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什么二战一些日军在枪上绑上旗子?1937年10月11日忻口战役总攻

中国历史11分钟前1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二战中一些日军在枪上绑上旗子?这样有什么作用呢?1937年10月11日:中国抗日战争:忻口战役中,日军发起总攻。

在我们看来,这非常搞笑,岂不是公开暴露自己的目标。

如果有飞机来轰炸或者敌人炮兵轰击,枪上的日本国旗或者日军军旗就是更好的目标。

这不是搞笑,而是有一定实用价值,也是传承日本古代战争的传统。

大家经常看日本古代武士电影的,都会发现武士背后挂着一些旗子,手持的长矛上往往有旗帜。

古代战争不需要作秀,武士长矛上和背后的旗子,用处有三个:

之一,用于指挥作战。

指挥作战是军旗,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作用。

古代战争没有今天的各种通讯设备,敌我识别设备,没有卫星定位系统,甚至没有详细的地图。

想要指挥古代作战,是非常困难且缓慢的。

古代战争的将领即便是曹操、刘备、诸葛亮、司马懿这种大BOSS,也一定会到最前线直接指挥。想要远距离遥控指挥具体战斗,在古代根本就不可能。

即便到了最前线的目视距离,指挥的 *** 也不多。

最常见的是使用传令兵,也就是骑着马高速行动的人,采用口头或者很少见的书面方式传令。

传令兵即便骑马全力奔驰,也需要一定时间,战争往往一点时间也不会给你。

很多大规模战役,胜负仅仅决定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内。

所以,旗帜和声音就是重要的指挥 *** 。

《孙子兵法》说过:“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简而言之,夜间多用声音指挥,白天则多用旗帜指挥。

中国的军旗指挥非常复杂,身为军官必须看懂军旗。

常见的军旗分为五种,分别是联络旗、号旗、阵旗、将旗、牙旗。

联络旗最容易理解,就是用于各部队白天行军的联络。

联络旗使用 *** 简单,就是通过颜色不同,下达不同的命令。

如青色表示前方遇到了崎岖山地或者狭窄道路,需要减缓行军的速度。

红色则表示敌人已经使用了火攻,需要小心戒备。

白色则表示前方遇到了敌人,需要立即迎战。

黑色则表示前方有沼泽或者河流,需要暂时停下行军脚步。

黄色则表示前方道路良好,没有敌军,可以快速行军。

联络旗用于日常行军,所以通常竖的高高的,使用很大的旗帜,以便于后方的士兵看见。

阵旗是战斗开始后,具体指挥作战的旗帜,配有相应的旗语。

阵旗没有统一的用法,每个军队都有自己的旗语,往往还是加密的,不让敌人看懂。

阵旗用于指挥各部的前进、后撤、曲线迂回、快速冲锋等等,通过主帅发布不同的旗语来实现。

这类似于帆船时代的海战,都是通过旗语进行联络。

二战时代的陆军,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先进。

很多时候日军也好,国军也好,仍然利用军旗指挥。

如很多部队默认为全速摇动军旗是进攻或者撤退,看到后方军旗就知道应该如何作战。

二战时期,除了英美德等少数科技先进国家,别国基层部队班排一级都没有什么通讯设备,指挥仍然靠“吼”,军旗非常实用。

第二,用于敌我识别和战场识别。

古代日本都是内战,日本人杀日本人。

同古代中国很多朝代不一样,日本职业武士的装备都是自己购置的,压根没有统一的制式。

至于农民组成的足轻,更是五花八门,什么样子的都有。

冷兵器战斗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很容易杀成一团。

如果没有明确的识别物,主将和友军根本无法识别自己的部队,很容易出现指挥混乱和自相残杀的情况。

以号旗为例,主要用于识别各支部队的具 *** 置。我方不同的部队,根据战前约定携带不同颜色的号旗。

这样一来,在一线的总指挥,就很容易知道己方各部队的位置,一目了然。

根据号旗数量的多少,也会了解己方军队的战损情况。

对于普通官兵来说,只要认识号旗就可以避免自己人误伤,相当的重要。

由于号旗的重要性,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号旗的诡计。

如韩信对抗赵军时,战局非常不利。韩信为了败中取胜,派遣2000骑兵带着号旗冲入赵军大营内,到处插满了军旗。赵军本来就不是一支坚定部队,此刻看到后方大本营出现大量汉军号旗,误以为自己的主力已经击溃。于是,赵军士气尽失,官兵溃散,一败涂地。

