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太宗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唐太宗昏庸犯到了什么地步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8-15)440

还不了解: 唐太宗晚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晚年昏庸吗?

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犯了不少错误,那么,唐太宗晚年昏庸犯到了什么地步?

唐太宗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唐太宗昏庸犯到了什么地步

李世民晚年还算不上昏庸,大错误基本没有犯,就是犯了一点帝王都会犯的错误而已。

《新唐书·太宗本纪》中对于唐太宗晚年的事情是这样评价的“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其大意是这样的,唐太宗晚年溺爱多个儿子,又修建了不少佛寺,好大喜功,亲自带兵去攻打高句丽,这样事情都是中材平庸的君主经常做的事情。

《新唐书》认为唐太宗晚年做的事情只能算上中材。这是什么意思呢?古人将君王分为三类,上材,中材,下材。

上材的君王是尧舜禹汤文武,这些要么是传说中的君王,要么是夏商周三代的君王,再就是比如秦皇汉文汉武汉光武一类的。这类君王大多非常英明神武,雄才大略。

中材的君王就是汉高汉昭烈魏文晋武晋元隋文宋武一类的开国之君,要么就是汉景汉宣汉明魏明宋文一类的守成之君。这类的君王英明的时候有,平庸的时候也有。

下材的君王就是秦二世汉惠汉成汉桓汉灵晋惠一类的,要么就是夏桀商纣周幽汉献后主陈后主隋炀帝的亡国之君,要么就是汉少汉哀隋恭一类的娃娃君王。昏庸者有之,残暴者有之,

唐太宗李世民治国理政是一把好手,但是就儒家的标准而言这还远远不够。《新唐书》就是宋祁欧阳修等人编撰的,目的就是要吸取唐代灭亡的教训,以儒家的标准去评判历史人物。

唐太宗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唐太宗昏庸犯到了什么地步

《新唐书》从溺爱儿子,修建寺庙,好大喜功,亲自带兵四个方面出发做出了以上的评价。将唐太宗李世民归类到了中材庸主一类。这一点超乎了平常人的想象,毕竟李世民可是千古英主的典范,怎么是中材庸主呢?

这倒不是《新唐书》抹黑李世民,说实话《新唐书》指出唐太宗晚年的过错也是有道理的。

唐太宗溺爱儿子的确如此,他早就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了,却偏偏又将魏王李泰晋王李治留在长安城,没有让他们到封地就藩,还对吴王李恪说:这个儿子英勇果断像我。

魏王李泰就是靠着李世民的宠爱,在身边招募了一大批文人墨客编写书籍《括地志》。这部书编成之后李世民很高兴,将魏王李泰的享受待遇和太子李承乾一样。

魏王李泰觉得自己有机会当太子,朝廷重臣也分成 *** 和魏王党,这就引发了夺嫡之争。李承乾本身有疾病性格顽劣,觉得继位无望就是联合侯君集发动政变提前继位。

没想到事情泄露,太子李承乾被废,侯君集被杀,魏王李泰也失去了资格,只有晋王李治胜出。这次事件的原因就是李世民溺爱儿子。

这件事情就是典型的朝堂内耗,尤其是废长立幼本就不适合儒家文化,也不被古代政治家待见。接班人的问题是国本。稍有不慎,就会面临亡国之变。

秦始皇袁本初刘景升就废长立幼,结果是怎样?想必大家都清楚。刘邦本来也想弄,但没被群臣同意。刘彻晚年巫蛊之祸,教训不惨痛吗?

李世民为了给病重的长孙皇后祈福修建了不少寺庙,兴建寺庙必然会侵占百姓田产,还会让百姓出力去修建。无疑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也违背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就是李世民好大喜功的真实写照。李世民接受了天可汗的称号,让不少番邦使臣前来进贡。

但是使臣拿来进贡的东西价值如鹅毛一般,大唐送给番邦使臣的礼物却十分昂贵。加上这些番邦使臣入境后路上的吃住也由大唐负责。

其实这种举动会掏空国库,隋炀帝比这个还过分,万国来朝为了展示国力将丝绸挂在树上,让各国使臣商人白吃白喝。隋朝老百姓反而吃不上饭只能造反了。

这类事不是不能干,但是要有个度,搞过分就不行。盛世太平还是可以搞一下,毕竟国力强盛。但是唐太宗时期刚刚经过隋末战乱,人口没有恢复,不少土地还很荒芜,搞万国来朝就有点勉强了。

