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兢简介:唐朝玄宗时期谏议大夫学士的生平
吴兢,唐朝著名的史学家和官员,以其卓越的史学才华和耿直的政治品格,在唐朝玄宗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对吴兢生平的详细介绍。
一、早年生涯与入仕之路
吴兢(670年—749年),字号不详,出生于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他自幼爱好文史,展现出过人的才学。在武周时期,吴兢因其史学才华被举荐入史馆,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修史生涯。他先后担任过史馆修撰、右拾遗内供奉等职务,逐渐在官场崭露头角。
二、玄宗时期的政治与史学贡献
唐玄宗即位后,吴兢的仕途更加顺畅。他历任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等重要职务,还曾担任过太子左庶子、相州刺史等职,并被封为长垣县开国子。在玄宗时期,吴兢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更在史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作为一位耿直敢言的官员,吴兢在朝中多次上疏直言,对朝政的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评。他敢于犯颜直谏,不畏权贵,为朝廷的清明政治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吴兢还是一位勤奋的史学家,他参与了多部史书的编纂工作,包括《中宗实录》、《睿宗实录》等,并亲自撰写了《贞观政要》这部重要的政论性史书。
三、《贞观政要》的撰写与影响
《贞观政要》是吴兢最为著名的史学作品,也是他对唐朝前期政治经验的深刻总结。该书共分为十卷四十篇,详细记录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的重要政治事件和君臣对话,分析了贞观之治的得失和原因。吴兢通过撰写《贞观政要》,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政治智慧和历史借鉴,也表达了他对唐朝前期政治清明、君臣和谐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吴兢还参与了国家图书总目《群书四部录》的编纂工作,并编撰了《吴氏西斋书目》等著作。他的藏书甚富,对图书的整理和编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晚年生活与去世
吴兢的仕途虽然较为顺畅,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朝政的关注和批评。在唐玄宗执政后期,吴兢看到玄宗有了懈怠政务的苗头,便献上《贞观政要》一书,期望玄宗能够重振贞观之风。然而,他的直言进谏并未得到玄宗的完全采纳,反而因此被贬出京城,担任荆州司马。
晚年时期,吴兢虽然远离了朝廷的政治中心,但他依然保持着对史学的热爱和追求。他继续修订和完善自己的史学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宝八年(749年),吴兢去世,享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