同样道理,将旗和牙旗的作用也差不多。

将旗则主要标志这一部的军队主帅所在的位置,让士兵始终保持在主帅附近,便于指挥和控制。

将旗也是主帅的标志,一旦将旗被敌人砍倒,通常意味着这支部队基本被消灭了。

《水浒传》中,有个排名不高的“险道神”郁保四,此人就是负责打着将旗的。

为啥?郁保四武功不高,但是“身长一丈,腰阔数围”,是极为魁梧的大汉。

梁山排座次时,郁保四排之一百零五位,星号地健星,担任掌管监造诸事头领,负责把捧帅字旗,也就是在战场上打着将旗。

两赢童贯时,郁保四在九宫八卦阵中居于中军,负责把守“替天行道”杏黄旗。

征讨田虎时,宋江被乔道清以妖术困于昭德城外,麾下仅剩林冲、徐宁、索超、张清、汤隆、李云、郁保四七位头领,始终冲杀不出。在如此绝境下,郁保四拿着将旗,成为田虎部队主要攻击目标,身中两箭,郁保四始终牢牢捧着将旗,紧随宋江左右。

敌军见将旗未倒,也不敢胡乱上前。宋江部队看到将旗稳住了军心,最终拼死突围脱困。

牙旗则是全军主帅的旗帜,更为重要。

如果诸侯或者国王御驾亲征,牙旗下面就是更高统帅了。

三国时代,袁绍和公孙瓒为了争夺北方大权,曾经在界桥进行战略决战。公孙瓒虽然有勇无谋,却是身经百战的悍将,部队很有战斗力。在界桥战役中,袁绍大军虽然一度占据上风,却被公孙瓒麾下最精锐的三千轻骑兵白马义从反击。白马义从看到袁绍亲率的部队,打着更高指挥官的牙旗,立即四面包围、拼命射箭。

一时间箭如雨下,袁绍的卫兵们死伤殆尽。

谋士田丰一面命令放倒牙旗,一面急忙扶着袁绍,要他退入一堵矮墙里躲避。

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他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公孙瓒的不少骑兵。由于田丰迅速放倒牙旗,公孙瓒的部队不知道袁绍到底在哪儿,自己兵力又不多,就渐渐后退。没多久,大将麹义领兵来救袁绍,公孙瓒的骑兵才全面撤走。

这个牙旗,就是我们玩《军旗》游戏中的军旗了。

在古代,牙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通常是一面极大的旗帜,叫作大旆,又叫旄旆,是用动物皮毛、羽毛装饰的贵重旗帜。

那个年代,对于牙旗有很多迷信说法。大家都知道的是,如果牙旗无故折断,就意味着可能有不祥的事情发生,如军队会遭遇败仗、将领会意外阵亡。

而古代有祭旗的仪式,通常是在军队出征时用三牲祭祀军旗,以求好运。《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东吴军队,则是杀掉了间谍蔡中、蔡和,用他们的鲜血来祭旗。

牙旗一般会写着国号,如刘备的“汉”,曹操的“魏”,孙权的“吴”。

将旗比牙旗低了一级,通常会写着将领的名字。

我们在电视剧中都看到,关羽的军队将旗写着“关”,张飞则写着“张”。

日本古代的军旗,则大同小异。

大家看看日本老电影《影子武士》,就会发现武田家的部队分为“风林火山”四支,各有各的军旗,颜色不同。除了将领要携带军旗以外,普通武士甚至足轻也要挂旗。

二战中,日军士兵打着日本军旗或者日本国旗,同样是为了便于指挥。军官们随便看看军旗的位置,就知道自己的部队在哪里。

同时,二战中空军的轰炸也是寻常事。为了避免被自己的飞机轰炸,这些军旗也可以起到空中识别的作用。

第三,壮声势。

五颜六色的旗子,可以鼓舞士气,又可以迷惑、恐吓敌人。

这是古代几乎所有文明的军队,都大量使用军旗的原因。

到了近代尤其是二战时期,谁再用大量五颜六色的军旗在战斗中壮声势,等同于找死了。

红军曾经做过调查,冲锋时期带着红旗的士兵,死亡率是普通士兵的好几倍。

敌人会本能的朝着军旗开枪,红军后期冲锋时将红旗位置尽量靠后,甚至干脆不让打红旗。

同红军一样,二战日军的军旗主要用于行军和驻扎时候壮声势用的。

我们常见的挂在枪口上的日本军旗,主要是基层部队使用的。

这种膏药旗通常是日本步兵班携带的军旗。

日常行军时,曹长或者伍长会命令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士兵,枪口上挑着军旗。

和电影上不太一样,战斗中很少有日本兵愿意打着膏药旗。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这实在太危险了。