唐太宗晚年亲自带兵去攻打高句丽,虽然打败了高句丽的军队,攻占了高句丽不少地方,但是因为不敢冒险的原因,没有攻下高句丽。

李世民带兵打仗的确卓越,在唐代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属于帝王中的之一档。那时他来不是皇帝呢,不过他当上皇帝干这件事就不太适合儒家规范了。

唐太宗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唐太宗昏庸犯到了什么地步

以平常人的心态,皇帝并不是不能亲自带兵出征,皇上御驾亲征也可以的。只是儒家就是怕出现刘邦那样白马之围的尴尬事情,有些事情派将军去做更好。

而且隋炀帝亲自带兵出征攻打高句丽,最后损失了一百万兵马不说,还引发了杨玄感之乱,各路反王齐登场,掀起了隋末农民起义的乱潮,直接埋葬了隋朝。

有这样惨痛的历史教训,李世民还好这件事,亲自带兵的效果也不是太好,战果也不是太大,只是没有遭遇刘邦隋炀帝的事情罢了。

儒家就是要皇帝稳坐宫中,不干一些违背礼法的事情,不干残暴不仁的事情,然后听从文武百官的意见,让文武百官去处理政事。这样的君王才是上材明主,

李世民干的事情有动摇国本,增加百姓负担,不顾国家安危的风险。“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拱之”,以儒家的标准李世民自然是不适合的。

不过李世民干的这些事情并没有引发任何不良的后果,而且还创造了贞观之治。从这一点来说,李世民算不上昏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8/15538.html

“唐太宗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唐太宗昏庸犯到了什么地步” 的相关文章

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让戚夫人做皇后?

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让戚夫人做皇后?

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让戚夫人做皇后?如果吕雉一直都是皇后的话,他难倒不怕自己死后,吕雉对戚夫人下手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邦的确很宠爱戚夫人,甚至为了戚夫人,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如意类我”,不过这就是老来得子的爱子之情,而不是出于皇帝对继承人的理性考察。理由很...

杨广第一次征高句丽举倾国之兵 杨广最后为何还惨败而归

杨广第一次征高句丽举倾国之兵 杨广最后为何还惨败而归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广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举国之兵为什么会惨败而归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朝是继西晋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对峙近两百年的战乱,虽然和和之前的秦朝一样结局都是二世而亡,是给后来的盛唐做了陪嫁。我们都知道隋朝的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太能折腾,总共...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被称为一代神医,出生于东汉末年,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曹操头痛难忍,听说华佗医术高明,想让华佗帮自己治病,结果华佗说需要砍开头颅,结果曹操怀疑华佗想害死自己,于是先把华佗干掉了。这是笔者最早接触到的曹操杀华佗的记载,其实这只是罗贯中的小说一家之言,杜撰而...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公元249年,司马懿家族为了从曹爽集团手中夺取魏国政权而发动了一次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向心腹孙资与刘放询问托孤大臣人选,二人于是极力推举曹爽为辅政大臣。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夺权,还...

隐藩是什么人?郝普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隐藩是什么人?郝普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隐蕃隐蕃,青州人,原本是魏国的一个官吏。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前一段时间《风起陇西》热播,网友们褒贬不一,我是连看都没看,只知道是关于间谍的。马伯庸是一个好作家,但有时候脑洞开得太大。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历史真实的超级间谍隐藩,成功忽悠了孙权却坑死郝普!曹叡不爽,隐藩出发蕃有口才,魏明帝使诈叛如吴,令...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一开始不重用韩信,为什么后来主动找韩信,是害怕韩信了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四年,韩信率军攻下齐地,而后被汉王刘邦立为新的齐王。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不是西楚霸王吗?不是横扫天下的...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

程秉: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儒学家,孙权对其极为礼待

程秉: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儒学家,孙权对其极为礼待

程秉(生卒年不详),字德枢,汝南南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儒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起初跟随郑玄,后来北方荒乱而到交州避难,期间与刘熙考究五经大义,因此通绕五经。后来交趾太守士燮任命程秉为长史。吴大帝孙权听闻程秉的名声,于是以礼征召他,程秉到后,被任命为太子太傅。黄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