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9-25)18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375年5月16日,当刘伯温躺在病榻上,气若游丝之际,他将儿子们叫到身边,用微弱但坚定的声音说道:&34;

这句话如同一颗种子,埋入了时间的土壤,静待百年后的绽放。

究竟是什么样的智慧,能够洞察百年之后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际遇,让这位智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如此耐人寻味的预言?

&34;——这四个字,成为了一个家族命运的预言,也成为了一个传奇的开端。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神机妙算的人物,他的智慧照亮了大明王朝的建立,他的预言贯穿了数百年的岁月长河。

他就是刘伯温,一个被后世称为&34;的奇人。

刘伯温,本名刘基,小时候就显露出过人的聪明才智。他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对天文和数学有着非凡的造诣。于是,在21岁那年,他竟然大胆地谎报了年龄,去参加了科举考试。

在那个年代,科举考试可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刘基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与命运博弈。

结果如何?他居然真的考中了进士!这一壮举,不仅证明了他的才智,更彰显了他勇于打破常规的魄力。

但是,考中进士只是刘伯温人生的开始,而非终点。初入仕途的他,很快就对官场的种种弊端感到失望。那些勾心斗角、溜须拍马的把戏,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官不做。

回到故乡后,刘伯温并没有就此沉寂。他提笔写下了《郁离子》一书,犀利地批评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这本书,成为了他对现实的回应,也是他心中理想的倾诉。

命运的转折往往来得猝不及防。在刘伯温隐居期间,他的好友宋濂和朱元璋手下的孙炎找到了他,劝说他加入朱元璋的队伍。

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刘伯温的人生轨迹。

之一次见到朱元璋时,刘伯温就展现出了他的过人之处。

他拿出了一份名为《时务十八策》的建议书,其中的见解令朱元璋大为惊叹。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34;的策略,建议先打败陈友谅,再对付张士诚。

这个建议,为朱元璋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在朱元璋的军中,刘伯温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无论是军事谋略还是治国方略,他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智慧,成为了朱元璋统一天下的重要助力。

甚至关于刘伯温智慧的展现,还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传说,并将其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曾去拜祭诸葛亮的墓地。墓地有两块大碑,一块写着&34;,另一块写着&34;。

刘伯温看到第二块碑就跪下认错,结果站不起来了。

碑下还有小字:&34;,刘伯温摘了头盔才能站起来。

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但却体现了人们对刘伯温智慧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

另一个传说说,刘伯温梦见自己去了诸葛亮庙。

庙门上写着&34;,里面有泥塑像。对联上联是&34;,下联是&34;。神像下有块木牌,写着&34;,掉出来一块小牌,写着&34;。

这个故事似乎在暗示刘伯温的成就不亚于诸葛亮。

可权力的游戏总是复杂的,当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仅仅排名第36位,每年俸禄240石。

相比之下,与刘伯温一同担任智囊职位的李善长,则被封为韩国公,排名之一位,每年俸禄高达4000石。这种差距,无疑反映了朱元璋对功臣的不同态度。

刘伯温当时的官职是御史台副长官,地位远不如担任丞相的李善长。朱元璋开始对刘伯温施加压力,询问他对汪广洋、杨宪、胡惟庸的看法,并将刘伯温的言论告知这些人。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挑拨离间。

其中,胡惟庸因此对刘伯温怀恨在心。这种敌意,后来成为了刘伯温悲剧的伏笔。

洪武四年,也就是1371年,朱元璋让刘伯温回到了老家。这看似是一种体恤,实则暗藏玄机。刘伯温回家后,发现谈洋一带有盐贩子聚集,于是让儿子给朝廷写信,建议设立管理机构。

谁知,这一举动却给了胡惟庸可乘之机。他向朱元璋进谗言,说刘伯温想独占&34;,暗示刘伯温有谋反之心。朱元璋听后大怒,立即停了刘伯温的俸禄。

刘伯温不得不入朝认错,却被迫滞留京城。这段时期,恐怕是刘伯温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他身陷权力的漩涡,却无法自拔。

