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别被误导,纳妾其实也没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现代社会,有不少人在看古代电视剧时都十分艳羡古人能够光明正大的三妻四妾。
然而,实际上纳妾并没有我们今天想的那样简单,就连三妻四妾也不对。
那么古人纳妾到底难在哪里?三妻四妾到底对不对?
悠久的历史背景
纳妾,就是男子在已经有妻子的前提条件下,再迎娶一位女性进门。通常情况下,妾的身份低于正室。
纳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回商周。据史料记载,当时纳妾的途径有三。
其一,购买。《淮南子·道应训》中说,若鲁人能够把本国在其他地区做妾的女性买回来,就可以去官府领取一笔奖赏。
其二,私奔。《史记·内则》上记录,只有明媒正娶、经过父母认可的女性才能被称为正妻。如果两人私定终身,或通过其他手段步入婚姻,就不会被社会所容忍,只能居于妾位。
其三,掠夺。《春秋》上有一则故事:晋献公讨伐蛮夷时,曾经俘获了两位美女来给自己做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历朝历代对于纳妾制度的规定皆有所变化。不过,从本质上讲,纳妾是一种男女婚姻地位极度不平等的陋习。
民国前后,女性思潮不断觉醒,开始反抗压迫,争取自己的权利。
直到1921年,浙江女子争取宪法权时,高呼废除纳妾制度。同年,长沙女界联合会言辞激烈的批判“一夫多妻”陋习。
1971年,香港成为我国最后一个废除纳妾的行省。至此,纳妾制度彻底成为了历史,男女婚姻关系拉开了新的篇章。
在今天,很多男性提起纳妾制度可能会心怀向往。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中更加残酷。
我们常常讲古代男性有三妻四妾,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虽然在封建王朝,一些男性可以娶很多女人,但并不存在所谓的“三妻”,“四妾”倒是有可能。
自商周起,历朝历代施行的基本都是一夫一妻原则。不少法律规定,迎娶多位妻子将受到惩罚。
(迎娶多位妻子会受到惩罚)
唐朝的唐律《户婚》就有记载:已经有了发妻,还要再娶的男性,会被抓取罚苦役,并且再娶的妻子作废,婚姻不被社会认可。
所以,古代男性真正的妻子只有一位,连皇帝也不例外。
但是,妾却可以有多人。《春秋·公羊传》中记载:春秋时期,诸侯能够“一聘九女”,即娶一位妻子并纳八个妾。
(诸侯的待遇)
虽然无论怎样看来,都是一个男性拥有了很多女人,但正妻与妾室的地位,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古代娶妻需要三书六聘,妻子是真正的女主人,生下的孩子称为嫡子,拥有优先继承权;妾则不然,男性只需要草拟一份纳妾文书即可。
据说,大文豪苏东坡曾经就用自己身边的一位美妾向别人交换宝马。可以说,妾对于古代男性来讲,大多数情况下会被视作一项财产。如有需要,妾会随时被牺牲掉。
严苛的纳妾门槛
虽然古代纳妾的过程并不繁琐。不过,几千年来,能够有资格纳妾的男性永远是极少部分人。
通常来讲,有两种男性符合纳妾的门槛。
一是贵族家庭,二是通过科举选拔在朝为官的。而普通的平民百姓,根本没有资格和权力纳妾,违反者同样会受到严厉处罚。
(纳妾的高门槛)
抛开以上几个条件,纳妾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不同的官品、爵位,都有严格对应的妾室数量限制。
汉代规定,卿大夫只能纳两个妾。在明朝,即便贵为郡王,妾室最多也不能超过四个。至于普通百姓,只能眼巴巴看着达官显贵寻欢作乐。
后来,为照顾那些没有子嗣的家庭,明朝放开了一点制度。《大明律》规定:允许年满四十,但膝下无子的男性纳妾。
(明朝的法律规定)
对于普通的平民男性来说,不仅仅是纳妾难如登天,甚至在某些特殊时期,恐怕连娶妻都没有保障。
明朝虽然对普通平民男性纳妾开放了一些限制,但此阶段却出现了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
在江浙的某些地区,男女比例曾经一度达到夸张的3:1,导致很多男性一辈子“打光棍”。
有些光棍为了传宗接代,就会“租借”别人的妻子来生孩子。甚至会出现兄弟几个同娶一位妻子的夸张现象。
因此,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能娶到妻子就是一件谢天谢地的事情了。
纳妾制度的废除
自民国初年始,诸多社会改良团体便呼应废除纳妾的舆论。
纳妾制度的有罪化日渐明确,凸显革命者废除旧制、革新社会的努力。不过,国民 *** 基本对妾室和纳妾制度采取存而不论的暧昧态度。
1932年10月,司法院统一法令解释会议特别就纳妾问题进行解释,明确支持“在民法亲属编施行前,业经成立之纳妾契约,或在该编施行后得妻之明认或默认而为纳妾之行为,其妻即不得据为离婚之请求”。
直至1933年,南京妇女会通电全国妇女界,仍在争取修改刑法条文,提议妨碍婚姻及家庭罪应增加纳妾罪一条。
然而,在灾难和战乱频仍的近代中国,女性的命运非文字所能尽述。
有人就观察到:“我国今日,政号共和,举凡专制时代嫔妃之制,都已铲除净尽;但举国上下,仍沿多妻陋习,以娶妾纳宠,竞为韵事。”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婚姻的本质也在发生着转变,它成为了法律规定以外纳妾制度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中国的婚姻强调“合两姓之好”,其重心在于家族;西方以小家庭为核心的婚姻制度则侧重夫妻的情感。
如果夫妇关系转为强调专一的情感联系,则妨碍夫妇感情的纳妾制度自然丧失了合理性。在提倡祖宗革命和无后主义的新时代,自我与祖先、子孙之间的关联被切断了,人们更关注个人的快乐与幸福,延续嗣续的责任不再是头等大事,纳妾也更无立足之地。
结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时代风气的改变也确实改变了芸芸众生的人生轨迹。自清末以来,号召废除纳妾的声浪日高。 *** 秉政后在亲属法中废除妾制,妾的称呼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大体而言,妾这一社会群体基本处于失语的境地,通过法律废止纳妾究竟是保护了纳妾之人还是妾本身,值得进一步反思。
参考资料:
《从合礼到非法:纳妾制度在中国是如何被废除的?》. 澎湃新闻,20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