日军步兵班在战场上主要的威胁,就是国军的迫击炮和捷克式轻机枪。

81/82毫米迫击炮以及后来的60毫米迫击炮,通常采用目视方式炮击,这种膏药旗无疑是更好的目标,一眼就能看到。

国军迫击炮打的很准,经常一两炮就击中目标,谁拿着旗帜谁就先死。

至于捷克式轻机枪就更厉害,通常在几百米 *** 击。你打着膏药旗,就是捷克式优先射击目标,你没看到机枪在哪里,就 *** 掉了。捷克式的射击精度很高,国军老兵采用二三连射 *** ,一次射击2到3发子弹对付同一个目标。打着膏药旗的日本兵,一旦被瞄准就难以幸存,军旗等于是送死旗。

我们看到很多日本战时宣传照片有这种膏药旗,战斗中几乎没有人用。

只有平时行军或者拍宣传照片时,日本兵才会拿来用一用。

最后,说说大名鼎鼎的日本联队旗。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陆军,不是以师团或者旅团,而是以联队为单位建立起来的。

一个联队的兵力是3000多人,相当于国军的一个旅或者一个精简师,是可以独立作战的大单位了。

日本的军制很特殊,有着自己的历史。日本联队通常以某个城市或者地区为征兵区,所有官兵都来自于这里。

换句话说,这个联队所有官兵都是老乡,征兵地不会更换,联队是非常稳定的。

很多日本兵的爷爷,在日俄战争中的这个番号联队服役,到了二战中孙子也在同一个联队服役。随着战争扩大,连父亲也进入该联队了。

相反,日本旅团和师团下辖的联队则经常变更,主要是根据战场的需要灵活编组。仅仅侵华日军的师团就有多次改编,抗战初期甲种师团下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2个补兵联队,师团还另外下辖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各1个联队,兵力雄厚。

到了抗战中期,日军的甲种师团取消旅团编制,师团直接下辖3个步兵联队,比之前少了1个。

抗战爆发前,日本全国划分为几十个联队管区,每个联队都有自己的征兵区,所有士兵都来自这里。

所以,日本的联队才是日军骨干作战单位,也是日军的灵魂。

每个联队的建立,对于日本陆军来说都是大事。

早在1874年,日本明智天皇亲手将军旗,授予近卫步兵之一联队和近卫步兵第二联队。

从此,每个日本步兵联队和骑兵联队建立的时候,均由天皇亲自授予联队军旗。

授予军旗有着隆重的仪式,必须由联队长穿着正式礼服拜见天皇。天皇会授旗并开口勉励,联队长则必须严肃感谢、行礼,完成整个授旗仪式。

每年到了天皇授予军旗的日子,该联队都会举行一次纪念活动,称为“军旗祭”。

这个“军旗祭”被日本联队当作头号大事:军旗祭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联队全体人员奉天皇旨意勤于军务,加强忠君爱国的思想观念,同时也进行军队的宣传活动,在军旗祭当日,联队的大门向普通市民敞开,参观卫戍地(驻地),举办竞技、表演等助兴节目。

在军旗祭的几日前,联队就开始准备,将营房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拉上彩旗和彩带等装饰物、准备当日活动和节目的道具等。到了军旗祭当日上午,在军旗、联队长及来宾面前进行荣誉礼和分列前进,然后是枪炮等兵器的展示。在这个仪式结束后,市民和官兵们最期待的各种节目纷纷上演,有下士官兵的相扑表演与单车比赛、内务班的剑舞与乐器演奏、官兵们穿上女装或戴上各种面具的化妆大会,此外在联队内还摆上了各种手工品的小摊子,向市民出售。可以说,军旗祭与现代日本的文化祭相类似。通过这个为数不多的机会,让军队与普通百姓深入接触,加深百姓与军队的亲密联系。

此外,军旗祭当日还会设宴犒劳联队全体成员,送来红小豆饭和酒,军官们在 *** 所,士兵们在班组内召开酒宴,所有人可以不用顾及平时的礼仪,尽情享乐。对于一些本地出身的士兵,在这一日还能与自己的亲人、恋人借机见面。可以说,每一个军旗祭都是联队的将士们最为盼望的纪念日。

