国成了当务之急,以确保对西域的控制权。

后来又衍生出另外一个解释:在文人笔下,“楼兰”已经成了西域诸国的代名词。从古至今,中原地区一直受到来自北方及西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如秦汉时期的匈奴、唐代的突厥、明代的瓦剌等。

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抵御外敌的决心,古代文人倾向于在诗文中对西域小国进行描述。楼兰由于在中原享有较高知名度,并曾被大汉所征服,因此常常成为文人们借用的对象。

事实上,当他们撰写诗文时,并不是针对楼兰本身,而是对整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比如,王昌龄在创作著名的《从军行》时,楼兰已经消亡了两百多年,与大唐之间并不存在实质性的仇恨,他所运用的是一种比喻手法。

老达子说

坐落在罗布泊区域的楼兰古城,多年来受东北风的吹袭,已被风沙侵蚀,仅存残破的墙体,四周的城垣也早已崩塌。

近百年来,对楼兰古国的考古和探险一直是世界各国的焦点,无数学者和探险家络绎不绝,不遗余力地探寻着这个古老文明的谜团,而这场追寻的旅程至今依然在持续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8/604618.html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相关文章

马超追随刘备之后 马超为何没有得到重用

马超追随刘备之后 马超为何没有得到重用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为何马超追随刘备之后,却是位高无权、重而不用。马超绝对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顶级武将,曾在潼关把曹操杀的丢盔弃甲,先后和许褚、张飞大战不分胜负,麾下的西凉铁骑也是横扫四方。后来追随刘备并列五虎将之一,但自此之后马超好像没什么存在感了,很少有带兵厮杀的记录,身为五虎将的马...

李孝逸:唐朝宗室大臣,曾联合魏元忠平定徐敬业叛乱

李孝逸:唐朝宗室大臣,曾联合魏元忠平定徐敬业叛乱

李孝逸(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曾孙,淮安王李神通的儿子,胶东王李道彦的弟弟,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孝逸聪明好学,善于作文。初封梁郡公,历任给事中、益州长史,率军抵御吐蕃军队的侵犯。武则天称制后,担任左金吾...

王浚:西晋时期将领,陷入石勒圈套后兵败被杀

王浚:西晋时期将领,陷入石勒圈套后兵败被杀

王浚(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人。西晋时期将领,曹魏司空王昶侄孙,骠骑将军王沈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浚出身太原王氏,承袭博陵郡公,历任员外散骑常侍、右军将军,迁东中郎将、许昌镇将,参与毒杀太子司马遹,迁宁北将军、青幽二州刺史。长期驻防北...

曹操和刘备一个武,一个文 孙权为什么还能三分天下

曹操和刘备一个武,一个文 孙权为什么还能三分天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能文,刘备能武,孙权什么都不会,凭什么三分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论打仗不如韩信,论谋略不如张良,论治国不如萧何,在与项羽四年的楚汉战争中,没有打赢过一次,为什么刘邦能夺取天下?没错,就是用人,当领导的不需要事事强于对手,只需要正确、合...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以为大将关羽报仇的名义,御驾亲征,亲率大军东征伐吴。初期,刘备率部一路势如破竹,水陆并进,拿下秭归,进至夷陵。东吴孙权...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朱元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英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解缙在时人眼里是“幼颖敏”,自小就有“神童”美称。明1388年,解缙与其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被称为“一门三进士”。在当时,他也是明朝有名的三大才子之一(另外两位是杨慎和徐渭)。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五征蒙古,南...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对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怎样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之一,种族等级制度让汉人面临无法生存的情况,皇室内部为了争夺权利,杀伐之事不在少数,朝堂官员更是贪淫腐败,最终受苦的,乃是辛辛苦苦的老百姓。由于各地民愤四起,多处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