最终,刘伯温在60岁那年病逝。

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人说,他是被胡惟庸毒死的。无论真相如何,刘伯温的离世,无疑是明朝失去了一位大才。

临终前,刘伯温叮嘱子孙不要当官,并留下了&34;的预言。这个预言,仿佛是他对刘家未来的一种布局,也是对权力游戏的一种警示。

果然,刘伯温去世后,刘家的命运开始走向低谷。

他的大儿子刘琏在江西当官,被胡惟庸的人陷害,最后跳井自杀。二儿子刘璟给建文帝出主意,不肯向朱棣投降,也在牢里自杀。孙子刘廌虽然继承了诚意伯的爵位,但第二年就被贬黜。

1380年,大臣涂节告发胡惟庸谋反,还提到了胡惟庸毒死刘伯温的事。这个消息,似乎为刘伯温的死因揭开了一角面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到了1499年,也就是刘伯温去世后的119年,他的九世孙刘瑜当上了处州卫指挥使。1531年,刘瑜继承了诚意伯爵位,后来还当上了提督操江。

刘伯温的预言,终于在百年之后应验。刘家经历了先衰后兴的过程,恰恰印证了&34;的预言。这不禁让人感叹刘伯温的神机妙算,也让人思考命运的奇妙。

&34;的预言,可以说是刘伯温留给后人的一个谜题,也是一份希望。它让刘家的后人在困境中保持希望,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参考资料: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2024-09-15 11:43·阅读时代杂志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之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9/607809.html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 的相关文章

靖康之耻宋徽宗被囚禁多年 宋徽宗后半生生活是什么样的

靖康之耻宋徽宗被囚禁多年 宋徽宗后半生生活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靖康之难后,囚禁在五国城的宋徽宗,除了生孩子外还干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闰十二月二十五日,宋京城汴梁被金兵攻陷,北宋灭亡。徽宗、钦宗及其皇室宗族、王公大臣、宫女、匠役一万余人被俘北迁。此时,宋徽宗的九子赵构已在南京应天府(...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旧唐书》记载:“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这段话说的是,安禄山造反不久,不只是身上长满疮,而且很快就失明了。既然他造反不久就失...

巅峰时期刘备和巅峰的袁绍相比 两人到底谁更强

巅峰时期刘备和巅峰的袁绍相比 两人到底谁更强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巅峰刘备和巅峰袁绍,谁更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备和袁绍,都是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建立蜀汉王朝,三分天下有其一,后者雄踞青幽并冀,一度是北方男一号。当然了,袁绍巅峰时,刘备还在四海为家,刘备巅峰时,袁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如果纵向比较一下两人的巅峰,谁更强呢...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常...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公元249年,司马懿家族为了从曹爽集团手中夺取魏国政权而发动了一次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向心腹孙资与刘放询问托孤大臣人选,二人于是极力推举曹爽为辅政大臣。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夺权,还...

顺治皇帝为什么会选择年幼的康熙继位 康熙后面怎么对待手足兄弟的

顺治皇帝为什么会选择年幼的康熙继位 康熙后面怎么对待手足兄弟的

还不知道:康熙为何继位?继位后如何对待其他皇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号称是千古一帝的康熙,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在位年数,都可以称得上是历代皇帝中的佼佼者。这个年少登基的小皇帝,历经艰辛才实现了亘古未有的伟业。但话说回来,如果按照立嫡立长的祖训,其实皇位还轮不到他...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分水岭,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们知道,古代是中央集权社会。这样的集权社会,因为是用高压的办法控制地方,因此,只要朝廷的统治力变弱,地方上就容易造反。中央集权的统治力变弱,一般都是朝廷进入了衰败时期,对地方上无法控制,地方上的诸侯...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她和朱元璋的感情怎么样

马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她和朱元璋的感情怎么样

还不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如何?马皇后是个怎样的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甚笃,而且朱元璋颇为尊重马皇后,即使马皇后过世以后也没有再立皇后。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岁月里,马皇后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精心辅佐朱元璋,稳住后方。朱元璋能够发迹,马皇后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