所以,这个联队军旗被日本官兵当作荣誉的象征,也是天皇的象征,比军人的生命还重要。

在平时,日本官兵任何情况下看到军旗都必须敬礼,就连陆军大将路过也要敬礼。

如果是战时,就算全军死光了,联队军旗也不能被敌人缴获。

日军每个联队都设有护旗队,通常是一个班的官兵,不分昼夜的值班看护军旗。

这些官兵必须像《水浒传》郁保四那样,选取全联队更高大魁梧的士兵。护旗队经常参加各种仪式,往往对几个旗手的颜值还有要求,不说要长得英俊,也要五官端正、有一定气质才行。

护旗队的任务,就是在日常和战时保护军旗!平时他们驻扎联队司令部内,位置比较靠后,以确保军旗安全。

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如果联队的下一阶段作战非常不利,存在很大的危险,如深入敌后之内,护旗队可以不跟随部队前进,而是留在师团司令部内,防止联队军旗被缴获。

万一整个联队被敌人消灭了,护旗队无法突围,就要确保全军覆没前彻底毁掉军旗。

日军的潜规则是,即便联队全部被消灭也可以重建。但联队被歼灭加上联队旗被敌人缴获,这个联队就会被取消番号,等于是不存在了。

日俄战争的1905年6月,日本近卫后备第1联队,乘坐着运输船“常陆丸”号,赶赴朝鲜半岛。

期间,“常陆丸”号突然遭遇沙俄军舰拦截,被炮击后沉没。

这种情况下,沙俄军队不太可能缴获到联队军旗,联队长须知源次郎中佐仍然下令烧毁军旗,随后同运输船一起葬身大海(一说中佐在沉船前自杀而死)。

于是,该联队没有被取消番号,荣誉没有受到影响,这是之一次烧毁军旗事件。

那么,联队军旗之一次被缴获,是什么时候?

西南战争中,1877年2月22日, *** 军和西乡隆盛军在田原坂附近激战。

反 *** 叛军的战斗力不弱,一举将步兵第14联队包围后杀得落花流水。混战中,这个联队的护旗队遭遇叛军突袭,包括旗手河原林雄少尉在内不是被当场打死,就是负重伤,导致军旗被叛军缴获。

第14联队很快在友军帮助下,又夺回了联队军旗,仍然在第二年被撤销了番号。

此事被日本陆军引以为奇耻大辱,倒霉的河原林雄少尉不但送了命,还背上骂名长达半个多世纪。

1年前,1876年10月24日晚,熊本镇台的步兵第13联队被叛军偷袭,联队司令部被突袭捣毁。护旗队的竹广明中尉见情况危急,将联队旗拆开裹在身上,在战友掩护下拼死向外突围。混战中,身边战友死伤殆尽,竹广明中尉身负重伤,仍然带着军旗成功逃了出来。这面军旗染满了鲜血,后被第13联队当作联队忠诚顽强的象征,长期没有更换。

除了战争以外,也有一些意外事件毁损了联队军旗。

1907年10月,步兵第49联队在朝鲜北部的会宁负责警备的时候,因为联队司令部取暖不慎失火,导致整个司令部被烧毁。此时是和平时期,联队军旗被锁在司令部内,联队长在外地视察部队,护旗队没有开箱钥匙,一时间无法取出军旗。而大火非常厉害,几分钟就将整个司令部烧光,军旗也被烧掉了。

这不是被敌人缴获,该联队的番号没有被取消,2个月后天皇又亲自授予了一面军旗。

即便如此,步兵第49联队从联队长往下,所有同军旗有关的军官均被严厉惩罚,一些军官直接被赶出了军队。

随后的日俄战争、之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的联队军旗再也没有被敌人缴获过。

二战中,日军战死的官兵就有210万,很多联队被盟军全歼。尤其太平洋战场,日军联队固守岛屿,往往失败后无法撤退,直接全军覆没,战死者甚至超过90%。

每到联队毁灭之前,护旗队都会果断烧毁军旗。

如1944年9月7日,滇西会战的松山战役到了尾声,日军步兵第113联队只剩下80人还能战斗,分散在两个高地上。

然而, *** 部队长真锅邦大尉根本顾不上处置众多伤员,而是先下令立即销毁联队军旗。

日本防卫厅公刊战史记载,残存日军在7日清晨,在横股炮兵掩蔽部烧毁了这面军旗,当天就被全部消灭。

几天后的9月11日,腾冲战役也结束了。当天日军腾越守备队 *** 队长太田正人发出最后一封电报:“现在敌军已逼近到守备队阵地前80米的地方,双方战斗异常激烈,已于9时命令销毁军旗,命令官兵做最后之奋战。官兵含泪奉烧军旗,均愿血战到底,绝无怨言。祝天皇万岁,兵团武运长久。”

显然,日军腾冲的步兵148联队知道必将覆灭,选择提前烧毁了联队军旗。

到了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日军各联队都接到密令,缴械前务必销毁联队军旗。

因此,日军444面联队军旗全部被销毁,包括日本本土的179面。

然而,仍然有一面联队军旗留了下来。

在日本本土的步兵第321联队,成立于1945年7月23日,也就是日本投降前半个月多。

步兵第321联队是为了应付所谓的“一亿玉碎”“本土决战”,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即便如此,联队长后藤四郎也是通过仪式,正儿八经从天皇手中接过联队旗。

日本投降的时候,后藤四郎接到立即销毁联队军旗的命令。

后藤四郎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竟然阳奉阴违的没有销毁军旗,只是烧毁了旗杆和一些配件。由于配件是装在木箱内烧毁的,联队有很多军官目睹,没有人起疑。

然而,后藤四郎偷偷将军旗交给自己好友,隐藏在一个神社里。

到日本投降后2年,复原回家的后藤四郎,才把军旗偷偷运回故乡长崎。

1959年8月,他向日本的NHK电视台公开了他隐藏十多年的秘密。

后藤四郎的动机不明,一般认为是坚持军国主义思想,才要留下军旗。

1963年春,在靖国神社宫司筑波藤麿郑重的请求下,后藤将这面“最后的军旗”交给靖国神社保管,一直到今日。

这也是唯一存世的日本联队军旗。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 *** 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10/608946.html

“为什么二战一些日军在枪上绑上旗子?1937年10月11日忻口战役总攻” 的相关文章

刘邦为什么要派陈平去杀自己的妹夫?详解其原因

刘邦为什么要派陈平去杀自己的妹夫?详解其原因

众所周知樊哙是刘邦的好友和助手,也是汉朝的开国大将,并且还是吕后的娘家妹夫,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派陈平去杀自己的妹夫?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史料中记载了刘邦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个姐姐,但是记载已经很模糊了,连个名字也没留下来。没有任何可靠资料,表明刘邦还有妹妹。说他的妹夫,就是指...

历史上孝庄真的下嫁给多尔衮吗 历史上有没有证据证明

历史上孝庄真的下嫁给多尔衮吗 历史上有没有证据证明

对历史上,孝庄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有没有明确的历史根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清宫最著名的谜案之一。而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也成为直到现在,依然被热烈讨论的话题。认为孝庄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有这样一些证据。一是南明官员兼诗人的张煌言写的组诗《建...

李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他为何心怀激愤而病死?

李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他为何心怀激愤而病死?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

鳌拜被抓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

鳌拜被抓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

在康熙登基之前,鳌拜是当之无愧的能臣、忠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康熙在扳倒鳌拜,处理鳌拜事件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显得非常奇怪。就是他对作为主谋的鳌拜,比较善待,只是把鳌拜抓来关了起来,并没有进一步的打击。后来,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康熙赐予了鳌拜一等男爵,算是给了他一个优待。不过,康熙对鳌...

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卫真的是乞丐出身吗

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卫真的是乞丐出身吗

历史上的李卫并非乞丐出身,反倒是家境富庶,靠着捐钱换来的官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因为影视剧而大火的著名官员李卫真实历史上的李卫虽然也是一个名人,但是想要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咖位明显不够,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李卫竟然凭借两部电视剧成为清朝时期...

有哪些与鲁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鲁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人,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东吴势力著名的将领,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97年,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208年,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210年,接替...

张飞被杀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伐吴造成了什么影响

张飞被杀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伐吴造成了什么影响

还不知道:张飞被刺杀时,为何没被大家发现,他的死为伐吴带来了什么影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时期,死得最憋屈的大将当属张飞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将领,在战场上无人敢当,被古人选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可是他却没有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且他的首...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这是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王上任之后打击上一任皇帝的臣子都快成了基本操作了。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家最为熟悉的李卫。李卫算是雍正捡回来的,因为雍正觉得这个人正直有正义感而且不拘小节,就把李卫带到自己的身边,李卫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